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一中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A. 爬行类 B. 鸟类 C. 鱼类 D. 两栖类2. 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A. 古生代 B. 元古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3.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环境变迁只会导致生物灭绝,不会导致生物进化B. 生物衰退和灭绝与环境变迁有直接关系C. 生物灭绝是孤立事件,与地理环境其他要素没有关系D. 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时期只有一次4. 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往往存在的地层是( )A. 前寒武纪地层 B. 古生代地层 C. 中生代地层 D. 新生代地层北京市密云水库库容约40亿立方米,平均水深30米。水库周边地形复杂,西、北和东三面环山,呈现向西南开口的马蹄形地形。研究表明,水库周边易受山谷风和湖陆风的共同影响。下图示意密云水库周边等高线及某校地理小组记录的水库附近夏季某日气温和气压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根据该地理小组的记录,推测当日天气( )A. 上午多云 B. 午后阴雨 C. 全天晴朗 D. 夜晚多大风6. 若当日湖陆风明显,日出前后测得风向为东南风,则观测位置最可能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7. 与①处相比,④处正午前后风速更大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差异 B. 湖泊面积 C. 人类活动 D. 大气环流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8. 据图可知( )A. ①为暖流,风海流 B. ②为寒流,补偿流 C. ③为寒流,风海流 D. ①③洋流成因相同9. 图示海域较大的渔场位于( )A. 洋流①和洋流③交汇处 B. 洋流②和洋流③交汇处C. 洋流②和洋流③均有 D. 洋流①和洋流②交汇处班克斯半岛位于新西兰南岛东侧,整体轮廓浑圆,海岸线曲折,地形崎岖。半岛以西的坎特伯雷平原草原广袤,平原东部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50毫米,7月多年平均最低气温1.9℃。图4示意该区域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班克斯半岛的形成过程是( )A. 洋流侵蚀海岸线凹向陆地 B. 海岸差异侵蚀残留的山地C. 构造抬升使浅海成为陆地 D. 冲积平原扩张与岛屿相连11. 坎特伯雷平原典型土壤剖面下部有明显的( )A. 灰化层 B. 钙积层 C. 铁铝层 D. 黏化层黑垆土分布在黄土高原的黄土塬和较高的河流阶地上,以黄土为成土母质。下图示意甘肃东部某典型黑土分布区的土壤剖面状况及14C年龄序列,该剖面古土壤层发育,历史上腐殖质含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植被覆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 根据成土母质特点,推测黑垆土( )A. 储水能力较强 B. 有机质含量高 C. 疏松利于耕作 D. 土层较为浅薄13. 为改善该地黑垆土的肥力,建议( )①扩大耕地面积②增施有机肥料③改善灌溉条件④加大翻耕频次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当地时间2024年4月16日,阿联酋大部分地区遭遇了75年以来最严重暴雨,迪拜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142毫米。暴风雨中,迪拜天空出现了“一秒变绿”的罕见现象。图为阿联酋位置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迪拜此次降雨前近地面气压状况和空气运动状况为( )A. 高压上升 B. 高压下沉 C. 低压上升 D. 低压下沉15. 下列现象与迪拜天空“一秒变绿”原理相似的是( )①晴天天空多呈蔚蓝色②朝霞和晚霞往往呈红色③深秋晴天夜里多霜冻④雪后天晴阳光特别耀眼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6. 迪拜在此次暴雨中受灾严重的原因包括( )①城市排水系统不足②沙漠雨水下渗快③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④区域内河流湖泊较少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我国作为航天大国,及时开展太阳探测活动十分必要,探测和研究太阳活动,提出应对措施,能够降低或规避对地球的不利影响。“羲和号”是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运行于高度为517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主要科学载荷为太阳空间望远镜。完成下面小题。17. 下列属于太阳活动重要标志的是( )①黑子②太阳风③耀斑④日珥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18. “羲和号”在轨运行中所需的能源来自于( )A. 太阳活动 B. 太阳辐射 C. 风能 D. 氢能19. “羲和号”探测器目前探测的是太阳的( )A. 外部圈层结构 B. 内部圈层结构 C. 内外部圈层结构 D. 内外接触部分中国新闻网2024年5月25日18:27:15消息:全球卷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近20年呈小幅下降趋势。卷云,属于高云,云底一般在4500~10000米。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左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右图)。据完成下面小题。20. 