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模块达标验收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4·河南信阳期末)渡头古城遗址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2023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开展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出土三国时期吴国简牍等近1万枚,出土简牍有“黄武六年”“嘉禾二年”等纪年,为临武县的行政文书,内容涉及临武县行政区划、赋税、户籍、屯田、矿冶等。这些考古发现佐证了( )①三国时期的临武县地区已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②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出现于我国的三国时期③收取地租是三国时期统治阶级剥削被统治阶级的主要方式 ④三国时期的统治阶级完全占有生产资料并占有被统治阶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3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5周年。在科学理论的启示和鼓舞下,工人运动风起云涌,革命斗争跌宕起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①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②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③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和阶级对立 ④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科学性和革命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2024·湖北荆州期中)一条游船,劈开了南湖的波浪,一百多年前的中国革命,就从这太阳升起的地方起航。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憧憬,运行着一个曲折的历程,寻找着改变中国命运的航向。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①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③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 ④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为实现国家富强展示了现实道路②印证了社会主义革命无比的正确性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条件④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4·浙江嘉兴期末)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家逐步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在这一时期我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在这一时期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③“三大改造”属于民主革命基础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④“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8%;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至此(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开启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过渡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民族复兴迎来美好前景 ④迎来了在中国如何建设、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的崭新历史课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可见,改革开放( )①使我国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适应了生产力发展 ②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必须坚持 ③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了我国发展进步 ④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来,从深圳蛇口开山填海到雄安新区扎实落地,从挣脱“两个凡是”的束缚到拨开“姓资姓社”的迷雾,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A.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C.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D.是中国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就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就是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①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②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 ③体现和实现人民至上的价值原则 ④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深扎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土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进的根本成就。我们坚定道路自信,是源于这条道路( )①开拓创新,是决定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未来走向的全新思路 ②坚持真理,是遵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道路 ③特色显著,是助力世界各国走出困境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出路 ④立足国情,是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不懈探索而来的正确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4·河北邢台联考)中国式现代化一不靠战争,二不靠殖民,三不靠掠夺,而是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宣传误区,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启示是( )①坚持独立自主,结合本国历史和现实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②走出文明误区,认真分析和借鉴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 ③认清西化实质,尽力摆脱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剥夺和贪婪追求 ④肯定中国智慧,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能超越国家、超越文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全方位、根本性、格局性的,其影响是全局性、历史性的。十年来,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矛盾问题之多,正本清源、治乱祛邪任务之重,克难攻坚、清除顽瘴痼疾难度之大,世所罕见、史所罕见,变革来之不易。新时代( )①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已经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②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及所处历史阶段发生相应变化的时代③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2024·安徽阜阳期中)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以来,我国已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共建了3 000多个项目,带动了近1万亿美元的投资。“一带一路”必将为实现中国梦开拓新局面,必将给世界梦注入新动能。以上事实表明( )①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和零和博弈 ②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是息息相通的③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 ④中国梦根源于梦想,成就于人民的通力合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句句朴实的话语,勾勒出“中国梦”厚重的民生底色。中国成就世人瞩目、发展步履更加坚实。追梦,离不开正确方向;圆梦,更需清晰路径指引。这意味着,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②坚持把大我融入小我的人生理想中 ③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④充分发挥伟大事业对实现中国梦的决定性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开宗明义地提出“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这表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 )A.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B.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C.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6.2024年2月5日,江西省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议。会议总结了全省坚持把实的要求贯彻主题教育全过程,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重点措施落实,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问题、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明显成效。江西省的做法表明( )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人民实践经验的结晶 ②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④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行动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2024·福建南平期中)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应约而来。这是今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也是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最隆重的活动。福建围绕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在海上打造“丝路海运”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平台,吸引了全球317家企业和机构加入,上百条航线联通43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今后,我们更需要继续积极主动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开启下一个金色十年。