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位置同步练习卷(含解析)-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单元位置同步练习卷(含解析)-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位置同步练习卷-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小亮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3,5),下列四组数对所代表的位置中,和小亮是同桌的是( )。
A.(5,4) B.(3,6) C.(4,5) D.(3,4)
2.学校组织看电影,梦梦坐在(1,4)的位置,典典坐在(1,2)的位置,蓝蓝与他俩在同一条直线上,蓝蓝可能坐在( )的位置。
A.(1,3) B.(2,4) C.(2,3) D.(2,2)
3.乐乐坐在教室的第5列第3行,用数对(5,3)表示,欢欢坐在乐乐的正前方,下列能表示欢欢位置的数对是( )。
A.(6,3) B.(5,4) C.(5,1) D.(4,3)
4.豆豆的座位在第3列第5行,用数对(3,5)表示,李明的位置在第4列第5行,用数对( )表示。
A.(5,4) B.(5,3) C.(4,5) D.(4,6)
5.如果点A用数对表示为(3,5),点B用数对表示为(3,3),点C用数对表示为(5,3),那么三角形ABC是( )三角形。
A.直角 B.锐角 C.钝角 D.等腰
6.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向右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2格后,顶点D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3,4) B.(5,3) C.(4,3) D.(3,3)
二、填空题
7.小丽在教室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3),那么她的右边的同桌用数对表示是( )。她前面的同学用数对表示是( )。
8.小明坐在教室第5列第4行,用数对( )表示他的位置,坐在他后一排,并在他正后方的那个同学的位置是( )。
9.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2,4),B点为(2,1),C点为(4,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 )三角形。
10.“山”字的位置用数对(4,4)表示。

(1)“千”字用数对( )表示,“日”字用数对( )表示。
(2)数对(4,1)表示的是“( )”字,数对(2,5)表示的是“( )”字。
11.
(1)写出长方形ABCD各顶点的位置。
A( ) B( ) C( ) D( )
(2)把长方形ABCD向右平移5格,得到长方形A'B'C'D',写出平移后的长方形A'B'C'D'各顶点的位置。
A' ( ) B' ( ) C' ( ) D' ( )
12.如图是某动物园的平面示意图。
(1)海洋馆的位置用数对(9,4)表示,则猴山的位置用数对( )表示,数对(8,2)表示的是( )馆。
(2)从海洋馆出发,往正西方向走800米,到达狮子馆,狮子馆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每小格边长200米)
(3)某馆的位置是(4,x),这个馆应该是( )馆。
三、判断题
13.小刚在教室的位置是第3行第6列,记作(3,6)。( )
14.站在讲台上观察,小皓和小然在教室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3,4)和(3,5),则他们坐在同一行。( )
15.如果用(x,4)表示小强在教室里的座位,那么他的座位一定是在第4行。( )
16.小明的座位是(2,3),小红坐在小明的正后面,小红的座位是(3,3)。 ( )
17.数对(4,2)表示的是第四行,第二列。 ( )
四、解答题
18.下图是中国象棋红方的布阵。在下棋的规则中,马走“日”,如果现在要走一步马,可以走到哪些位置?请你用数对表示出来。
19.东东家最近在装修,他家厨房墙壁上刚刚贴了瓷砖。
(1)有一块灰色瓷砖的位置是(3,2),用数对表示另外两块灰色瓷砖的位置。
(2)东东妈妈想在(4,3),(8,4),(1,4)处分别贴一个挂钩,请在图中用“▲”标出挂钩的位置。
20.操作。
(1)在上面的方格图中描出下面各点,并顺次连成一个封闭图形,得到的是( )形。
A(2,1),B(7,1),C(7,4),D(2,4)。
(2)将线段AD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图形A1BCD1是( )形,用数对表示A1、D1两个顶点的位置是A1( ),D1( )。
(3)在方格图上画出ABCD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的长方形A2B2C2D2,并用数对表示四个顶点的位置。
A2( ),B2( ),C2( ),D2( )。
21.操作。
(1)像她那样描述商场的位置。
(2)王丽家在学校以东600米,再往北900米处,可以用数对表示,在图上标出王丽家的位置。
22.一辆汽车现在的位置是(3,3),向东行驶5小时后,汽车的位置是(13,3)。
(1)在图中分别用点A、B标出汽车两次所在的位置。
(2)如果图中每格的边长代表40千米,那么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如果汽车从位置(13,3)再向北行驶160千米,这时汽车所在的位置是哪里?请在图中用点C表示。
(4)这时汽车一共行驶了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A C C A C
1.C
【分析】数对的表示方法:(列数,行数),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小亮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3,5),表示小亮坐在第3列第5行,要和小亮是同桌,必须和小亮在同一行。逐一验证各个选项,找出正确的答案。
【详解】A.(5,4)表示在第5列第4行;
B.(3,6)表示在第3列第6行;
C.(4,5)表示在第4列第5行;
D.(3,4)表示在第3列第4行;
可见,只有C选项在第5行,与小亮在同一行,所以和小亮是同桌。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根据数对找出对应的位置,掌握数对的概念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A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根据题意可知,梦梦坐在(1,4)的位置,典典坐在(1,2)的位置,他们数对的第一个数字相同,即他们都在第1列;又已知蓝蓝与他俩在同一条直线上,说明他们三人在同一列, 即蓝蓝只能在第1列;据此选择。
【详解】梦梦坐在(1,4)的位置,即梦梦在第1列、第4行;
典典坐在(1,2)的位置,即典典在第1列、第2行;
蓝蓝与他俩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蓝蓝一定在第1列,四个选项中,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所以蓝蓝可能坐在(1,3)的位置。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数对与位置的知识,明确在同一列,是数对的第一个数字相同。
3.C
【分析】数对的表示方法(列数,行数),乐乐坐在教室的第5列第3行,欢欢坐在乐乐的正前方,则欢欢和乐乐在同一列,欢欢的行数比乐乐的行数小,据此解答。
