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7张PPT)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节流水地貌新课讲解-探究1位于四川南充嘉陵江边的青居镇,镇的南北各建有一个码头,北边的叫上码头,南边的叫下码头。青居人家到曲水赶场、走亲戚,去时从上码头乘船是顺水,回来乘船在下码头上岸也是顺水,形成了可能是我国河道里唯一的“来也顺水,去也顺水”的奇特航程。旧时,纤夫早上从下码头出发,傍晚投宿上码头,依然住进头天晚上的客栈,素有“行船走一天,步行一袋烟”之说。嘉陵江青居镇附近遥感影像河流流向新课讲解-探究1问题探究1.嘉陵江在这一段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形状呢?2.想一想,流水能塑造出哪些地表形态?试举例说明。嘉陵江在此处形成这种特殊的河流形态,主要是受地形的制约。当然,河流流经此处时,对两岸的地貌形态也起着雕塑作用,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凸岸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平原:华北平原……流水地貌1.定义:流水是地表常见的外力作用形式。流水塑造的地貌,称为流水地貌。思考:流水对地表会有哪些作用?侵蚀、搬运、堆积2.类型: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拓展:流水侵蚀流水侵蚀:流水破坏地表,掀起并带走地表物质的作用称为流水侵蚀作用。类型:⑴溯源侵蚀: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延长)⑵下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加深)⑶侧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拓宽)新课讲解- 一、流水侵蚀地貌1、“V”形河谷的形成山区河谷中表现最为明显。河流切入基岩,河谷横剖面呈“V”形,两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纵剖面坡降很大,河床底部起伏不平,水流湍急,沿河多急流、瀑布,侵蚀作用以下蚀为主。虎跳峡位于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之间,两岸高山夹峙,峭壁耸立,山岭高出江面达3000米以上,中间江面宽仅30-60米,湍流激荡,山轰谷鸣,气势非凡。新课讲解- 一、流水侵蚀地貌2.河谷的演变初期: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V”字型。中期:下蚀减弱,侧蚀加强,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成熟期:侧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槽型。拓展:凹凸岸从蓝色箭头处倒水,模拟河水流动,A、B两岸哪一岸的旗帜会先倒?为什么?规律:凹岸侵蚀,凸岸沉积凹岸:河道深,流速快,少淤积,可以筑港。凸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作为农业用地和聚落点,或淘金挖沙;新课讲解- 一、流水侵蚀地貌21231.河床2.河漫滩3.阶地——枯水位- - - -洪水位3、河漫滩: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4、河流阶地:在河谷两侧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河谷横剖面结构示意图河漫滩的形成: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往往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新课讲解- 一、流水侵蚀地貌澜沧江峡谷河流阶地为什么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新课讲解- 一、流水侵蚀地貌1.河流阶地不能被洪水淹没,适合人们居住;2.河流阶地地形平坦,利于交通和耕作;3.河流阶地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4.距离河流较近,用水方便。解析:新课讲解-阅读1阅读—裁弯取直与牛轭湖平原地区蜿蜒曲折的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较少,可以侧向自由发展。当河床弯曲愈来愈大时,河流的上下河段愈来愈接近,曲流呈“Ω”形,出现狭窄的曲流颈。洪水期,曲流颈可能被冲开,河流不经过曲流而直接进入下一河段,这种现象称为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后,弯曲河道被废弃,形如牛轭,称为牛轭湖。【知识拓展】牛轭湖的形成新课讲解-活动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深切喜马拉雅山转折处。它是世界最大的峡谷,长504.6千米,高峰与谷底相对高差6009米,江面最狭处仅35米。峡谷水力资源极为丰富,两岸森林郁郁葱葱。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景观新课讲解-活动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1.结合所学知识,描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貌的主要特点。“V”型谷峡谷深且弯曲,两侧山体较为陡峭,谷底狭窄。新课讲解-活动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2.结合新生代发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相关知识,查看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讨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与哪些因素密切相关。直接原因:地壳的抬升作用(板块的挤压碰撞)间接原因:流水下切(降水丰富,流量大)新课讲解- 二、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1冲积扇新课讲解-二、流水堆积地貌2洪积扇:暂时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扇状堆积体。洪积扇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洪积扇冲(洪)积扇堆积物自顶点向边缘,颗粒物由粗到细。新课讲解-二、流水堆积地貌3在河流的中下游,或河流流经盆地时,常形成沙洲和地形平坦的冲积平原。当河流挟带较多的泥沙入海时,泥沙在河口大量沉积,常形成三角洲。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新课讲解- 阅读2阅读—江心洲江心洲系河流中的沙洲,由河流挟带的泥沙沉积而成,多位于河流中下游,或流速相对缓慢的宽谷段。有的江心洲平时出露水面,洪水泛滥时顶部会没入水中,发生泥沙沉积;有的江心洲则长期出露水面,洪水期也不没入水面以下。江心洲四面环水,常形成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一些江心洲具有特别的利用价值,如长江口崇明岛、湘江橘子洲等。长沙湘江橘子洲课堂巩固练习B课堂巩固练习 BCD新课讲解-三、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滑坡是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典型滑坡示意滑坡体滑动面我们家乡发生过滑坡么?