(1)结合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继续积极主动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10分)(2)40多年间,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发展最显著的特征,广大青年既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贡献者,请你就新时代青年人如何为改革开放作出贡献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8分)18.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党领导人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如何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10分)19.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 2023年10月8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圆满闭幕。钱塘江畔,一座城市与一场盛会,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潮起潮涌间,挟新时代长风,绚烂绽放。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寄予殷切期望,“相信杭州有能力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并高度重视杭州亚运会筹办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筹办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共浙江省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基础设施建设、赛事活动准备、公共安保等工作进行全方位部署。杭州在筹备和举办亚运会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体育文化。广大干部群众全心全力投入亚运筹办工作,杭州共建立了3 000余个亚运城市志愿服务点,148万余名市民踊跃报名成为亚运志愿者。材料二 杭州亚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201金111银71铜共383枚奖牌,取得亚运会参赛历史最好成绩。赛场上,运动健儿们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争创佳绩,为国增光。赛场之外,还有许多的励志故事。为了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他们日复一日在运动场上进行着严格的训练,不断挑战自己。不气馁、不放弃、永不言败是每一位运动员的本分。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定信念和努力,让中国的国歌在赛场反复奏响。(1)结合材料一,分析“相信杭州有能力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的原因。(8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知识,谈谈运动健儿追逐梦想的历程对青年成长的启示。(6分)20.(2024·河南信阳期中)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湖北宜昌因长江而“生”、因三峡而“兴”,借力长江航运、三线建设、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建设,宜昌实现了从小城市到中等城市再到大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链接国际,推动更具广度地对外开放,建设世界水电名城。全面融入国家开放格局,打通水陆开放通道,深度参与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工程,推动内陆城市国际化,宜昌秉承“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理念,践行长江大保护要求,开展了一系列的转型行动,推动生态环境品质再升级,共守宜昌的生态文明绿线。 ——宜昌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水平,用法治规范政府和市场边界,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成为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引领者。 ——让城市回归生活,满足老市民、年轻人、企业家、文化人、游客对生活、创业、休闲、人文、旅游等需求,谋划多元活力空间,绘制城区文化活力地图,为各类人群提供多样化的生活方式。结合材料,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说明宜昌市是怎样贯彻“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10分)模块达标验收1.B 根据材料信息,在三国时期已经出现了简牍,且简牍上有纪年,为临武县的行政文书,这表明三国时期的临武县地区已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①符合题意。出土简牍内容涉及临武县行政区划、赋税、户籍、屯田、矿冶等,由此可判断三国时期所处时代为封建社会。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③正确,④错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是奴隶制国家,②错误。2.C 在科学理论的启示和鼓舞下,工人运动风起云涌,革命斗争跌宕起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这表明《共产党宣言》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①符合题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这表明《共产党宣言》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科学性和革命性,④符合题意。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②排除。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和阶级对立,③排除。3.D 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①与题意不符。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②与题意不符。中国共产党寻找着改变中国命运的航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③正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味着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④正确。4.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展示了现实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条件,①③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印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性,②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④不符合题意。5.D 过渡时期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我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没有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①②错误。“三大改造”属于民主革命基础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③④符合题意。6.B 1956年底,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迎来了在中国如何建设、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的崭新历史课题,①④符合题意。“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过渡已经完成,②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民族复兴迎来美好前景,③排除。7.D 改革开放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表明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了我国发展进步,③符合题意。改革开放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表明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④符合题意。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①说法错误。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②不符合题意。8.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B不符合题意。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C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不符合题意。9.D 材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和实现人民至上的价值原则,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③④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①②排除。10.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进的根本成就,但不能决定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未来走向,①错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是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真理,是遵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道路,②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助力世界各国走出困境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只是给其提供有益借鉴,③错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是源于这条道路立足国情,是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不懈探索而来的正确道路,④正确。11.A 中国式现代化一不靠战争,二不靠殖民,三不靠掠夺,这启示广大发展中国家要坚持独立自主,结合本国历史和现实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①符合题意。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宣传误区,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启示广大发展中国家要走出文明误区,认真分析和借鉴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②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追求剩余价值,“摆脱”说法错误,③排除。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超越国家、超越文明”说法错误,④排除。12.D 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③④正确。新时代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而不是已经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①排除。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排除。13.C 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是合作共赢,不是零和博弈,①错误。材料表明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是息息相通的,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②③正确。中国梦源于人民的实践,④错误。14.A 追梦,离不开正确方向,体现了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①符合题意。