【详解】A.(6,3)表示第6列第3行,和(5,3)不在同一列;
B.(5,4)表示第5列第4行,和(5,3)在同一列,但是(5,4)在(5,3)的正后方;
C.(5,1)表示第5列第1行,和(5,3)在同一列,并且(5,1)在(5,3)的正前方;
D.(4,3)表示第4列第3行,和(5,3)不在同一列。
故答案为:C
【点睛】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4.C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据此解答。
【详解】李明位置在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为(4,5)。
故答案为:C
【点睛】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A
【分析】A点在第3列第5行,B点在第3列第3行,C点在第5列第3行,画图找出各点位置,最后依次连接各点,据此解答。
【详解】
由图可知,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A
【点睛】根据数对找出各点对应的位置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6.C
【分析】顶点D原来的位置为(2,5),平行四边形ABCD向右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2格后,顶点D的位置也向右平移2格,向下平移2格;顶点D向右平移时,行数不变列数加2;平移后的顶点D再向下平移2格时,列数不变行数减2,据此解答。
【详解】由图可知,顶点D原来的位置为(2,5),点(2,5)向右平移两格后是点(4,5),点(4,5)向下平移两格后是(4,3)。
故答案为:C
【点睛】掌握图形平移时对应顶点的列数和行数变化的规律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7. (5,3) (4,2)
【分析】在用数对表述物体位置时,括号里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物体所在的列,第二个数字表示物体所在的行,根据这一原则答题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4,3)表示的位置是第4列,第3行,该座位右边的同学应该是第5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为(5,3),前面的同学为第4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为(4,2)。
综上所述:小丽在教室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3),那么她的右边的同桌用数对表示是(5,3)。她前面的同学用数对表示是(4,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用数对表示位置以及根据位置来写出数对,一定要仔细观察,知道数对括号里的第一个数表示物体所在的列,第二个数字表示物体所在的行。
8. (5,4) (5,5)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小明坐在教室第5列第4行,坐在他后一排,并在他正后方的那个同学与小明在同一列,行数多1。
【详解】小明坐在教室第5列第4行,用数对(5,4)表示他的位置,坐在他后一排,并在他正后方的那个同学的位置是(5,5)。
【点睛】本题考查数对与位置的知识,明确前后位置是列不变,行变。
9.直角
【分析】利用方格图,在平面上标出这三个顶点,顺次连接画出这个三角形,即可进行解答。
【详解】
观察图形可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以及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10.(1) (3,2) (2,4)
(2) 层 登
【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用数对表示位置及根据数对找出相对应的字即可。
【详解】(1)“千”字用数对(3,2)表示,“日”字用数对(2,4)表示。
(2)数对(4,1)表示的是“层”字,数对(2,5)表示的是“登”字。
【点睛】本题考查用数对表示位置,明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1.(1) (2,6) (5,6) (5,4) (2,4)
(2) (7,6) (10,6) (10,4) (7,4)
【分析】(1)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先说列,后说行,表示形式为(列数,行数)。
(2)把一个点向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加向右平移的格数。即把点A、B、C、D的列数加5,行数不变,即可得到点A'、B'、C'、D'的位置。
【详解】(1)点A在第2列、第6行的交点处,即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6);
点B在第5列、第6行的交点处,即点B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6);
点C在第5列、第4行的交点处,即点C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4);
点D在第2列、第4行的交点处,即点D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4)。
(2)2+5=7,即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7,6);
5+5=10,即点B'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0,6);
5+5=10,即点C'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0,4);
2+7=7,即点D'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7,4)。
【点睛】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先表示列,后表示行,不能调换位置;两个数之间一定要用逗号隔开。
12.(1) (7,3) 飞禽
(2)(5,4)
(3)熊猫
【分析】(1)根据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先列后行,确定各点位置;
(2)根据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结合每格代表200米,确定狮子馆的位置;
(3)根据图示找到第4列的场馆名即可。
【详解】(1)海洋馆的位置用数对(9,4)表示,则猴山的位置用数对(7,3)表示,数对(8,2)表示的是飞禽馆。
(2)800÷200=4
将海洋馆的列数减4即可,
9-4=5
从海洋馆出发,往正西方向走800米,到达狮子馆,狮子馆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4)。
(3)某馆的位置是(4,x),这个馆应该是熊猫馆。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熟练掌握相应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分析】小刚在教室的位置是第3行第6列,用数对表示小刚位置时,列数在前,行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
