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下图中①是我国某载人航天器绕地球飞行轨迹图,该载人航天器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图中②为晨昏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有关该载人航天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航天员在一天之内可以经历12次日出日落现象 B.航天器绕地飞行的角速度为240°/小时C.上海观察到该航天器最大高度为75° D.航天员发现在航天器上昼夜交替的时间为3小时2.若②为晨线,则下列城市中不属于同一日期的是( )A.上海 B.巴黎 C.洛杉矶 D.奥兰多3.若②为昏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海此时为12月23日零点 B.悉尼正午影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C.巴黎日出时,太阳在东北方 D.此日后洛杉矶昼长开始变长美国科罗拉多河上游某地气候干燥,植被稀疏,流量季节变化大,河床发育了深厚的沉积物层。下图为某次暴雨引发的该河水位变化过程河床剖面,P为这一过程中水文站测得的最大深度。完成下面小题。4.该次洪水过程三个时段的河床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I时段,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B.II时段,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C.III时段,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D.三个时段,全为流水侵蚀作用5.III时段河床a、b两侧不对称,其成因可能是( )A.a侧可能为凹岸,以沉积为主B.b侧可能为凸岸,以侵蚀为主C.a侧沉积物硬度较大,不易被侵蚀D.b侧流速较慢,冲刷大于沉积读下图,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线为等高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若图中天气系统向北移动,M地将经历天气变化可能为( )A.转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转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C.转晴,气温转低,气压升高 D.转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7.图示时刻相同,M、P两地气温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M地高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低于P地B.气温M地高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高于P地C.气温M地低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低于P地D.气温M地低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高于P地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国土面积使澳大利亚大气活动中心的势力、位置、性质发生季节变化。下图为某日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8.据等压线推测,该日最接近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 )A.惊蛰 B.小暑 C.寒露 D.立冬9.图中锋的性质及其移动方向为( )A.冷锋,顺时针 B.冷锋,逆时针 C.暖锋,顺时针 D.暖锋,逆时针10.甲、乙、丙、丁四地( )A.甲地气压值可能为1036hPa B.图示季节乙地气候干燥少雨C.图示时刻,丙地天气晴朗干燥 D.图示时刻丁地逐渐形成飓风在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湖泊总体呈快速扩张趋势,部分湖泊发生水系重组(邻近湖泊因湖水溢出而形成上下游汇流关系)。左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内流区重组后的水系。右图示意该内流区水系重组前后甲乙丙湖的湖泊水位变化(与2000年的水位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湖泊及其水位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甲湖—①、乙湖—③、丙湖—② B.甲湖—②、乙湖—③、丙湖—①C.甲湖—①、乙湖—②、丙湖—③ D.甲湖—②、乙湖—①、丙湖—③12.关于水系重组前后甲乙丙三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组前甲湖湖水汇入乙湖 B.重组前乙湖湖水汇入丙湖C.重组后甲湖流域面积扩大 D.重组后乙湖湖盆容积缩小13.随着气候暖湿化,该区域湖泊盐度变化最不明显的是( )A.甲湖 B.乙湖 C.丙湖 D.不好确定穴珠是一种独特的喀斯特洞穴沉积物。它是在溶洞的浅水坑中,砂粒在不断吸附碳酸钙同时受外力扰动而翻滚碰撞的过程中层层增长,最终形成的球状体(图左)。地处黔南的琴阳洞地下暗河发育,地面铺满穴珠,是世界穴珠数量最多的溶洞之一(图右)。完成下面小题。14.浅水坑中形成穴珠需要( )①碳酸钙持续沉积②洞顶持续性滴水③机械摩擦和挤压④连续性流水侵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5.除浅水坑外,琴阳洞平整的地面上穴珠也随处可见的关键条件是( )A.溶洞面积大 B.风化作用强 C.泥沙较丰富 D.流水扰动强16.穴珠和浅水坑底的钙板粘连在一起的原因是( )①气候变干②气候变暖③水坑变深④水坑变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综合题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研究表明,约200万年前,我国东北松辽平原上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湖泊(常称为古松辽湖),西接大兴安岭,东抵长白山地,面积约为青海湖的10倍,有松花江、嫩江、蛟流河等众多河流汇入。后因地壳运动,湖水外泄,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松辽平原。平原内有着巨厚的沉积地层,从平面上看,粘土层的粒度由外围向中心由粗变细;从剖面上看,粘土层下部细,上部略变粗。