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期末检测历史试卷(本试卷共19小题满分70分历史和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长共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愿,每小题2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下面是某同学在进行历史复习时梳理的示意图,其最恰当的主题是()北朝隋朝(北周)(581年)隋朝南朝南朝(589年)(陈)(陈)A政权分立斗争频B.乱世终结成一统C.王朝政治大发展D碰撞交流促交融2.下面两段史料所描述的盛世局面的共同表现是()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至丰稔…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晏,物般俗阜。数月不闭。—一王谠《唐语林》—杜佑《通典》A刑法减省,澄清吏治B制度创新,重视文教C国力强盛,文化鼎盛D经济繁荣,社会安定3某班进行“小钱币,大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一位同学推测下面这枚吉语花钱(铸有吉祥词语,不流通)的出现不早于隋唐时期,以下可作为依据的是()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A.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科举制B这枚钱币采用圆形方孔形制C中央政府统一铸造了该钱币D.工匠开始掌握青铜治炼技术4.下面是某学校话剧社团依据历史事件编制的话剧内容,据此判断该剧本的名称是(·)剧本名称:第一幕: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使者向大唐请婚第二幕:唐皇将宗室女嫁松赞干布,并派使臣持节护送其入蕃第三兼:松赞千布亲自到柏海迎接,行子娇之礼,最后双方人马一同去往泛些A.《六诏部落统一》B.《海东盛国的由来》C.《文成公主入藏》D.《回鹘汗国的西迁》5,某班举办“诗歌里的中国古代史”主题学习活动,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唐朝时期民族交往交融的是.()A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B.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D.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6.“独霸一方的节度使,相互角逐。既有统治者相互争夺的军阀混战:亦有饥民不甘奴役揭竿而起的起义…繁荣的中原文化也日益暗淡,而号为蛮夷之邦的南方,文化日盛。”材料中的现象出现于()A春秋战国时期B.明末清初时期C唐末五代时期D辽宋夏金元时期7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太祖为此采取的举措中与“制其钱谷”相符的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