要坚持把小我融入大我中,②说法错误。圆梦,更需清晰路径指引,说明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③符合题意。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实现中国梦起决定性作用,④说法错误。15.D 党的二十大报告表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不符。16.D 题干没有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人民实践经验的结晶,故①不符合题意。在推进发展和解决问题中,江西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体现了江西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行动中,故②④符合题意。题干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未反映这一思想本身的丰富和发展,故③不符合题意。17.(1)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⑤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将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2)①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练就过硬本领。②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③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肩负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使命。④为改革开放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成为改革开放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改革开放的意义。第(2)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切合主题要求,言之有理即可。18.①我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③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制度优势。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解析:解答时要先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从而锁定答题要点。19.(1)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持续提升,为我们办好这场体育盛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②坚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寄予殷切期望,并高度重视杭州亚运会筹办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筹办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③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带领千千万万建设者攻坚克难,是亚运会成功举办的关键。④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中国人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汇聚起办亚运的强大力量。(2)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解析:第(1)问,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通过解读归纳出原因。第(2)问,言之有理即可。20.①贯彻新发展理念。宜昌链接国际,推动更具广度地对外开放,建设世界水电名城。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可持续发展。宜昌秉承“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生态环境品质再升级,共守宜昌的生态文明绿线。③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宜昌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水平,用法治规范政府和市场边界,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④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引领者。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城市回归生活,满足老市民、年轻人、企业家、文化人、游客对生活、创业、休闲、人文、旅游等需求,为各类人群提供多样化的生活方式。5 / 5(共51张PPT)模块达标验收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 (2024·河南信阳期末)渡头古城遗址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2023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开展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出土三国时期吴国简牍等近1万枚,出土简牍有“黄武六年”“嘉禾二年”等纪年,为临武县的行政文书,内容涉及临武县行政区划、赋税、户籍、屯田、矿冶等。这些考古发现佐证了( )①三国时期的临武县地区已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②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出现于我国的三国时期 ③收取地租是三国时期统治阶级剥削被统治阶级的主要方式 ④三国时期的统治阶级完全占有生产资料并占有被统治阶级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在三国时期已经出现了简牍,且简牍上有纪年,为临武县的行政文书,这表明三国时期的临武县地区已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①符合题意。出土简牍内容涉及临武县行政区划、赋税、户籍、屯田、矿冶等,由此可判断三国时期所处时代为封建社会。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③正确,④错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是奴隶制国家,②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 2023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5周年。在科学理论的启示和鼓舞下,工人运动风起云涌,革命斗争跌宕起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①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②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③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和阶级对立 ④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科学性和革命性A. ①② B. ③④C. ①④ D. ②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在科学理论的启示和鼓舞下,工人运动风起云涌,革命斗争跌宕起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这表明《共产党宣言》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①符合题意。习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这表明《共产党宣言》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科学性和革命性,④符合题意。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②排除。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和阶级对立,③排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 (2024·湖北荆州期中)一条游船,劈开了南湖的波浪,一百多年前的中国革命,就从这太阳升起的地方起航。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憧憬,运行着一个曲折的历程,寻找着改变中国命运的航向。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①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③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 ④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①与题意不符。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②与题意不符。中国共产党寻找着改变中国命运的航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③正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味着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④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为实现国家富强展示了现实道路 ②印证了社会主义革命无比的正确性 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条件 ④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展示了现实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条件,①③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印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性,②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④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5. (2024·浙江嘉兴期末)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家逐步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在这一时期我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在这一时期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③“三大改造”属于民主革命基础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④“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过渡时期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我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没有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①②错误。“三大改造”属于民主革命基础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③④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6. 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8%;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至此(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开启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过渡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民族复兴迎来美好前景 ④迎来了在中国如何建设、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的崭新历史课题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1956年底,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迎来了在中国如何建设、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的崭新历史课题,①④符合题意。