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三)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一、基础练1.(2024·广东珠海期中)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②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 ④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2024年,中国经济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中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进程,表述正确的是( )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②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③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④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3.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某校团委组织开展以“学习改革开放史 做时代好少年”为主题的改革开放史宣传教育,请你对以下改革开放进程按时间先后排序( )①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②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突破 ③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④企业改革迈出重大步伐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4.(2024·山西吕梁期末)2023年12月18日,《深圳特区报》特辑卷首语《礼赞新时代 致敬改革开放》中写道:“45年前,平地起惊雷,中国改革开放风云兴起。45年来,风鹏正举、气象万千,改革开放的澎湃引擎,不仅使中国追上了与世界的发展‘时差’,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极大造福了世界。”可见,改革开放( )①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②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③敞开了拥抱世界的怀抱,推动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④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5.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重大战略判断,为冷静观察国际问题和深刻思考国内问题,明确回答“中国向何处去”提供了基本前提。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功绩在于( )①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②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③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④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6.(2024·广州惠州期末)202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与贝宁总统塔隆的会谈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强调中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关键在于始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 )①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②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提供了最佳选择③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基于国情的道路 ④是我们党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7.(2024·黑龙江大庆开学考)2024年1月,商务部集中发布47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至此,国家层面已累计推广349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这些成果在各地推进高水平开放、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了自贸试验区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 )①是在中国民主革命和建设土壤里成长起来的②是符合中国发展实际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制度③集中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④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经过不断奋斗、创造、积累的结果,是当代中国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与优势。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是由我国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②其优势是我国的最大优势,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就是制度竞争 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④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9.(2024·江苏宿迁期中)2024年10月8日,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8周年纪念日。68年来,航天事业成就令人瞩目,“神舟”“嫦娥”“祝融”“羲和”……中国航天给航天器起名多与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有关,背后都有深层含义,可以感受到大国重器的中国式浪漫。这些命名秀出了中华民族的(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C.文化自信 D.制度自信10.(2024·福建泉州联考)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下列关于“四个自信”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④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二、提升练1.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和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将全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这说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把人民群众从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②成功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③实现了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④彻底结束了国内阶级斗争并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2024·湖南株洲期中)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我们一定能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 )①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②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③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④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2023年,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中国依旧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今天我们仍然“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是因为( )①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②改革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③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4.(2024·黑龙江绥化开学考)鲁迅先生说过:“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②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和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③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④是适合我国国情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5.2023年是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商务部数据显示,十年来,自贸试验区累计总结提炼形成302项制度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在地方层面,各地结合发展实际,自主推广2 80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涵盖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府管理改革、金融开放创新等多个领域。以制度创新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制度创新引领带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不断显现,改革红利不断释放。这体现了( )①建立自贸试验区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②不断坚持制度创新,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 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稳则国家稳 ④深化市场取向体制机制改革,改革开放永无止境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6.(2024·湖南永州期末)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讲道,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这些成绩的取得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对“四个自信”理解正确的是(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我国国情,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道路自信 ②发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激发创新活力——制度自信 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推伟大复兴——文化自信 ④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理论自信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7.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3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强调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在复杂国内外形势下,我们坚守初心、携手同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结合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知识,回答中国为什么要推动构建“一带一路”。8.(2024·黑龙江大庆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经济特区,是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国际社会观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深圳经济特区始终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用40多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改革春潮澎湃起,敲响土地拍卖第一锤、创办第一个出口加工区……在这片不到2 0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诞生了1 000多项“全国第一”,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深圳人民传递出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坚定不移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信心。在党的领导下,深圳人民继续书写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深圳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三、易错练1.以史鉴今、资政育人,重视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加深对党的历史的理解和把握。关于改革开放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岗村实行的大包干推动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②新时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 ③全面深化改革助力我国开拓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 ④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2.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3.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创立、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创立的思想体系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物质基础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4.(2024·山东泰安期中)“嫦娥”落月、“天问”探火、神舟飞天、高铁奔驰、C919首飞、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从南海之滨到北国雪原,从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一个个重大工程相继问世,一项项发展成就硕果累累,汇聚成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上述成就的取得( )①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 ②能进一步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③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提供了精神动力 ④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唯一科学的制度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课时跟踪检测(三)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一、基础练1.C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④符合题意。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①与题意不符。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不是开启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③不符合题意。2.D 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又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同时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①错误。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城市改革,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②正确。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③错误。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④正确。3.B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②排第一。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企业改革迈出重大步伐,④排第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①排第三。2020年底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③排第四。4.C 改革开放的澎湃引擎,不仅使中国追上了与世界的发展“时差”,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极大造福了世界,可见,改革开放敞开了拥抱世界的怀抱,推动了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①③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排除。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排除。5.B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功绩在于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④正确。