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认识自己 导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认识自己 导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1认识自己(导学案)
姓名: 班级:
课题 2.1认识自己 课型 新授课 课时:1
学习目标 1.健全人格:通过参与“我的i/e特质画像”情境讨论,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具备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生活态度; 2.责任意识:通过了解鲁迅、马云等名人故事,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激发自身潜能,履行社会责任; 3.道德修养:通过参与“同伴盲盒中的我”议学活动,能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养成自强自律、相互尊重的道德品质。
重点 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课前案
自主预习:标划出重点段、核心句、关键词,落实在课本上。
课堂案
(一)基础知识点(10分钟)
★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①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____________,促进自我发展;②有助于促进_______________,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
★认识自己的途径 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认识自己。 ②通过____________认识自己。 ③在____________中的认识自己
(二)(交流合作→共享共长) 20分钟
组内交流,达到共识;
【学习任务一】环节一:I/E 特质里,为何要自知?
议学情境:鲁迅先生是典型的i人,偏爱安静思考。他精准把握自身善于观察、思考深刻且文笔犀利的禀赋,以文字为刃,写下众多揭露社会现实、唤醒民众的文章。
马云是典型的e人,性格外向。他清晰认知自己出色的沟通能力、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强大的领导力,通过演讲凝聚团队,打造庞大商业帝国,既实现自我发展,又带动多人就业。
议一议:从鲁迅和马云的案例中,你能看出正确认识自己有哪些重要意义?
【学习任务二】环节二:观I察E 间,怎样识自我?
议学活动1:我的i/e特质画像
议学任务:1.请勾选符合你的特质(可多选)。
2.由表可知我们可以从哪些维度来认识自己?
议学活动2:同伴盲盒里的我
活动流程:
1.每组发放便签纸,匿名写下对同组每位同学的评价:“1个与i/e相关的优点+1个小建议,2 分钟完成。
2.组长收集便签后打乱分发,阅读“盲盒评价”,2分钟内记录:“哪条评价让你意外?”
3.每组邀请2名学生分享:“他人眼中的你,和你在特质清单中的‘画像’有何不同?”
议一议:如果他人评价与自我认知有差异,你更愿意相信哪一个?为什么?
议学情境:七年级(3)班筹备研学活动,i人小宇负责手册设计,独自完成的初稿虽详实却漏了同学心仪地点;e人小哲牵头游戏策划,因讨论匆忙导致规则混乱。协调会上,两人都坚持己见,拒绝调整,最终策划未通过,活动停滞。
议一议:这次研学筹备活动启示我们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学习任务三】环节三:明 I 晓 E 后,如何践于行
议学延伸:《我的成长护照》
1.我的当前特质:______(结合自我分析和他人评价,写出 1~2个主要的i/e相关特质)
2.我想突破的:______(如i人尝试在班级晨会上公开演讲、e人尝试独立完成一次复杂的学习任务等)
3.实践计划:加入______社团(如演讲社团、手工社团等);承担______任务(如组织一次小组讨论、独立完成一次班级板报设计等)
(三)(归纳凝练→内化升华) 10分钟
内化运用:
1.“升入初中后,大家对我的评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老师说我是个思维敏捷的学生,语文老师认为我学习很用功,英语老师则说我不太用功。在女同学眼里,我是她们的朋友;在男同学眼里,我就成了一个骄傲自大的人。同学说我性格很外向,妈妈却说我有些内向。”这些关于“我”的不同评价( )
①提醒“我”既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②可能会使“我”产生不良情绪,影响“我”的人际交往
③能够帮助“我”形成对自己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④需要“我“独立思考,批判所有于“我”不利的评价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班主任又写我家儿子课堂中经常开小差,作业上粗心大意……”一位妈妈说,儿子的期末报告单上的成绩全是A,就是这期末评语看着挺不是滋味的。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①客观对待老师评价,用理性心态面对
②老师评价很重要,要掩饰自己的缺点
③接受他人的一切评价,不断完善自我
④要重视老师评价,全面准确认识自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评价自己:脑子反应速度、瞬时记忆力、对知识理解能力都不是最优秀的,唯一算得上优势的就是自己学习注意方法,愿意吃苦。这说明( )
①正确认识自己,能够促进自我发展
②通过他人评价能获得对自己更全面的认识
③要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完善自己
④这位同学是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明( )
A.当局者完全没有进行自我评价
B.他人的评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
C.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扬长避短
D.“旁观者”的评价都比“当局者”的评价更正确
5.要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就要善于通过他人了解自己。下列名句能体现这个道理的有( )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代诗人陆游)
②吾日三省吾身(《论语》)
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谚语)
④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李世民)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6.某校七年级同学小华在升上初中后,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惑:
困惑一:在新的班级,小华自荐担任了班长工作。班主任说小华是负责任的班干部,有的同学却说他是爱打“小报告”的人,小华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了。
困惑二:小华小学时期的成绩非常出色,可上了初中后,考试成绩经常让他不满意,而且他发觉自己的英语口语也没有班上某些同学的漂亮,他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却不知道该怎么做。
(1)困惑一中小华是通过哪种途径认识自己的?你认为他应该如何对待老师和同学的评语?
(2)小华想要认识自己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3)你认为小华有必要正确认识自己吗?结合所学谈谈原因。
参考答案
一、增强自信、自我发展、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生理状况、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家庭或班级
三、
1-5 A B B B D
6.答案:(1)他人评价小华应该重视他人(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但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盲从,也不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老师和同学的评语。
(2)自我评价
(3)有必要。原因:①可以促进自我发展;②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