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制作人:政治组 一、学习目标1.政治认同:深刻认识到这一制度对于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2.科学精神:引导学生科学认识社会保障水平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辩证思维看待、分析社会保障问题的能力。3.法治意识:通过具体案例的学习分析,让学生明白要依法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求公民依法履行相应的义务,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4.公共参与:鼓励学生关注社会保障问题,积极参与相关的讨论和实践活动,如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言献策等,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参与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社会保障的功能/作用,社会保障的形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2.难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三、导学流程(一)自学提纲(自学时请在对应位置做好笔记)1.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1)社会保障的内涵: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 依法建立起由 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体系。(2)社会保障的功能/作用:①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 ,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 。②会保障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发挥民生保障安全网作用。③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人再分配,发挥收入分配调节器作用,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④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共济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保障的形式/内容/构成: 。形式 地位 对象 功能/作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4)总要求: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二)课堂总结(自己总结)(三)习题练习1.财政部等多部门于2024年12月正式下发《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自2024年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完善了领取条件和领取办法。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利于( )①发挥社会保险互助共济功能,保障老年人的生活②缓解老年人的经济压力,保障老年人的生存权利③减轻政府养老负担,促进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健康发展④拓宽渠道,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养老保障需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5年1月1日起,延迟退休在全国实施。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规定,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或者弹性延迟退休。该政策( )①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社会秩序稳定②调节了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推动社会健康发展③发挥了初次分配调节器的作用,增强群众更多获得感④体现了社会保障是保障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早早起床,刷社保卡免费乘坐公交车到公园遛弯;返程途中,到银行网点用社保卡领取刚发放的养老金和高龄补贴,再到定点药店刷卡买药;午饭时间,用社保卡到社区的“长者食堂”用餐;午休后,带孙子到市图书馆持社保卡借书——这是海南省五指山市一位退休老人的一天。透过社保卡,我们可以感受到社会保障( )①既享有经济保障,也享有服务保障 ②可以通过初次分配间接增加居民收入③能够满足人民群众高水平生活需要 ④已成为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5年1月,江苏省出台工伤保险政策调整方案,规定用人单位工伤保险支缴率、工伤发生率等指标将影响费率浮动,连续两年指标为零的企业费率最低可降至基准费率的 50%,避免了工伤风险低的企业为工伤风险高的企业“买单”的情况。该政策( )①是保障企业职工就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②通过实行差异费率,实现企业间责任公平③引导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降低工伤风险④通过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保护员工合法权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共27张PPT)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4.2 我国的社会保障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深刻认识到这一制度对于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2.科学精神:引导学生科学认识社会保障水平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辩证思维看待、分析社会保障问题的能力。3.法治意识:通过具体案例的学习分析,让学生明白要依法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求公民依法履行相应的义务,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4.公共参与:鼓励学生关注社会保障问题,积极参与相关的讨论和实践活动,如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言献策等,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参与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社会保障的功能/作用,社会保障的形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难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自主学习:1.建立社会保障的原因?2.社会保障的功能/作用?3.社会保障的形式有哪些?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有哪些?每个月都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还有住房公积金,将来有保障,心里踏实多了。我八十多岁了,住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有人照顾,国家每个月还给我补贴。有了城乡居民医保后,现在看病也优惠很多啦妈妈身体不好,爸爸生了重病,家里没有了收入,村里帮我申请了低保,这下我可以安心上学了。思考:以上对话涉及哪些形式的社会保障形式?这些社会保障发挥了什么作用?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1.社会保障的内涵: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体系。安全网政府社会政府社会2.社会保障的功能 / 作用:(1)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2)稳定功能,减震器:社会保障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发挥民生保障安全网作用。(3)调节功能,调节器: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人再分配,发挥收入分配调节器作用,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4)互助功能,助推器: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共济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保障既有经济保障,也有服务保障。经济保障是国家通过货币或有价票证的形式,为国民提供经济援助,满足其基本的生活所需。经济保障主要以社会救助金、社会保险金、社会福利金等形式提供。服务保障是通过提供日常照料、医疗护理等服务,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生活保障需求。国家提供社会服务机构和设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儿童收养救助服务、各类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残疾人服务等形式,以满足特殊群体的需求及全体国民的高层次保障诉求。相关链接 P503.社会保障的形式/构成:(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P51相关链接:企业年金、社区服务除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基本保障外,还存在大量补充性的社会保障形式,如企业年金、社区服务等。