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②错误。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③错误。6.D 材料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基于国情的道路,是我们党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③④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①排除。中国式现代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的选择,而不是最佳选择,②错误。7.D 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在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作用,供各地在相关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工作中借鉴推广,是符合中国发展实际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制度,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②④符合题意。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土壤里成长起来的制度,而不是民主革命和建设,①排除。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③错误。8.A 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③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④错误。①②正确。9.C 中国航天给航天器起名多与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有关,背后都有深层含义,可以感受到大国重器的中国式浪漫,这些命名秀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10.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①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正确道路,而不是正确理论,②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③④说法正确。二、提升练1.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把人民群众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功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①②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③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只是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并没有否认阶级斗争的存在,且我们现在还存在人民和敌人之间的斗争,④错误。2.A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①②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③错误。改革开放不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政治前提,④排除。3.B 今天我们仍然“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是因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①④符合题意。改革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排除。4.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和最深沉的精神追求,①②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适合我国国情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③④正确。5.D 2013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①表述错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创新理论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②表述错误。以制度创新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制度创新引领带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不断显现,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体现了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稳则国家稳,也体现了深化市场取向体制机制改革,改革开放永无止境,③④符合题意。6.A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体现了道路自信,①符合题意。发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激发创新活力,是制度自信的体现,②符合题意。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属于理论自信,而不属于文化自信,③错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激励人民奋勇前进属于文化自信,而不属于理论自信,④错误。7.①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实践充分证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法宝,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一带一路”,展现了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务实行动,有利于为中国经济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增添新的动力。③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我国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美好生活的要求,顺应了“一带一路”国家人民要发展、要合作的时代化潮流。解析:本题回答时把材料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阐释原因即可。8.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和推动着深圳发展,这是深圳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原因。②坚持改革开放是深圳创造出伟大奇迹的重要法宝,是决定深圳和中国命运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关键一招。③深圳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坚定“四个自信”,是取得深圳成就的重要原因。解析:需要调用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三、易错练1.D 小岗村实行的大包干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序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①说法错误。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又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同时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②说法错误。全面深化改革助力我国开拓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③④说法正确。2.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错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错误。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②④符合题意。3.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①③说法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②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理论指导,而不是物质基础,④说法错误。4.A 材料中一系列成就的取得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能进一步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①②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并且提供精神动力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③排除。材料中成就的取得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优势的,但不能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唯一科学的制度,④说法错误。(共51张PPT)课时跟踪检测一、基础练1. (2024·广东珠海期中)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②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 ④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解析: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④符合题意。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①与题意不符。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不是开启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③不符合题意。2. 2024年,中国经济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中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进程,表述正确的是( )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②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③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④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解析: 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又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同时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①错误。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城市改革,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②正确。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③错误。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④正确。3. 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某校团委组织开展以“学习改革开放史做时代好少年”为主题的改革开放史宣传教育,请你对以下改革开放进程按时间先后排序( )①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②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突破 ③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④企业改革迈出重大步伐A. ①→②→④→③ B. ②→④→①→③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④→③解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②排第一。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企业改革迈出重大步伐,④排第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①排第三。2020年底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③排第四。4. (2024·山西吕梁期末)2023年12月18日,《深圳特区报》特辑卷首语《礼赞新时代 致敬改革开放》中写道:“45年前,平地起惊雷,中国改革开放风云兴起。45年来,风鹏正举、气象万千,改革开放的澎湃引擎,不仅使中国追上了与世界的发展‘时差’,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极大造福了世界。”可见,改革开放( )①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②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③敞开了拥抱世界的怀抱,推动了世界和平与发展④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 ①② B. ②④C. ①③ D. ③④解析: 改革开放的澎湃引擎,不仅使中国追上了与世界的发展“时差”,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极大造福了世界,可见,改革开放敞开了拥抱世界的怀抱,推动了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①③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排除。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排除。5.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重大战略判断,为冷静观察国际问题和深刻思考国内问题,明确回答“中国向何处去”提供了基本前提。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功绩在于( )①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②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③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④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解析: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功绩在于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④正确。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②错误。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③错误。6. (2024·广州惠州期末)202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与贝宁总统塔隆的会谈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强调中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关键在于始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 )①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②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提供了最佳选择③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基于国情的道路④是我们党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解析: 材料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基于国情的道路,是我们党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③④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①排除。中国式现代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的选择,而不是最佳选择,②错误。7. (2024·黑龙江大庆开学考)2024年1月,商务部集中发布47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至此,国家层面已累计推广349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这些成果在各地推进高水平开放、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了自贸试验区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 )①是在中国民主革命和建设土壤里成长起来的②是符合中国发展实际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制度③集中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④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解析: 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在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作用,供各地在相关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工作中借鉴推广,是符合中国发展实际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制度,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②④符合题意。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土壤里成长起来的制度,而不是民主革命和建设,①排除。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③错误。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经过不断奋斗、创造、积累的结果,是当代中国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与优势。