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末试卷
八下历史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图1说明了参会代表
图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会代表的名额
A. 来源广泛 B. 年龄受限 C. 界别单一 D. 遍布全国
2. 从1842年的割地赔款到2022年中美战略对话中的唇枪舌剑,历史告诉人们“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已不是那个中国”。那么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胜利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 “经过朝鲜战争的交手,美国不得不对中国的利益有所顾忌。比如在越南战争中,美军的轰炸机从来不敢越过北纬 17 度线轰炸北越,没有别的,它怕引起中国的反应。”这体现了
A.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B.抗美援朝战争后美中关系发生转折
C.越南战争中美国军队战斗力下降 D.中国与美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

1
)4.图3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关系图。对其中重合部分(用阴影表示)理解正确的是
A.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
B.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C.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力量
5. 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是l: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 “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D. 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6. 如图3,与此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图2 20世纪50年代我国公私经济成分比例
A. 土地改革全部完成 B. 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
C.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国民经济调整较到位
7.某学习小组为进行项目式学习搜集了相关资料,如图3所示。他们的学习主
(
资料
1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资料
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资料
3
:九二共识
资料
4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题是
A.科技成就助力经济发展 B.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
C.国防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D.国力强盛推动祖国统一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会议中与遵义会议具有相当历史地位的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9. 1978年5月7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实行奖金和计件工资制度。此后,又恢复了稿费制度。这些措施的实施
A. 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 尝试突破固有体制
C. 标志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 完成经济体制转型
10.1950年,《南方日报》发文指出:"到朝鲜参战,是制止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个重要步骤以小打来制止大打,使美帝各个击破的阴谋无法实现。"下列表述与
该文最契合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C.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1.1978年10月,通用公司董事长向中方建议,采用"中外合资"的形式共同办个企业,要赚一起赚,要赔一起赔。复出不久的邓小平迅速批示"合资经营可以办",合资企业便由此而来。这体现出
A.发展社会主义需要解放思想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经济特区稳步建设 D.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12. 据表1判断,张同学复习的主题应是
表1 张同学的历史复习笔记
党代会 摘要
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
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共十八大 科学发展观
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 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 B.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C. 改革后中国的社会变化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3.“从打开‘一扇窗’,到打开面向全世界的‘大门’。……一座座城市勾勒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棋局。”材料中的“一扇窗”指
A.深圳 B.大连 C.浦东 D.昆明
1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前提是
A.成立民族区域自治机关 B.少数民族当家做主
C.坚持国家统一领导 D.自我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15. “百年的耻辱,就在今天洗雪。百年的梦想,就在今天实现。米字旗降落,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五星红旗升起,一个民族的尊严。”该诗歌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A.成为中华民族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B.宣告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迈出了祖国统一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D.翻开了海峡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16.1949年4月23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A.北海舰队 B.南海舰队 C.华东军区海军 D.东海舰队
17.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求同存异”的方针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一国两制”的构想
18.“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更好体现平等相待,和而不同、诚信正义、立己达人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价值,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外交的胸怀。”首次让世界感受到新中国这种外交胸怀的场合是
A.万隆会议 B.联合国大会 C.二十国集团峰会 D.金砖国家会晤
19. 美国认为“一个强大而巩固的中国有利于美国联华抗苏的战略考虑”,周恩来也指出“不可否认,这是中美两国都能获益的事情,如果中美两国友好起来”。据此可知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基础是
A.中美两国民众的友谊 B.美国对抗苏联的战略
C.中美国家利益的需求 D.中国独立自主的需要
20. 1964年10月16日,硕大的蘑菇云在罗布泊上空升起。这一描述的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D.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
21. 中国有14亿多人口,人均耕地较少,维护粮食安全,一要坚守耕地数量,二要提高粮食产量。有人这样称赞中国的一位农业科学家:“是他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他”是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屠呦呦
22.每年春节联欢晚会通常都有赞助商。20世纪80年代“春晚”的主流赞助商是钟表厂和自行车制造厂,90年代是家电生产厂,如今则是互联网公司。这背后说明了
A. 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 B. 产业结构的变化
C. 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 D. 人工智能的普及
23.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4的取消以及图5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
图4 粮票 图5股票凭证
A. 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B. 分配方式由按劳分配向平均分配转变
C. 经济体制改革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变 D. 经济形态由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
24.近年来,在莆田城内的大街小巷出现了许多“微笑”共享自行车,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了解,全国共享单车每一分钟可以减少碳排放13.2吨。“微笑”共享自行车的出现体现的新发展理念是
A. 独立自主 B. 自力更生 C. 改革开放 D. 绿色共享
25. 近年来,“直播带货”“线上拼单”等热词频出,这表明我国商业领域
A.销售渠道单一 B.物资供应短缺 C.信息技术发展 D.市场监管规范
26. 2023年5月30日,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顺利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
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是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回望53年前,
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 D.神舟一号的发射成功
27.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在鸟巢点燃,点火方式前所未有: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以“微火”取代熊熊燃烧的大火,传递了低碳环保的奥运理念。这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和谐 B.绿色 C.协调 D.共享
28.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编纂民法典,制定反家庭暴力法,修改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最能体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4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为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某同学用“反映土地改革的诗句”这一指令,利用单一AI生成了如下结果,并直接作为自己的答案使用。
新中国土地改革是1956年,开始的标志着<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农民分地大翻身,苦战九年镇日勤。联合工人同跃进,结成公社友谊深”:朱德的这首诗提到农民分地翻身,体现了土地改革让农民获得土地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为后续与工人联合、走向公社化等发展奠定了基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历史学习中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人工智能?
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一部中国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努力“维护民族尊严,追求人民幸福”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的我国外交策略向世界传递出一个负责任国家的气度和胸怀。
材料一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摘编自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二
图6尼克松访华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承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摘编自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参加国际会议的名称。(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促成尼克松访华的主要因素及其历史意义。 (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列举新世纪以来,展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两个案例。(4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兵者国之重器,强国梦在召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林老师以“兵者国之重器,强国梦在召唤”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选取了以下史料为研习素材,设计了如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以图证史观深蓝海军】
材料一
(

8
海军主要兵种
) (
新中国成立时,海军只有百余艘陈旧舰艇……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我国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

7
)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简述新中国海军建设的变化(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历史意义.(4分)
任务二 【解读文本看大国军工】
材料二 为了加快新中国国防工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全面参与并加大对军工发展的干预力度,成立了专门的军工管理机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调整。这一时期,军工发展计划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譬如,“一五”时期,在苏联援建的150个实际施工项目工程中,国防工业企业44个。进入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三五”计划以后,国防工业在政府的指令性计划中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从“三五”计划开始,我国用了近3个五年计划时间实施了以“三线”建设为重点的国防工业发展战略,并投入了国家的大量经济资源。
——摘编自杜人淮《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工业运行中的政府职能变迁及启示》
(2)根据材料二,简析我国国防工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国防建设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2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有同学搜集了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中部分地名(见表4),准备利用假期开展研学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地名是时空的坐标,是历史的名片,承载和记录了许多历史信息,曾经的苦难辉煌、风云变幻、激扬澎湃,都凝固在地名的背影里。
表2
北京 西藏 武汉 沈阳 长春 鞍山 凤阳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 福州 上海
重庆 武汉 内蒙古 新疆 宁夏 广西 香港
澳门 台湾 万隆 安阳 兰考 大庆 天津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中记载的部分地名
根据材料,在上表中选取三个地名,确定一个研学主题。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知识,根据所选,展开论述,丰富研学内容。(12分,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