卷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可以使图1中的( )A. ②增强 B. ③增强 C. ①减弱 D. ⑤减弱21. 与晴天相比,多云的天气会使图1中的( )A. ①减弱 B. ②增强 C. ④增强 D. ⑤增强22. 卷云一般形成于图2中的( )A. A-对流层 B. B-平流层 C. A、B交界处 D. C-高层大气芝加哥位于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处五大湖之一的密歇根湖西南岸(图1),素有美国“风城”之称。图2示意某时刻芝加哥湖滨地区旗帜飘动方向。读图,完成以下各题。23. 芝加哥被称为“风城”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接近冷空气发源地 B. 地势平坦,摩擦力小C. 靠近最大淡水湖群 D. 地处飓风主要通道24. 若图2旗帜飘动方向反映了当地某时刻主要风向的变化,则( )A. 此时为白天,吹湖风 B. 此时为夜晚,吹陆风C. 此时为夜晚,吹湖风 D. 此时为白天,吹陆风读“某大陆南回归线附近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25. 在M处最易看到的自然现象是( )A. 雾 B. 云层 C. 降水 D. 海冰26. 若图中的风力增强,可能使该沿海地区( )A. 渔业资源增多 B. 大气降水增加 C. 洋流性质改变 D. 海水温度升高滑坡是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如图)。完成下面小题。27. 滑坡多发的地区通常( )①山高谷深,坡度陡②降水集中,多暴雨③地表植被覆盖率高④必须有人为的因素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①③28. 滑坡与泥石流的共同点是( )A. 都是山谷中的洪流 B. 两者的成因相同C. 都主要发生在山区 D. 都是暴雨引发的2023年9月3日,里程长达4万海里的环球帆船赛在英国朴次茅斯正式起航,包括“青岛号”和“珠海号”在内的11支参赛队将展开为期近一年、包含多个参赛段的航行。参赛队于2024年3月下旬先后抵达中国珠海和青岛,而后前往美国西雅图等地,最终返回英国朴次茅斯。下图示意2023—2024环球帆船赛航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 从英国一朴次茅斯到乌拉圭一埃斯特角城的航线段表层海水( )A. 温度先下降再升高 B. 密度先降低再升高C. 盐度先降低再升高 D. 盐度先升高再降低30. 赛队环球航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可能是( )A. 淡水和食物短缺 B. 地震引发的海啸C. 来自北极的寒潮 D. 强风引起的大浪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示意我国东部某地某时刻等压面,图2示意该地某日海陆气温变化,图3为我国某地某时刻高空等压面。(1)此时图1中a、b点之间的气压关系是a____b(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气温是a____b(填“低于”“等于”或“高于”),a地大气垂直运动方向是____。图2中实线表示____(填“陆地”或“海洋”)的气温变化。(2)当发生图1情况时,应出现于图2中的____(时间段),此时图1中c地吹____风(海风或者陆风),这种现象也会在我国东部____季节出现。(3)图3是等压面分布图,图中A、B、C、D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气温最高的是____。B地吹____风。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11月10日,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上海起航,航程3万余海里,2021年5月上旬返回上海。下图为北极冰川变化示意图。(1)考察船在向南极前进过程中想要随时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和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什么?利用了该项地理信息技术的哪些特点?(2)材料中图片的获取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此图反映北极冰层面积在____,主要原因是____;动态监测并预测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___;冰川的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监测海平面上升需要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___。(3)全球气候变化对北极熊的生存带来了影响,请设计一个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研究北极熊生存状态的具体方案。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其海水运动规模庞大,形成大规模的洋流体系。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1)甲、乙、丙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表层海水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2)图示①②③④⑤⑥中,表示寒流的是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3)图示甲、乙、丙、丁、戊海域中,最有可能形成大型渔场的是________,并说明原因________。34. 某同学8月去澳大利亚墨尔本旅游,下图是其在当地处旅游热点地区拍摄的照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旅游期间,当地正值四季中的____季,气候温和湿润。(2)该同学认为照片所示地区存在以下六种地貌类型,其中正确的判断有____(填序号)。①海岸地貌②河流侵蚀地貌③海浪侵蚀地貌④喀斯特地貌⑤海岸堆积地貌⑥河流堆积地貌(3)从地貌观察的内容来看,该同学的拍照视角中可以观察到的内容主要有____、____、____等(4)该同学在当地旅游时,导游说照片中矗立的柱状岩体景观正在渐渐消失,未来将不复存在。