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学习评价】浙教版九上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第1-2节)基础性评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单元学习评价】浙教版九上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第1-2节)基础性评价(含解析)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第1-2节)基础性评价
答题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6.     ,   
17.     ,     。
18.(1)     (2)     。(3)    。
19. ,
20.(1) 。(2) 。
21.(1)
(2) , 。
(3) , 。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2.(1) (2) , 。(3) 。
(4) 。
23.(1) 。(2) (3) 。
(4) 。
(5) 。
四、综合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4.(1)    (2)    。
(3)    。
25.(1)    ;(2)   ;(3)    。
26.(1)    ,    。
(2)    。
(3)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10
)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产士三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第1-2节)基础性评价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家中的厨房包含大量的科学知识,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水洗西红柿 B.用刀切西红柿
C.点火煮锅中的食物 D.往汤中加盐
【答案】C
【解析】
A.用水洗西红柿,只是去除表面杂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用刀切西红柿,只是改变西红柿的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点火煮锅中的食物,燃烧过程及食物煮熟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如蛋白质变性等),属于化学变化;
D.往汤中加盐,只是盐溶解在汤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如图是浙江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它们在制作过程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A.衢州白瓷 B.温州剪纸 C.东阳木雕 D.杭州刺绣
【答案】A
【解析】
A、衢州白瓷,陶瓷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温州剪纸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东阳木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杭州刺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3.在机器人马拉松比赛中,科研团队尝试模拟生物体的能量供应系统。下列模拟生物体活动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机器人关节处的金属部件因摩擦生热而温度升高
B.模拟细胞呼吸时,“能量模块”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C.机器人外壳的LED灯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机器人的仿生皮肤因碰撞发生形变
【答案】B
【解析】
A、机器人关节处的金属部件因摩擦生热而温度升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模拟细胞呼吸时,“能量模块”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机器人外壳的LED灯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机器人的仿生皮肤因碰撞发生形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4.足球烯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组成的,具有足球状完美结构的碳分子。下列关于足球烯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常温下为固体 B.密度为1.68g/cm3
C.熔点高于280℃ D.能与钾等金属反应
【答案】D
【解析】
A、足球烯常温下为固体,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足球烯密度为1.68g/cm3,密度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足球烯熔点高于280℃,熔点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足球烯能与钾等金属反应,属于足球烯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5.绍兴黄酒是中国传统名酒之一,产自浙江省绍兴市,被誉为“东方名酒之冠”,制作黄酒的核心原料有①精米②鉴湖水③小麦曲。请回答下面小题:黄酒的酿酒工艺流程为“浸米一蒸饭一落缸搭窝一糖化发酵一淋开耙搅拌一后发酵一压榨过滤一煎酒灭菌一陈酿储存”,下列工艺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蒸饭 B.过滤 C.糖化发酵 D.煎酒灭菌
【答案】B
【解析】
A、蒸饭过程中,米饭的成分发生了改变,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B、过滤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C、糖化发酵过程中,糖类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酒精等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D、煎酒灭菌过程中,酒精等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6.氮气常用作文物保护气,主要是利用了氮气
A.性质稳定 B.难溶于水 C.无色无味 D.沸点低
【答案】A
