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38张PPT 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38张PPT 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新教材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3课
1.能用时间轴梳理西汉、新朝、东汉的历史进程;知道建立东汉的基本史实,能说出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和影响。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史实,并能说明这两大问题与东汉走向衰亡的关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 知道黄巾起义的基本史实,理解农民起义的作用。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我在汉朝当农民
农民张三
我是西汉末年的农民张三,我见证了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从东汉的建立,到光武中兴的盛世辉煌,再到外戚宦官专权的黑暗时期,以及最终黄巾起义的爆发。
农民张三
张三的自白
我本是西汉后期的一农民,只想守着自己的几亩薄田,安稳度日,可如今,这土地却被那些豪强大族肆意侵占。他们仗着权势,强取豪夺,我们这些小民毫无办法。我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苦开垦的土地被夺走,心中满是悲愤与无奈。
从农民张三的自白中,概括西汉后期的社会情况?
①地主兼并严重
农民张三
张三的自白
失去了土地,便失去了生活的依靠。为了活下去,我只能去给那些大户人家做佃农,可那地租高得吓人,一年辛苦劳作下来,所剩无几,连家人的温饱都难以保证。
这还不算,官府的赋税也是沉重不堪。各种名目的税赋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我们本就生活困苦,哪里还有余钱去交税?可若不交税,又会遭到官府的严惩。
从农民张三的自白中,概括西汉后期的社会情况?
②朝政腐败,赋税严重
农民张三
张三的自白
而且,这自然灾害也是频繁发生。旱灾、蝗灾、水灾,一个接着一个。庄稼颗粒无收,我们只能忍饥挨饿。看着饿殍遍野,心中满是绝望。
更可怕的是,这社会动荡不安。时不时就有盗贼出没,我们的生命和财产都受到严重威胁。想找个安稳的地方生活,却发现无处可去。
我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只盼着能有一位明君贤臣,来拯救我们这些受苦受难的百姓啊。
从农民张三的自白中,概括西汉后期的社会情况?
③自然灾害频发,农民流离失所,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西汉灭亡
①朝政腐败
②地主兼并土地,百姓流失所离。
公元9年,外戚王莽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1.阅读课本P73,说说西汉后期的国家出现了哪些问题?
2.王莽篡汉
想一想:王莽新政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加剧社会矛盾,激起各地农民起义
新政的实施不仅没有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加剧了社会动荡。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至涕泣于市道。
概况
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后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长安
西汉
东汉
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房舍)丘墟,田畴芜(荒芜)秽(杂草)……匹夫僮妇(儿童妇女),咸(都)怀怨怒 。
—— 《后汉书·冯衍传》
光武帝面临着怎么样的社会状况?
经济衰微,
社会矛盾尖锐
洛阳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如果你是光武帝刘秀,面对混乱的东汉社会,你会采取怎样的措施?
材料三 刘秀连续下达了六道释放奴婢的命令,解决了战乱之后土地荒芜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他还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省减刑罚。
材料四 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精简到十分之一)”。另外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
材料五 东汉政府把羌人内迁,把南匈奴内迁,把鲜卑内迁。此后,内迁各族的生活习俗逐渐跟汉人趋同,有些民族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语言,军队成为维持地方治安的武装。
(3)允许北方各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1)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作用:光武帝统治后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
(1)使衰落的汉朝重新振兴。
(2)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天下出现兴盛局面。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东汉集市画像
东汉牛耕图像石拓片
东汉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二牛一人一犁),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王景治理黄河,使被淹没的土地变成了良田。
手工业:冶铁、制瓷等手工业发展较快。(水排、青瓷)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毛泽东评价光武帝:
“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
光武帝刘秀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安定,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光武中兴”
(一个朝代由衰落到重新兴起,称“中兴”)
东汉中后期政局动荡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皇帝 即位年 卒年
和帝 10岁 27岁
殇帝 满月 2岁
安帝 13岁 31岁
顺帝 11岁 30岁
冲帝 2岁 3岁
质帝 8岁 9岁
桓帝 15岁 36岁
灵帝 12岁 34岁
少帝 14岁 14岁
献帝 9岁 54岁
推测:这个问题会导致东汉后期什么样局面的出现?