对此,该同学有不同的看法。你的看法是怎样的 简要说明理由____。35. 土壤的成分复杂,不同土壤的性质有差异。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将土块分成3份并编号实验。将1号土块用手捏碎,感觉到土块是潮湿的。将2号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水面有漂浮物,水中物质有沉降分层,土块中有气泡冒出。将3号土块放在坩埚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土块冒烟,并闻到烧糊的气味。(1)实验中,1号土块实验说明土壤中含有________物质,2号土块实验中漂浮物和物质沉降分层,说明该土壤颗粒具有________特点,土块中有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________物质,证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的是________号土块实验。我国东北地区土壤中的腐殖质较多,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土壤垂直分层有:a腐殖质层、b淀积层、c有机质层、d母质层、e淋溶层,各层各有特点。(2)请将土壤剖面各层名称的序号填入对应位置。主要由腐殖化有机质组成的是________,由有机残体组成的是________,有物质沉淀和集聚的是________,可溶性物质下渗,物质淋失层为________,很少或不含有机质对应的是________。土壤剖面各层从上到下的正确排序编号是________。材料三: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土壤孔隙中的水分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3)在盐渍化土壤区,可通过深沟排水,调整地下水位的方法,改良土壤。这种方法使该地地下水位________(上升/下降),地下水位的调整有利于治理土壤盐渍化的原因是________。云南省曲靖市罗平一中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A. 爬行类 B. 鸟类 C. 鱼类 D. 两栖类2. 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A. 古生代 B. 元古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3.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环境变迁只会导致生物灭绝,不会导致生物进化B. 生物衰退和灭绝与环境变迁有直接关系C. 生物灭绝是孤立事件,与地理环境其他要素没有关系D. 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时期只有一次4. 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往往存在的地层是( )A. 前寒武纪地层 B. 古生代地层 C. 中生代地层 D. 新生代地层【答案】1. C 2. C 3. B 4. A北京市密云水库库容约40亿立方米,平均水深30米。水库周边地形复杂,西、北和东三面环山,呈现向西南开口的马蹄形地形。研究表明,水库周边易受山谷风和湖陆风的共同影响。下图示意密云水库周边等高线及某校地理小组记录的水库附近夏季某日气温和气压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根据该地理小组的记录,推测当日天气( )A. 上午多云 B. 午后阴雨 C. 全天晴朗 D. 夜晚多大风6. 若当日湖陆风明显,日出前后测得风向为东南风,则观测位置最可能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7. 与①处相比,④处正午前后风速更大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差异 B. 湖泊面积 C. 人类活动 D. 大气环流【答案】5. C 6. B 7. A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8. 据图可知( )A. ①为暖流,风海流 B. ②为寒流,补偿流 C. ③为寒流,风海流 D. ①③洋流成因相同9. 图示海域较大的渔场位于( )A. 洋流①和洋流③交汇处 B. 洋流②和洋流③交汇处C. 洋流②和洋流③均有 D. 洋流①和洋流②交汇处【答案】8. C 9. B班克斯半岛位于新西兰南岛东侧,整体轮廓浑圆,海岸线曲折,地形崎岖。半岛以西的坎特伯雷平原草原广袤,平原东部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50毫米,7月多年平均最低气温1.9℃。图4示意该区域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班克斯半岛的形成过程是( )A. 洋流侵蚀海岸线凹向陆地 B. 海岸差异侵蚀残留的山地C. 构造抬升使浅海成为陆地 D. 冲积平原扩张与岛屿相连11. 坎特伯雷平原典型土壤剖面下部有明显的( )A. 灰化层 B. 钙积层 C. 铁铝层 D. 黏化层【答案】10. D 11. B黑垆土分布在黄土高原的黄土塬和较高的河流阶地上,以黄土为成土母质。下图示意甘肃东部某典型黑土分布区的土壤剖面状况及14C年龄序列,该剖面古土壤层发育,历史上腐殖质含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植被覆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 根据成土母质特点,推测黑垆土( )A. 储水能力较强 B. 有机质含量高 C. 疏松利于耕作 D. 土层较为浅薄13. 为改善该地黑垆土的肥力,建议( )①扩大耕地面积②增施有机肥料③改善灌溉条件④加大翻耕频次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12. C 13. C当地时间2024年4月16日,阿联酋大部分地区遭遇了75年以来最严重暴雨,迪拜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142毫米。暴风雨中,迪拜天空出现了“一秒变绿”的罕见现象。