【解析】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能有效隔绝氧气和水分,防止文物氧化或腐蚀,说法正确;
B、难溶于水与保护文物的主要需求无关,因文物保存环境通常不涉及大量水,说法错误;
C、无色无味是物理性质,但并非保护文物的关键因素,稳定性更重要,说法错误;
D、沸点低与氮气作为气态保护气的用途无直接关联,说法错误。
7.《礼记·内则》提到“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春天可略多吃酸味食品。白醋是一种生活中常见调味品,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
A.红色 B.无色 C.紫色 D.蓝色
【答案】A
【解析】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溶液显酸性,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
8.常温下,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柠檬汁:pH=2.5 B.食盐水:pH=7
C.肥皂水:pH=10.2 D.油污净:pH=11.2
【答案】A
【解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中性溶液不变色(保持紫色),遇碱性溶液变蓝。
9.下列物质的近似pH分别是:白醋为2~3、酱油为4~5、牛奶为6~7、肥皂水为10。蚂蚁叮咬时分泌出的蚁酸使人产生痒痛,为缓解痒痛可涂抹的是
A.白醋 B.酱油 C.牛奶 D.肥皂水
【答案】D
【解析】蚂蚁叮咬分泌的蚁酸呈酸性,需用碱性物质中和以缓解痒痛;
A、白醋pH为2~3,小于7,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B、酱油pH为4~5,小于7,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C、牛奶pH为6~7,7,显酸性或中性,不符合题意;
D、肥皂水pH为10,大于7,显碱性,符合题意。
10.云南是植物王国,下列植物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的是
选项 A B C D
植物 薄荷 草莓 水仙花 玫瑰
适宜pH 7~8 5~6.9 6~6.5 6~7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A、薄荷适宜生长的pH为7 8,pH大于7的土壤呈碱性,因此薄荷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 ;
B、草莓适宜生长的pH为5 6.9,pH小于7,不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该选项错误;
C、水仙花适宜生长的pH为6 6.5,pH小于7,不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该选项错误;
D、玫瑰适宜生长的pH为6 7,pH接近或小于7,不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该选项错误。
11. 现代人越来越追求健康饮食生活,很多人选择饮用鲜榨蔬果汁,下列四种饮料呈弱酸性的是(  )
A.柠檬汁(pH:2~3) B.苹果汁(pH:3~4)C.西瓜汁(pH:5~6) D.玉米汁(pH:7~8)
【答案】C
【解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西瓜汁的pH小于7且最接近7,呈弱酸性。
12. 在一次实验中,小凡同学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他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 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结果(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比较
【答案】A
【解析】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滴加白醋,实际上是对白醋进行稀释,则溶液的酸性会减弱,对于酸性溶液来说酸性越强,pH数值越小,故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要偏大。
13.人被有些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使叮咬处很快肿成大包而痛痒。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可以减轻痛痒症状的物质是(  )
A.醋 B.苹果汁 C.萝卜汁 D.肥皂水
【答案】D
【解析】蚊虫在皮肤中分泌出的蚁酸显酸性,要想减轻痛痒,应涂抹碱性物质。
A、醋的pH为2~3,小于7,显酸性,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B、苹果汁的pH为3~4,小于7,显酸性,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C、萝卜汁的pH接近7,接近中性,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D、肥皂水pH为10,大于7,显碱性,符合要求,故选项正确。
14.许多植物的花可以制作酸碱指示剂,取三种花瓣提取汁液进行检验,结果如表所示,其中指示效果类似于紫色石蕊试液的花汁是( )
白醋 食盐水 石灰水
①玫瑰花汁 粉红 粉红 绿
②大红花汁 橙 粉红 绿
③万寿菊花汁 黄 黄 黄
A.① B.② C.③ D.①②
【答案】B
【解析】紫色石蕊试液,是一种紫色溶液,用于判断液体的酸碱性,但无法知道酸碱性强弱。根据表中的颜色变化,只有大红花的花汁在中性(食盐水)、酸性(白醋)、碱性(石灰水)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类似于紫色石蕊试液。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15.小科看到厨房里凉拌紫甘蓝的菜汁呈紫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了黄绿色,下列也能使紫甘蓝呈黄绿色的物质是(  )
A.柠檬汁 B.雪碧 C.食盐水 D.苏打水
【答案】D
【解析】
A、柠檬汁的pH小于7,呈酸性,不能使紫甘蓝呈黄绿色,故选项A不合题意;
B、雪碧的pH小于7,呈酸性,不能使紫甘蓝呈黄绿色,故选项B不合题意;
C、食盐水的pH为7,呈中性,不能使紫甘蓝呈黄绿色,故选项C不合题意;
D、苏打水的pH大于7,呈碱性,能使紫甘蓝呈黄绿色,故选项D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6.日常生活中,金属制品无处不在。以铁锅为例,如图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选填“①”或“②”)。
【答案】①;②。
