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品读杜甫的《忆昔》《无家别》两首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导入新课盏茶垂老别(唐)杜甫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忆昔(唐)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安史之乱,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繁盛破败七下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盛世危机:安史之乱长恨歌(唐)白居易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原因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过华清宫绝句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上晚年自恃承平,以为天下无复可忧,遂深居禁中,专以声色自娱,悉委政事于林甫。 ——《资治通鉴》一、盛世危机:安史之乱《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原因诗歌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问题?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尖锐的社会矛盾。人物扫描:安禄山,粟特族。天宝年间,平步青云,兼任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受封东平郡王,拥兵20万。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755年,以诛杀宰相杨国忠为名,悍然发动安史之乱。一、盛世危机:安史之乱请观察“安史之乱”前节度使的分布情况,唐玄宗后期,军事力量有何特点?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之势原因天宝时期的节镇布局九节度一经略图(边镇兵:50万 中央军:8万)《新唐书 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唐朝在边境和重要地区设置军事重镇,称为藩镇,长官叫节度使。节度使权力极大,不仅掌握庞大的军队,而且兼管辖区的行政和财政。“外”指地方势力,“内”指中央政府一、盛世危机:安史之乱经过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叛唐,攻下洛阳。范阳洛阳长安756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六月,破潼关,占领长安。763年,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平定叛乱。一、盛世危机:安史之乱756年,唐玄宗逃至马嵬驿。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玄宗杀杨贵妃,史称"马嵬驿兵变"。经过《长恨歌》白居易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 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 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一、盛世危机:安史之乱影响天宝末,禄山作乱,中原鼎沸,衣冠南走。——(北宋)《太平广记》唐朝户数变化示意图安史之乱,天下户口十亡八九。——《资治通鉴》给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社会凋敝,人口锐减)一、盛世危机:安史之乱影响根据唐朝藩镇数量的变化,说说安史之乱带来的影响?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新唐书·兵志》:“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影响:一、盛世危机:安史之乱①唐玄宗后期朝政日趋腐败,②社会矛盾尖锐,③外重内轻局面形成。知识归纳755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3)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763年,在北方少数民族帮助下,平定叛乱。原因:经过: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不第后赋菊作者:黄巢 (唐)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根据相关史事及教材归纳黄巢起义的原因有哪些?唐朝后期,中央统治腐败,宦官专权;地方藩镇割据,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连年灾荒,生活困苦。影响: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总结拓展前期 后期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的统治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唐朝灭亡的原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重用人才,励精图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贪图享乐,不理政事,重用奸臣,朝政日趋腐败,导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1、唐玄宗后期追求享乐、任用奸臣、导致朝政日趋腐败;2、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3、黄巢起义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五代 历时 都城后梁 907-923 开封后唐 923-937 洛阳后晋 936-947 开封后汉 947-951 开封后周 951-960 开封十国 历时 都城前蜀 891-925 成都后蜀 926-965 成都吴 892-937 扬州南唐 937-976 金陵吴越 893-978 杭州闽 893-947 福州、建州楚 896-951 长沙南汉 905-971 番禺南平 907-963 江陵北汉 951-979 太原政权 开国君主 即位前的官职后梁 朱 温 宣武节度使后唐 李克用 行营节度使后晋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后汉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吴 杨行密 淮南节度使闽 王审知 武威节度使南汉 刘 隐 静海军节度使南平 高季兴 荆南节度使实质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五代:北方五个政权相继出现(后梁、 后唐、 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南方9个政权(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和北方北汉先后并存。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影响五代之乱,可谓极矣!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四岁而亡!——欧阳修《本论》根据材料及五代十国形势图,说说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的影响。①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②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③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历史趋势。唐 朝 统 治总结拓展唐朝建立黄巢起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618 627 649 713 741 755 763 875 884 907安史之乱唐朝灭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