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银杏被誉为植物王国的“活化石”,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树种之一。银杏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裹。银杏树适应性强,目前在我国云南、广西、广东等地生长优良。河南义马发现的银杏化石(如图)是世界上最早且结构保存最为完整的银杏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银杏化石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及该地质年代的特征是( )
A.新生代 青藏高原隆起 B.中生代 裸子植物繁盛
C.早古生代 联合古陆形成 D.晚古生代 蕨类植物繁盛
2.推测现代银杏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可能是( )
A.酸性土壤 B.温暖海岸 C.干旱沙漠 D.寒冷冰原
北极苔原带是位于北冰洋海岸与泰加林之间的广阔冻土沼泽带。北极苔原带的永久冻土中储存着大量有机碳,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野火频发,北极苔原带已由“碳汇”变为“碳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北极苔原带( )
A.持续向北扩张 B.冻土面积扩大 C.面积逐渐缩小 D.沼泽面积缩小
4.北极苔原带野火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积雪提前融化 B.旅游用火不慎 C.太阳辐射增强 D.火山喷发频繁
5.北极苔原带变为“碳源”可能导致( )
A.当地土壤肥力增加 B.北极沿海鱼类减少
C.北冰洋海平面下降 D.全球气候变化加快
左图为横断山区怒江州某县的一组自然灾害应急逃生线路图,右图为适宜在该地推广的桩林坝工程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怒江州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燥,植被稀少 B.地形陡峭,地质构造复杂
C.人类活动过度,破坏生态环境 D.河流流量小,侵蚀作用弱
7.该地山洪多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降水集中,强度较大 B.地表平坦,水流缓慢
C.黄土为主,土质疏松 D.岩石坚硬,不易风化
8.图中桩林坝可以用来防御该地的自然灾害是( )
A.泥石流 B.山洪 C.滑坡 D.台风
在贵州省德江县藏金洞中,科学家发现一枚类似“溏心荷包蛋”的地貌景观(如下图),其中间颜色略深,如黄澄澄的“蛋黄”(硫化物沉淀),周围一圈黄色最浅,逐渐和外围的“蛋清”(碳酸钙)融为一体。研究表明,它是一种独特的喀斯特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形成“溏心荷包蛋”需要( )
①含硫化物的水自洞顶不断滴落②水沿洞壁缓慢渗出③四周碳酸钙不断沉积④快速流动的地下径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与“溏心荷包蛋”景观成因最相似的地貌形态是( )
A.溶洞 B.孤峰 C.石笋 D.洼地
耗来河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贡格尔草原上,发源于多伦诺尔湖(湖内多涌泉),注入达里诺尔湖,会长17千米。耗来河是中国最窄的一条河,最窄处仅有20厘米,但深度却可达一米。耗来河上曲流发育,百米九回环。下图示意耗来河的位置和曲流景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据图文资料,可推测耗来河的水文特征是( )
①水量小②含沙量大③水量稳定④有凌汛⑤流速慢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12.耗来河河曲发育的主导外力作用是河流的( )
A.风化与侵蚀作用 B.侵蚀与搬运作用 C.下蚀作用 D.侧蚀与堆积作用
13.耗来河河曲的形态能得以很好保留的主要原因是( )
A.草原植被根系发达,使两岸不坍塌 B.河岸岩性较坚硬,使两岸不坍塌
C.流水侵蚀作用增强,两岸持续抬升 D.人类活动影响大
下图所示准静止锋是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之,多由南下冷锋转变而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此冷锋转变为准静止锋是由于( )
A.暖气团持续抬升 B.冷气团持续下沉 C.暖空气势力变强 D.冷空气移动受阻