【解析】铁水铸成铁锅,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铁锅生锈,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①云开雾散 ②燃放烟花 ③铁易生锈 ④水是无色液体 ⑤金属镁能在空气中燃烧 ⑥食物腐烂
【答案】①;③⑤。
【解析】①云开雾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②燃放烟花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属于化学变化;③铁易生锈,属于铁的化学性质;④水是无色液体,属于物理性质;⑤金属镁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利用镁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⑥食物腐烂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8.《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其中对造瓷工序有详细记载,主要有揉泥、制坯、干燥、施釉及烧制等步骤。
(1)上述造瓷工序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填字母)
(2)干燥过程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3)揉泥目的是排空泥料中的气泡,避免烧制时气泡膨胀破裂造成瓷器变形损坏。烧制时气泡在膨胀至破裂前,泡内气体的密度一直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C;(2)汽化;(3)减小。
【解析】
(1)揉泥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制坯造型过程中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无新物质的生成,为物理变化;干燥过程中无新物质的生成,为物理变化;磨光上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高温烧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干燥过程中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涉及的物态变化是汽化;(3)揉泥目的是排空泥料中的气泡,避免烧制时气泡膨胀破裂造成瓷器变形损坏。烧制时气泡在膨胀至破裂前,气泡体积增大,泡内气体的密度一直变小。
19.小文通过实验测得石灰水、碳酸饮料、食醋、食盐水四种溶液的pH。图中箭头方向表示pH逐渐增大,其中表示食盐水的是点 (填字母)。在测定碳酸饮料的pH时,若先将试纸用水湿润,则测出的pH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C;偏大
【解析】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显碱性,pH大于7;食盐水呈中性,pH等于7;食醋和碳酸饮料均显酸性,pH均小于7,因此四种溶液中食盐水的pH第二大,即点C表示食盐水;在测定碳酸饮料的pH时,若先将试纸用水湿润,则相当于将碳酸饮料稀释,其酸性减弱,测得的pH偏大。
20. 测定人体体液的pH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身体状况,如图是小茗同学体检报告单截图,看图后回答问题:
项目 检测值 正常pH范围
血浆 7.4 7.35-7.45
胃液 0.8 0.9-1.5
胆汁 7.21 7.1-7.3
胰液 7.8 7.5-8.0
(1)小茗同学的指标中有一项出现异常,医生除了给他开了药物之外,还提醒他注意饮食,下列食物(近似pH如下)中适合该同学得有 。
A.番茄(4.0—4.4) B.苹果(2.9—3.3) C. 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
(2)小茗同学想到在实验室中可用pH试纸测量溶液酸碱度,于是他从家里找来苹果,并用湿润的pH试纸进行了测量,那么测得的pH比实际结果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1)D(2)A
【解析】(1)根据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该同学胃液的pH偏小,可以使用略显碱性的食物,鸡蛋清的pH为7.6—8.0,呈碱性,可以中和胃酸。
(2)用湿润的pH试纸进行测量,相当于稀释了苹果汁的浓度,苹果汁显酸性,因此测量结果偏大。
21.某科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步骤探究某一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
(1)猜想或假设:①pH<7;②pH>7;③pH=
(2)设计和实验:要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他们商量了用pH试纸来进行实验。
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乙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丙同学:将pH试纸直接浸入氯化钠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在这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 ,乙同学操作错误的原因是 。
(3)结论和分析:丙同学得出“凡是盐溶液的pH值都等于7”的结论,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请再举一例证明你的判断: 。
【答案】(1)pH=7;pH>7
甲;乙同学不应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丙同学不应把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甲;蒸馏水将被测溶液稀释,导致测量不准确。
(3)不正确;如:碳酸钠溶液是盐溶液,但pH>7。
【解析】(1)猜想pH值时,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大于7,一种是小于7,一种是等于溶液的酸碱度用pH试纸来测定,pH试纸在使用时不能用水润湿,也不能直接插入溶液以免污染试剂。pH试纸在使用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然后将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出pH值
故答案为:猜想:pH=7;pH>7
(2)[设计和实验]:②③
评价:甲;乙同学不应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丙同学不应把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甲;蒸馏水将被测溶液稀释,导致测量不准确.
