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2024-2025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2024-2025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年第二学期六年级历史学科质量评估调研卷
一、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朝代是( )
A. 秦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元朝
2.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A.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B. 促进经济交流
C. 方便隋炀帝巡游 D. 灌溉农田
3.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
A. 隋文帝分科考试 B. 隋炀帝设进士科
C.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D. 武则天创立殿试
4.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
A. 开元盛世 B. 贞观之治 C. 文景之治 D. 光武中兴
5.被唐太宗比喻为 “知得失” 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 )
A. 房玄龄 B. 杜如晦 C. 魏征 D. 姚崇
6.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A. 吕后 B. 武则天 C. 慈禧太后 D. 冯太后
7.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A. 贞观之治 B. 开元盛世 C. 开皇之治 D. 康乾盛世
8.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
A. 鉴真 B. 玄奘 C. 阿倍仲麻吕 D. 崔致远
9.唐朝时期,西行天竺取经的高僧是( )
A. 鉴真 B. 玄奘 C. 一行 D. 法显
10.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皇帝荒废朝政 B. 节度使权力膨胀
C. 农民负担过重 D. 军队战斗力下降
11.唐朝灭亡后,我国历史进入了( )
A. 五代十国时期 B. 南北朝时期 C. 两宋时期 D. 元朝时期
12.960 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的朝代是( )
A. 北宋 B. 南宋 C. 元朝 D. 明朝
13.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B. 削弱相权
C.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D. 实行行省制度
14.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时期,发生在澶州城下的一次重要战役,宋军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这次议和史称( )
A. 绍兴和议 B. 宋夏和议 C. 澶渊之盟 D. 嘉定和议
15.岳飞率领的 “岳家军” 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主要抗击的是( )
A. 辽军 B. 西夏军 C. 金军 D. 蒙古军
16.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南移,主要表现不包括( )
A. 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 B. 南方手工业兴旺
C. 南方商业繁荣 D. 南方人口数量超过北方
1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 交子 B. 会子 C. 关子 D. 五铢钱
18.宋朝时期,城市中出现了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 )
A. 市 B. 坊 C. 瓦子 D. 勾栏
19.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
A. 统一蒙古 B. 建立元朝 C. 灭亡南宋 D. 定都大都
20.元朝建立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的制度是( )
A. 郡县制 B. 三省六部制 C. 行省制度 D. 科举制度
21.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
A. 蒙古族 B. 回族 C. 满族 D. 维吾尔族
22.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期发明的是( )
A. 造纸术和火药 B. 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 火药和指南针 D. 指南针和造纸术
23.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
A. 《窦娥冤》 B. 《西厢记》 C. 《牡丹亭》 D. 《桃花扇》
24.明朝建立的时间是( )
A. 1368 年 B. 1271 年 C. 1644 年 D. 1421 年
25.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制度,撤销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六部中掌管军事的是( )
A. 吏部 B. 户部 C. 礼部 D. 兵部
26.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 《齐民要术》 B. 《农政全书》 C. 《天工开物》 D. 《本草纲目》
27.明朝时期,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 )
A.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 阿拉伯半岛
C. 印度半岛 D. 波斯湾
28.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中,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提出的口号是( )
A. “均田免赋” B. “等贵贱,均贫富”
C.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D. “均平”
29.1644 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入关,清朝开始对全国的统治,清朝的建立者是( )
A. 努尔哈赤 B. 皇太极 C. 顺治帝 D. 康熙帝
30.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册封达赖和班禅 B. 设置驻藏大臣
C. 设立伊犁将军 D.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 条
二、判断题(共 5 题,每题 1 分,共 5 分)
31.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
32.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
33.北宋时期,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
34.元朝时期,我国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
35.清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
三、识图分析题(共 15 分)
36.下图是《元朝疆域图》,请根据地图回答问题。
(1)元朝的都城是 (1 分),今 (1 分)。
(2)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朝创立了 制度(1 分)
(3)元朝时,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1 分)
37.下图是两位历史人物,请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人物是______ ,他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被称为______ 。(2 分);他任用贤才,虚心纳谏,被他比喻为 “知得失” 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______。(1 分)
(2)图二中人物是 (1 分),他的主要事迹是 (1 分);他率领的军队被称为 (1 分);
他的事迹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2 分)。
38.下图是一件文物,请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1)此物品名称是______(1分)
(2)它最早出现于_____ 时期的 ______ 地区(2分)
四、材料分析题(共 20 分)
(一)文字材料分析题(10 分)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 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
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 —— 南宋谚语
材料四: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信函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1分)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1 分)唐朝与该少数民族 “和同为一家” 的另一史实是什么?(1 分)
材料三中的谚语说明当时我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 分)
(4)材料四反映了清朝实行的什么政策?(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产生什么影响?(2分)
(二)图片材料分析题(10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一人物是谁?(1分)他最终的目的地是哪?(1分)
图二人物是谁?(1分)他做出了哪些贡献?(2分)
图三人物是谁?(1分)他出使西洋有什么目的?(2分)他的船队最远到达哪里?(2分)
2024-2025 年第二学期六年级历史学科质量评估调研卷答案
一、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B B C B B A B D A A D C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C A C B B A A D C A A B C
二、判断题(共 5 题,每题 1 分,共 5 分)
31. √。大运河的开通确实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2. √。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殿试制度。
33. X。北宋时期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领域。
34. √。元朝在台湾地区设立澎湖巡检司,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35.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三、识图分析题(共 15 分)
36. (1)大都,北京。(2)行省。(3)澎湖巡检司。
37.(1)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魏征。(2)戚继光,抗倭,戚家军,体现了精忠报国、英勇无畏、爱国等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38.(1)交子。(2)北宋,四川。
四、材料分析题(共 20 分)
(一)文字材料分析题(10 分)(1)开明的民族政策。(2)吐蕃,文成公主入藏。(3)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社会相对安定;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等。(4)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二)图片材料分析题(10 分)
图一人物是鉴真,他最终的目的地是日本。
图二人物是玄奘,他的主要贡献是带回大量佛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他口述由弟子记录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图三人物是郑和,他出使西洋的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他的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