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6届新高三开学联考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共8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发现,兽面纹最早见于良褚文化的陶器和玉器上,如“玉琮王”(左图),其后又有二里头出土的兽面纹牌饰。兽面纹盛行于二里岗上层时期至西周时期,春秋时期又频繁出现在晋式青铜器之上(右图)。这可以用来说明中华早期文明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独立兽头习时风c95下回可间)有面廓无面廓各部分由线条组成兽头图恶到娴阿是尾微之型oODg元连身只G单独身躯身分为两细条由线条组成A.建立在狩猎经济基础上B.具有较为明显的连续性C.呈现出南北互动的特征D.宗教神秘色彩日趋浓厚2.下表所示为史籍中关于汉代公田所有权变更的部分记载。据此可知记载出处元凤三年(公元前78),罢中牟苑赋贫民《汉书·昭帝纪》(宣帝时,广陵厉王)相胜之奏夺王射陂草田以赋贫民,奏可《汉书·武五子传》霍山日:“今丞相用事,县官信之,尽变大将军时法令,以公田赋与《汉书·霍光传》贫民,发扬大将军过失”元始二年(公元2),安汉公、四辅、三公、卿大夫为百姓困乏献其田《汉书·平帝纪》宅者二百三十人,以口赋贫民A.赋民公田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B.汉代土地兼并得到一定控制C.汉朝政府的统治基础逐步扩大D.两汉时期土地制度有所调整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3.下图所示为北魏宗室元思墓志上的部分文字。这集中反映出此时期恭河孫待中南踢皇永帝A.小篆书法获得进步B.民族交融得到发展C.洛阳成为北魏都城D.汉字得到各族认同4.隋朝开皇七年(587)秋九月,隋文帝诏书明示:“西梁之运已尽,朕念其祭祀不绝,故特封萧琮为莒国公,赐食邑三千户。”开皇十四年(594)冬,闰十月,甲寅,诏以齐、梁、陈宗祀废绝,命高仁英、萧琮、陈叔宝以时修祭,所须器物,有司给之。隋文帝的这些言论和做法A.意在推动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体现出对宗法关系的高度重视C.有利于增进政权合法性认同D.反映出对儒家民本思想的尊崇5.史载,契丹建国后,或自称“轩辕黄帝之后”,或认为“辽之先,出自炎帝”。李元昊建国后,“自称西朝,谓契丹为北边(朝),宋为南朝,辽宋夏当共奉‘中国’之号”。这些记载体现出A.各民族间的矛盾渐趋缓和B.宋朝注重对周边的文化输出C.夷夏有别的观念已被摒弃D.华夏认同观念的进一步发展6康熙帝规定:“凡差遣审事官,不必俦给印信。事完日,其本章即缮明启奏日期,用地方督抚印信;如事关督抚,即用藩桌印信。”雍正帝则规定:“议准铸造软差大臣关防六,如督抚式,三品以上用;钦差官员关防四,如道员式,四品以下用。均豫铸存部。由部给发带往,事竣缴回。”这一变革A.造成了政治体制的僵化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削弱了督抚的监察权力D.意在完善对基层社会政治治理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