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空定位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BC476BC256东周时期春秋时期战国时期BC475BC770平王东迁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秦灭东周BC221秦并六国周敬王卒奴隶社会逐步解体封建社会逐步形成导入谈谈你印象中的春秋战国大发展时代大变法时代大繁荣时代大融合时代壹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春秋战国时期的形势如何?◎桓王中箭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下》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1.列国纷争政治动荡: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壹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春秋战国时期的形势如何?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西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战国)春秋时期,齐、晋、楚、吴、越等诸侯国先后建立霸权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1.列国纷争壹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观察下图,思考列国纷争客观带来了怎样的时代发展?2.华夏认同华夏北狄西戎东夷南蛮华夏诸侯国数量减少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修筑长城,抵御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的侵扰秦楚两国融入中原文化圈国家日益趋向统一;华夏民族界域向四周扩展,推动了民族融合,同时中原文化圈扩大,华夏认同观念进一步发展。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华夏”贰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农业手工业商业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等。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富比王侯。◎考古出土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都江堰及其工程示意图贰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铁犁牛耕的使用给当时的社会带来怎样的变化?1.经济发展铁犁牛耕的使用抛废公田、开垦私田井田制逐步瓦解国家收入减少各诸侯国税制改革进一步推动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新兴地主、自耕农阶级形成生产力提高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个体农耕兴起阶级关系变化:贵族vs奴隶 转为 地主vs农民经济大发展 政治的大变革(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社会逐渐建立)→贰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2.变法运动国家 国王 措施 成效魏 魏文侯 李悝变法,发展经济,改革军事。 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楚 楚悼王 吴起变法,加强中央集权。 国力一度强盛赵 武灵王 学习胡服骑射。 军力强大韩 汉昭侯 申不害改革。 取得一定成效齐 齐威王 邹忌改革。 成为较强大的国家燕 燕昭王 乐毅改革。 国家强盛贰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2.变法运动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的原因?①铁犁牛耕使用,生产力提高(根本);②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③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④法家思想出现。贰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2.变法运动商鞅变法 领 域 主 要 内 容政治经济社会阅读教材,完成下表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废分封,行县制,君主任免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推行土地私有制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实行什伍连坐制,互相纠察告发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一定程度上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官僚政治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农业的发展(小农经济)加强了户籍管理,有利于增加赋税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叁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势力增强,这次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家学派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百家:原指先秦时代各种思想流派所具有代表性的家族,后指各种政治、学术派别。争鸣: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纷纷著书立说,阐发自己的观点,互相诘难、批驳,其目的都是寻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叁百家争鸣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百家争鸣的背景①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②经济:生产力发展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促进学术文化发展(根本原因);③文化:私学兴起,学术下移;④阶级:“士”阶层活跃,受到重用。叁百家争鸣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儒家 孔子 春秋孟子 战国荀子 战国墨家 墨子 战国道家 老子 春秋庄子 战国法家 韩非 战国兵家 孙膑 战国阴阳家 邹衍 战国仁;德 ;有教无类;畏天命,敬鬼神;性相近性善论;仁政;民贵君轻;先义后利性恶论;隆礼重法;君舟民水兼爱;非攻;尚贤;节用道、朴素辩证法、无为而治、小国寡民齐物;逍遥自由;乐天安命变法革新;以法治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相生相胜;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阅读教材完成下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叁百家争鸣影响:①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②推动了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阶段;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摘编自易中天《先秦诸子文化》这一“跨世纪大辩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肆文艺科技的发展1.文学(1)《诗经》①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②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③地位:中国第—部诗歌总集④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2)楚辞①含义: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②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③代表作: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肆文艺科技的发展2.科技(1)天象观测:留下了世界最早的哈雷彗星的记录。(2)天文著述:《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石氏星表》是世界最早的星表。(3)发明发现:战国时期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墨经八条”《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4)数学: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九九乘法口诀,发明筹算计算(5)医学:扁鹊-四诊法,《黄帝内经》肆文艺科技的发展3.绘画、戏曲(1)战国时期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帛画《人物龙凤图》造型准确,主次分明,线条流畅,色彩绚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人物龙凤图》课堂小结春秋战国争霸兼并铁犁牛耕变法运动百家争鸣政治大纷争经济大发展制度大变革思想大解放民族大交融华夏认同真题演练1.有学者认为,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必须“礼崩乐坏”,然后才有“天下定于一”。……由“封建”转向“郡县”,确实是中国社会演进中的“历史大关节”。由此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周朝“礼崩乐坏”A.导致王室衰微诸侯争霸B.客观上促进社会转型C.利于建立封建专制体制D.直接推动了国家统一B真题演练2.孔子主张“正名”。所谓“正名”指的是“正定名分”,即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自己的本分,不越位,不僭礼。与此观点相似的主张是A.多闻阙疑、多闻阙殆B.正复为奇,善复为妖C.恻隐之心、托古改制D.天下有道、克己复礼D本课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