位于松辽平原西部的吉林白城,湖泊星罗,是中国湖泊密度最大的湖区之一。白城的年平均降水量399.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340毫米,被称为“旱地之泽”。草原和湿地是白城主要的原始生态类型。受多重因素影响,白城市草场、湿地退化严重,盐碱化日益加重。吉林省政府联合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启动实施的“西部治碱”工程,经过长期探索并形成了以品种选育、表土改良、排灌结合等为主要方式的“以稻治碱”治理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弱碱地优质稻米”,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下图为白城及其周边区域简图。(1)根据沉积物颗粒粗细的差异,分别从平面和剖面两个角度,推测松辽平原巨厚沉积地层的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2)分析白城“旱地之泽”的形成原因。(3)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以稻治碱”模式的作用原理。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在新能源产业上拥有涵盖从材料研发、工程设计到制造管理、总装集成的全产业链,形成了一批契合“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要求的汽车产业集群布局。从全球来看,中国企业在量产水平和迭代速度上均展现出优势,迭代创新周期更快、更高效。依靠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形成的科技创新和过硬品质,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广受欢迎。下图示意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统计情况。(1)据图概述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特点。(2)阐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竞争优势。材料二 在法国北部上法兰西大区建设中的“电池谷”,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参与备受关注。更多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英国市场对消费者和汽车行业都有好处——良性竞争既降低了电动汽车价格,又促进了行业创新。2024年2月,小鹏汽车和大众汽车签订加速电动汽车开发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自去年7月建立的合作关系又往前迈了一步。(3)说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对世界各国的地理意义。19.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云南元阳(下图甲)哈尼梯田主要种植水稻,总面积约 100 万亩,全部镶嵌在海拔 600~2000 米之 间的山坡上,具有“森林—村寨—梯田—河流 ”的垂直景观结构(下图乙),2013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 录,吸引许多国内外游客。当地的生产生活顺应自然规律:重视对森林的保护,仅允许在人工林放牧及 间伐取材(对过密的林木进行疏化采伐,并留下一定高度的带芽树桩); 同时梯田长年泡水且利用雨季雨水冲洗地表污物入田实现自然施肥。 (1)阐述水田参与的水循环过程。(2)分析当地雨季实施自然施肥的原因。(3)随着人口的增加,当地水资源变得紧张。为节约用水,有人建议改水田为旱地,但遭到反对。请说明反对的理由,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C C C B B B A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B B A C B17.(1)平面方向:入湖河流携带泥沙注入湖泊,流速减小,泥沙沉积,粗粒泥沙常沉积在河流入湖处,越向湖心,沉积的颗粒越细;剖面方向:地壳抬升,湖泊消亡,河流流经,湖相沉积转变为河相沉积,河流搬运能力较强,沉积的颗粒较粗。(2)白城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气候较干燥;白城地势低洼,众多河流汇聚于此;湖泊沉积物质黏重,水分不易渗透;冬季冻土层,透水性差。(3) 培育优良品种,种植耐盐碱水稻,利用耐盐碱的水稻吸附盐碱,有利于降低土壤中盐碱含量;水稻生产中需要排水,在排水的过程中也将盐分排出,有利于降低土壤中的盐碱;水田耕作,耕地为水覆盖,有利于土壤中盐分的淋溶,下渗至深层,可以有效地抑制盐分上升。18.(1)2016-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较快,其渗透率基本上逐年上涨;2019-2020年销量产和渗透率增长停滞;2021-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售成倍增长,渗透率大幅上涨。(2)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供应链完整度高;新能源汽车产业产业聚集度高利于协作、技术交流与创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规模巨大,且拥有强劲增长潜力;充分的市场竞争以及超大市场规模快速促进技术迭代,技术迭代迅速高效。(3)中国新能源汽车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多元化消费选择;带动促进多国相关产业发展;助力更多国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19.(1)当地地处热带,水田长年泡水,蒸发、蒸腾旺盛;大量水蒸气沿山坡上升,在高海拔地区形成降水;降水落到地面形成地表和地下径流,并逐级灌溉(补给)水田;水田滞留水流增加下渗,补给地下径流,水田多余的水最终汇入江河。(2)当地雨季(夏季)高温多雨,为水稻的生长旺季,对肥料需求量大;高山森林区枯枝落叶、牲畜粪便积累丰富,村寨生活污水、有机废物排放量大;经雨水冲洗,形成肥沃水流,汇入梯田满足水稻生长需要。(3)改水田为旱地,将减少当地水域面积,减少蒸发、蒸腾水量,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加剧用水矛盾;破坏梯田景观,减少旅游收入;可以通过节约用水、建设水塘等储水设施等方法,满足用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