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流域内协调发展 课件(29张,内嵌多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流域内协调发展 课件(29张,内嵌多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4.1 流域内协调发展
寻西河之兴衰 谋家乡之发展
探寻母亲河——青弋江
寻西河之兴因
结合学案材料,看视频思考:青弋江对西河古镇兴起的影响。
注意:
青弋江的水源补给类型及水量季节变化特征。
青弋江流域面积及各类地形面积占比。
在学案材料上找出西河的位置。
结合学案 材料一,了解青弋江流域概况,并思考下列问题:
1.指出青弋江流域的气候类型,说明其气候特点。
2.说明青弋江流域的地形特征。
3.结合地形及气候特征,说明流域不同区域早期农业发展方向差异。
结合学案 材料一,了解青弋江流域概况,并思考下列问题:
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季节变化大;雨热同期。
1.指出青弋江流域的气候类型,说明其气候特点。
结合学案 材料一,了解青弋江流域概况,并思考下列问题:
地势南高北低;
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丘陵次之,地势起伏较大;
下游多圩区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2.说明青弋江流域的地形特征。
结合学案 材料一,了解青弋江流域概况,并思考下列问题:
3.结合地形及气候特征,说明流域不同区域早期农业发展的方向差异。
下游:多圩区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丘陵次之,地势起伏较大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适宜发展林业(木材、林特等农产品)
利于发展种植业(水稻粮食等农产品)
寻西河之兴因
上下游物资互补性强
地理位置优越
航运便利
农耕时代,西河古镇兴起的主要原因。
(提示:结合开发利用方式差异及古镇地理位置和航运条件分析)
结合学案 材料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20世纪60~80年代青弋江含沙量与输沙量的变化特点。
2.分析导致青弋江含沙量与输沙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3.说明该变化对青弋江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青弋江含沙量与输沙量变化
青弋江的含沙量和输沙量在增加;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含沙量和输沙量都加速上升趋势。
1.描述20世纪60~80年代青弋江含沙量与输沙量的变化特点。
结合学案 材料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青弋江含沙量与输沙量变化
中上游长期开发林木资源获取林特产品,导致山区、丘陵植被覆盖率下降,山区植被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减弱。
中上游水土流失加剧导致青弋江含沙量和输沙量上升。
2.分析导致青弋江含沙量与输沙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结合学案 材料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青弋江含沙量与输沙量变化
下游河床淤积加重,使泄洪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航运能力下降;且易出现水质恶化。
3.说明该变化对河流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结合学案 材料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青弋江含沙量与输沙量变化
惜西河之衰落
繁华的西河,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衰落…
中上游山地丘陵地区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下游平原日渐频繁的洪涝灾害等,严重制约了青弋江流域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怎么办?
结合学案 材料三,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指出不同年代青弋江西河段在调节前后河流洪峰流量变化的状况,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从库区及库区下游角度阐述修建太平湖产生的有利影响。
结合学案 材料三,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西河段洪峰流量较之于修建前明显下降。
受陈村水库调节径流、削减洪峰的影响。
结合学案 材料三,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陈村水库建成后
西河附近洪峰流量变化图
1.据图指出不同年代青弋江西河段在调节前后河流洪峰流量变化的状况,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对库区:带来发电、养殖、灌溉、旅游等效益;
对下游:起到调节径流,削减补枯,减轻旱涝灾害;减少河流输沙量,减轻河道淤积,提高水质等意义。
结合学案 材料三,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2.从库区及库区下游角度阐述修建太平湖产生的有利影响。
陈村水库建成后
西河附近洪峰流量变化图
陈村水库建成后
西河附近洪峰流量变化图
青弋江中上游地区的对策:
青弋江下游地区的对策:
结合学案 材料四,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青弋江分洪道修建的主要作用。
具有分流丰水期水量,提高青弋江抗洪能力,减轻洪涝灾害的频率和强度,保障河流下游城市地区的健康发展等。
2.除上述措施外,请列举几项其他防洪措施。
提高青弋江下游防洪、抗洪能力的其他措施:
上游地区:修建水库大坝;加强水土保持;合理开
发旅游资源等。
下游地区:修建分洪道;改造、巩固堤防等。
中上游山地丘陵地区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下游平原日渐频繁的洪涝灾害等,严重制约了青弋江流域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利益主体
利益冲突
需求不同
开发利用
产生
开放性
整体性
关联性
上下游之间
工农业之间
城乡之间
地区之间…
流域
协调
统筹管理
采用工程、技术、行政、法律、市场等措施手段
分享权力
分担义务
谋家乡之发展
努力学习的意义:
不是为了远离贫困家乡;
是为了让家乡远离贫困!
谋家乡之发展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