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是由我国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②其优势是我国的最大优势,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就是制度竞争 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④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解析: 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③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④错误。①②正确。9. (2024·江苏宿迁期中)2024年10月8日,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8周年纪念日。68年来,航天事业成就令人瞩目,“神舟”“嫦娥”“祝融”“羲和”……中国航天给航天器起名多与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有关,背后都有深层含义,可以感受到大国重器的中国式浪漫。这些命名秀出了中华民族的( )A. 道路自信 B. 理论自信C. 文化自信 D. 制度自信解析: 中国航天给航天器起名多与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有关,背后都有深层含义,可以感受到大国重器的中国式浪漫,这些命名秀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10. (2024·福建泉州联考)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下列关于“四个自信”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④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①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正确道路,而不是正确理论,②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③④说法正确。二、提升练1.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和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将全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这说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把人民群众从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②成功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③实现了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④彻底结束了国内阶级斗争并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解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把人民群众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功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①②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③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只是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并没有否认阶级斗争的存在,且我们现在还存在人民和敌人之间的斗争,④错误。2. (2024·湖南株洲期中)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我们一定能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 )①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②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③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④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解析: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①②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③错误。改革开放不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政治前提,④排除。3. 2023年,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中国依旧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今天我们仍然“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是因为( )①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②改革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③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解析: 今天我们仍然“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是因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①④符合题意。改革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排除。4. (2024·黑龙江绥化开学考)鲁迅先生说过:“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②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和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③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④是适合我国国情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和最深沉的精神追求,①②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适合我国国情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③④正确。5. 2023年是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商务部数据显示,十年来,自贸试验区累计总结提炼形成302项制度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在地方层面,各地结合发展实际,自主推广2 80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涵盖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府管理改革、金融开放创新等多个领域。以制度创新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制度创新引领带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不断显现,改革红利不断释放。这体现了( )①建立自贸试验区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②不断坚持制度创新,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 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稳则国家稳 ④深化市场取向体制机制改革,改革开放永无止境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解析: 2013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①表述错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创新理论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②表述错误。以制度创新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制度创新引领带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不断显现,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体现了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稳则国家稳,也体现了深化市场取向体制机制改革,改革开放永无止境,③④符合题意。6. (2024·湖南永州期末)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讲道,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这些成绩的取得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对“四个自信”理解正确的是(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我国国情,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道路自信 ②发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激发创新活力——制度自信 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推伟大复兴——文化自信 ④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理论自信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解析: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体现了道路自信,①符合题意。发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激发创新活力,是制度自信的体现,②符合题意。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属于理论自信,而不属于文化自信,③错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激励人民奋勇前进属于文化自信,而不属于理论自信,④错误。7.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3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强调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在复杂国内外形势下,我们坚守初心、携手同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结合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知识,回答中国为什么要推动构建“一带一路”。答案:①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实践充分证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法宝,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一带一路”,展现了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务实行动,有利于为中国经济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增添新的动力。③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我国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美好生活的要求,顺应了“一带一路”国家人民要发展、要合作的时代化潮流。解析:本题回答时把材料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阐释原因即可。8. (2024·黑龙江大庆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经济特区,是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国际社会观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深圳经济特区始终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用40多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改革春潮澎湃起,敲响土地拍卖第一锤、创办第一个出口加工区……在这片不到20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诞生了1 000多项“全国第一”,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深圳人民传递出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坚定不移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信心。在党的领导下,深圳人民继续书写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深圳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答案: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和推动着深圳发展,这是深圳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原因。②坚持改革开放是深圳创造出伟大奇迹的重要法宝,是决定深圳和中国命运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关键一招。③深圳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坚定“四个自信”,是取得深圳成就的重要原因。解析:需要调用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三、易错练1.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重视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加深对党的历史的理解和把握。关于改革开放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岗村实行的大包干推动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②新时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③全面深化改革助力我国开拓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④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解析: 小岗村实行的大包干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序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①说法错误。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又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同时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②说法错误。全面深化改革助力我国开拓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③④说法正确。2. 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错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错误。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②④符合题意。3.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创立、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创立的思想体系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物质基础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①③说法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②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理论指导,而不是物质基础,④说法错误。4. (2024·山东泰安期中)“嫦娥”落月、“天问”探火、神舟飞天、高铁奔驰、C919首飞、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从南海之滨到北国雪原,从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一个个重大工程相继问世,一项项发展成就硕果累累,汇聚成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上述成就的取得( )①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 ②能进一步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③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提供了精神动力 ④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唯一科学的制度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解析: 材料中一系列成就的取得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能进一步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①②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并且提供精神动力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③排除。材料中成就的取得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优势的,但不能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唯一科学的制度,④说法错误。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时跟踪检测(三)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pptx 课时跟踪检测(三)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