如果有,又造成了怎样的损失呢?(1)危害:掩埋农田和村庄,阻断道路,淤塞河道,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新课讲解- 阅读3中小滑坡的治理某滑坡位于四川境内319国道路堑(从原地面向下开挖而形成的路基形式)段,长约160米,厚6-8米,滑坡前缘至滑坡后壁最远距离52米,滑坡体积约2.6万立方米。由于开挖路堑形成空面,治理之前,滑坡一直处于活动状态。遇降雨天气,滑坡体每天滑移35-40厘米,坍落的泥土堵塞了公路边沟,影响了319国道的正常通行。对该滑坡修筑抗滑挡墙进行支挡,采用分段开挖砌筑的方式,辅以排水和减重措施,有效防止了滑坡状况的继续恶化。经过治理,滑坡体基本稳定。道路边坡加固(2)滑坡的治理措施?新课讲解- 活动3滑坡治理2015年11月13日,浙江丽水发生特大型滑坡。经调查,此次滑坡是在地形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和降雨长期作用下形成的,造成了重大损失。读图,完成相关任务。浙江丽水滑坡灾害现场(3)总结滑坡的形成条件?新课讲解- 活动31.图中滑坡发生后,对当地环境会产生哪些重大危害?2.滑坡多发地区具有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在滑坡多发地区,人们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自然环境:改变地貌;破坏植被;危及地表径流;伤害野生动物,破坏生态平衡等。社会环境:建筑被破坏;人员伤亡;交通阻塞等。自然环境特征:地质结构不稳定,岩石易破碎,有软弱结构面,地形陡峻,降水多且强度大等。防范措施: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坡面修排水沟;增加植被覆盖率等。新课讲解- 三、滑坡和泥石流2.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固定碎屑物和水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1)条件:地形陡峻、多疏松碎屑物、大量水流。新课讲解- 三、 滑坡和泥石流在野外活动时,人们该怎样应对泥石流的威胁呢?新课讲解- 三、 滑坡和泥石流(2)、泥石流避灾措施连续降雨或暴雨时,不要在沟谷中逗留。不要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大树可能会被冲倒。新课讲解- 03 滑坡和泥石流向泥石流沟两侧迅速躲避,不要顺沟往下跑。发现泥石流后要及时报告,以便下游和沟口的居民及时撤离。新课讲解- 活动3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在我国一些山区,因频繁的地质构造活动、陡峻的地形地貌、短时强降雨,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泥石流灾害威胁突出。2010年8月7日,受强暴雨的影响,甘肃舟曲县城北面三眼峪和罗家峪暴发特大泥石流,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发生后,政府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对灾区泥石流进行了综合治理。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现场新课讲解- 活动3危害:造成人员伤亡和摧毁城乡建筑、道路、工厂矿山、水利工程、毁坏耕地等。原因: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降雨的影响;⑴简述泥石流可能造成的危害,扼要说明我国泥石流分布范围广的原因。(3)总结泥石流的危害。新课讲解- 活动3①加强植树造林;②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③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⑵目前,根治泥石流的难度极大,泥石流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议一议,为减少泥石流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可采取哪些预防措施?(4)总结泥石流的预防措施。新课讲解- 活动3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水对地表的侵蚀始于坡面,降水在坡面上汇流,冲刷地表,形成各种侵蚀沟。降水在斜坡上汇集成线状水流,将地表侵蚀成不规则的细沟;随着侵蚀力度的加大,部分细沟逐渐下切加深,沟边出现明显的沟缘,沟头形成小陡砍,再进一步下切侵蚀便可形成冲沟。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冲沟普遍发育,并且规模较大,长度可达数千米或数十千米,深度达数十米至百余米。读下图,完成相关任务。新课讲解- 活动3特点:支离破碎、千沟万壑原因:土壤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毁林开荒、陡坡开垦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⑴描述我国黄土高原地貌的特点,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新课讲解- 活动3滑坡;洪涝;沙尘暴;水土流失等。⑵黄土高原的这种地貌特征,可能造成哪些自然灾害?新课讲解- 活动3积极意义:减少黄河径流泥沙含量;增加“土壤水库”库容;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减缓水库淤塞、延长拦河水库寿命等。消极意义:短期内影响水沙平衡,可能导致河岸坍塌,影响行洪安全;减少河口区泥沙补给,甚至引起三角洲海岸线侵蚀后退。⑶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如植树造林、种草以保持水土,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打坝淤地等。讨论这些环境整治与生态重建工作的重大意义。新课讲解- 活动3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在河漫滩发育演变过程中,新的裸露、湿润土地的形成,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河漫滩上不同树龄树木的分布隐含着河道演变的许多信息。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读下图,完成相关任务。新课讲解- 活动3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⑴图中有两个废弃的曲流,试着在图中标记出来,并说明理由。甲乙甲处有一段陡坎内树龄为10-20年,最老树龄为20年,说明这个河道20前存在;乙处树龄在0-12年,最老树龄为12,说明这个河道12年前存在。新课讲解- 活动3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⑵推测上游曲流发生裁弯取直的时间,并说明理由。1948年左右。树龄等值线分布图为1968年绘制,最老树龄为20年,说明河流的裁弯取直至少在20年前。课堂练习1.该地最可能的地理景观是( )A.“V”形谷 B.“U”形谷C.河流 D.瀑布D下图中一条河流沿箭头方向流动。读图,回答1-2题。2.该地理景观的形成是由于(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 D.风化作用A解析:图中C层为松软沉积物,在强大的流水侵蚀作用下可被冲刷掉,A层较坚硬不易被侵蚀,B层较软,容易受到侵蚀,最终可能形布瀑布。课堂练习知 识 导 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