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第二单元《连加、连减》 课件(共19张PPT)+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第二单元《连加、连减》 课件(共19张PPT)+教案

资源简介

配套小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是本单元教学的又一难点内容,它们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计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教材在例题的编排上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在连加、连减计算前各安排了一幅生动的插图,用小鸡跑来和离去的过程,生动地反映出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二是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计算顺序,并注上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以此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变成看得见的数,从而让学生克服因记不住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而无法连续计算的障碍。
1.初步认识连加、连减,理解10以内数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10以内连加、连减计算的方法,初步渗透部分与整体的相对性。
2.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连加、连减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重点: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连加、连减计算的顺序。
难点:明确整体与部分的相对性。
复习导入
师:首先让我们开展口算练习,一起算一算吧!
生:4+2=6 3+2=5 7-2=5 9-2=7
6+3=9 5+1=6 5-1=4 7-2=5
师:同学们都算对了吗?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每组的两题有什么关系呢?
生:我发现第一行的得数和第二行的第一个数是一样的,
师:是啊,两道算式是首尾相连的。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来学习连加连减。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的知识,唤起学生的记忆,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探究新知
活动一:尝试,建立连加模型
1.理解图意,感知事情发展顺序。
课件出示课本第59页情境图上面的部分。
师:周末到了,小丁回老家帮奶奶喂小鸡,他在地上撒了些米。认真观察情境图,你看见了什么?
生:有5只小鸡在吃米。
师:(课件动画出示先跑来了2只小鸡,又跑来了1只小鸡)继续观察,你又看见了什么?
生1:跑来了3只小鸡。
生2:先跑来了2只小鸡,又跑来了1只小鸡。
师:你觉得谁说得更准确?想一想,3只小鸡是怎样来的?是一起来的吗?
生:3只小鸡是分两次来的。
师:现在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原来有5只小鸡,先跑来了2只小鸡,又跑来了1只小鸡。
2.尝试列式表达模型。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你们会列式吗?
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有5只小鸡,跑来2只,又跑来1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就是要把5只、2只、1只全部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5+2+1。
教师追问:算式中的“5”“2”“1”分别表示什么?
教师板书算式。
师:观察这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有3个数,两个加号。
师:请同学们给这样的算式起个名字。
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像这样把3个数合起来,也可以用加法计算,数学上把这样的算式叫做连加。(板书课题:连加)
师:这道算式读作:5加2加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齐读算式)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为理解连加知识做准备。
3.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师:5+2+1等于多少呢?怎么算呢?
学生可能会说出先算5+2=7,再算7+1=8。(教师可以结合题目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5+2=7算的是什么,7+1=8算的是什么。)
师:对,我们先算5+2=7,再算7+1=8。(一边说一边板书,强调学生要搭桥画线,先算出的“7”要写出来。)
请学生再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小结:三个数相加,我们可以先将前两个数相加,再用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一问一答中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构建连加模型。
效果评价:根据学生的回答,了解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于调整连减教学的方式方法。
活动二:迁移,建立连减模型
1. 理解图意,尝试列式。
课件出示课本第59页情境图下面的部分。
师:请你仔细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
同桌之间交流讨论,教师指名说一说。
生:一共有8只小鸡,先跑了2只,又跑了2只。
师:根据信息,我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剩下多少只小鸡?
师:你会列式吗?
生:8-2-2。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师: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算式中的“8”“2”“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说出从总数里先去掉一部分,再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要用减法计算。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师:(教师指着8-2-2)这个算式读作“8减2减2”(学生齐读),8-2-2等于多少呢?怎么算呢?
学生可能会说出先算8-2=6,再算6-2=4。
教师可以结合题目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8-2=6算的是什么,6-2=4算的是什么。
师:对,我们先算8-2=6,再算6-2=4。(一边说一边板书,强调学生要搭桥画线,先算出的“6”要写出来。)
请学生再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这道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补充课题:连减)
师小结:像这样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也可以用减法计算,数学上把这样的算式叫做连减。计算连减时一般也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用算出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也就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板书:从左往右计算)
3.对比归纳。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连减,与连加的运算顺序比较一下,有什么发现?
生:在计算连加、连减时,一般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在对比中找到连加、连减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效果评价: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与肯定和表扬。
巩固练习
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吧!
1.完成课本第59页“做一做”。
师:请大家按照图意先摆一摆,再列出算式解答。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先跟同桌交流,再集体汇报。
生1:原有4根小棒,然后再摆3根,最后又摆1根,一共有几根小棒?列式为4+3+1=8。
生2:原有10个五角星,先拿走3个,又去掉5个,还剩几个?列式为10-3-5=2。
2、小红和小丽分别看一本漫画
这三天谁看得多?
3、动物园运动会,小动物们排队,从左数,小猫排第7,从右数,小猫排第3,这队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能够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进一步掌握如何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效果评价:根据不同难度的题挑选不同的学生作答,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本节课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生1: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相加叫连加。
生2: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相减叫连减。
生3:连加、连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师小结:今天这节课就要结束了,我们一起认识了连加、连减,知道把3个部分合起来可以用连加算式,从总数里分别去掉2个部分,可以用连减算式,还有连加、连减,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来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把握重难点。
课后实践
综合实践:和同伴相互给对方出题,完成后一起讨论所得的结果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用连加、连减的计算方式 来解决问题。
效果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完成实践活动,并给与表扬和肯定。(共19张PPT)
连加、连减
第二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数学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认识连加、连减并理解其意义,初步渗透部分与整体的相对性。
1
2
3
运用连加、连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目标
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体验算法多样化。
本节重点
复习导入
算一算,填一填
4 + 2 =
3 + 2 =
7 – 2 =
6
5
5
6 + 3 =
9
5 + 1 =
5 – 1 =
6
4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9 – 2 =
7
7 – 2 =
5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连加、连减
跑来2只,
一共有几只?
原来有5只小鸡,
5
+2=7(只)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连加、连减
跑来2只,
一共有几只?
原来有5只小鸡,
又跑来1只。
5
+2=7(只)
+2
+1
你又看到了什么?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连加、连减
5+2+1
算式里有三个数连续相加,还有两个“+”,像这样的加法算式,叫连加算式。