“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过渡已经完成,②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民族复兴迎来美好前景,③排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7.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可见,改革开放( )①使我国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适应了生产力发展②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必须坚持③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了我国发展进步④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改革开放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表明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了我国发展进步,③符合题意。改革开放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表明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④符合题意。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①说法错误。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②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8. 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来,从深圳蛇口开山填海到雄安新区扎实落地,从挣脱“两个凡是”的束缚到拨开“姓资姓社”的迷雾,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A.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B.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C. 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D. 是中国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B不符合题意。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C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就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就是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①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②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 ③体现和实现人民至上的价值原则 ④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材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和实现人民至上的价值原则,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③④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①②排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深扎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土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进的根本成就。我们坚定道路自信,是源于这条道路( )①开拓创新,是决定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未来走向的全新思路 ②坚持真理,是遵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道路 ③特色显著,是助力世界各国走出困境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出路 ④立足国情,是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不懈探索而来的正确道路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进的根本成就,但不能决定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未来走向,①错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是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真理,是遵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道路,②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助力世界各国走出困境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只是给其提供有益借鉴,③错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是源于这条道路立足国情,是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不懈探索而来的正确道路,④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1. (2024·河北邢台联考)中国式现代化一不靠战争,二不靠殖民,三不靠掠夺,而是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宣传误区,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启示是( )①坚持独立自主,结合本国历史和现实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②走出文明误区,认真分析和借鉴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③认清西化实质,尽力摆脱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剥夺和贪婪追求④肯定中国智慧,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能超越国家、超越文明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中国式现代化一不靠战争,二不靠殖民,三不靠掠夺,这启示广大发展中国家要坚持独立自主,结合本国历史和现实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①符合题意。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宣传误区,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启示广大发展中国家要走出文明误区,认真分析和借鉴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②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追求剩余价值,“摆脱”说法错误,③排除。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超越国家、超越文明”说法错误,④排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2.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全方位、根本性、格局性的,其影响是全局性、历史性的。十年来,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矛盾问题之多,正本清源、治乱祛邪任务之重,克难攻坚、清除顽瘴痼疾难度之大,世所罕见、史所罕见,变革来之不易。新时代( )①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已经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②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及所处历史阶段发生相应变化的时代 ③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③④正确。新时代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而不是已经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①排除。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排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3. (2024·安徽阜阳期中)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以来,我国已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共建了3 000多个项目,带动了近1万亿美元的投资。“一带一路”必将为实现中国梦开拓新局面,必将给世界梦注入新动能。以上事实表明( )①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和零和博弈 ②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是息息相通的③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④中国梦根源于梦想,成就于人民的通力合作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是合作共赢,不是零和博弈,①错误。材料表明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是息息相通的,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②③正确。中国梦源于人民的实践,④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4. “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句句朴实的话语,勾勒出“中国梦”厚重的民生底色。中国成就世人瞩目、发展步履更加坚实。追梦,离不开正确方向;圆梦,更需清晰路径指引。这意味着,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②坚持把大我融入小我的人生理想中 ③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④充分发挥伟大事业对实现中国梦的决定性作用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追梦,离不开正确方向,体现了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①符合题意。要坚持把小我融入大我中,②说法错误。圆梦,更需清晰路径指引,说明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③符合题意。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实现中国梦起决定性作用,④说法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开宗明义地提出“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这表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 )A.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B. 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C.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党的二十大报告表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不符。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6. 2024年2月5日,江西省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议。