(3)多数盐溶液呈中性,有些盐溶液如碳酸钠的盐溶液的pH>7,故答案为:不正确;如:碳酸钠溶液是盐溶液,但pH>7。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2.小科同学在科学课上看到了老师做的“星空冰粉”。他很感兴趣,于是回家动手做一做。
第一步,准备食材 ①冰粉预拌粉 ②白砂糖 ③柠檬 ④蝶豆花
第二步,取半个新鲜柠檬,春出柠檬汁,待用。
第三步,往奶锅倒入500毫升清水煮沸后加入适量白砂糖,再加入50克冰粉预拌粉,最后加入蝶豆花搅拌稍煮至其呈蓝色。
第四步,将蓝色的蝶豆花水分成三等份,放至三个白色小碗中分别标记为1号杯、2号杯和3号杯。1号杯保持原样、2号杯加入1匙柠檬汁搅拌均匀、3号杯加入多匙柠檬汁搅拌均匀,此时你会发现2号杯和3号杯的冰粉液变色了。
第五步,将三种颜色的冰粉液冷藏至凝固,然后分三层装杯,至此一杯十分漂亮、甜中带酸的可口冰粉就做好了。
(1)网购的蝶豆花是脱水烘干的,再经沸水煮过其液呈蓝色,这是因为细胞中的 被破坏了。
(2)小科查到,蝶豆是豆科蝶豆属植物,其花中含有花青素类物质,花青素遇碱性物质会变成绿色,遇少量酸性物质会变成紫色,多量则会变红色。所以第四步中2号杯的冰粉液最后呈 色,3号杯的冰粉液最后呈 色。
(3)你们将来在科学的化学部分还会学到指示剂的相关知识,蝶豆花水相当于酸碱指示剂,而从地衣植物中提取得到的蓝色色素制成的石蕊更是科学实验中专用的指示剂。地衣中含有藻类,其与蝶豆的主要区别是 。
(4)“星空冰粉”的制作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蝶豆花放多了会导致蝶豆花水变成深蓝色,从而会使后续加柠檬汁后虽变色却差异不大,针对深蓝色的蝶豆花水,我们可以怎么补救呢? 。
【答案】(1)细胞膜(2)紫;红(3)无种子(4)加适量水
【解析】(1)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具有选择透过性。蝶豆花在脱水烘干后,再经沸水煮过,细胞膜被破坏,细胞中的花青素释放出来,遇到水溶液呈现蓝色。因此是细胞膜的破坏导致颜色的变化。
(2)根据题目中的描述,花青素遇少量酸性物质变紫色,遇多量酸性物质变红色。在步骤中,2号杯加入1匙柠檬汁(少量酸性物质),因此呈紫色;3号杯加入多匙柠檬汁(多量酸性物质),因此呈红色。
(3)蝶豆是豆科植物,属于种子植物,有种子。而地衣是一种藻类和真菌共生的生物,其中的藻类属于孢子植物,没有种子这一结构。
(4)蝶豆花水变成深蓝色是由于蝶豆花用量过多导致颜色过于浓烈,影响后续的色彩变化。为使柠檬汁与蝶豆花水的酸碱反应更加明显,增加酸性物质(柠檬汁)或对蝶豆花水进行稀释均有助于改善这一问题。
23.维生素C易被氧气氧化,不易保存。实验小组对维生素C的性质和保存率进行探究资料:碘水为碘单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在本实验中淀粉作为指示剂,指示碘单质是否存在。
【进行实验】
实验一:研究维生素C的性质
序号 操作 现象 解释
a 向无色维生素C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维生素C溶液呈 性
b 向碘水中滴加淀粉溶液,再加入过量的维生素C溶液 溶液先变 色,后褪色 维生素C能与碘单质反应
(1)补全a中结论:维生素C溶液呈 (填“酸”“碱”或“中”)性。
(2)补全b中现象:溶液先变 色,后褪色。
实验二:探究影响橙汁中维生素C保存率的因素
向锥形瓶中加入25mL橙汁、2mL淀粉溶液、60mL蒸馏水。在一定温度下敞口放置一定时间后,向混合液(总体积为87mL)中滴加碘水直至溶液变蓝,根据碘水用量计算维生素C保存率。说明:本实验中,溶液总体积可视为各液体的体积之和。
(3)探究放置时间对维生素C保存率影响的实验是 (填序号)。
实验编号 温度 放置时间/min 维生素C保存率/%
① 25 6 95.23
② 40 6 90.06
③ 55 6 78.12
④ 40 8 85.01
⑤ 40 10 76.58
(4)依据实验①②③得出的结论是 。
(5)补做实验发现加入芦荟提取物能够影响维生素C保存率。实验操作为:25℃时,向锥形瓶中加入25mL橙汁、10mL芦荟提取物溶液、 ,向混合液中滴加碘水直至溶液变蓝,根据碘水用量计算维生素C保存率。
【答案】(1)酸(2)蓝(3)②④⑤(4)其它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维生素C保存率越低(5)放置6min
【解析】(1)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物质变红色,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变红,则补全a中结论:维生素C溶液呈酸性;
(2)该实验结论是维生素C能与碘单质反应,实验操作是向碘水中滴加淀粉溶液,再加入过量的维生素C溶液,碘水为碘单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淀粉遇l 变蓝,则补全b中现象:溶液先变蓝色,后褪色;
