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课件(共20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课件(共20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九下-第一单元-第一课
本课内容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况
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主要是印欧混血种人和黑白混血种人,次为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
这一地区大约从16世纪初开始成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当地居民与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主要语言,这两种语言都属拉丁语族,因此这一地区又被称为“”拉丁美洲”。
画书P2第一段(开头… 第七行前两个字)
【知识拓展】
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与印加文明被誉为美洲的三大古文明。
①玛雅文明:丛林中的智慧之光,这个玛雅文明包括现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这是第一个文明中心
②阿兹特克文明:血与金的帝国,是以墨西哥高原盆地为中心,也就是以现在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为中心,就在墨西哥首都附近
③印加文明:安第斯山脉的辉煌,在现在的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广大地区。



2.拉丁美洲被西班牙和葡萄牙统治
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拉美殖民地社会等级(… )
3.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①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殖民者残酷的统治和经济掠夺激起拉丁美洲人民的强烈反抗(根本原因)
(1)背景/原因:
②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外部原因)
(2)时间:
18世纪末19世纪初
(3)领导人:
玻利瓦尔(北部地区)
圣马丁(南部地区)
属于土生白人
(4)主力军:
佃农,种植园及矿场的奴隶、手工业者,小商贩等
属于混血人种、印
第安人和黑人
人物扫描-玻利瓦尔
人物扫描-圣马丁
圣马丁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在西班牙军队中服役多年,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获少校衔。
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致力于南美的解放斗争。1814年起圣马丁组织训练了一支骁勇善战的“安第斯军”,并指挥它于1818年解放了智利。1821年,圣马丁率部进入秘鲁,秘鲁宣告独立。不久,圣马丁将军队指挥权交给玻利瓦尔,悄然隐退,在欧洲度过了余生。他和玻利瓦尔会晤的内容,至今不明。但是,他以独立大局为重、急流勇退的精神受到后人的称赞。
圣马丁在实现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等国独立和解放的过程中建立了不朽功勋 ,在南美洲享有崇高的声誉。他与西蒙·玻利瓦尔一道被誉为美洲的解放者,1878年,阿根廷、智利和秘鲁三国共同尊其为“祖国之父”。
3.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4)过程:
①在北美洲北部地区,玻利瓦尔宣布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玻利瓦尔率领队伍打败西班牙军队。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亚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②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的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
3.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胜利的原因:
拉丁美洲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协同作战,南北夹击,为民族独立而英勇斗争,具有正义性。
有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领导人的卓越领导。
有统一的指挥。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地争夺中力量日益衰落。
(5)补充笔记
结局: 拉美人民取得胜利。
特点: 范围广,南北联合作战,有统一的指挥。
3.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6)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殖民统治、奴隶制和封建制度,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志,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实现民族独立,形成了后来的拉丁美洲国家格局,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性质: 是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2)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
1.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
①英国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业品。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经济掠夺
②英国殖民者还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宫的领地印度王公的领
地—政治压迫
③英国殖民者取消了对印度士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
教信仰—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
(1)19世纪中期 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①②③为(2)的具体体现/具体表现
知识补充: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英国在侵略印度的过程中,雇佣当地人当兵,为殖民统治服务,这些人被称为“土兵”。当时,驻印度的英印军队共24万人,土兵有20多万人。1857年初,发生了“涂油子弹事件”。英国殖民者发给土兵的子弹用涂有牛油或猪油的纸包装,使用时要用牙咬开。土兵信奉印度教或伊斯兰教,印度教教徒敬牛,伊斯兰教教徒禁食猪肉。英国殖民者的行为严重伤害了土兵的宗教感情,成为大起义的导火索。
2.印度民族大起义
(1)时间:
(2)参与者:
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一些被剥夺了权力的印度王公
1857年-1859年
(3)重要人物:
章西女王
:领导者
人物扫描-章西女王
2.印度民族大起义
(4)过程:
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一些被剥夺了权利的印度王公也参加起义。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起义军取得了德里。(英军虽然武器先进,但还是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攻陷德里)在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有三个起义中心,密拉特、德里、章西,他们各成体系,没形成统一领导,使得他们前后不能呼应。不利于战争的开展。最后,起义被英国殖民者镇压。
2.印度民族大起义
(5)结局:
起义军被各个击破,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
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主要是封建王公,这些人后来很多都被英国收买了,所以逐渐退出起义
印度的民族大起义组织不严密,较为松散,各自为战,敌人各个击破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实力远在印度之上
缺乏统一指挥、发生内讧、叛乱和投敌等。
(6)失败的原因:



(5)地位/意义:
①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②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印度民族大起义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性质:
是民族解放运动。
答:1.(1)主观上(内因):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殖民统治阻碍拉丁美洲社会进步,激化民族矛盾;拉美经济发展是摆脱宗主国控制的经济动因;启蒙思想传播增强了拉美人民民主自由意识。
(2)客观上(外因):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激发了拉美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西班牙、葡萄牙被法军占领,殖民统治力量受到极大削弱。
答:2.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