【详解】小刚在教室的位置是第3行第6列,记作(6,3),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关键是明确数对中的两个数,哪个数对应的是列数,哪个数对应的是行数。
14.×
【分析】数对的表示方法是先列后行。第一个相等,说明他们坐在同一列;第二个相等,说明他们坐在同一行。
【详解】第一个数相等,说明他们坐在同一列。
故答案为:×
【点睛】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15.√
【分析】根据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进行分析。
【详解】如果用(x,4)表示小强在教室里的座位,列数不确定,但他的座位一定是在第4行,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点睛】关键是明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16.×
【解析】略
17.×
【解析】略
18.(5,3);(7,3);(8,0)
【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按下棋的规则,马走“日”,找到下一步马可以走到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出来。
【详解】马走“日”,下一步可以走到第5列第3行,第7列第3行或第8列第0行。
答:如果现在要走一步马,可以走到的位置是(5,3)、(7,3)、(8,0)。
【点睛】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9.(1)(5,4)、(7,2);(2)见详解
【分析】(1)数对的表示方法:(列数,行数),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根据数对找出灰色瓷砖在方格中的对应位置,即灰色瓷砖在第3列第2行,再根据数对的表示方法表示出另外两块灰色瓷砖的位置。
(2)数对的表示方法:(列数,行数),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根据数对找出挂钩在方格中的对应位置,并用“▲”标出挂钩的位置。
【详解】(1)另外两块灰色瓷砖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5,4)、(7,2);
(2)(4,3)表示在第4列第3行;
(8,4)表示在第8列第4行;
(1,4)表示在第1列第4行;
如图:
【点睛】掌握数对的表示方法并根据数对准确找出对应的位置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0.(1)图形见详解;长方;
(2)图形见详解;正方;(4,1);(4,4);
(3)图形见详解;(2,6);(7,6);(7,9);(2,9)
【分析】(1)用数对表示位置时,括号里面逗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列数,逗号后面的数字表示行数,根据数对找出各点在图中对应的位置,再依次连接各点并标注字母;
(2)点A和点D向右平移两个单位行数不变,列数加2,点A1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4,1),点D1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4,4),先找出点A1和点D1的位置,再画出图形A1BCD1;
(3)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确定平移方向(向上)和平移距离(5个单位);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依次连接各对应点并标注字母;最后根据数对的表示方法(列数,行数)写出各顶点的位置,据此解答。
【详解】(1)
由图可知,顺次连接各点得到的是一个长方形。
(2)
由图可知,将线段AD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图形A1BCD1是正方形,用数对表示A1和D1两个顶点的位置是A1(4,1),D1(4,4)。
(3)
点A2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2,6),点B2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7,6),点C2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7,9),点D2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2,9)。
【点睛】掌握数对的表示方法和平移图形的作图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1.见详解
【分析】如图所示,每个小格的边长代表100米,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以及数对来表示位置。用数对表示位置时,括号里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详解】(1)商场所在的位置可以用(9,6)表示。它在学校以东900米,再往北600米处。
(2)王丽家在学校以东600米,再往北900米处,可以用数对(6,9)表示。
如图所示: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方向和数对来表示位置。
22.(1)见详解
(2)80千米
(3)C(13,7);见详解
(4)7小时
【分析】(1)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在图中标出点A、B的位置。
(2)汽车由点A向东行驶5小时后,行驶到点B,相距13-3=10格;已知图中每格的边长代表40千米,那么这辆汽车5小时行驶了(40×10)千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这辆汽车的速度。
(3)以图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为准,汽车从位置(13,3)再向北行驶160千米,即在点B处向上走160÷40=4格,用点C表示这时汽车所在的位置。
(4)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先求出这辆汽车从点B到点C所用的时间,再加上从点A到点B用的5小时,即是这时汽车一共行驶的时间。
【详解】(1)点A(3,3),点B(13,3)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2)40×(13-3)
=40×10
=400(千米)
400÷5=80(千米)
答: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
(3)160÷40=4(格)
从点B向北走4格,列不变,行是3+4=7;
答:这时汽车所在的位置是(13,7)处。
点C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4)160÷80=2(小时)
2+5=7(小时)
答:这时汽车一共行驶了7小时。
【点睛】掌握利用数对、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及应用,灵活运用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