(3)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变量就是实验研究的对象,探究放置时间对维生素C保存率影响的实验是②④⑤,是因为除去放置时间不同外,其它条件相同;
(4)实验①②③中,只有温度不变,其他条件相同,依据实验①②③得出的结论是其它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维生素C保存率越低;
(5)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补做实验发现加入芦荟提取物能够影响维生素C保存率。实验操作为:25℃时,向锥形瓶中加入25mL橙汁、10mL芦荟提取物溶液、放置6min,向混合液中滴加碘水直至溶液变蓝,根据碘水用量计算维生素C保存率。
四、综合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4.小金尝试寻找生活中的物质制作酸碱指示剂,下表是分别向不同试剂中滴加紫薯汁后的现象。
试剂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氨水 雨水
滴加2滴紫薯汁后显示的颜色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 红色
(1)紫薯汁     (选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2)若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2滴紫薯汁后,将显示     (选填“红”“绿”或“紫”)色。
(3)向正常雨水滴加2滴紫薯汁后显示红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能;(2)绿;(3)CO2+H2O=H2CO3。
【解析】(1)酸碱指示剂是指能与酸性或碱性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薯汁由紫色变成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薯汁由紫色变成绿色,紫薯汁能做酸碱指示剂。
(2)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薯汁变成绿色。
(3)向正常雨水滴加2滴紫薯汁后显示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导致显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25.小塘分别向不同试剂中滴加了2滴自制紫薯汁,记录实验现象如表,请回答:
试剂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草木灰溶液
现象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
(1)在石灰水中滴加紫薯汁,溶液可能显示的颜色是     ;
(2)用pH试纸测定上述部分溶液的酸碱度,具体操作方法是用     滴在pH试纸上,待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若用pH试纸测定草木灰溶液时,不慎将pH试纸用蒸馏水浸湿了,则测得的pH应比真实值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1)绿色;(2)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液;(3)偏小。
【解析】(1)紫薯汁遇氢氧化钠溶液绿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石灰水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薯汁变成绿色;
(2)用pH试纸测量溶液酸碱性的操作为: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草木灰溶液能使紫薯汁变成绿色,所以草木灰溶液显碱性,若用pH试纸测定草木灰溶液时,不慎将pH试纸用蒸馏水浸湿了,草木灰溶液被稀释,碱性减弱,则测得的pH应比真实值偏小。
26.小杭测得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如表:
液体 雨水 食盐水 厨房清洁剂 洁厕灵
pH 6.5 7 11.8 2
(1)上述液体中,呈中性的是     (写名称,下同),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是     。
(2)正常雨水的pH约为6.5而不是7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用pH试纸测定雨水的酸碱度时,具体操作方法是     。
【答案】(1)食盐水;厨房清洁剂;
(2)CO2+H2O═H2CO3;
(3)取一片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
【解析】
