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业水平检测七年级地理试题本试卷共8页,3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等考生信息。考生将信息条形码粘贴在对应位置内。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5年3月,AI机器狗“入职”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其可“替人”巡检棚内环境、作物长势、病虫害等情况,并结合AI模型分析提供种植决策和防治建议,提高种植效率与质量。下图为山东寿光地理位置示意图和AI机器狗巡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寿光市大规模发展大棚蔬菜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 地形平坦开阔 B. 冬季寒冷干燥 C. 消费市场广阔 D. 水源丰富洁净2. AI机器狗能够智能监测和分析( )①病虫害 ②棚内湿度 ③蔬菜长势 ④喷药和施肥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3. AI机器狗等农业高新技术引入可以促进( )①蔬菜产量提高 ②种植面积扩大 ③人工成本减少 ④蔬菜品质提高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高铁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中国拥有世界上系统技术最全、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系统。下图为我国高速铁路干线(含规划)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我国高速铁路的分布特点是( )A. 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B. 内陆密集,沿海稀疏C. 北部密集,南部稀疏 D. 网状布局,分布均匀5. 中国高铁现已成为国家名片,主要得益于我国( )A. 地域辽阔 B. 科技进步 C. 市场广阔 D. 历史悠久6.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有( )①缩短通行时间,利于居民出行 ②改变铁路沿线的自然环境③推动铁路沿线区域产业发展 ④促进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025年3月,深圳某公司建成全球首条“零碳”锂电池智能生产线。智能生产线使用智能温控、太阳能供电等技术,比传统生产线省电35%,不会排放二氧化碳。下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深圳某公司“零碳工厂”所处的工业基地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8. 与辽中南工业基地相比,选择深圳建厂的最突出优势是( )A. 煤炭资源丰富 B. 人才资源富集 C. 水能资源丰富 D. 土地租金廉价9. 与传统锂电池生产线相比,智能生产线突出优势有( )①能耗更低 ②污染更多 ③碳排放更少 ④技术更强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025年5月27日,我国自研的全球首艘自航式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在广东江门下水。整船利用深海进行“游牧式”养殖,为鱼儿提供广阔的空间,提升鱼苗活力和鱼肉品质,实现年产鱼类5000多吨。下图为“湾区伶仃”号养殖工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湾区伶仃”号将在我国海域开展深海养殖(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11. 广东沿海海域发展深海养殖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 海水水质较差 B. 海域面积广阔 C. 养殖技术成熟 D. 当地政策支持12. 开展深海“游牧式”养殖,主要优点是( )①可灵活选择水温、水质适宜的海域 ②鱼儿游动空间大,利于提升活力③进一步捕捞深海鱼类,增加产量 ④深海水质优良,鱼肉品质好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2025年5月期间,广东省连续出现大雨到暴雨、局地大暴雨等强对流过程,易引发其他自然灾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降水集中期内,容易引发气象灾害有( )①洪灾 ②涝灾 ③泥石流 ④滑坡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14. 为防治洪涝灾害,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 植树造林 B. 河道整治 C. 护坡工程 D. 预警监测15. 关于各种自然灾害来袭时的求生与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A. 当被洪水围困时尽量往高处转移,等待救援B. 地震发生时,应该立刻乘电梯到楼下躲避C. 在山区遭遇泥石流时,应沿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向前跑D. 在街上遭遇台风时,尽快找临时建筑物、广告牌等遮风避雨2024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为北京地形图和北京中轴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 北京市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A. 自西北向东南 B. 自东北向西南 C. 自西向东 D. 自南向北17.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体现出的城市职是( )A. 政治中心 B. 文化中心 C. 国际交往中心 D. 科技创新中心18. 下列关于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完全保存旧城的格局和风貌B. 加强旧城的拆旧盖新,凸显时代风貌C. 北京人口不断增加,应拆除一切低矮建筑,建设高层建筑D. 既保存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又注重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黄土高原曾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从漫天黄沙到青山绿水,经过70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从85%降至35%,面貌由“黄”转“绿”,植被覆盖率达63%。下图为黄土高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原因是( )①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②黄土土质疏松,易溶于水③植被覆盖率高 ④长期过度开垦、放牧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20. 黄土高原面貌变“绿”的过程中,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 陡坡开辟梯田,发展农业生产 B. 保护原生态环境,禁止采伐与放牧C. 投入资金,大规模开发能源矿 D. 通过植树种草等措施,做好水土保持21. 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是窑洞,该地适宜建窑洞的原因有(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不宜崩塌 ②人口少,劳动力不足③地势低平,易于建设 ④气候干燥,易开挖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电影《哪吒2》中使用莲藕重塑哪吒肉身,莲藕是我国传统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其生长要求喜光喜暖,土层深厚,生长期不可缺少水,适宜种植在炎热多雨,平原低洼地区。下图为我国莲藕产区及气候特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 莲藕集中产区主要位于我国( )A. 四川盆地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东北平原 D. 青藏高原23. 