15.受该准静止锋影响的地区会出现( )
A.降温与升温交替 B.持续雾霾或激雪 C.大风与暴雪天气 D.阳光明媚的晴大
16.图示时刻甲地的风向是(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深对流云团是对流旺盛、垂直发展的深厚云系,多发生在夏季,出现时常伴随一系列强烈的气象变化。图为世界深对流云团集中分布区示意图。
(1)分析赤道附近深对流云团分布集中的原因。
(2)说明太平洋西海岸深对流云团分布多于东海岸的原因。
(3)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推测太平洋西部深对流云团异常减少时,秘鲁沿岸可能出现的自然地理现象。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枪勇错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是一个冰川后退遗留下的、由终碛垄所包围形成的典型冰前湖。研究表明,枪勇错湖泊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枪勇冰川表面沉降粉尘颗粒。18世纪中后叶至今,该地区环境温度急剧升高,小枪勇错形成,大枪勇错入湖碎屑物质发生变化。下图为大、小枪勇错及枪勇冰川的位置分布示意图。
(1)比较甲、乙两期冰碛垄形成时期的冰川规模和范围差异,并说明理由。
(2)简述枪勇错湖泊沉积物形成过程。
(3)分析小枪勇错的形成原因。
(4)推测18世纪中后叶至今,大枪勇错入湖碎屑物质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祁连山属褶皱断块山,由一系列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谷地组成,平均海拔4000-5000米,山系西北高,东南低,对这一地区的气候起到了很大的调节作用,山脉北麓孕育了一系列的城市。
材料二:下图为祁连山及周边区域图及祁连山形成示意图。
(1)简述祁连山平行山脉和谷地形成原因。
(2)分析祁连山对东部湟水谷地气候的调节作用。
(3)说明祁连山对山脉北麓城市形成的贡献。
参考答案
1.D 2.A
3.C 4.A 5.D
6.B 7.A 8.A
9.A 10.C
11.B 12.D 13.A
14.D 15.B 16.B
17.(1)纬度低,太阳辐射强,海水蒸发旺盛,水汽充足;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加之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盛行上升气流;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
(2)南、北赤道暖流自东向西在太平洋西部集聚;中低纬海域西部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东部沿岸寒流降温减湿;太平洋西海岸受夏季风影响,水热较东海岸充足;西海岸易受热带气旋影响,多上升气流。
(3)表层海水温度升高;降水增多;鱼类大量死亡,海鸟死亡;发生洪水和泥石流灾害。
18.(1)差异:乙期冰川规模和范围更大。理由:甲期冰碛垄覆盖在乙期冰碛垄之上,乙期冰碛垄分布海拔更低,延伸范围更广。
(2)枪勇地区周边的青藏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阔,粉尘颗粒含量大;随着风力搬运在枪勇冰川表面形成大量沉降粉尘颗粒;气温回暖、冰川融化,径流量增大,粉尘颗粒被融水带入湖中,最终在湖底沉积。
(3)18世纪中后叶以来,当地气温迅速上升,冰川强烈消退,形成新的洼地;终碛垄阻挡部分融水,在洼地处蓄水形成小枪勇错。
(4)变化:入湖碎屑物质增多,粒径变小。原因:冰川大量融化,河流流量增大,携带更多碎屑物质;径流经过小枪勇错,较大粒径物质先沉积,进入大小枪勇错碎屑物质粒径变小。
19.(1)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青藏高原隆起,在青藏高原由南向北隆升的推动下,祁连山所在地区隆起,形成平行山脉;强烈的挤压作用导致岩块断裂,某些区域下陷,在山脉与山脉之间散落着许多谷地。
(2)夏季风带来水汽,遇祁连山地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使该区域相对湿润;冬季祁连山阻挡了冷空气,使得湟水谷地受寒流的影响小;冬春季节,由于祁连山的阻挡作用,使湟水谷地受西部北部的沙尘天气影响较小。
(3)祁连山夏季降水较多,冰雪融水较多,发育了众多河流,在祁连山北麓形成一系列冲积洪积扇;冲积扇上地势平缓,土壤肥沃,且河流众多,利于农牧业发展;吸引大量人口在此聚居,规模较大集镇逐渐发展为城市;祁连山发育河流为城市生活生产提供水源,水源多,发育城市规模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