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古希腊)陪审法庭运作之时,那天所有被随机分配履行审判职责的陪审员根据名单分散至单独的建筑内进行审判,各个建筑互相之间分别远离。当陪审员走入陪审法庭时,陪审法庭就是一个受保护区域,任何其他无关人员都不得入内。”这表明陪审法庭A.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审判 B.不允许当事人面对陪审员C.努力保证司法审判的公正 D.坚持审判过程的程序合理2.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早于西班牙支持的哥伦布远航,其规模与技术水平也远远超过了后者,但影响却不如后者。其原因是A.经济水平的高低 B.政治制度的差异 C.世界形势的变化 D.航海目的的不同3.哥伦布是热那亚人,在葡萄牙获得航海技术,最终为西班牙人服务。麦哲伦是葡萄牙人,他的航海技术主要是跟随葡萄牙军队在东方殖民活动中学会的,最终为西班牙人服务。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出发时有260多人,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这说明,西欧探险活动中A.葡萄牙的技术最为先进 B.西班牙吸收人才最多C.推动了航海技术的交流 D.具有灵活的用人机制4.美国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华盛顿特区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这样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C.三权分立与制衡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5.1780年,一位英国工匠说;"我去公共场所并不是为了喝酒,而是为了新闻,我没有其他途径得到它,我负担不起5便士。在那里我可以听到别人读报纸,并谈论伦敦发生的事情,那是我唯一能获得新闻的地方。"这反映了当时A.普通民众追求奢侈生活 B.贫富分化逐步加剧C.社会变革影响个人观念 D.社会相对自由开放6.从1835年到1870年,德国铁路干线总长由6.1公里飙升至2.1万多公里。四通八达的铁路线“在小邦分治主义偏见的长城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以至于诗人卡尔·贝克曾如此赞道:条条闪光的铁轨,是婚姻的纽带和证婚的戒指,它柔情地将各邦沟通,良缘就此缔结。这表明德国铁路建设的发展A.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进步 B.加速了工业革命的扩展C.加快了融入欧洲的步伐 D.推动了国家统一的进程7.与都铎王朝时代不同,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的反圈地斗争虽仍然普遍,但反圈地者大多不反对圈地本身,而是反对圈地议案中的某些条款,如不同意圈地委员由庄园领主和主要的土地所有者任命,反对给予圈地委员每天两几尼的报酬等。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 B.社会矛盾的相对缓和C.普选制度的最终确立 D.民众素养的普遍提高8.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贷款、补贴、采购和投资等办法来资助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实现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的结合。这说明A.资本是政府推动垄断组织形成的手段B.政府资助在工业化中发挥决定性作用C.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有赖于国家支持D.生产组织形式变革推动经济结构变化9.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节约法》,主要是大幅削减了联邦政府的总预算。总统有权决定今后的预算调整。削减份额中很大一部分来自退伍军人,通过该法案缩减了政府开支和退伍军人津贴共5亿美元。由此可推知A.国会对联邦政府的制约加强 B.美国对军队建设的力度减小C.总统的权力范围进一步扩大 D.经济危机恶化趋势得以缓解10.小布什政府推动新加坡议题,奥巴马政府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他们推动的“高标准”规则内容大致相同,都包括市场准入与竞争、外资的保护和服务业开放等规则。材料从侧面反映出A.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出现逆转 B.全球经济良性发展面临新的挑战C.经济区域集团化获得新动力 D.世界贸易自由化壁垒进一步减少11.古希腊法律规定亵渎神灵应被判处死刑。同样披告亵渎神灵,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为自己做了辩护,经陪审团投票被判处死刑:下层女子弗里娜则因专业辩护人动情的言辞感动了陪审团,经投票无罪释放。这反映出A.陪审法庭审判程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B.法律的理性价值被直接民主淹没C.被告罪名是否成立由辩论者素质决定D.希腊法律保护平民打击贵族利益12.英国现代哲学家怀特海认为,在欧洲文艺复兴前的数个世纪里,欧洲受教育的阶层在逻辑思维方面一直接受着一种严格的和精确的训练。“欧洲近代以理性和科学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绝不是一夜之间从地下冒出来的”。材料说明A.中世纪是一个“黑暗的时代” B.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类的思想C.文艺复兴促进古典文化再生 D.中世纪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13.九世纪时,英法等国国王为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自治特许证书,把持市政的城市贵族因此选择支持国王;12世纪末,城市培养的法学家逐渐成为国王统治机构的重要成员,教士已不再国家文官的唯一来源了。西欧城市的这一变化( )A.导致了封建国家的分裂 B.得益于宗教改革的兴起C.有利于封建王权的加强 D.制约了代议制民主发展14.远在哥伦布之前,已流传着航海到美洲的各种传说,但诚如阿·符·叶菲莫夫所说:“所有这些航行,即令确有其事,也不能算作美洲发现的开端……只有哥伦布的航行,是世界史的契机之一。”该观点旨在说明哥伦布远航A.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B.推动了新大陆经济的发展C.密切了世界各地区的联系 D.促进了欧洲商贸中心转移15.16 世纪天花由西班牙人带入美洲,天花不仅击溃了印第安人的抵抗力,也给他们造成极大 的心理冲击。印第安人不再相信神的庇护,转而信仰“欧洲上帝”。材料表明天花这种传染病A.导致美洲土著人口大量死亡 B.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C.加快了欧洲征服美洲的进程 D.导致印第安文明的彻底消亡16.