即位时的年龄平均: 9.5岁
平均寿命: 24岁
即位年龄小
在位时间短
王位更替快
观看视频,了解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概况,并思考以下问题。
阅读课本:思考东汉中后期以后“皇位更迭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全部封侯,各地上贡皇帝的物品要先送到他家才敢献给皇帝。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他就毒死了汉质帝。
外戚代表——“跋扈将军”梁冀
主要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帝早逝
幼主即位
母后临朝
外戚专权
君权旁落
皇帝
长大
依靠宦官
诛杀
外戚
夺回君权
宦官得宠
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把持朝政
政治统治腐朽
人民苦难深重
自然灾害频繁
官逼民反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材料:
(元嘉元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永兴二年)蝗灾为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
——《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
东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这种黑暗统治了,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
人祸
天灾
反抗
起义
黄巾起义
请自主阅读课文,找出关于黄巾起义的相关史实:
背景(原因):
爆发时间:
领 导 人:
特点:
结果:
影响:
184年
张角
1、东汉后期朝政腐败 2、自然灾害频繁
黄巾起义
创立太平道,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历时9月被镇压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黄巾起义口号: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起义者头绑黄巾,
被称为“黄巾军”
张角(?-184年),钜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人。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
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活动三:黄巾起义
3.影响
根据课本结合材料归纳黄巾起义的影响?
州牧割据
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地方州郡乱作一团。
东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改刺史为州牧,派重臣出任州牧,统领地方上的军政事务,地位在郡守之上。
州牧割据的局面,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瓦解。
思考:合作探究
比较“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归纳两汉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和作用,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背景 措施 影响
文景 之治 西汉建立,政局稳定,初步发展 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三十税一)和徭役;“以德化民”,废除酷刑;提倡勤俭治国 使西汉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
光武 中兴 东汉初建,政权不稳,百废待兴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三十税一),减轻刑法;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使东汉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共同点:都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都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生产;都减轻了农民负担,轻徭薄赋;都维护了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等。
启示:统治者要勤政爱民,关注民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等。
材料研读
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从来必可轻。
——《太平御览·菜茹部》
这是东汉后期的一首民谣。说说这首民谣反映出当时民众什么样的情绪。
思路点拨:从材料内容“剪复生”“割复鸣”“从来必可轻”及东汉后期的社会现实去分析。
提示:反映了东汉后期人民的愤怒情绪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重走东汉兴亡路,以史为尺量得失


东汉为何会走向兴盛?
又为何由兴盛到衰落?
1、统治者应该顺应民心,
 以民为本
2、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光武中兴
黄巾起义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经过汉高祖、文帝和我的共同努力,汉朝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景帝
猜猜“我”是谁?
我和景帝一直坚持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政策,奖励农桑,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
我和我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我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汉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我的统治时期被称为“光武中兴”,但我的后世帝王被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最终失去了政权。
汉文帝
汉高祖
汉武帝
光武帝
课堂总结
东汉的兴衰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王莽建立新朝,改制失败
25年,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措施:措施:释放奴婢,减轻田租,减轻刑罚,合并郡县,整顿吏治,允许北方各族内迁等
东汉中后期政局动荡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豪强大族势力膨胀
黄巾起义
过程:184年,张角率领黄巾军起义,最终被镇压
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随堂训练
1.东汉光武帝在分封功臣爵邑(爵位与城邑)时,阴乡侯阴识虽有军功,然以贵人阴丽华之兄身处外戚,竟不得增邑。当时,外戚授官也以九卿为限。材料说明光武帝时期( )
A.限制宦官 B.控制外戚
C.宦官专权 D.外戚专权
随堂训练
2.反腐败问题,因为涉及老百姓的利益,历来是民众最关心的话题。东汉时期光武帝采取的反腐败措施是( )
A.释放奴婢
B.实行三十税一
C.严惩贪官污吏
D.兴办太学
随堂训练
3.东汉刘秀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
A.大一统 B.文景之治
C.光武中兴 D.开元盛世
随堂训练
4.如下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最突出的朝代是(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北魏
随堂训练
5.历史漫画能简明地反映一定的历史现象。下图漫画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豪强势力膨胀
B.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C.农民起义爆发
D.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