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价值与价值观 教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价值与价值观 教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1《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及解读
(一)课程标准
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解读
1.引导学生比较人与物价值的差异,促使学生正确理解人的价值,认识到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帮助学生领悟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深刻理解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会影响人生各方面的选择。
3.使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并探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价值与价值观》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六课的第一框。本框包含三目内容:第一目“人的价值”阐述价值的含义以及人的价值的内涵与判断依据;第二目“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讲解价值观的含义与导向作用;第三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重要性及培育践行的要求。这三目以认识人的价值为起点,到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再到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出从认识到实践的逻辑过程。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在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对价值观有初步了解,但尚未形成哲学层面的理性认知。他们课堂参与积极性高,具备一定合作探究能力,但在辩证分析和深入思考问题上需要教师引导。此外,学生虽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但在理解深度和亲身践行方面有待提升。
三、核心素养目标
(一)政治认同
通过对价值和价值观的学习,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要求转化为日常行为准则,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科学精神
帮助学生理解价值、人生价值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明白不同性质的价值观具有不同作用。
(三)公共参与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树立正确价值观,积极为社会做贡献。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人的价值的特点及评价标准。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二)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领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及有效途径。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议学情境:展示2025年5月27日云南丽江华坪女高张桂梅办公室里的捐赠仪式相关报道。一个学校日常使用的小喇叭、学生们集体写给张桂梅的教师节贺卡、一面华坪女高升旗仪式使用的国旗以及张桂梅手抄的党章和党的二十大报告,这5件(套)实物正式入藏国家博物馆。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博物馆收藏这些实物的意义,提问:从哲学角度看,什么是价值?
学生活动:观察材料,思考问题,尝试发表自己对价值概念的理解。
议学提示:国家博物馆收藏张桂梅老师的实物,彰显了她在教育公平和精神传承中的独特贡献,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从哲学角度看,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这些实物既体现了社会对教育事业的认可(社会价值),也展现了精神力量对人们思想的激励(精神价值)。
议学总结:引出本节课主题“价值与价值观”,强调理解价值概念是认识人的价值和价值观的基础。
(二)新课讲授
一、人的价值
议学情境:展示张桂梅老师扎根滇西贫困山区四十余载,倾尽毕生心血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以病弱之躯奔走筹资,助力2000余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担任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成为130多名孤儿的“妈妈”,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等事迹材料。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她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并赢得多项荣誉,结合教材谈谈人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评价张桂梅老师的价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和教材,小组讨论,分析人的价值的体现,思考对张桂梅老师价值的评价。
议学提示: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张桂梅老师通过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和帮助贫困儿童,展现了个人对教育事业的责任与贡献,这属于社会价值;而她赢得“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则体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张桂梅老师无私奉献、燃灯教育,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高度统一的典范。
议学总结: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包括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和自我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3.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议学情境:展示2025年6月张桂梅校长拖着病体、手持喇叭,在云南华坪女子高中考点外送考的新闻报道和视频。报道中她表示,“活着就送她们,走到哪我陪到哪,给她们自信和力量!”
教师活动:提问学生张桂梅15年如一日坚守送考这一行为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观?结合教材谈谈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何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的含义。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和材料,思考问题,小组讨论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表现。
议学提示:张桂梅校长的行为体现了以教育改变命运、无私奉献社会的崇高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是这种坚定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她在艰苦条件下始终坚持为学生送考,给学生传递信心和力量。她的事迹生动说明了价值观对个人行为的激励和引领作用。
议学总结:
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同时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且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不同的价值观导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和行为选择,正确的选择有利于成功,错误的选择导致失败。
4.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们走美好的人生道路,错误的价值观则会使人走向歧途。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议学情境:展示2025年各地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的图片和报道,如某社区组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某学校举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班会等。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提出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从这些宣传教育活动中,思考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生活动:观察材料,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并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问题。
议学提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2.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3.培育和践行途径: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从自身做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如在学校尊敬师长、努力学习,在社会遵守公德、关爱他人等。
议学总结: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知识点整合:
6.1价值与价值观
1.人的价值
⑴哲学上的价值: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价值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⑵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①人的价值:人生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其中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新修订)
②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a.个人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的需要。即社会价值的实现
b.个人付出心血和劳动,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了自我的满足。即价值的自我实现。
③人的价值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归根到底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看他对社会发展、对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提醒】
1.全面理解哲学上的价值
(1)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它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人即主体的需要;二是事物即客体的某种性质、结构和属性,二者缺一不可。
