资源简介 (共56张PPT)2025年4月2日-5月12日,历经40天的中美关税大战暂时落下帷幕!125%→10%,24%税率暂停90天,中美关系继续在曲折中向前进!我们该如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正确对待中美关系呢?1.政治认同: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公共参与:结合历史与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体会并运用矛盾的相关观点进行分析理解。3.科学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的矛盾观,反对形而上学的观点。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议题一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美关系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自贸易摩擦,南海争端,疫情爆发等一系列事件不断发生,使得中美关系一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与美国的对立和统一体现在哪些方面?中美关系应该向何处去 如何以斗争求团结?对立1、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的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两国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上存在差异。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要极力维护其地位,而中国的发展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秩序向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与美国的图谋格格不入。2、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角逐中美两国都试图扩大自身的势力范围和影响力。美国希望在亚太地区保持主导地位,遏制中国的崛起;中国则力图打造以自己为中心的新型国际秩序。在经济领域,中美两国都是世界经济的引擎,在贸易、产业链、技术等领域存在着激烈竞争。3、意识形态的对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美国则一直试图推广自己的普世价值。4、人权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统一1、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中美两国有许多共同利益。面对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和国际反恐等一系列国际问题,美国有求于有赖于中国的支持甚至帮助3。中美之间经济的互补性强,中国需要美国的市场,美国需要中国的产品。2、对话和合作的意愿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平等对话磋商解决各自关切,美方也表示愿意与中国合作。双方在国际事务中也有一定的共识,如维护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等。综上所述,中美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既有合作的基础,也有竞争的现实。双方需要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分歧,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1、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事物内部”是表达“事物本身所固有”之意,说明矛盾是客观的,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事物内部”并非指同一事物内部才有矛盾,不同的事物之间也存在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空间中:上与下、左与右、高与低时间中:古与今、早与晚、夏与冬数学中:正数与负数、有限与无限情感中:自信与自卑、信任与怀疑社会中:民主与专制、公平与效率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进口与出口、投资与储蓄;哲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内容与形式、……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探究】矛盾就是对立统一,那么是否可以说“对立”是矛盾的一方,“统一”是矛盾的另一方?“对立”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的关系,而不是矛盾双方本身AB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矛盾 = 对立+统一【结论】矛盾是一种关系①“对立”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矛盾的双方本身。②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与统一关系两者始终是不可分割的。【注意】哲学矛盾≠逻辑矛盾≠生活矛盾逻辑矛盾:“自相矛盾”。生活矛盾:“甲同学和乙同学吵架了”。哲学矛盾: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矛盾对立属性:斗争性统一属性:同一性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中美之间是既合作又冲突的关系合作关系——统一属性(同一性)冲突关系——对立属性(斗争性)(生对死;存对亡;弱对强)(有生才有死;无弱就无强)2、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1)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没有黑,就无所谓白;没有长,就无所谓短;没有丑,就无所谓美;没有高,就无所谓低;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没有先进,就没有落后;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转化为成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坏事可转化为好事)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进步与落后可相互转化)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垃圾可转化为资源)特别注意: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转化。(2)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区别三种表现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没有差别就不可能对比:只有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只有不同的颜色,才能描绘出美丽的图画;只有不同的味道,才能制作出美味佳肴。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强调斗争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奴隶主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和我们最亲近的人,往往也是矛盾最多的人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强调同一性只有有某种共同基础、相互依存的东西,才会排斥或斗争。彼此分离、毫不相干的东西,谈不上矛盾,更不会排斥或斗争。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假如没有小偷,锁就不会达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同一性 斗争性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表现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关系 区别: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联系: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方法论:要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反对一点论。(2)原理: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②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③矛盾的斗争性不能脱离开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④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方法论:①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两点论、两分法。)②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③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 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趋利避害)中美关系应该向何处去 如何以斗争求团结?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中美关系。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中美关系,就是要认识到中美关系中既存在矛盾的同一性,也存在矛盾的斗争性。②中美关系的同一性体现在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例如,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反恐、非传统安全问题等方面,中美合作至关重要。同时,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彼此市场对对方都具有重要性。③中美关系的斗争性同样明显,主要表现在两国在政治制度、价值观、领土主权等问题上的差异和对立。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战略焦虑,以及在贸易不平衡、网络安全等问题上的摩擦,都是这种斗争性的体现。④因此,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中美关系,意味着承认中美之间既有合作的必要性,也有竞争的不可避免性。这种观点强调,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应寻求平衡点,既要加强合作,又要妥善管理分歧,以实现两国关系的稳定与发展。矛盾问题的精髓议题二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空间、横向时间、纵向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物理运动:吸引与排斥、正电与负电化学运动: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生命运动: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民主与集中......知之与不知正确与错误意见与分歧......1、矛盾的普遍性思考:1、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吗?2、矛盾越少越好吗?二、矛盾问题的精髓1、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矛盾具有条件性)2、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3、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4、矛盾不是越多越好,越少越好,而要看到矛盾的存在是不是更有利于事物的发展。5、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防止片面性。(1)矛盾特殊性的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3点表现)2、矛盾的特殊性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身长九尺,髯长二尺;千里走单骑,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义薄云天。