(1)溶液呈中性,pH=7,故是食盐水;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溶液应是碱性溶液,pH>7,应是厨房清洁剂;
(2)正常空气的成分中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显酸性,使雨水的pH约为5.6,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3)用pH试纸测定雨水的酸碱度时,具体操作方法是:取一片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10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第1-2节)基础性评价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家中的厨房包含大量的科学知识,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水洗西红柿 B.用刀切西红柿
C.点火煮锅中的食物 D.往汤中加盐
2.如图是浙江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它们在制作过程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A.衢州白瓷 B.温州剪纸 C.东阳木雕 D.杭州刺绣
3.在机器人马拉松比赛中,科研团队尝试模拟生物体的能量供应系统。下列模拟生物体活动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机器人关节处的金属部件因摩擦生热而温度升高
B.模拟细胞呼吸时,“能量模块”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C.机器人外壳的LED灯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机器人的仿生皮肤因碰撞发生形变
4.足球烯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组成的,具有足球状完美结构的碳分子。下列关于足球烯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常温下为固体 B.密度为1.68g/cm3
C.熔点高于280℃ D.能与钾等金属反应
5.绍兴黄酒是中国传统名酒之一,产自浙江省绍兴市,被誉为“东方名酒之冠”,制作黄酒的核心原料有①精米②鉴湖水③小麦曲。请回答下面小题:黄酒的酿酒工艺流程为“浸米一蒸饭一落缸搭窝一糖化发酵一淋开耙搅拌一后发酵一压榨过滤一煎酒灭菌一陈酿储存”,下列工艺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蒸饭 B.过滤 C.糖化发酵 D.煎酒灭菌
6.氮气常用作文物保护气,主要是利用了氮气
A.性质稳定 B.难溶于水 C.无色无味 D.沸点低
7.《礼记·内则》提到“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春天可略多吃酸味食品。白醋是一种生活中常见调味品,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
A.红色 B.无色 C.紫色 D.蓝色
8.常温下,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柠檬汁:pH=2.5 B.食盐水:pH=7
C.肥皂水:pH=10.2 D.油污净:pH=11.2
9.下列物质的近似pH分别是:白醋为2~3、酱油为4~5、牛奶为6~7、肥皂水为10。蚂蚁叮咬时分泌出的蚁酸使人产生痒痛,为缓解痒痛可涂抹的是
A.白醋 B.酱油 C.牛奶 D.肥皂水
10.云南是植物王国,下列植物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的是
选项 A B C D
植物 薄荷 草莓 水仙花 玫瑰
适宜pH 7~8 5~6.9 6~6.5 6~7
A.A B.B C.C D.D
11. 现代人越来越追求健康饮食生活,很多人选择饮用鲜榨蔬果汁,下列四种饮料呈弱酸性的是(  )
A.柠檬汁(pH:2~3) B.苹果汁(pH:3~4)C.西瓜汁(pH:5~6) D.玉米汁(pH:7~8)
12. 在一次实验中,小凡同学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他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 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结果(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比较
13.人被有些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使叮咬处很快肿成大包而痛痒。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可以减轻痛痒症状的物质是(  )
