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作文真题“争论,原来如此(不)值得”写作指导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作文真题“争论,原来如此(不)值得”写作指导 素材

资源简介

2025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作文真题
“争论,原来如此(不)值得”写作指导
(含典范例文及亮点解读)
【考题回放·2025江苏常州卷】
请以“争论,原来如此值得”或者“争论,原来如此不值得”为题,写一篇文章。
说明:①要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写作指导】
一、审题指导
1、审导语材料:
导语虽简短,但明确了写作方向,要求文章围绕 “争论” 展开,且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出对争论价值的思考感悟,这意味着文章需具备真实的生活场景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2、审写作任务:
题目二选一:“争论,原来如此值得” 强调争论带来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争论,原来如此不值得” 侧重展现争论产生的负面结果和消极影响,写作时要紧扣所选题目,突出中心思想。
文体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可选择记叙文,通过具体的故事生动展现争论的过程与感受;也可选择议论文,以清晰的逻辑论证对争论价值的看法。
内容要求:要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感悟,“生活经历” 需真实具体,“思考感悟” 应自然深刻,避免空发议论或无病呻吟。
二、立意指导
(一)《争论,原来如此值得》
1、基础立意
学习进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围绕历史事件的影响与组员争论,大家查找资料、各执一词,最后对历史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明白争论能拓宽知识视野。
化解矛盾:和朋友因误会产生矛盾,在激烈的争论中把心里的不满都说了出来,反而解开了误会,让友谊更加坚固,体会到争论是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
自我成长:在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准备过程中,与指导老师争论演讲风格,从最初坚持自己的想法,到接受老师建议,最终取得好成绩,认识到争论能让人突破局限,获得成长。
2、新颖立意
推动创新:参加科技创新比赛,团队成员围绕产品的功能设计展开争论,各种奇思妙想不断涌现,最终产品获得创新奖项,认识到争论是创新的催化剂。
文化融合:在国际文化节上,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争论文化差异,从争论中了解到多元文化的魅力,也为文化融合贡献了自己的想法,感受到争论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唤醒责任:看到社区存在的问题,和邻居争论解决办法,在争论过程中激发了大家的社区责任感,一起努力改善了社区环境,明白争论能唤醒人们内心的担当。
(二)《争论,原来如此不值得》
1、基础立意
伤害感情:和家人争论假期安排,双方互不相让,最后假期过得很不愉快,还让家人之间产生隔阂,反思后觉得破坏亲情的争论毫无价值。
浪费时间:在公交车上,因一点小摩擦与陌生人争论,耽误了自己的行程,还让心情变得糟糕,意识到为这种小事争论是在浪费生命。
产生内耗:因一些琐碎小事,如值日分工与同学发生争论,最后不欢而散,不仅影响了同学关系,还耽误了班级事务,反思后觉得为小事争论毫无意义。
2、新颖立意
陷入偏执:在研究课题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团队成员争论,听不进他人建议,导致课题进展缓慢,最后发现自己的方向错误,意识到盲目争论让人陷入偏执。
破坏氛围:在迎新晚会中,为游戏规则与同学争论,破坏了原本轻松愉快的晚会氛围,使活动效果大打折扣,明白在欢乐场合争论是不明智的。
伤人尊严:为维护所谓的面子,在公众场合与他人争论,事后发现自己的观点并不正确,却因争论伤害了他人尊严,认识到为面子争论是愚蠢行为。
【典范例文】
争论,原来如此值得
傍晚的风带着点急躁,卷起我和小韵手中的稿纸,扑啦啦作响,如同我们此刻碰撞的情绪。
站在走廊尽头,阳光的金粉洒在窗框上,映着我们两张因争执而涨红的脸,像两块棱角鲜明的生铁,碰撞间火星四溅——一场关于比赛配乐的争论,正将我们推上对峙的边缘。
那是校园艺术节比赛筹备的最后一天。作为班长和文艺委员,我们本该是最默契的搭档,此刻却像两只竖起羽毛的斗鸡。“传统的中国古典音乐才能体现《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小韵攥着《渔舟唱晚》的谱子,指尖发白,语气斩钉截铁。“New Age音乐更能让同学们产生共鸣!”我举着手机里下载的班得瑞《月光水岸》,屏幕反射的光芒几乎灼伤我的眼睛,我的反驳也毫不退让。
争吵是从音乐选择开始的。她说我选的曲子像白开水,没有深度;我反唇相讥,说她钟爱的中国古典乐是老古董,缺乏新意。争执像藤蔓般疯长,从音乐风格蔓延到审美品位,最后竟不理智地牵扯出对彼此性格的评判。尖锐的言语如同飞刀。当小韵突然抓起书包冲出教室时,我望着她马尾辫甩出的倔强弧度,胸口堵得发闷,可就在那一刻,一个画面毫无预警地撞进脑海:去年运动会,当我扭伤脚跌倒,是她毫不犹豫地架起我的胳膊,喊着“别放弃!”,汗水浸透了她的额发,那发梢飞扬的样子与此刻重叠——这份共度难关的情谊,难道就要毁在这次的激烈争论里吗?这阵痛,真的不值得吗?