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社区服务:是在政府指导下,以社区组织为依托,在城乡一定层次的社区内以全体社区居民为对象,以特殊群体为重点,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向他们提供福利性服务的一种社会化保障机制。地位: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功能/作用: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等集资金,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内容/类型: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五险”)(1)社会保险(核心):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性质 自愿的市场行为 具有强制性和福利性质经营目标 追求利润 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经营方式 保险公司经营 由国家经办费用来源 全部由个人承担 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分摊保障对象 签订保险合同并按照约定支付保险费的人 法律规定有权利享受社会保险的人保障水平 满足被保险人的较高层次的保险需求 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商业保险:是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商业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购买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地位: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功能/作用: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帮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2)社会救助(最低社会保障):地位: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功能/作用:是政府和社会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如:学生证优惠、助学金、奖学金等)(3)社会福利(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地位:特殊社会保障功能/作用: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的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的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4)社会优抚(特殊的社会保障):课堂检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外婆的社会养老保险金爷爷免费刷卡坐公交奶奶就读老年大学大伯走错高速路,因交通管制滞留在武汉,政府提供了临时住宿和饮食叔叔退伍回来的复员费1951年1997年2009年建立由国家主导、单位包办的城镇职工劳动保险制度。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启动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破解了农民社会养老历史难题。启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标志着城镇非从业居民从此实现老有所养。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覆盖率超过法定人群的90%。2011年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14年探究与分享: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在不断完善和进步探究与分享P53结合教材思考: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如何不断完善,实现社会公平的 搜集资料,了解我国当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新举措,并评述其中一项。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全覆盖为此,要建立起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两力为”【适度原则】原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生活安全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的社会保障需求。同时,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作支撑,社会保障即使建立起来也无法维持下去。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权责清①原因: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②具体要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4)总要求: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多层次总结:如何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4)总要求: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的社会保障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含义功能/作用主要内容总要求、多层次适度全覆盖权责清晰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1.财政部等多部门于2024年12月正式下发《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自2024年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完善了领取条件和领取办法。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利于( )①发挥社会保险互助共济功能,保障老年人的生活②缓解老年人的经济压力,保障老年人的生存权利③减轻政府养老负担,促进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健康发展④拓宽渠道,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养老保障需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A2.2025年1月1日起,延迟退休在全国实施。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规定,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或者弹性延迟退休。该政策( )①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社会秩序稳定②调节了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推动社会健康发展③发挥了初次分配调节器的作用,增强群众更多获得感④体现了社会保障是保障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早早起床,刷社保卡免费乘坐公交车到公园遛弯;返程途中,到银行网点用社保卡领取刚发放的养老金和高龄补贴,再到定点药店刷卡买药;午饭时间,用社保卡到社区的“长者食堂”用餐;午休后,带孙子到市图书馆持社保卡借书——这是海南省五指山市一位退休老人的一天。透过社保卡,我们可以感受到社会保障( )①既享有经济保障,也享有服务保障 ②可以通过初次分配间接增加居民收入③能够满足人民群众高水平生活需要 ④已成为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4.2025年1月,江苏省出台工伤保险政策调整方案,规定用人单位工伤保险支缴率、工伤发生率等指标将影响费率浮动,连续两年指标为零的企业费率最低可降至基准费率的 50%,避免了工伤风险低的企业为工伤风险高的企业“买单”的情况。该政策( )①是保障企业职工就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②通过实行差异费率,实现企业间责任公平③引导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降低工伤风险④通过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保护员工合法权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5.《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病残津贴暂行办法》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经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申请按月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该办法的实施( )①是为了筑牢保障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②体现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③保障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④扩大了最高层次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了困难群众生活水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导学案.docx 4.2 我国的社会保障.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