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22年6月5日20时50分,我国三名航天员进入天宫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并将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时,位于某海域(120°W,30°S)的航天远洋测量船正在执行观测任务,此时该地的地方时是( )A.2:44 B.4:50 C.12:50 D.18:442.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武汉市龟山电视塔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 )A.始终保持不变 B.先变小后变大 C.持续不断变小 D.先变大后变小3.航天员返回地球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江淮地区伏旱严重 B.华北平原小麦返青C.美国西部山火频发 D.南非高原草木繁茂青海湖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部干旱区和西南部高寒区交汇地带,并具有其自身的湖泊效应,区域内西北季风盛行,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青海湖在地质历史时期曾作为黄河水系古布哈河——倒淌河的一个“过境湖”,形成初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那时气候温和多雨。至13万年前,由于周围山地强烈隆起和气候变化,使青海湖从外流湖变成闭塞湖,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下图示意青海湖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完成下面小题。 4.青海湖由淡水湖转变为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 )A.湖水蒸发加剧 B.入湖径流减少C.入湖盐类物质减少 D.外泄河道被阻断5.下列关于青海湖东岸沙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沙源来自黄河沉积物 B.形成与日月山无关C.沙丘坡度东缓西陡 D.面积有增大趋势6.研究表明该地气候有暖湿趋势,推测近期青海湖湖水面积的变化( )A.先增大后减小 B.持续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持续减小松巴岛是位于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小岛,最高点松巴峰海拔为1340米。松巴岛每年12月到次年3月的降雨量非常丰富,同时也是受气候变暖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这里物产丰富,是檀香木、肉桂等热带树木的重要产地,饲养良种马,生产玉米、稻、咖啡、烟草、热带水果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气候变暖对松巴岛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增加降水极端事件的发生 B.海岸线长度增加C.短期内特有物种大量灭绝 D.松巴峰雪线上升8.影响松巴岛12月到次年3月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是( )A.东南信风 B.沿岸暖流 C.东南季风 D.西北季风和赤道低气压带9.下列时间段,某商船从松巴岛出发运货到温州运输成本最低的是( )A.6月~12月 B.4~9月 C.10~次年4月 D.1~6月2015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从此前的持续上升转为缓慢下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关于中国人口流动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A.沿海向内陆 B.城市向农村 C.东部向西部 D.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11.人口流动规模减少可能的原因是( )A.人均收入提高 B.乡土情感增强 C.东部经济衰退 D.中西部承接了产业转移12.西欧乳畜业非常发达,其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A.气候常年温和湿润 B.城市化水平高 C.科技发达 D.民众的饮食习惯中国表示将和秘鲁、巴西一起开展合作,修建横跨南美洲大陆、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两洋铁路,这也是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的又一重大工程。 “两洋铁路”东起巴西东海岸,西至秘鲁西海岸,全长约5000km(如下图),一旦建成,将是历史上第一条横穿南美大陆的铁路线,比绕行南美洲缩短一万多公里的航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3.中国参与修建“两洋铁路”的主要目的是( )①增加产能输出 ②提升国际影响力③增加贸易安全性 ④促进工程技术创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4.“两洋铁路”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不包括( )A.天气多变 B.地形崎岖 C.高寒缺氧 D.灾害多发15.修建“两洋铁路”对沿线国家产生的主要社会效益有( )A.提高农矿产品的出口产值 B.加强区域间的联系与交流C.根本上改变各国交通状况 D.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下图为“2019年北京市购物中心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北京市购物中心主要分布在( )A.四环路以内 B.航空港附近 C.北部平原区 D.南部近郊区17.影响北京市购物中心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科技②市场③地形④交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随着环线公路的修建,其周边住宅区、大型商场不断涌现。这种变化体现出( )A.交通是影响特大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B.交通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城市的兴衰C.交通是商业区和住宅区选址的首要因素D.交通通达性的变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二、综合题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达3371.30万人,占全国流动人口总量的8.97%,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6.90%。下图为2010—2020年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规模及占比情况示意图,下表为2010年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构成(单位%)。受教育水平 全国流动人口 汉族流动人口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未上过学 1.92 1.79 3.87小学 16.37 15.90 23.45初中 40.97 41.15 38.40高中 22.66 22.91 19.00大学专科 9.93 10.04 8.17大学本科 7.53 7.59 6.68研究生 0.62 0.63 0.43合计 100 100 100(1)据图描述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特征。(2)据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受教育水平推测其就业状况。(3)简述人口流动对少数民族的有利影响。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比利时是欧盟的发起国之一。比利时陆地面积30528 平方千米,面积略小于我国海南省,境内最高海拔 694 米,2020 年初统计人口 1149万,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比利时通用荷兰语、法语和德语,居民通常都会 3、4门语言,人均受教育程度高。首都布鲁塞尔是北约秘书处、欧盟总部等数百个国际机构所在地,经常举行国际会议,被称为“欧洲首都”。比利时以贸易立国,原料的 80%以上依赖进口,产品的50%以上用于出口。长期以来油气完全依赖进口,为改变能源对外依赖,比利时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1)列举比利时能源转型过程中可以开发的清洁可再生能源类型,并阐述原因。(2)从各式海鲜贝类、新鲜乳肉、独特的巧克力、啤酒到各国美味,比利时人的“餐桌”十分丰富。分析比利时成为“欧洲美食王国”的有利条件。(3)简述比利时以“贸易立国”的合理性。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和若铁路(图一)连接新疆南部和田地区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区域路网干线,预计2022年建成通车。线路全长825公里,其中约四分之三的路段穿越塔克拉玛干流动性沙漠,沿线460余公里均为无人区。2020年9月15日,和田至若羌铁路依木拉克特大桥主体贯通,为和若铁路铺轨工作奠定了基础。依木拉克特大桥(图二)是唯一一座全沙漠地形施工桥梁,全长8.6公里。和若铁路与格库铁路在若羌站交会形成环塔里木盆地铁路环线,建成通车后将与在建的格库铁路组成新疆第三条东西向交通大动脉,和田群众出疆路程将缩短1000多公里。(1)根据和若铁路沿线的自然环境特征,说出铁路修建过程中建设者需要克服的困难。(2)分析部分路段采取以桥代路的主要原因。(3)简述和若铁路建成通车后对南疆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D D D B A D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D A A C B A C D19.(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规模持续增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快速上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缓慢上升。(2)受教育水平偏低,制约流动人口的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多为从事低端或劳动密集型产业。(3)提高就业率,获取经济收入;缓解本地区人地矛盾;学习其他地区先进技术;促进与其他民族的融合与交流。20.(1)清洁可再生能源有风能、水能、潮汐能、太阳能等。因为比利时受中纬西风带影响,风能丰富;地势起伏,有河流流经东部丘陵、山区,可开发水能;西部沿海地区,可以发展潮汐能;可以发展光伏太阳能。(2)比利时濒临北海,渔业资源丰富;属于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乳畜产品丰富;地形平坦,交通发达,可以方便地从周围国家进口食物。(3)比利时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有限,发展经济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位于西欧,濒临海洋,地理位置优越,方便与周围的法国、德国、荷兰、卢森堡、英国开展贸易;科技发达,居民通常都会3、4门语言,受教育程度高,有人才和语言交流优势。21.(1)干旱缺水;风沙危害;酷暑、严寒等恶劣天气。(2)依木拉克特大桥所经地段属于流动性沙漠地貌,流动沙丘易掩埋线路,建设依木拉克特大桥使风沙从桥下穿过,减少风沙对线路和列车运行的影响。(3)促进南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经济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方便人员出行,加强对外联系;完善南疆地区铁路网,增加运输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