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主题班会 课件(共43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主题班会 课件(共43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主题班会
请搜集有关“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日本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战争的胜利对的影响有哪些”的材料。并进行小组讨论。
战争的起因与背景
抗日战争的起因与背景
中国抗日战争的起因与背景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抵抗日本侵略而进行的一场持续了近八年的艰苦战争。这场战争是由于一系列的复杂因素导致的,包括了日本的侵略意图、中国国内的政治分裂以及经济薄弱等问题。下面将详细阐述中国抗日战争的起因与背景。
课前导入
在二十世纪初期,日本国内爆发了经济危机。为了寻求新的市场和资源,日本开始了其对外扩张的政策。其中,中国的东北地区就成为了日本扩张的重点。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所谓的“满洲国”,并掌控了该地区的资源和经济。随后,日本侵略者又向中国的其他地区进行了进攻,意图将中国完全控制。
日本的侵略意图
中国的政治分裂
中国的政治状况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十分不稳定。自清朝灭亡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处于分裂的状态。直到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华民国成立,但由于各方势力的争斗,政权频繁更迭,无法形成稳定的统一势力。这种分裂和内斗使得中国对抗日本侵略的能力变得极为薄弱。
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中国经济长期受到外国列强主义的剥削,国内民族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而与此同时,日本的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因此,中国在面对日本的侵略时,往往陷入了物质的约束,无法与之抗衡。
中国经济薄弱
随着日本对中国的控制,中国人民的国家意识与民族自豪感逐渐崛起。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表达了对国家的主权强烈渴望,并决心捍卫自己国家的疆土,这种民族意识的觉醒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推动力。
国家权力
总结来说,中国抗日战争的起因与背景可以归结为,日本的侵略意图,中国国内的政治分裂,中国经济的薄弱和对国家主权的保护,渴望这些因素相互交织,最终导致了中国人民为抗击日本侵略而进行的抗日战争,这场战争来之不易。一位中国民族独立和民族意识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支持。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展示了强烈的抵抗精神和牺牲奉献的精神,无数的烈士和民众为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无数的烈士和民众为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的英勇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态度,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铭记。中国抗日战争的起因与背景是多方面的,其中的复杂性和深层次的原因也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抗日战争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团结一致,坚定信念,我们才能够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总结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南京大屠杀
日军拿中国民众当活靶刺杀
长江岸边被日军杀害的平民
日军把无辜的中国儿童杀害
“三光政策”:日军在侵华期间对占领区实行了臭名昭著的“三光政策”,即烧光、杀光、抢光。这种政策导致无数中国平民死亡,财产损失无法估量。
”三光政策“
民众房屋被烧光
男女老少被杀光
民众家的家禽、衣服、粮食都抢光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开始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
”九一八.事变“
旅顺大屠杀: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1月21日旅顺沦陷,随后日军进行四天三夜的旅顺大屠杀
旅顺大屠杀
日军将民众砍杀几段
在短短几日时间死在日寇刀下2万余人
三灶岛惨案:1938年1月17日.日军6000余人在三灶岛莲塘湾登陆,霸占村庄修建机场,在登陆短短几日时间里将三灶岛的36个村庄洗劫一空。近2000多的村民集体枪杀。抗日胜利后,据1946年统计,三灶岛在日军占领期间被杀害的2891人,民众因逃亡饿死折磨死的3500人。
三灶岛惨案
日本军官砍杀村民
日军将村庄400余人集体坑杀
“慰安妇事件”:日军在侵华期间,中国至少有20万妇女被日军强迫到军营中凌辱,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被日军捉去的女子,面无表情,无奈,恐惧,而旁边日军个个露出狰狞面目。
“慰安妇事件“
镇江惨案:1937年12月3日,日军在镇江大肆屠杀普民百姓,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
日军首领把普通民众砍头杀害
几名日军把镇江民众集中枪杀
日军将民众集体焚烧
镇江惨案
平顶山惨案:平顶山惨案是918事变后侵华日军在中国开展的第一场大屠杀。
平顶山惨案
日军将倒民众捆绑进行刺杀
平顶山惨案被日军杀害殉难同胞遗骨现场
济南惨案:济南惨案又别名五三惨案,日军在济南城内开展了毫无人性的大屠杀,见人就杀。
济南惨案
细菌战:日本在侵华期间还实施了惨无人道的细菌战。日本731部队等机构在中国土地上进行了大量人体实验,使用细菌武器对中国军民进行攻击,造成了大量无辜人员的死亡和伤害
细菌战
"骨肉分离“实验
"活人真空"实验
鼠疫实验
还有许许多多次实验:人体毒气实验、冷冻实验、母爱实验、拔牙疼痛极限实验、人体烘干实验、高压实验等。
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被中国守军拒绝后发起进攻,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及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卢沟桥事变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吉鸿昌 :1895年生,河南省扶沟县人。1933年,吉鸿昌与冯玉祥、方振武等人组织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了康保、宝昌、沽源、多伦等城市。1934年11月24日,吉鸿昌在天津租界被捕并遭处决 。
吉鸿昌遗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
佟麟阁 :1892年生,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人。1937年7月28日,佟麟阁在北平附近与日军作战时壮烈殉国,成为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副军长 。
佟麟阁
彭雪枫 :1907年生,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人。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在指挥战斗时中流弹牺牲,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
彭雪枫
唐淮源 :1886年生,云南省江川县翠峰乡麻栗园村人。1941年5月12日,唐淮源在中条山会战中被困自杀,是国民党方面牺牲于抗日战争中的最高级将领之一。
唐淮源