图为阿联酋位置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迪拜此次降雨前近地面气压状况和空气运动状况为( )A. 高压上升 B. 高压下沉 C. 低压上升 D. 低压下沉15. 下列现象与迪拜天空“一秒变绿”原理相似的是( )①晴天天空多呈蔚蓝色②朝霞和晚霞往往呈红色③深秋晴天夜里多霜冻④雪后天晴阳光特别耀眼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6. 迪拜在此次暴雨中受灾严重的原因包括( )①城市排水系统不足②沙漠雨水下渗快③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④区域内河流湖泊较少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答案】14. C 15. A 16. D我国作为航天大国,及时开展太阳探测活动十分必要,探测和研究太阳活动,提出应对措施,能够降低或规避对地球的不利影响。“羲和号”是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运行于高度为517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主要科学载荷为太阳空间望远镜。完成下面小题。17. 下列属于太阳活动重要标志的是( )①黑子②太阳风③耀斑④日珥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18. “羲和号”在轨运行中所需的能源来自于( )A. 太阳活动 B. 太阳辐射 C. 风能 D. 氢能19. “羲和号”探测器目前探测的是太阳的( )A. 外部圈层结构 B. 内部圈层结构 C. 内外部圈层结构 D. 内外接触部分【答案】17 B 18. B 19. A中国新闻网2024年5月25日18:27:15消息:全球卷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近20年呈小幅下降趋势。卷云,属于高云,云底一般在4500~10000米。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左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右图)。据完成下面小题。20. 卷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可以使图1中的( )A. ②增强 B. ③增强 C. ①减弱 D. ⑤减弱21. 与晴天相比,多云的天气会使图1中的( )A. ①减弱 B. ②增强 C. ④增强 D. ⑤增强22. 卷云一般形成于图2中的( )A. A-对流层 B. B-平流层 C. A、B交界处 D. C-高层大气【答案】20. A 21. C 22. A芝加哥位于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处五大湖之一的密歇根湖西南岸(图1),素有美国“风城”之称。图2示意某时刻芝加哥湖滨地区旗帜飘动方向。读图,完成以下各题。23. 芝加哥被称为“风城”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接近冷空气发源地 B. 地势平坦,摩擦力小C. 靠近最大淡水湖群 D. 地处飓风主要通道24. 若图2旗帜飘动方向反映了当地某时刻主要风向的变化,则( )A. 此时为白天,吹湖风 B. 此时为夜晚,吹陆风C. 此时为夜晚,吹湖风 D. 此时为白天,吹陆风【答案】23. C 24. A读“某大陆南回归线附近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25. 在M处最易看到的自然现象是( )A. 雾 B. 云层 C. 降水 D. 海冰26. 若图中的风力增强,可能使该沿海地区( )A. 渔业资源增多 B. 大气降水增加 C. 洋流性质改变 D. 海水温度升高【答案】25. A 26. A滑坡是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如图)。完成下面小题。27. 滑坡多发的地区通常( )①山高谷深,坡度陡②降水集中,多暴雨③地表植被覆盖率高④必须有人为的因素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①③28. 滑坡与泥石流的共同点是( )A. 都是山谷中的洪流 B. 两者的成因相同C. 都主要发生在山区 D. 都是暴雨引发的【答案】27. B 28. C2023年9月3日,里程长达4万海里的环球帆船赛在英国朴次茅斯正式起航,包括“青岛号”和“珠海号”在内的11支参赛队将展开为期近一年、包含多个参赛段的航行。参赛队于2024年3月下旬先后抵达中国珠海和青岛,而后前往美国西雅图等地,最终返回英国朴次茅斯。下图示意2023—2024环球帆船赛航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 从英国一朴次茅斯到乌拉圭一埃斯特角城的航线段表层海水( )A. 温度先下降再升高 B. 密度先降低再升高C. 盐度先降低再升高 D. 盐度先升高再降低30. 赛队环球航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可能是( )A. 淡水和食物短缺 B. 地震引发的海啸C. 来自北极的寒潮 D. 强风引起的大浪【答案】29. B 30. 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示意我国东部某地某时刻等压面,图2示意该地某日海陆气温变化,图3为我国某地某时刻高空等压面。(1)此时图1中a、b点之间的气压关系是a____b(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气温是a____b(填“低于”“等于”或“高于”),a地大气垂直运动方向是____。图2中实线表示____(填“陆地”或“海洋”)的气温变化。(2)当发生图1情况时,应出现于图2中的____(时间段),此时图1中c地吹____风(海风或者陆风),这种现象也会在我国东部____季节出现。(3)图3是等压面分布图,图中A、B、C、D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气温最高的是____。B地吹____风。【答案】(1) ①. 低于 ②. 高于 ③. 上升或向上 ④. 陆地(2) ①. 8-16时 ②. 海 ③. 夏(3) ①. A ②. B ③. 