A.醋 B.苹果汁 C.萝卜汁 D.肥皂水
14.许多植物的花可以制作酸碱指示剂,取三种花瓣提取汁液进行检验,结果如表所示,其中指示效果类似于紫色石蕊试液的花汁是( )
白醋 食盐水 石灰水
①玫瑰花汁 粉红 粉红 绿
②大红花汁 橙 粉红 绿
③万寿菊花汁 黄 黄 黄
A.① B.② C.③ D.①②
15.小科看到厨房里凉拌紫甘蓝的菜汁呈紫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了黄绿色,下列也能使紫甘蓝呈黄绿色的物质是(  )
A.柠檬汁 B.雪碧 C.食盐水 D.苏打水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6.日常生活中,金属制品无处不在。以铁锅为例,如图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选填“①”或“②”)。
1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①云开雾散 ②燃放烟花 ③铁易生锈 ④水是无色液体 ⑤金属镁能在空气中燃烧 ⑥食物腐烂
18.《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其中对造瓷工序有详细记载,主要有揉泥、制坯、干燥、施釉及烧制等步骤。
(1)上述造瓷工序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填字母)
(2)干燥过程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3)揉泥目的是排空泥料中的气泡,避免烧制时气泡膨胀破裂造成瓷器变形损坏。烧制时气泡在膨胀至破裂前,泡内气体的密度一直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小文通过实验测得石灰水、碳酸饮料、食醋、食盐水四种溶液的pH。图中箭头方向表示pH逐渐增大,其中表示食盐水的是点 (填字母)。在测定碳酸饮料的pH时,若先将试纸用水湿润,则测出的pH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 测定人体体液的pH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身体状况,如图是小茗同学体检报告单截图,看图后回答问题:
项目 检测值 正常pH范围
血浆 7.4 7.35-7.45
胃液 0.8 0.9-1.5
胆汁 7.21 7.1-7.3
胰液 7.8 7.5-8.0
(1)小茗同学的指标中有一项出现异常,医生除了给他开了药物之外,还提醒他注意饮食,下列食物(近似pH如下)中适合该同学得有 。
A.番茄(4.0—4.4) B.苹果(2.9—3.3) C. 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
(2)小茗同学想到在实验室中可用pH试纸测量溶液酸碱度,于是他从家里找来苹果,并用湿润的pH试纸进行了测量,那么测得的pH比实际结果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1.某科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步骤探究某一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
(1)猜想或假设:①pH<7;②pH>7;③pH=
(2)设计和实验:要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他们商量了用pH试纸来进行实验。
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乙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丙同学:将pH试纸直接浸入氯化钠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在这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 ,乙同学操作错误的原因是 。
(3)结论和分析:丙同学得出“凡是盐溶液的pH值都等于7”的结论,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请再举一例证明你的判断: 。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2.小科同学在科学课上看到了老师做的“星空冰粉”。他很感兴趣,于是回家动手做一做。
第一步,准备食材 ①冰粉预拌粉 ②白砂糖 ③柠檬 ④蝶豆花
第二步,取半个新鲜柠檬,春出柠檬汁,待用。
第三步,往奶锅倒入500毫升清水煮沸后加入适量白砂糖,再加入50克冰粉预拌粉,最后加入蝶豆花搅拌稍煮至其呈蓝色。
第四步,将蓝色的蝶豆花水分成三等份,放至三个白色小碗中分别标记为1号杯、2号杯和3号杯。1号杯保持原样、2号杯加入1匙柠檬汁搅拌均匀、3号杯加入多匙柠檬汁搅拌均匀,此时你会发现2号杯和3号杯的冰粉液变色了。
第五步,将三种颜色的冰粉液冷藏至凝固,然后分三层装杯,至此一杯十分漂亮、甜中带酸的可口冰粉就做好了。