5
+ 2
= 8 (只)
+ 1
7
探究新知
连加、连减



5+2+1=8
读作:
5加2加1等于8
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一部分。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连加、连减
原来有8只小鸡,
先跑走了2只,
又跑走了2只,
现在还剩几只?
8
- 2
- 2
你又看到了什么?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连加、连减
8-2-2
算式里有三个数连续相减,还有两个“-”,像这样的减法算式,叫连减算式。
8只

8
- 2
= 4 (只)
- 2
6
探究新知
连加、连减



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一部分。
8-2-2=4
读作:
8减2减2等于4

巩固练习
=
+
4
3
+
1
8
=

10
3

5
2
1.
巩固练习
1.照样子圈一圈。
巩固练习
2.算一算,填一填。
9
2 + 3 + 4 =
5
2 + 3 =
9
5 + 4 =
2
7 – 2 – 3 =
5
7 – 2 =
2
5 – 3 =
10
7 + 2 + 1 =
9
7 + 2 =
10
9 + 1 =
巩固练习
1.照样子圈一圈。
巩固练习
3.填一填。
4
2
3 +
=
+
9
3
1
6 +
=
+
10
巩固练习
1.照样子圈一圈。
巩固练习
3.填一填。
2
8 – 4
=

2
1
10 – 3
=

6
巩固练习
1.照样子圈一圈。
巩固练习
4.横行、竖行上的数相加,各得多少!
3
2
1
5
4
( )
( )
( )
( )
( )
( )
( )
( )
1
6
3
4
3
2
2
1
5
8
8
10
8
9
8
9
10
课堂小结
认识了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
能根据情景图说一说,并列出对应的连加、连减算式,然后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数学是无穷的科学。
数学是无穷的科学。
赫尔曼外尔
赫尔曼外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