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信息、人员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1.经济全球化2.劳动力的全球流动(1)背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加强,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2.劳动力的全球流动(2)发展历程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吸收了大量劳动力,推动了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原因:二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西欧国家谋求共同体,经济实力增强;大洋洲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2.劳动力的全球流动(2)发展历程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东地区的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大量非洲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同时,经济高速发展的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吸引许多亚非移民。原因:中东产油工业发展迅速;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发展迅速。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2.劳动力的全球流动(2)发展历程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③20世纪90年代:东欧国家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原因:20世纪九十年代,长期受到苏联模式影响的东欧国家经济发展困难,社会经济出现严重危机,而西欧、北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①背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企业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国公司的推动。2.劳动力的全球流动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3)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改变制造业产品的知识含量已从1950年代的20%上升到近来的70%。廉价原料或能源以及廉价的非技术劳动则相应地越来越不重要(在美国)国外出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近几十年有显著增长,远超过低技术移民的数量。——让·巴蒂斯特·梅耶等《技术移民与知识的新地缘政治学》②变化:a) 20世纪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b)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贸易、金融等行业的就业机会增加,企业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全球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新的趋势,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作为移民中的“知识精英”,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劳工迁移精英迁移2.劳动力的全球流动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3)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改变材料: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聚集了100万以上的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人才,他们的母语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和习俗各异,共同推动了“硅谷”成为创新高地。材料:二战以来,欧洲所接纳的移民人数不断增加,这些移民逐步成为欧洲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欧洲经济迅速发展,国际资本大规模地流向欧洲,生产的扩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二战夺走了欧洲大量的青壮劳力,人口的低出生率又不能及时弥补劳动力缺口,因此,欧洲便成为大规模移民运动的目的地之一。——薛永生《战后欧洲移民与移民政策研究》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2.劳动力的全球流动③影响(3)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改变材料:在社会就业层面上,大量移民对当地劳动力市场也形成了冲击。尽管移民人口的失业率远高于当地人,但许多欧洲人和某些政党依然认为,大量移民的存在明显挤压了本国公民的就业空间。在国家安全层面上,大量移民的存在对国家安全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缺乏有效的一体化社会融合政策,来自北非的移民及其后代,在社会教育、就业、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备遭歧视,因而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刘晓平《战后欧洲移民政策与地中海南北移民问题初探》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2.劳动力的全球流动③影响(3)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改变③影响a)对迁入国积极性:增加人力资源,弥补本国劳动力的不足,因而起到促进迁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国际人口迁移对迁入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多元兼容的移民文化。消极性:移民特别是难民的大量涌入,加剧了世界部分地区的紧张局势,成为某些地区不安定的因素。由于大量移民特别是非法移民的涌入,在短期内难以解决住房和就业问题,因而加剧了社会矛盾。2.劳动力的全球流动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3)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改变③影响b)对迁出国积极性:缓解了发展中国家高速增长的人口对有限资源的压力,使移民迁出国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更多的就业和工作机会。消极性: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流失,进而可能会影响迁出国经济的发展。2.劳动力的全球流动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3)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改变二、难民的困境和救助1.难民的概念:难民是现代社会移民中的一个独特群体。他们因为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各种原因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意返回原籍国。20世纪后,世界难民问题日益突出。二战前: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如遭到纳粹德国迫害而流亡的犹太难民;二战后: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2.难民的表现:3.地位:在收留国一般没有基本的国民权利,处境艰难。二、难民的困境和救助4.难民的救助:(1)1950年,联合国成立“联合国难民署”,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2)1951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3)1966年,联合国又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扩大1951年公约的适用范围。(4)2000年12月4日,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的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二、难民的困境和救助5.难民问题的现状尽管国际社会在难民的人道主义救助上作了很大努力,但仍没有改变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任重道远。二、难民的困境和救助近年来世界难民日主题2014年:“因战争而导致分离的家庭即便只有一个也太多”2015年:“倾听难民的故事,如同你我一样”2016年:“移民与难民质问我们;慈悲福音的答覆”2017年:“我们与难民同在”2020年:“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每个行动都很重要”2022年:“不论何人、何时、何地,每个人都有寻求安全的权利”2023年:“为流离失所者点亮希望”6.应对难民问题(1)减少战争、维护世界和平;(2)尊重和保障人的基本权利;救助难民应遵循人道主义与人权原则。(3)坚持不推回原则和临时避难原则。(4)落实目的国管理难民的责任与义务。(5)充分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二、难民的困境和救助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1.移民社会: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世界出现了遍及各国的移民社会,移民社会的居民由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组成。3.移民社会典型代表:美国、新加坡2.移民文化:在不同文化的交汇、借鉴与认同中,这些移民社会形成各种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3.移民社会典型代表:美国(1)由来:在不同历史阶段,世界各地的移民来到北美,共同建设美利坚合众国。(2)特征:吸收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文化,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移民文化,具有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3)影响:①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显著,为美国发展带来活力。②多元文化传统使美国社会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3.移民社会典型代表:新加坡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1)背景:19世纪以来,苏伊士运河的通航缩短了东南亚与欧洲的航程;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使新加坡成为贸易大港和国际化都市,并成为独立国家。(3)特征:文化多元和谐共处,独特文化景观。(2)人口构成:来自中国南方各省的华裔移民,超过70%,其次为本地的马来族,还有10%印度裔移民。3.移民社会典型代表:新加坡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3)表现: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3.移民社会典型代表:新加坡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节日名称 节日日期新年(西洋人新年) 1月1日农历新年(华裔新年) 农历1月1日耶稣受难日 复活节的前一个星期五劳动节 5月1日卫塞节(佛诞) 5月7日开斋节(马来裔新年) 5月24日国庆日 8月9日哈芝节(感谢安拉) 7月31日屠妖节(印度裔新年) 11月14日圣诞节(耶诞) 12月25日1. 2001年,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创立国际移民对话机制,秉持“开放和自由原则”,“向所有移民利益相关者开放”,让他们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讨论,“分享特定移民问题领域的政策方针和有效做法”。该机制A.有利于国际移民问题的协调合作B.促进了移民社会文化认同C.促使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新趋势D.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课堂检测A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欧洲民众对移民群体的增长速度和高生育率深感不安。他们开始担忧“欧拉伯”(欧洲Europe和阿拉伯Arabia)的出现,开始思考“who are we"的问题,开始怀疑若干年后欧洲还能否是欧洲人的欧洲。这反映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A.人们否定了社会交往B.南北方民族融合的发展C.多元文化主义的困境D.弱势群体边缘化的加速课堂检测D课堂小结本课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