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习力调研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C D A B B A C D C A C A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B B C D A C B D A C D   
二、非选择题(26题18分,27题17分,28题15分)
26.(1)确立标志:隋炀帝设进士科。(2分)
表现: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北宋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录取及名次直接由皇帝掌握,进士成为“天子门生”;宋初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明朝时严格科举考试标准,不得随意发挥,答卷必须采用“八股文”形式。(6分,至少答出3点)
积极影响:唐宋时期,科举制加强了朝廷在选官用人上的权力;为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营造了国家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6分)
消极影响:明清时期,科举制八股取士,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流弊日益严重。(2分)
(3)言之有理,逻辑清楚,酌情赋分(2分)
27.(1)图片:a、b、d、e、f、g、k、m、n、q、x(4分,答出正确的1-3个1分、4-6个2分、7-9个3分、10-11个4分;序号、图片人物名称皆可)
理由(2分):
示例一 图片a: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
示例二 图片q: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示例一 展板一:有作为帝王,a、d、f、k、x;展板二:能臣良将,b、e、g、m、n、q。
示例二 展板一:唐朝时期,a、b;展板二:宋元时期,d、e、f、g;展板三:明清时期,k、m、n、q、x。
(6分,其它合理作答亦可得分)
结语
示例1 展板上,戚继光的眸光里凝着东南沿海的咸涩,郑成功的战船模型仍漾着海峡的风。一个是“封侯非我愿”的抗倭柱石,用鸳鸯阵凿穿倭寇的铁甲;一个是“开辟荆榛逐荷夷”的复土英雄,以孤忠点燃台湾的晨光。他们的铠甲沾着烽烟,奏疏浸着月光,却都将个人功名熔作民族的脊梁—所谓政治家的担当,不过是在山河破碎处筑墙,在黎民泣血时执剑。展览至此,方懂:真正的“有为之治”,原是把“家国”二字刻进骨血的坚守。
示例2 展板上的墨迹未干,却已跨越千年。李世民的“水舟之喻”仍在耳畔,他以纳谏为舟,载贞观之治的星河;王安石的“天变不足畏”穿透纸背,以变法为桨,划向富国强兵的远方;康熙的“正大光明”匾额下,藏着他抚定山河的雄略—从治世到革新,从守成到拓疆,他们用担当作笔,在史册上写下同一行注脚:真正的政治家,从不在时代的浪潮前独善其身。展毕,余韵仍在:所谓“有为之治”,原是心怀苍生的永远向前。
(5分,以材料中两位或两位以上人物为线撰写。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8.(1)图1: C 图2: B 图3: A (答对一个2分,全部正确5分)
(2)示例
从图3到图2,粮食主产区,唐代时在黄河下游、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四川盆地,到宋代变为长江中游、长江三角洲地区、四川和福建地区。与之关联的历史现象是经济重心南移。
[变化作答正确4分,对应正确的历史现象(或史实)2分]
(3)(4分,在农业、手工业、商业中择其一写出即可)
农业方面:明朝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花生等农作物;清朝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注重兴修水利,农产品商品化进一步加深。
手工业方面:明朝时,棉纺织业逐渐从南向北推广,松江是棉纺织业中心,苏州是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制瓷中心。清朝前期,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行业,品种繁多,产品精良。清朝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工场。
商业方面:明清时期,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商业网络。商业活动中,出现了晋商、徽商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商帮。他们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习力调研
七年级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
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他开运河、置科举,影响千秋;他建东都、喜巡游,不恤民力。他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武则天
2.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各族
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以上是“贞观之治”的
A.背景
B.措施
C.表现
D.原因
3.历史叙述本身包含着史实和对史实的解释。以下属于对史实解释的是
A.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B.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以洛阳为都城
C.唐玄宗在贤相姚崇和宋璟辅佐下实行一系列改革
D.唐代社会呈现出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4.唐朝诗人白居易在《登观音台望城》写到“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莱畦。遥认
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诗中描写的长安城特点是
A.规模宏伟、井然有序
B.商业繁荣、人口众多
C.文教昌盛、风气开放
D,重农抑商、功能分置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1页共7页
5.杜甫诗云“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反映了()的影响
A.开元盛世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朱温废唐
6.唐朝时灭西突厥汗国,使中央政权完全统一西域的帝王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7.下列史实中与其他三个性质不同的是
A.文成公主入藏
B.玄奘西行天竺
C.鉴真东渡日本D.新罗遣唐留学
8.认为“宇宙是由混沌的、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向天呼号,希望它有赏罚,或得到它
的怜悯和恩赐,都是极其荒谬的想法:只要人们掌握了客观规律,人力足以支配自然。”
的唐代思想家是
A.房玄龄
B.韩愈
C.柳宗元
D.郭子仪
9.曾在今滨州邹平生活过的北宋名臣范仲淹担任过知县、通判、知州、转运使、枢密副
使、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等职。他所担任过的这些官职反映了北宋
A.藩镇割据
B.崇文抑武
C.科举兴盛
D.分化事权
10.英勇壮烈杨令公、深明大义佘(shé)太君、智勇双全杨六郎、巾帼英雄穆桂英等杨
家将的故事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隋末唐初
B.五代十国
C.辽宋并立
D.金宋对峙
11.下表为北宋政治家有关商业的部分言论。据此判断,他们的相似主张是
范仲淹
“有逐处富实之家,不为商旅者,必须以利劝之。”
王安石
“盖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A.重商富国
B.与商争利
C.以商富民
D.农商并重
12.“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水平领先,南方人口在总量和增长速度方面都超
过了北方,社会经济长期稳定,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粮食供应都依靠江南地区。”以上
我国古代经济的表现出现于
A.唐代
B.北宋
C.南宋
D.明代
13.1987年发现于广东阳江海域的“南海一号”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
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这可以说明宋代
A.海外贸易的繁荣
B.榷场交易的广泛
C.造船技术的先进
D.经济重心的南移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2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