西北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11月10日,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上海起航,航程3万余海里,2021年5月上旬返回上海。下图为北极冰川变化示意图。(1)考察船在向南极前进过程中想要随时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和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什么?利用了该项地理信息技术的哪些特点?(2)材料中图片的获取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此图反映北极冰层面积在____,主要原因是____;动态监测并预测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___;冰川的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监测海平面上升需要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___。(3)全球气候变化对北极熊的生存带来了影响,请设计一个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研究北极熊生存状态的具体方案。【答案】(1)GNSS(或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2) ①. RS##遥感 ②. 缩小 ③. 全球气候变暖 ④. RS(或遥感)和GIS(或地理信息系统) ⑤.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3)给北极熊佩戴装有GNSS信号发射装置的项圈,GNSS信号发射装置每天都向卫星发送信号;科研人员利用互联网查询、记录项圈的移动轨迹。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其海水运动规模庞大,形成大规模的洋流体系。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1)甲、乙、丙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表层海水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2)图示①②③④⑤⑥中,表示寒流的是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3)图示甲、乙、丙、丁、戊海域中,最有可能形成大型渔场的是________,并说明原因________。【答案】(1) ①. 丙>乙>甲 ②. 甲>乙>丙(2) ①. ②④⑥ ②. 洋流自高纬流向低纬(3) ①. 丁海域 ②. 原因:该海域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把底层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易形成大型渔场。34. 某同学8月去澳大利亚墨尔本旅游,下图是其在当地处旅游热点地区拍摄的照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旅游期间,当地正值四季中的____季,气候温和湿润。(2)该同学认为照片所示地区存在以下六种地貌类型,其中正确的判断有____(填序号)。①海岸地貌②河流侵蚀地貌③海浪侵蚀地貌④喀斯特地貌⑤海岸堆积地貌⑥河流堆积地貌(3)从地貌观察的内容来看,该同学的拍照视角中可以观察到的内容主要有____、____、____等(4)该同学在当地旅游时,导游说照片中矗立的柱状岩体景观正在渐渐消失,未来将不复存在。对此,该同学有不同的看法。你的看法是怎样的 简要说明理由____。【答案】(1)冬 (2)①③⑤(3) ①. 高度 ②. 坡度 ③. 坡向(4)赞成,受海浪侵蚀作用,海蚀柱最终会消失(或不赞成,地质作用过程很缓慢的)35. 土壤的成分复杂,不同土壤的性质有差异。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将土块分成3份并编号实验。将1号土块用手捏碎,感觉到土块是潮湿的。将2号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水面有漂浮物,水中物质有沉降分层,土块中有气泡冒出。将3号土块放在坩埚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土块冒烟,并闻到烧糊的气味。(1)实验中,1号土块实验说明土壤中含有________物质,2号土块实验中漂浮物和物质沉降分层,说明该土壤颗粒具有________特点,土块中有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________物质,证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的是________号土块实验。我国东北地区土壤中的腐殖质较多,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土壤垂直分层有:a腐殖质层、b淀积层、c有机质层、d母质层、e淋溶层,各层各有特点。(2)请将土壤剖面各层名称的序号填入对应位置。主要由腐殖化有机质组成的是________,由有机残体组成的是________,有物质沉淀和集聚的是________,可溶性物质下渗,物质淋失层为________,很少或不含有机质对应的是________。土壤剖面各层从上到下的正确排序编号是________。材料三: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土壤孔隙中的水分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3)在盐渍化土壤区,可通过深沟排水,调整地下水位的方法,改良土壤。这种方法使该地地下水位________(上升/下降),地下水位的调整有利于治理土壤盐渍化的原因是________。【答案】(1) ①. 水分 ②. 大小不均匀 ③. 气体 ④. 3 ⑤. 气候 ⑥. 植被(2) ①. a ②. c ③. b ④. e ⑤. d ⑥. caebd(3) ①. 下降 ②. 地下水位降低,土壤中的盐分不能随水分的蒸发被带到地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