(1)网购的蝶豆花是脱水烘干的,再经沸水煮过其液呈蓝色,这是因为细胞中的 被破坏了。
(2)小科查到,蝶豆是豆科蝶豆属植物,其花中含有花青素类物质,花青素遇碱性物质会变成绿色,遇少量酸性物质会变成紫色,多量则会变红色。所以第四步中2号杯的冰粉液最后呈 色,3号杯的冰粉液最后呈 色。
(3)你们将来在科学的化学部分还会学到指示剂的相关知识,蝶豆花水相当于酸碱指示剂,而从地衣植物中提取得到的蓝色色素制成的石蕊更是科学实验中专用的指示剂。地衣中含有藻类,其与蝶豆的主要区别是 。
(4)“星空冰粉”的制作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蝶豆花放多了会导致蝶豆花水变成深蓝色,从而会使后续加柠檬汁后虽变色却差异不大,针对深蓝色的蝶豆花水,我们可以怎么补救呢? 。
23.维生素C易被氧气氧化,不易保存。实验小组对维生素C的性质和保存率进行探究资料:碘水为碘单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在本实验中淀粉作为指示剂,指示碘单质是否存在。
【进行实验】
实验一:研究维生素C的性质
序号 操作 现象 解释
a 向无色维生素C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维生素C溶液呈 性
b 向碘水中滴加淀粉溶液,再加入过量的维生素C溶液 溶液先变 色,后褪色 维生素C能与碘单质反应
(1)补全a中结论:维生素C溶液呈 (填“酸”“碱”或“中”)性。
(2)补全b中现象:溶液先变 色,后褪色。
实验二:探究影响橙汁中维生素C保存率的因素
向锥形瓶中加入25mL橙汁、2mL淀粉溶液、60mL蒸馏水。在一定温度下敞口放置一定时间后,向混合液(总体积为87mL)中滴加碘水直至溶液变蓝,根据碘水用量计算维生素C保存率。说明:本实验中,溶液总体积可视为各液体的体积之和。
(3)探究放置时间对维生素C保存率影响的实验是 (填序号)。
实验编号 温度 放置时间/min 维生素C保存率/%
① 25 6 95.23
② 40 6 90.06
③ 55 6 78.12
④ 40 8 85.01
⑤ 40 10 76.58
(4)依据实验①②③得出的结论是 。
(5)补做实验发现加入芦荟提取物能够影响维生素C保存率。实验操作为:25℃时,向锥形瓶中加入25mL橙汁、10mL芦荟提取物溶液、 ,向混合液中滴加碘水直至溶液变蓝,根据碘水用量计算维生素C保存率。
四、综合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4.小金尝试寻找生活中的物质制作酸碱指示剂,下表是分别向不同试剂中滴加紫薯汁后的现象。
试剂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氨水 雨水
滴加2滴紫薯汁后显示的颜色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 红色
(1)紫薯汁     (选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2)若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2滴紫薯汁后,将显示     (选填“红”“绿”或“紫”)色。
(3)向正常雨水滴加2滴紫薯汁后显示红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5.小塘分别向不同试剂中滴加了2滴自制紫薯汁,记录实验现象如表,请回答:
试剂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草木灰溶液
现象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
(1)在石灰水中滴加紫薯汁,溶液可能显示的颜色是     ;
(2)用pH试纸测定上述部分溶液的酸碱度,具体操作方法是用     滴在pH试纸上,待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若用pH试纸测定草木灰溶液时,不慎将pH试纸用蒸馏水浸湿了,则测得的pH应比真实值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6.小杭测得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如表:
液体 雨水 食盐水 厨房清洁剂 洁厕灵
pH 6.5 7 11.8 2
(1)上述液体中,呈中性的是     (写名称,下同),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是     。
(2)正常雨水的pH约为6.5而不是7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用pH试纸测定雨水的酸碱度时,具体操作方法是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10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