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西宁二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6.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属于研究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七年级历史学科期中考试卷A.出土壁画《契丹人引马图》B.白居易的《长恨歌》C.《岳飞抗金》的历史剧本D.阎立本的《步辇图》7.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以上现象说明北宋()姓名:班级:B.城市规划井然有序注意事项:A.政府推行重文轻武政策C.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D.文学艺术成就显著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8.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探究的主题是()第I卷(选择题)A.中华民族的起源B.多民族政权的并立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9.如表是小明同学制作的历史知识复习卡片,根据卡片信息判断,他复习的历史主题是()1.下表是我国古代部分朝代民族关系史事。据此可见,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朝代史事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多击败东西突厥:文成公主入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宋与辽、西夏多次冲突后议和A.元朝促进民族交融B.元朝在新疆的建制C.元朝对边疆的管辖D.元朝加强对外交往10.韩愈在唐宪宗迎佛骨时上《谏迎佛骨表》,说敬佛的皇帝不是国破就是寿天:他还创立道统论,认元各民族杂居,形成回族为有一个以“仁义“为中心的道统存在。韩愈的这些主张旨在()A.地方服从中央B.经贸往来不断C.民族政权并立D.交流交往交融A.推动唐诗繁荣B.促进佛教兴盛C.抨击佛教复兴儒学D.宣扬无神论2.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11.“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唐朝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①把军队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②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州县的长官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文中的“他”开创了()③在地方设置节度使④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A.汉武盛世B.贞观之治C.贞观遗风D.开元盛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某学者对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题名小录》和宝祐四年(1256年)《登科录》进行统计,得出“半3.下列入物中,对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是()数以上的进士来自平民家庭”的结论。该结论可以佐证科举取士()①鉴真②僧一行③玄类④孙思遂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是古代选官的唯一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C.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创作D.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4.小陈整理了五代十国的历史信息。其中,正确的是()13.某班级的同学们以“大运河”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展示出如下成果汇报卡,由此可直观看出隋①五代十国中的“十国”都是南方政权②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武将朝大运河()③《韩熙载夜宴图》描绘的是南唐时候的情景④这一时期,统一因素不断增长采用公式:“1+2+3+4”巧记知识点: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1条交通大动脉5.“行省制度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以犬牙交错方式划分辖区,使地方难以形成割据势力,强化了中央2:2700多千米对地方的控制。”这反映行省制度()3:洛阳、余杭、涿郡三个城市A.有利于中外历史交流B.促进民族交流与交融4:永济渠、通济渠、邢沟、江南河四段运河C.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D.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A.加速了隋朝的灭亡B.使苏湖地区成为“天府之国”答案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