会议总结了全省坚持把实的要求贯彻主题教育全过程,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重点措施落实,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问题、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明显成效。江西省的做法表明(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人民实践经验的结晶 ②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④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行动中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题干没有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人民实践经验的结晶,故①不符合题意。在推进发展和解决问题中,江西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体现了江西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行动中,故②④符合题意。题干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未反映这一思想本身的丰富和发展,故③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 (2024·福建南平期中)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应约而来。这是今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也是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最隆重的活动。福建围绕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在海上打造“丝路海运”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平台,吸引了全球317家企业和机构加入,上百条航线联通43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今后,我们更需要继续积极主动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开启下一个金色十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结合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继续积极主动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10分)答案: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主要考查改革开放的意义。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⑤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将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40多年间,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发展最显著的特征,广大青年既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贡献者,请你就新时代青年人如何为改革开放作出贡献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8分)答案:①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练就过硬本领。②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③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肩负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使命。④为改革开放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成为改革开放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解析: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切合主题要求,言之有理即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8.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党领导人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如何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10分)答案:①我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③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解析:解答时要先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从而锁定答题要点。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制度优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9.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 2023年10月8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圆满闭幕。钱塘江畔,一座城市与一场盛会,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潮起潮涌间,挟新时代长风,绚烂绽放。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寄予殷切期望,“相信杭州有能力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并高度重视杭州亚运会筹办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筹办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共浙江省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基础设施建设、赛事活动准备、公共安保等工作进行全方位部署。杭州在筹备和举办亚运会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体育文化。广大干部群众全心全力投入亚运筹办工作,杭州共建立了3 000余个亚运城市志愿服务点,148万余名市民踊跃报名成为亚运志愿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材料二 杭州亚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201金111银71铜共383枚奖牌,取得亚运会参赛历史最好成绩。赛场上,运动健儿们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争创佳绩,为国增光。赛场之外,还有许多的励志故事。为了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他们日复一日在运动场上进行着严格的训练,不断挑战自己。不气馁、不放弃、永不言败是每一位运动员的本分。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定信念和努力,让中国的国歌在赛场反复奏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结合材料一,分析“相信杭州有能力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的原因。(8分)答案: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持续提升,为我们办好这场体育盛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②坚持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寄予殷切期望,并高度重视杭州亚运会筹办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筹办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③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带领千千万万建设者攻坚克难,是亚运会成功举办的关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通过解读归纳出原因。④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中国人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汇聚起办亚运的强大力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知识,谈谈运动健儿追逐梦想的历程对青年成长的启示。(6分)答案: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解析:言之有理即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0. (2024·河南信阳期中)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湖北宜昌因长江而“生”、因三峡而“兴”,借力长江航运、三线建设、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建设,宜昌实现了从小城市到中等城市再到大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链接国际,推动更具广度地对外开放,建设世界水电名城。全面融入国家开放格局,打通水陆开放通道,深度参与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工程,推动内陆城市国际化,宜昌秉承“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理念,践行长江大保护要求,开展了一系列的转型行动,推动生态环境品质再升级,共守宜昌的生态文明绿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宜昌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水平,用法治规范政府和市场边界,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成为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引领者。 ——让城市回归生活,满足老市民、年轻人、企业家、文化人、游客对生活、创业、休闲、人文、旅游等需求,谋划多元活力空间,绘制城区文化活力地图,为各类人群提供多样化的生活方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结合材料,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说明宜昌市是怎样贯彻“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10分)答案:①贯彻新发展理念。宜昌链接国际,推动更具广度地对外开放,建设世界水电名城。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可持续发展。宜昌秉承“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生态环境品质再升级,共守宜昌的生态文明绿线。③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宜昌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水平,用法治规范政府和市场边界,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④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引领者。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城市回归生活,满足老市民、年轻人、企业家、文化人、游客对生活、创业、休闲、人文、旅游等需求,为各类人群提供多样化的生活方式。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获取材料中宜昌市的具体做法的关键信息并对接“十四个坚持”的相关知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模块达标验收.docx 模块达标验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