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共35张PPT,1个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共35张PPT,1个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理论依据
正确认识
行动要求
第一框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第二框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民族精神。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激发传承责任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科学精神: 科学把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阐述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民族精神,明确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3.公共参与: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议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议题一
赏春晚,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议题二
观奥运,看我青年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议题一
赏春晚,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议题一
赏春晚,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精辟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2025年总台春晚坚定文化主体性,推出一系列展现传统文化元素、追求中华美学风范的优秀作品,在文艺实践中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结合视频,说一说,今年春晚舞台上有哪些传统文化的展现?
分析这些传统文化为什么能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喜欢。
春晚舞台上的传统文化
非遗项目集中展示
庆阳剪纸
传统艺术表演
故宫文物、川剧变脸、传统习俗、地方文化等
1.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面对过去”,重在继承。在整理筛选的基础上,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解读和当代转化,目的在于将作为传统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基础。
(1)创造性转化的要求(侧重改造、继承)
标准: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途径: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
目标: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重在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精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欣赏价值高的诗词,运用当代人熟悉、喜爱的传播方式,增强艺术性和感染力;
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构建诗词与时代、民众之间的联系,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交融转化。
采用现代科技手段等大众传媒,将文学性和音乐性合二为一,采取星素结合、老少同台、中外交融的形式,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经典咏流传》:将传统文化成功转化到现在进行时
1.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创新性发展的要求(侧重创新、发展)
标准: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
途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
目标: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面向未来”,重在“开来”。在创造性转化的基础上,对富有当代价值的内涵形式,在实践中进行淬炼和发展。
进一步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孝道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民为邦本”观念的创新性发展
【拓展认知】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关系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区别 着重点 在于改造和转化 在于创新和发展
对象上 是“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这其中既包括内涵也包括形式,内涵是要有当代借鉴价值的,形式是陈旧落后的 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这里只是指内涵而不包括形式,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的内涵
途径上 侧重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 侧重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
目标上 重在激活由于表达形式陈旧等客观原因而减少甚至丧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重在进一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联系 ①二者是密切相关、前后相继的关系。 ②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 1.《经典咏流传》将古代经典诗词以流行音乐的方式“唱出来”。
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汲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可载舟,亦可覆舟”“仁政”的民本思想的合理成分,同时又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3.将甲骨文做成可爱的“表情包”。
4.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孝”更多强调个人对家庭对封建统治者的绝对服从;今天我们讲“孝”,则又突出亲子双方平等、互相尊重的内涵。
5.将三星堆遗址考古发现的文物做成年轻人喜欢的畅销款盲盒。
判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易混易错
相关链接
对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 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AI动态《千里江山图》
议题二
观奥运,看我青年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议题二
观奥运,看我青年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如果说最开始接触乒乓球是一种偶然,那么我能够成为今天的孙颖莎,更多是源于一个为国争光的梦想。”
“就是从那一刻起,我感觉自己每天的训练都有了目标,为国而战的梦想激励着我,让我努力变成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当我真正穿上国家队的球衣,我才知道胸前的国旗永远大于背后的姓名。”
“ 如果说自己的名字意味着一种光荣,那么国旗则代表着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值得我们付出一切去捍卫,去战斗。
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梦想和祖国的荣誉结合起来,才会真正感受到梦想带给你的那份坚韧而又厚重的力量。”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爱国主义
核心/主题
团结统一:指中华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
爱好和平: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
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
自强不息:指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于 敏
申纪兰
孙家栋
李延年
张富清
袁隆平
黄旭华
屠呦呦
八位功勋人物都怀有深厚的爱国情感。他们深知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因此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愿意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面对外敌入侵还是内部动荡,他们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保卫家园。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位卑未敢忘忧国”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勇者不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说一说,以上诗句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伟大奋斗精神
(革故鼎新、
自强不息)
伟大团结精神
(团结一心、
同舟共济)
伟大梦想精神
(心怀梦想、
不懈追求)
伟大创造精神
(发明创造创新)
①伟大创造精神
②伟大奋斗精神
③伟大团结精神
④伟大梦想精神
体现在中国人民勇于探索未知、敢于突破陈规的勇气和智慧上。
伟大创造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体现在中国人民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毅力上。伟大奋斗精神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体现在中国人民在面对外部威胁和挑战时,能够迅速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共同抵御外侮、保卫家园的决心和行动上。
伟大团结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
体现在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上。伟大梦想精神是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拓展认知】
深刻理解“四个伟大精神”
“四个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弘扬这些伟大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3)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展示,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发展)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4)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具有时代性:与时俱进)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民族精神。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4)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具有时代性:与时俱进)
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202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到:“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不同时期 表现 作用 特点 共同内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性 时代性 先进性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 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都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都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不同时期 表现 作用 特点 共同内涵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族性 时代性 先进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 党团结带领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共同构筑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成为党在不同时期不断取得胜利的内生性原因
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5)新时代,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
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课堂小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和培育
中华民族精神
是什么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结晶
为什么
(作用)
怎么做
精神动力
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价值追求、精神火炬
民族文化的结晶
个人发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人人都是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建设者
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核心
民族精神的体现
易错辨析
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
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
易错辨析
3.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4.弘扬民族精神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弘扬民族精神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5.中华民族精神决定中华民族能否走向繁荣、强大。
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不是决定作用。
典题训练
1.(2025·安徽三模)电影《哪吒2》以中国传统神话为基,融入国画风格、东方美学等传统文化元素,再加上高科技特效镜头的运用,把哪吒“逆天改命”精神与当代价值观融合,引发全球观众共鸣,于2025年2月18日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冠军。该影片的爆火是因为( )
①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了当代观众心理
②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增强了全球观众文化认同感
③融会贯通不同文化资源,通过综合创新提升影片质量
④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展现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典题训练
2.(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5年4月模拟)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古代凤冠为灵感设计的两款冰箱贴,以小巧之姿承载厚重底蕴,作为旅行记忆和情感寄托的载体,短短数月就卖出100万件,成为该馆近二十年来的“销冠”。这启示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功“破圈”要坚持( )
①颜值吸引:既呼应文物原貌又契合现代审美,使宫廷美学无缝融入现代日常生活
②文化认同:把文化范儿融入设计细节,激发年轻一代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优越感
③创造创新: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条件,赋予古老的文化遗产新的面貌和内涵
④热爱延续: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精心提炼国宝文物独特韵味,恪守传统风格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典题训练
3.(2025·安徽二模)2025年亚洲冬季运动会在中国哈尔滨举办。组委会在开幕式设计中融合赫哲族鱼皮画技艺和驯鹿文化,结合现代动漫设计与3D裸眼技术,打造“东方冰雪神话”主题表演,向世界传递和平与团结理念;多国代表团服饰融入本国传统纹样,展现体育精神与文明互鉴。上述设计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启示是( )
①要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表达形式 ②坚守文化特色,尊重文明多样性
③推动各国文化在交流中逐渐趋同 ④科技赋能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典题训练
4.(2025·甘肃白银三模)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各地举行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江西赣州于都县,一条红军长征小道,吸引30多万人来追寻足迹;贵州遵义,一群年轻人打造演艺剧目《伟大转折》,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长征历史……人们以各种方式了解、纪念长征,感受红军的智慧和英勇。这有利于( )
①传承红色基因,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②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③增强人民群众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④展现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丰富时代精神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