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价值与价值观(共32张PPT,2个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价值与价值观(共32张PPT,2个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文物修复
—真正的文化守护者
刻字、涂鸦
—损害文物的违法行为
两种行为背后的价值观有何不同?
哪一种更值得尊重?为什么?
当代青年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6.1 价值与价值观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物质、意识、运动、规律 (2课)
认识论 认识、实践、真理 (4课)
(唯物)辩证法 联系、发展、矛盾 (3课)
社会历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基本规律、人民群众(5课)
价值观、人生观 (6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价值观)
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
第二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第三框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1.理解价值观的形成与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
2.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人的价值在于贡献,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科学精神:把握价值的含义,明确人的价值的内涵和评价标准,运用价值观的作用的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3.法治意识:明确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4.公共参与: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实现美好人生。
总议题:在价值冲突中锚定人生目标
议题一
从道德模范身上体会人的价值的内涵
议题二
在价值冲突中把握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议题三
在价值冲突中把握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议题一
从道德模范身上体会人的价值的内涵
她膝下没有儿女,却是170多个孩子的“妈妈”;
她推动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级中学,让越来越多的贫困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
她倾心倾力帮助民族地区师生、困难群众,将积蓄全部用于兴教办学、扶贫济困。
张桂梅用爱点亮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
1.价值与人的价值
(1)价值
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包括“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满足精神需要
满足人住的需要
满足营养需要
满足健康需要
1.价值与人的价值
(2)人的价值
含义: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特点: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1.价值与人的价值
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
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回报社会、满足他人的需要。(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自己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自我满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人是价值的
创造者
人是价值的
享受者
内容:
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个人只有在社会价值的实现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你不贡献,我不贡献,谁来贡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 ——徐虎
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民服务。 ——奥斯特洛夫斯基
阅读并体味三位名人的语言,你认为评价一个人价值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1.价值与人的价值
评价标准: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张桂梅先后被授予:“奇迹校长”、"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时代楷模"、"最美乡村教师"等称号。她的事迹被广泛传播,拍成电影、电视、纪录片。
我们应如何认识张桂梅的人生价值?
【原理内容】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
【方法论】 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人生价值原理
议题二
在价值冲突中把握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非洲阿克拉:白色污染成当地人生财来源
日本核废料排海
2.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男儿有泪不轻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有钱能使鬼推磨。
今朝有酒今朝醉。
注意:
1.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观(主体差异性)
2.在阶级社会,不同阶级的人们价值观不同(阶级性)
3.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价值观不同(时代性)
4. 从性质上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之分
2.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分析张桂梅的言行(价值观)对她的学生产生了怎样的导向作用?
说一说国家表彰并弘扬她的事迹的意义。
2.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看问题)
②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做事情)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价值观不同,人们在面对公义与私利、生与死等冲突时做出的选择也不同。
2.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集体主义价值观主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集体利益即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它不排斥个人利益,而是重视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方法论】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
议题三
在价值冲突中把握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②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③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课堂小结
价值和
价值观
价值及其导向作用
人的价值
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的含义
人的价值的内涵
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涵
意义
做法
易错辨析
1.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实现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2.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有价值的人生不否定个人利益。
3.一个人精神贡献的价值远远大于物质贡献。
精神贡献和物质贡献的价值不能说谁更大。
4.价值观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和生活方式。
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和生活方式,但不起决定作用。
5.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起促进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起促进作用。
1.(2025·江苏一模)近年来,出现了不少作为“打卡圣地”的“网红书店”,这些书店装修有特色并打破传统书店只卖书的场景,实现了消费场景的多元化:咖啡馆、插花工作坊、艺术展览生活馆等。但由于过度放大延伸功能,书店的本质被渐渐忘记。不少网友调侃道:“打过的卡,比看过的书还多。”解决这一问题要( )
A.看到矛盾是对立统一的,书店的经营不宜采用多元消费场景
B.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书店的经营要关注利润的实现
C.抓住主要矛盾,书店的经营要突出书籍的流通和文化的传播
D.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书店的经营必须贴近消费者的消费偏好
典题训练
C
2.(2025·山东潍坊一模)2025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说:“现在,一方面,有了智联网、人工智能,教育的工具和方法会发生变化,学生能力培养会有变化,这些正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启智、心灵的培养和基本的认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不能放松的。基本功还得有。”“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新事物比旧事物更能适应发展的要求,需要我们与时俱进
②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抓好学生基本功教育不放松
③教育理念具有相对独立性,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④要重视价值观对人生的导向作用,把德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典题训练
3.(2025·江西模拟预测)斗拱是唐朝建筑中最具特色的结构之一(如图),它由斗和拱两部分组成,主要作用是增强房屋的稳定性,以堆叠结构为基础,通过贴面装饰、内腔飞檐、内外融合、楼宇搭建等形式呈现建筑结构。这些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不仅满足了建筑的功能需求,还赋予了建筑以独特的美感。据此可知( )
①斗拱是人们通过实践创造出来的客观实在
②人们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事物的价值取决于客体本身所固有的属性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可全面把握事物的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典题训练
4.(2025·辽宁丹东一模)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如图)以航天员头盔为视角,凸显“人”作为宇宙探索的主体。面窗上方,神舟二十一号与空间站于星光中成功对接,组合体下方映照祖国大地,寓意家国情怀。环绕头盔的两圆环,既似古代天仪,又象征宇宙星体,传递中国人探索宇宙的永恒追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航天实践促成了标识中各图案之间的本质联系
②这一标识的设计极大地增加了神舟飞船的应用价值
③该标识融入了艺术创作者们对家国祝福的主观情感
④艺术理念与创作背景的关系渗透着哲学的基本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典题训练
5.(2025·山东威海高三上期末)202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全球战塑”。浙江省积极发展“以竹代塑”产业,鼓励交通运输业使用竹制隔离栏、护栏、车辆内饰产品等,在绿色商场推行竹材替代塑料购物袋、文具袋等日用商品销售,打造“低碳”“无废”场景,开辟环保产业新赛道。“以竹代塑”的做法体现( )
①价值观对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有重要影响
②发展理念的变化对社会变革起到制约作用
③符合客观规律的新事物具有远大发展前途
④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典题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