“要不去音乐教室找找灵感?”班主任温和的建议像一根绳索,将我拉回现实。我深吸一口气,心底莫名升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执着——我想试试,看看这激烈的争论是否能导向别处。 推开音乐教室那扇带着岁月印记的斑驳木门,阳光斜斜地切进室内,在钢琴漆面上流淌成柔和的河。意外的是,小韵也在那里,她正背对着我调试古筝。纤指在弦上轻拢慢捻,腕底泛起粼粼清响,几声叮咚如风铃摇曳,又似春溪撞碎薄冰。这声音倏然平息了我心头翻滚的躁动,奇迹般地,没有尴尬或愤怒,刚才激烈的对峙反而卸去了某种隔阂。 她总说古筝是“带着裂纹的玉器”,而此刻,那些“裂纹”正悄然释放着温润而独特的光泽。
“试试把两种音乐叠合?”几乎是不假思索,这个念头便脱口而出,带着连我自己都意外的平和与探究。 小韵的肩膀微微颤动了一下,却没拒绝。当她纤细的手指拨动琴弦,《渔舟唱晚》的古典旋律如丝绸般流淌而出时,我悄然按下了钢琴键盘,几个现代感十足的电子和弦随即加入。古典乐的婉转缠绵与电子音效的空灵剔透,竟然像两股源头不同的清泉在空气中交汇、缠绕,瞬间激荡出意想不到的澄澈和鸣。我们都被这一刻的惊喜击中了,不约而同地抬起头,眼神碰撞时,那里没有硝烟,只有如获至宝的亮光。 我们立刻被这融合的可能性点燃了!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我们投入得忘记了争执的芥蒂,完全化身成音乐的调音师:她提议古筝的颤音拖长两拍,我便默契地让钢琴的分解和弦含蓄地后退半音;当我提议电子音效的节奏加快一些增强动感时,她便巧妙地让古筝的装饰音化作更灵动的溪流缠绕其间。额前渗出汗珠,彼此的额头几乎要碰在一起,却又保持着那微妙的距离,心却前所未有的靠近——此刻,我们终于明白,之前的争论,原来不是为了征服或消灭,而是为了在各自的河床上奔涌之后,最终找到那片能让所有声音自由奔流、彼此辉映的入海口。
比赛那天,当经过激烈争论和精心打磨的改编音乐在偌大的礼堂响起时,前排评委们惊讶地坐直了身体。舞台灯下,小韵的琴声带着古典的醇厚,如春蚕吐丝,温柔而坚韧;我操控的电子音效则如轻盈的流云舒卷,清新而辽远。两种曾经激烈碰撞、水火不容的声音,此刻在穹顶下交织缠绕,非但没有消融彼此的个性,反而在被争论筛选和激活后,碰撞出惊人的火花,汇成了璀璨闪烁的星河。下台时,裙摆之下,我们的手背在暗处悄悄相碰了一下,一瞬间传递来的温热与默契,胜过千言万语。那一刻,胸腔里涌动着一股奇特的洪流:是澎湃的喜悦,更是对之前那场激烈争论最深切的感激与释然——原来,那些针锋相对、面红耳赤,并非无用的内耗,而是通向更深理解、更灿烂果实的必经之路。那些碰撞的锋芒,在用心打磨下,竟成了照亮合作星空的钻石切面!
领奖台上,校长称赞我们的节目展现了“冲突中的和谐之美”。我转头望向身边的小韵,她眼底的笑意真诚地漾开,长长的睫毛上似乎还沾着舞台细碎的金粉,在掌声里笑成了明亮的月牙儿。
那一刻,晚风吹过,仿佛送来答案的低语:原来最激烈的争论,也可以孕育最美的回响;原来坚持自我的表达,与渴望理解的碰撞,都是为了让差异的火花燃烧出更盛大的光明。 原来真正的成长与创造,不是回避纷争、强行统一,而是在勇敢的分歧表达中,学会倾听、辨别、取舍、融合,最终让每一种独特的声音都在生命的宏大交响乐中,以争论为磨刀石,寻找到自己无可替代的坐标,奏响各自的华彩乐章。
就像此刻窗外渐次亮起的万家灯火,每一盏都在坚持着自己的频率与色彩,却在争议的尘埃落定后,共同映照着更辽阔、更温暖的夜空。
【亮点解读】
①本文以细腻的笔触和跌宕的情节,完美诠释了"争论,原来如此值得"的深刻内涵。②作者巧妙选取校园艺术节配乐之争这一典型场景,通过古典与现代音乐的碰撞与融合,将抽象的"争论价值"具象化为可感可知的艺术创造过程。情节设计跌宕有致:从音乐风格的龃龉到创作灵感的共鸣,从隔阂的"裂纹玉器"到融合的"璀璨星河",完整呈现"冲突-突破-升华"的成长弧光。③尤为精妙的是,作者未止步于单纯叙写和解,而是透过反复打磨的创作历程,揭示出争论的本质——"不是征服而是奔流,不是内耗而是打磨"。此文启示我们:真正的成长从不是回避分歧,而是在碰撞中学会倾听,在交锋中完成蜕变,最终让每个独特的灵魂在争议的熔炉中淬炼出璀璨光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