打虎景阳冈、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特殊性猜猜这三个人是谁?你是如何分辨的?(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事物不同)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不同时间与阶段)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区别矛盾双方)方法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灭 火着 火如何灭火?着火的物体性质不同,扑灭火灾的方法也不同。否则不但不能扑灭火灾,还会酝成大祸。意义: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侧重怎么看——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侧重怎么做——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思维逻辑:普遍性→指导→特殊性】(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体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共同特征和基本原则 结合本国特点公有制、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文化,中国特色制度等等。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原理: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①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②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工作方法。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不许带马出关。公孙龙说:“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白马和马是两回事。”白马非马思考:公孙龙的论断有无合理性?从哲学角度看它错在什么地方?“白马非马”看到矛盾的特殊性(个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共性)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议题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我们要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中国式现代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探究问题:(1)什么是矛盾分析法?它包含那些方法论?(2)运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知识,讨论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个系统工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一个)(1)区别:含义不同(地位、作用不同)方法论: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一个或一个以上)方法论: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主次矛盾关系示意图复杂事物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矛盾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要矛盾决定和影响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影响主要矛盾①②主次矛盾转化的两种情形原来的主要矛盾没有解决,但是由于出现了新条件,导致主次矛盾互变。原先的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变成主要矛盾。原理: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抓住重点,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重点论。②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两点论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关系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区别 含义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地位 处于支配地位 处于从属地位作用 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对事物发展有一定影响方法论 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要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联系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是药三分毒”体现什么哲学道理?2.既然药有危害性,你生病了为什么还要吃药?任何事物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药既可以治病,也有危害身体健康的负作用。药可以治病药危害身体矛盾着的双方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复杂事物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②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主要方面次要方面某一矛盾(1)区别:含义不同(地位、作用不同)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即对立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eg:当缺点变成一个人的主要方面时,这个人就变成了“恶人”;如果一个 “恶人”痛改全非,当优点变成一个人的主要方面时,他就变成了“好人”。(2)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原理: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②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①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②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区 别 主要矛盾 矛盾主要方面外延 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一对多 简单事物的同一矛盾,一对一方法论 “办事情”要抓重点、中心、关键,统筹兼顾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举例 中心、重点、重心、关键、首要、第一、核心、主线 分析形势、事物性质、评价人和事、利弊、得失、优劣、好坏作用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联系 主次矛盾都有各自的主次方面 要全面复杂事物既看主要矛盾每一矛盾既看主要方面又看次要方面两点论抓重点复杂事物:把握主要矛盾每一矛盾:把握主要方面重点论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又看次要矛盾(1)原理依据: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2)基本内容: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和“均衡论”(3)反对的错误倾向: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一国两制不会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好钢用在刀刃上;和平是时代主题,但局部战乱仍然存在。 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主次矛盾主次矛盾主次矛盾主次矛盾主次方面主次方面主次方面主次矛盾下面两组说法中哪些体现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哪些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1)要求一分为二 观点看问题(2)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防止片面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方法论方法论方法论方法论方法论方法论方法论1.人工智能(AI)会取代你我吗 这一话题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引发热议。有代表委员认为,人工智能正赋能千行百业并逐渐取代人工;也有代表委员认为,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你我,但会用人工智能的人会取代你我。这要求我们( )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AI运用对人类的影响②坚持问题导向,承认矛盾,寻找办法解决矛盾③创造条件推动AI与人类由同一性向斗争性转化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是正确解决AI与人类矛盾的关键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2.漫画《天上掉“馅饼”,地下有陷阱》(作者:郑辛遥)蕴含深刻哲理,下列选项符合漫画主旨的是( )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②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3.漫画《统一思想》讽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想问题、办事情( )①不会区分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导致“千人一面”②回避矛盾,解决问题“千篇一律”而导致同质化③不能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简单粗暴地“一刀切”④不能把握矛盾问题的精髓,“生搬硬套”解决问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4.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热爱体育的民族,甲骨文的“斗”字,字形为两个人徒手相对,呈搏斗之势,和现代摔跤几乎一模一样。篆书字形已离两人打斗的形象较远,如果没有甲骨文的参照,就很难理解“斗”字的形和义。楷书照猫画虎写作“鬥”,汉字简化时,借升斗之“斗”为“鬥”的简体字。由此可知( )①矛盾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②“斗”字的发展过程包含着肯定与否定双重因素③汉字演化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各有特殊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5.保山市在推进“茶马古道”文化带开发时,提出“活化保护”策略:一方面对古道遗迹实施数字化监测和修复,严禁商业性破坏;另一方面引入文旅项目,打造沉浸式历史体验区,带动周边经济发展。这一做法体现了( )①矛盾具有同一性,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价值的共生②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保护与开发在相互制约中协同推进③主要矛盾决定发展方向,文旅经济是保山市当前的核心任务④否定之否定构成螺旋上升,保护是对开发的辩证否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6.下面漫画《掩盖》(作者:赵玉宝)给我们的哲学警示是( )①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③“牵牛要牵牛鼻子”,办事情必须着重把握主要矛盾④矛盾具有客观性,掩盖、回避矛盾就不可能解决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