莲藕集中产区盛产莲藕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①河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广 ②水陆交通便利③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④劳动力较充足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24. 莲藕集中产区若要抓住电影带来的机遇促进发展,短期内见效快的措施有( )①扩大种植规模 ②拓展销售渠道 ③调整农业结构 ④加大广告宣传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台湾省保存着许多闽南传统文化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土木结构的三合院。下图为台湾省位置示意图和传统三合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 三合院的建筑文化源于( )A. 福建省 B. 甘肃省 C. 吉林省 D. 山西省26. 三合院多采用木材建造,原因是台湾( )A. 地形起伏较大 B. 科学技术发达 C. 人口数量较多 D. 森林资源丰富27. 三合院屋顶大多斜顶,主要原因是( )A 冬天多降雪,方便积雪滑落 B. 冬天气温低,有助屋内保暖C. 夏季降水多,可以快速排水 D. 地形较崎岖,平衡地势高差小华同学到南方某村落研学时,发现当地大力打造以“赏花经济”为特色的“农业+旅游”融合新业态,助推乡村振兴。下图为该地部分村落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 图示区域最高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 800米 B. 950米 C. 1050米 D. 1150米29. 影响该地区村落分布形态的最主要因素是( )A. 降水 B. 河流 C. 气温 D. 植被30. 围绕发展赏花经济,为助力乡村旅游的可行措施有( )①加大投入,改善交通条件 ②以万亩花海打造摄影基地③发掘本地传统文化,开发花卉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④适当增加苹果、菠萝等水果采摘活动、丰富旅游体验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近期,肇庆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来到广东沿海某乡村开展研学活动,发现当地有一种建筑外墙景观由蚝壳垒成的特殊建筑——蚝宅,该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制作了以下的研学记录:a.蚝壳,是广东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建筑材料,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b.蚝壳垒的“蚝墙”不怕渗水,不怕虫蛀,修建的房屋比我们用木头、土坯建造的房子更牢固,用上百年都不会坍塌。c垒墙时,壳尾朝外,45度倾斜摆放整齐,里面砌一层砖。下雨时雨水顺着蚝壳流到地上,不会侵入到房子里面;里面砌的砖,具有隔热保温的功能。d.蚝壳屋主要分布在珠江口、雷州半岛等盛产牡蛎的沿海地区,外面凹凸不平,如果小偷翻墙入院,必割得他“损手烂脚”。图1为“蚝宅”墙体景观图,图2为该地区气候资料图,图3为广东省政区简图。(1)最初建造“蚝宅”时,当地居民大多从事______(种植业/渔业/林业)生产,要预防的自然灾害是______。(2)列出两个广东省内可能存在蚝壳屋的城市。(3)根据图2说出蚝壳屋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征。(4)简要说明在哪些方面体现“蚝宅”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5)随着城市化发展,许多“蚝宅”面临年久失修或被拆除的问题,请为保护“蚝宅”这一传统民居提出合理建议。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我国青藏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冻土广布,交通建设难度大。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青藏地区交通建设的投入,已经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相结合的现代化立体更通运输体系。铁路建设从“单线天路”到“区域互联”,2025年5月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全线贯通,使成都至拉萨的铁路运行时间从36小时缩短至13小时,标志着青藏地区进入“高速铁路时代”。公路网络从“通”到“畅”的质变,青藏公路技术升级,青海地区已建高速公路5150km,公路干线连接多个城市,形成“两小时经济圈”。航空与物流构建开放新通道,拉萨机场国际货站于2025年4月正式投用,首季度航空货运量同比增长65%,物流效率大幅提升,形成辐射南亚的“空中走廊”。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有效的改善了青藏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增强了青藏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联系,有力推动了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下图为青藏地区铁路、公路和航空线分布示意图。(1)青藏地区的主要交通方式有航空运输、______、______。(2)结合地图,归纳青藏地区铁路线的分布特征:青藏地区铁路线______(稠密/稀疏),相对集中分布于_____(方位),青藏铁路贯穿中部区域,联系格尔木、拉萨及沿线各站点。(3)简要说明青藏地区铁路、公路线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4)简述青藏地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对当地人们生活、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业水平检测七年级地理试题本试卷共8页,3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等考生信息。考生将信息条形码粘贴在对应位置内。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题答案】1. A 2. B 3. C【4~6题答案】4. A 5. B 6. C【7~9题答案】7. D 8. B 9. C【10~12题答案】10. D 11. B 12. C【13~15题答案】13. A 14. C 15. A【16~18题答案】16. A 17. B 18. D【19~21题答案】19. A 20. D 21. D【22~24题答案】22. B 23. C 24. D【25~27题答案】25. A 26. D 27. C【28~30题答案】28. B 29. B 30. 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1题答案】(1) ①. 渔业 ②. 台风(2)广州、江门 (3)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4)①蚝壳资源丰富,取材方便;②蚝壳墙具有防渗水、防虫蛀、坚固耐用的特点;③蚝壳墙具有隔热保温的功能,适应当地气候。 (5)①加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立法禁止随意拆除;②对传统建筑进行修缮和维护,保持其原有风貌;③发展文化旅游,提高公众对传统建筑保护的意识;④将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创新建筑设计。 【32题答案】(1) ①. 铁路运输 ②. 公路运输(2) ①. 稀疏 ②. 东北部(3)高寒缺氧的气候环境,条件恶劣; 冻土广布,建设难度大; 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生态环境脆弱,保护难度大; 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4)①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促进沿线客货流动,提供多种多样出行方式; ②增强青藏地区与中、东部地区之间的流动与联系; ③有利于缩短物流、人流流通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④有利于促进沿线旅游业、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 ⑤促进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