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吕不韦徒蜀自杀;汉武帝执政53年,先后更换12位丞相,丞相任职的平均时间为4年,被杀的概率约三分之二。这表明( )A.秦汉丞相位高权重 B.秦汉相权无足轻重C.相权不能制约皇权 D.皇帝权力至高无上二、材料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到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材料二 “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为”。——《孙中山全集》材料二 1954年宪法既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又在原则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上,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它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又总结了建国五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1982年宪法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曹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的实践。(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中国民主法制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殖民主义国家在被称为“最后的大陆”的非洲占领的领土只有318万平方公里,而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里,欧洲对于非洲的兴趣又浓厚起来,在非洲占领了2569万平方公里土地。由于欧洲的迅速工业化和人口的增加,对植物油、植物纤维、橡胶和某些矿产资源的需求增大,对新原料的需要引起对非洲原料产地的激烈争夺。——摘自徐长江《海权论陆权论空权论,谁才是主宰未来世界的大战略》材料二 一般认为,近代西方国家最早占领的殖民地是葡萄牙于1415年占领的休达。该港原属摩洛哥(非洲西北部),为控制经休达中转的西非黄金及象牙的进口,葡萄牙经过周密部署占领了休达港,随后为直接与出产黄金的西非黑人帝国建立联系,又沿非洲海岸南下,占领了马德拉、佛得角等群岛。……工业革命后,非洲以生产蔗糖、烟草和贩卖黑奴为主的殖民贸易已经因机器的出现而不再令殖民国家赚取相当的利润。工业国家对棉花、羊毛、铜、锡、煤炭等工业原料的急切需求取代了原本对消费品的需求,同时这些国家因本地市场已经饱和,因此急切需要在本国之外开辟市场,以销售这些国家所生产的大量工业制品,从而赚取丰厚利润。——节选自《殖民地:受宗主国的经济剥削与政治奴役的国家和地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前后,殖民者对非洲的侵略发生了哪些变化?(2)19世纪晚期面对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非洲人民掀起反抗斗争的高潮,列举出其中的两个突出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 内容15世纪 以甘蔗为原料的砂糖,生产中心从地中海东边的岛屿转移到大西洋上的岛屿16世纪以后 巴西成为全世界的砂糖生产中心17世纪初期 砂糖和茶都是在药店里出售的贵重药品。17世纪 加勒比海地区在很长时间内只种甘蔗,粮食都要从北美洲进口,居住人口中,从非洲贩来的奴隶占了人口绝大多数18世纪 英国人可以从事砂糖贸易,还可以向甘蔗种植国主出口英国生产的砂糖等商品。18世纪以后 人们才开始关注过量摄入砂糖是否有害健康19世纪 英国城市工人的早餐就是红茶、砂糖,以及从商店购买的面包和麦片粥19世纪50年代 英属殖民地的砂糖关税经过不断下调,与外国生产的砂糖关税几乎相同19世纪80年代 依靠近代植物学和农业技术的发展,甜菜糖的产量终于超过了砂糖——整理自川北稔(日)《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从如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持论有据,知识准确,表述清晰。)参考答案1.C2.D3.D4.C5.C6.D7.A8.A9.C10.B11.B12.D13.C14.C15.C16.D17.(1)特点:法律是由君主制定;皇权大于法律;体现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法律原则。实践: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2)特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成就: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并将其写入宪法;积极发展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等各种形式的基层民主,不断提高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18.(1)工业革命前: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在沿海建立殖民据点,建立商站,控制商路(或占领重要港口和城镇),没有大片开拓殖民地;进行奴隶贸易,攫取巨额利润。工业革命后:殖民者转而对非洲进行全面的殖民入侵,甚至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逐渐放弃了奴隶贸易,要把非洲变成商品市场、原料产地。(2)历史事件: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任举两例)历史作用: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促进了非洲民族独立思想的宣传。19.示例:砂糖生产及销售的信息反映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论述:砂糖生产的地域由地中海领域扩展至巴西,可以看出新航路开辟后商业交往的地域与之前相比多了美洲,具有全球性的特征。地域之间商业联系加强,表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砂糖成为英国工人早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说明工业革命后砂糖的产量提升,价格下降。英国砂糖关税下调是英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体现,反映了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由此可知,砂糖的变迁反映了世界市场的重大变化,有利于我们多角度看待世界历史。(其他论题如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科技进步和社会生活等均可。论述不限材料,也可依据所学作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