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6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之提分精准练(16)(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苏州市2026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之提分精准练(16)(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2026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之提分精准练(16)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一、单项选择题
1.(2025·南京)1956年,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国营经济为主体,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为主体,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这一主张(  )
A.动摇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推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C.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思路 D.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2025·苏州) 读下表,国家实行的这项政策是(  )
时间 对象 措施 年息
1956.7-1966.9 公私合营企业私股股东 发放股息 5厘
A.减租减息政策 B.手工业合作化
C.赎买政策 D.扩大企业自主权
3.(2025·扬州)如图为1954年发行的纪念邮票《普选》。下列表述中与之关联最密切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4.(2022·宿迁)在地冻天寒的白山黑水间,面对着日寇的疯狂“围剿”,杨靖宇孤身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甩掉中国“贫油国”的帽子,“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两弹一星”功臣钱学森放弃在美国的体面生活,克服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怀抱。这些事迹共同体现了(  )
A.艰苦创业精神 B.自力更生精神
C.团结协作精神 D.爱国主义精神
5.(2022·苏州)下表为《人民日报》社论高频词的统计分析。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始终(  )
时间段 1949—1956年 1957—1965年 1977—1992年 1993—2012年
高频词 人民、工作、和平 人民、生产、社会主义 人民、发展、改革 人民、发展、市场经济
A.在建设中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B.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
C.把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手段 D.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6.(2022·扬州)1956年,全国手工业工人代表、雕刻家杨士惠在献给毛主席的喜报信中写到:“毛主席、共产党指出了合作化的方向,给我们开辟了光明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这突出表现了(  )
A. 获得民族独立的自豪 B.对人民当家作主的骄傲
C.实现公私合营的喜悦 D.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同
7.(2024·镇江)1954年毛泽东指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  )
A.确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B.分析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
C.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D.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8.(2023·镇江)上海水泥厂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在当时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和剥削制度下,工人的积极性不高,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1956年后,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产量超过设计能力的40%。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公私合营
C.开展大跃进运动 D.推行一五计划
9.(2024·南通)下图是1954年出版的宣传画。该作品旨在体现(  )
A.土地革命取得巨大的成就 B.青年投身国家建设的志向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 D.包产到户激发农民的热情
10.(2024·常州)下面的表格归纳了新中国初期,为巩固人民政权,建设新生的共和国,党和政府领导人民进行的一系列探索和斗争。表中的①②③处分别应填写(  )
时间 历史事件 意义
1950年—1953年 抗美援朝 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1950年—1952年 ①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1953年—1956年 ②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1953年—1957年 ③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A.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土地改革、一五计划
C.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D.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一五计划
11.(2023·扬州)截止1953年12月,新中国举行了涉及5.7亿人口的基层选举,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这一选举主要是为了召开(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2.(2023·南通)大寨原是山西省的一个贫穷小山村。新中国建立后,大寨人民开山凿坡,修造梯田,粮食亩产增长了七倍。1963 年,当地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带领社员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其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B.英勇顽强,舍生忘死
C.艰苦奋斗,奋发图强 D.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13.(2023·常州)新中国在1953年进入了计划经济建设和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的新阶段。此阶段的建设和改造是为了(  )
A.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C.保障抗美援朝的胜利 D.适应工业化建设需要
14.(2024·连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的精神 B.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的精神
C.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的精神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15.(2025·连云模拟)下列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成就的是(  )
A.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B.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16.(2025·仪征模拟)1953年作家柳青决定辞去长安县委副书记的职务,扎根农村,创作小说《创业史》。小说以年轻党员梁生宝发展互助组为故事主线,展示了农村正在发生的巨大变革。此变革为(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2025·建湖模拟)《大河报》曾刊登了一篇名为《大潮逼近,私营业主“势”微》的长篇文章,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初开封等城市商业领域的变革。由此可以了解当时的(  )
A.土地改革 B.手工业合作社
C.公私合营 D.抗美援朝
18.(2025·连云港模拟)史料是指可以作为研究或讨论史实的根据的东西。并非所有史料都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历史,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 学会辨别史料真伪, 去伪求真。根据所学知识,请你断1958—1961年期间,中国出现的真实场景应是(  )
A.良田荒,薯叶枯,青壮炼钢去,童叟田间忙
B.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C.“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
D.没有翅膀要飞天,不坐飞机坐火箭,莫说指标能实现,白云也能摘几片
19.(2025·姜堰模拟)上海水泥厂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在当时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和剥削制度下,工人积极性不高,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1956年后,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产量超过设计能力的40%。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公私合营 B.建立生产合作社
C.编制五年计划 D.扩大经营自主权
20.(2025·连云模拟)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样的情节:孙少平的姐夫王满银,从一个河南手艺人那里买了些老鼠药,在集市上倒卖了其中的十几包,每包赚了五分钱,总共得利不到一元。人家说他走资本主义道路,他和那些扩大了几尺自留地或犯了点其他“资本主义”禁忌的老百姓等,都被强制“劳教”。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文化大革命”的进行
二、非选择题
21.(2024·苏州)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从社会主义思想提出,到现在已经差不多500年时间,大致经历了六个时段:第一个财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第二个时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三个时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并实践社会主义;第四个时段,苏联模式逐步形成;第五个时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第六个时段,中国共产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编自张海鹏龚云《马克思主义岂是历史虚无主义?》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第二个时段,写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第三、四时段,指出列宁为恢复经济于1921年开始实施的政策,以及斯大林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的重大举措。
(2)第五个时段,指出中国共产党在1953—1957年间实现工业化起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措施。第六个时段,写出作出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重要会议。
22.(2024·连云港模拟)近现代以来,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材料三这个计划规定……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材料四下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1)写出材料一中“这场运动”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场运动的历史地位。
(2)材料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
(3)材料三中的“计划”指什么?该“计划”中哪一项任务源于材料二的经济状况?
(4)材料四中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你写出这期间我国重工业方面的一个成就。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1-10 CCBDD DDBBD
11-20 BCDDB BCAAD
21.(1)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
政策:新经济政策。
举措: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2)措施:实行“一五”计划;完成三大改造。
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22.(1)①洋务运动。②地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
(3)①第一个五年计划。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4)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②鞍山钢铁公司建成投产;武汉钢铁公司兴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5)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要大力发展重工业;重工业是强国之本;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追求的目标之一。(其他言之有理也可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