冷云(1915~1938)
冷云出生于黑龙江桦川,接受过师范教育。她和教师吉乃臣假借“私奔”,投奔抗联第2路军5军周保中。两人后来产生感情结为夫妻,1938年5月女儿出生,但冷云不知吉乃臣已经牺牲。1938年10月20日,西征的第5军1师遭到上千日军围堵,妇女团小队指导员冷云和7名女兵吸引日军掩护1师突围,她们扔出最后一颗手榴弹,手挽手投入乌斯浑河。7位女兵分别是:杨贵珍、胡秀芝、黄桂清、李凤善、郭桂琴、王惠民和安顺福。
冷云
库里申科(1903~1939)
格里戈里·阿里莫维奇·库里申科,苏军飞行员,出生于乌克兰。1939年,库里申科、考兹洛夫分率“达沙式”轰炸机大队支援中国。10月,库里申科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轰炸武汉日军基地,遭到日军“米式”战斗机攻击迫降万县长江,由于左肩负伤没有逃出机舱。1954年,其妻女才从一位中国留学生口中得知,库里申科15年前已经离世。
库里申科
王铭章(1893~1938)
俗话说“无川不成军”,全面抗战时期川军几乎是无处不在。抗日战场的川军将领既有抬棺出战的四川王刘湘,也有死守广德、自杀殉国的21军145师师长饶国华,常德会战举枪自戕的67军150师师长许国璋,死守洛阳的第36集团军司令李家钰。但是,川军抗战的代表当属1938年3月17日血战滕县的41军122师师长王铭章。
李宗仁曾说:“若无滕县固守,焉有台儿庄大捷!”
王铭章
1. 东北地区的侵略
1931年,日军通过“九一八事变”迅速占领了东北地区。随后,他们继续扩大控制范围,包括轰炸锦州、占领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等地。
2. 华北地区的进攻
1937年,日军主力从东北地区突进至华北,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他们先后进攻河北、山东和山西等地,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役,如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包括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包括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会战等。
3. 华东和华南的推进
日军还向华东和华南地区推进,占领了上海、南京、杭州、南昌、长沙、武汉等重要城市。特别是在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4. 西部和南部的扩展
日军的侵略范围还扩展到了西部和南部地区,包括对重庆的轰炸、对兰州及西北地区的轰炸、侵占海南岛以及对滇缅公路的攻击等。
5. 最终的投降
经过长达八年的艰苦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在这场战争中,中国遭受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但最终取得了完全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影响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后对世界的影响,抗日战争作为20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不仅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持久的改变。1945年,随着中国人民艰苦卓越的斗争,抗日战争取得了最终胜利,这一胜利不仅标志着中华民族从驱逐走向复兴,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提升中国国际地位
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作为亚洲战场的主要国家,牵制了大量日军兵力为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胜利创造了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胜利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始创会员国之一,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与巩固
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与巩固,在战争期间,中国与苏联,美国,英国等大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御法西斯的侵略。这一联盟不仅加速了战争的胜利进程,也为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战后,这些国家继续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三,推动世界格局的变革。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变革。战前,世界主要由欧洲列强和美洲大国主导,而亚洲和,非洲等地区则处于被殖民和半殖民的状态。战后,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世界格局开始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作为亚洲地区的重要国家,其胜利不仅鼓舞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也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四,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全球和平与发展战争的残酷性,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战后各国纷纷致力于恢复经济发展,社会事业,推动全球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中国作为战争的受害者之一,更是深刻体体会到和平的珍贵。因此,中国在战后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五,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抗日战争的胜利增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战争期间,各国人民共同经历了战争的苦难和磨难,深刻认识到了人类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战后,这种意识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推动全球合作与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全球发展的贡献者,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和问题。
综上所述你可以看出来什么?
答:综上所述,抗日战争中国胜利后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一胜利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与巩固,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变革和全球和平与发展,还增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这些影响不仅深刻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夜为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青年责任:开创未来
坚定理想信念
青年应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坚定理想信念,在时代浪潮中找准自己的方向。
练就过硬本领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为开创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勇于担当作为
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青年要勇于担当作为,积极投身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