(2)是在具体价值的基础上概括和抽象出来的,它比具体领域里的事物的价值更广泛、更抽象。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里的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3)人生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社会的贡献可以是物质方面,也可以是精神方面。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有价值的人生并不否认追求个人利益
实现人生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个人利益。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既要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也不能否认社会对个人需求的尊重和满足。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中体现出来,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
3.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不是对等关系
(1)一般来说,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个人的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自我价值。这两方面内容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个人对社会作出贡献,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为个人获得打下了基础。个人从社会那里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这会激发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2)贡献与获得不是对等的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应该居于首位,“贡献越多,获得越多”的观点是片面的,因为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无私奉献是我们应该大力倡导的精神。
2.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⑴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其实质是一种社会意识。
⑵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都是在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不能说是决定作用)
③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④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消极的导向作用
(3)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醒】1.不能忽视或夸大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应该辩证认识其导向作用,既不能忽视其导向作用,也不夸大为起决定作用。
2.价值观要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否则就不能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3.价值、人生价值和价值观
比较 价值 人生价值 价值观
区别 含义 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涵盖范围 涵盖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只涵盖人生领域的价值 是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属于主观范畴
联系 ①价值在人生领域的具体体现就是人生价值。②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价值观。③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看法及观点就属于人生价值观
4.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5、价值观的主体差异性: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主体、不同时代的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既受到自己的阶级立场和生活环境的影响。
6、价值观导向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②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培育什么样的公民)
(2)基本内容的重要性:
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提别提醒】
1.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2.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一是要勤学;二是要修徳;三是要明辨;四是要笃实。其中明辨是指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
3.我们倡导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这一价值观主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集体利益即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它不排斥个人利益,而是重视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强调发挥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使之成为推动整个国家、民族进步的动力。
4.人的价值两方面不是对等的,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索取”这个词可以用;“人生价值是贡献与索取的统一”这句话是对的。人的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这句话对。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与集中表达。
注意:否认、丑化英雄人物属于历史虚无主义。
六、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价值的含义、人的价值的体现与评价、价值观的含义与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践行等。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回顾,补充完善知识体系。
七、课后练习
1、(2021·广东高考)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每个人在他生活中都经历过不幸和痛苦。有些人在苦难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观、消极,发出绝望的哀号;有些人在苦难中还想到别人,想到集体,想到祖先和子孙,想到祖国和全人类,他就得到乐观和自信。”其中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
①价值观源自于对个人生活遭遇和处境的反思
②价值观对社会与人生有重要的驱动和制约作用
③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基于个人利益形成的价值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解析: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源于社会存在而非个人生活反思,①错误。冼星海的话体现不同价值观导致不同人生态度,说明价值观对人生和社会有驱动、制约作用(②正确)。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可能超前或滞后于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③正确)。基于个人利益的价值选择可能阻碍社会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才是发展动力,④错误。故选 C。
2、(2023全国甲卷)在讲究效率、与时间赛跑的时代,“治愈”“解压”“诗和远方”等网络热词在青年群体中广泛传播,面对成长中的挑战与困难不“躺平”、不消沉、不抱怨,而是主动营造“治愈瞬间”、仔细体味“幸福时刻”,让人生充满温暖与亮色,成为青年人进行心理调适、积蓄昂扬斗志的新手段。这说明:
①价值观正确与否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评价
②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其发展而变化
③价值观往往因人而异,都应当得到包容与认同
④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解析:价值观由社会存在决定,其正确与否不取决于价值评价,①错误。“治愈” 等热词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反映了青年群体的心理需求,体现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其变化,②正确。价值观有正误之分,错误价值观不应被认同,③错误。青年通过积极心理调适积蓄斗志,体现价值观对人生选择的重要影响,④正确。故选 C。
3、开国将军甘祖昌,参加过井冈山斗争、五次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荣获过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
长征路上,甘祖昌和同村战友约好,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搞建设,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革命胜利后,曾经的誓言让他心中的乡愁越酿越浓。1957年8月,他主动辞去军队领导职务,秉持“共产党人不能享清福,要艰苦奋斗一辈子”的信念,举家回到家乡沿背村务农,他把70%的工资捐给了家乡的建设事业,有关部门按照规定要给他盖房配车,被他一一拒绝。他领着乡亲们修水利,建电站,架桥梁,绿化荒山,改造冬水田…一项项利民工程帮助村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1986年,甘祖昌病逝,留给妻子和儿女的唯一遗产是三枚勋章。
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甘祖昌的一生是如何体现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情怀的。
参考答案:
(1)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导向,对人们认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影响改造世界的活动。(原理逻辑)
(2)甘祖昌从革命到建设,都不忘初心,淡泊名利,始终牢记为百姓的幸福生活而奋斗的使命;(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3)他辞去领导职务,为了信念回乡务农。(是人生的重要导向)
(4)他带领乡亲摆脱贫穷、走向富裕。(影响人们行为选择,影响改造世界)
八、教学反思及反馈评价
1.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时政热点和生活实际理解抽象的哲学概念,多给予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对于价值观导向作用等较难理解的内容,可增加更多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2.反馈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核心素养的提升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行个别辅导或集中讲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