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西省盂县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读图“亚洲略图”,完成小题。
1.从“亚洲略图”中,我们可以得出下列有关亚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临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B.东北隔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C.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D.大部分在北半球、东半球
2.读图可以看出,亚洲的河流分布特征为______,主要受地势______影响( )
A.自西向东流;西高东低 B.呈向心状流向中部;四周高,中部低
C.自东向西流;东高西低 D.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中部高,四周低
中老泰铁路是“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该工程预计2030年全线开通。下图为中老泰铁路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
3.该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因为这里( )
①水源充足 ②水运便利 ③地形平坦 ④水流湍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中老泰铁路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
①带动沿线国家经济发展 ②促进沿线旅游业发展
③方便人员往来与货物运输 ④缩短中老泰之间的空间距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第三大石油生产国(2021年)。新未来城是该国一座规划中的城市,该城市计划完全由可再生能源供电,如太阳能、风能等。读新未来城的位置示意图和沙特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5.在新未来城,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距海近,交通便利 B.降水少,晴天多
C.政策支持 D.土地比较肥沃
6.发展新能源对沙特阿拉伯的意义有( )
①变沙漠为森林②增加能源来源渠道③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④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34年沙特世界杯将于11—12月期间举办,在此期间举办主要原因是( )
A.昼长夜短,白天时间长 B.气候较其他月份凉爽,适宜举办体育比赛
C.遍地花开,景色优美 D.降水丰富,能满足人们用水需求
欧洲西部是世界上举办冬奥会次数最多的地区,2026年2月6日至22日第25届冬奥会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下图示意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分布及米兰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 B.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
C.西部牧草广布,乳畜业发达 D.工业密集,发达国家众多
9.据图可知,第25届冬奥会举办之际,意大利米兰( )
A.温和湿润 B.高温多雨 C.寒冷干燥 D.炎热干燥
10.欧洲西部利于开展雪上运动项目的条件,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众多,经济实力雄厚 B.南北为山地,利于滑雪
C.都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终年严寒 D.山地冬季降雪多,积雪量大
日本和澳大利亚的资源储备差异很大,且在经济上长期开展贸易合作。读图“世界局部示意图”和“澳大利亚某地的绵羊——小麦混合经营农事安排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日本和澳大利亚( )
A.均濒临太平洋 B.都是岛屿国家
C.均位于北半球 D.均位于低纬度地区
12.据图可知,日本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矿产资源主要是( )
A.石油和铁矿 B.石油和天然气
C.煤炭和石油 D.煤炭和铁矿
13.关于图示澳大利亚小麦—绵羊混合经营模式,描述错误的是( )
A.小麦秸秆成为绵羊的优质饲料,而绵羊粪便则转化为有机肥
B.种植业和放牧业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可以做到忙、闲错开
C.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放牧、休耕,可以保持土地肥力
D.当地小麦播种主要在夏季,剪羊毛主要在冬季
2025年3月6日,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郭海燕到任拜会肯尼亚国民议会议长韦坦古拉。双方就加强中肯立法机构交流、深化各领域合作达成共识,强调共同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3月10日,郭海燕大使会见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驻肯尼亚代表埃纳夫,探讨支持肯尼亚能力建设和价值链提升的合作机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肯尼亚的地理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半球、西半球 B.大西洋西岸
C.全部位于热带 D.印度洋东岸
15.“一带一路”战略的主旨在于( )
①互利共赢与共同发展②绿色与可持续发展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抬高贸易壁垒,降低合作水准⑤加强人文交流,增进友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二、解答题
16.【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以巴西为例
课题资料:
资料一: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物中。热带雨林是地球上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是人类宝贵的环境资源,被喻为地球上的“绿腰带”。
资料二:巴西境内分布着全球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内动植物种类丰富,为人类提供多种高价值的木材、药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巴西内陆地区大规模开发,尤其是亚马孙地区,随着人口增加,毁林开矿、城镇建设等活动频繁,致使热带雨林面积以惊人的速度减少。
资料三:世界主要热带雨林分布示意图(图1)、巴西简图(图2)。

(1)简要归纳热带雨林的主要分布特征。
(2)说出亚马孙热带雨林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并说明当地适宜热带雨林生长的气候条件。
(3)举例说明亚马孙热带雨林给当地带来的环境效益。
(4)请为保护巴西热带雨林献计献策。
17.【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印度的气候、农业及工业
课题资料:
资料一: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2024年印度人口超过14亿,印度的平原面积占到了40%,山区占25%,高原占1/3,这就使得印度这里的环境很适合种植粮食等农作物。这里产出的粮食养活了印度庞大的人口。
资料二:下图示意印度工业和农业分布图
课题思考:
(1)说出给印度带来丰富降水的是A、B两种季风中的哪一种。
(2)试分析印度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
(3)印度耕地面积广,但是粮食出口量少,试分析其原因。
(4)印度最有利于发展成为棉纺织工业中心的城市是孟买,请分析原因。(从资源、交通等方面分析)
18.【探究发现】
探究主题:极地地区环境保护手抄报
极地地区对全球气候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但独特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其自然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较弱,对气候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人类活动对极地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收集资料设计极地地区环境保护手抄报。
设计资料:资料一极地环境问题
现状 失去“家园”的北极熊 穿上“油污晚礼服”的企鹅 南极臭氧层空洞 南极附近海域捕杀鲸鱼
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 途经南极洲的船只发生石油泄漏事故 人类活动排放的氯氟烷烃(冰箱和空调制冷)等物质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资料二:极地保护对策从1961年生效的《南极条约》到1991年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国家签署了旨在保护南极自然环境的《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协定书》,协定书规定:严格禁止“侵犯南极自然环境”、严格“控制”其他大陆的来访者,严格禁止向南极海域倾倒废物,以免对该水域造成污染,禁止在南极地区开发石油资源和矿产资源。
资料三:阅读示意图极地地区示意图。
设计内容:
板块一:位置与概况
(1)描述围绕南极地区的大洋名称。
板块二:问题与保护
(2)指出极地地区面临的问题及造成该问题的人为原因。
(3)阅读资料二,归纳人类保护极地环境的措施。
(4)简要分析人类保护极地环境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
1.C 2.D
3.A 4.A
5.B 6.D 7.B
8.A 9.A 10.C
11.A 12.D 13.D
14.C 15.B
16.(1)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
(2)亚马孙平原。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
(3)环境效益: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等。
(4)禁止乱砍滥伐;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设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国际雨林基金;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环保教育,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合理规划城市建设,避免大规模建设摧毁热带雨林;等等。
17.(1)A季风;图中A是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水汽,形成丰富降水。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雨热同期等。
(3)人口众多,消耗的农产品多;农业科技落后等。
(4)靠近棉花产地,海运便利
18.(1)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2)环境问题:极地动物生存范围缩小;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大;过度砍伐森林,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冰融化速度加快。
环境问题:极地动物生命健康受到威胁;人为原因:生产活动不注重环境保护,造成有害物质排放;人类的滥捕滥杀。
环境问题:臭氧层空洞;人为原因:氯氟烷烃等化学气体的排放。
(3)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控制人类活动;严禁倾倒废弃物、污染物;禁止在南极地区开采石油等矿产资源。
(4)保护极地生态环境,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可以促进极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平衡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可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