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七下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导入新课 回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与演变历程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制”削弱相权元朝行省制度明朝废中书省,权分六部一、军机处的设立原因皇帝内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清初中央官制示意图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 ——昭裢《啸亭杂录》议政王大臣会议皇太极康熙帝设立南书房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绕过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帝设立军机房(处)处理西北军务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一切军国大事一、军机处的设立根据相关史事及材料研读,归纳军机处的特点及职责。相关史事: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军机处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特点:简、精、速、密材料研读:“(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职责:传达抄写,无决策权一、军机处的设立作用时期 主要中央机构 机构作用 中央权力的归属清初 满洲亲贵大臣商议、决定一切军国大事的中央决策机关 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很大,皇权受到很大限制康熙 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 分割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皇权得到加强雍正乾隆 撤销议政王大臣 根据清朝前期中央主要机构的变化,分析军机处设立的作用。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温故知新古代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股取士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案名 事由 株连人数沈得潜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剖棺戮尸胡中藻案 因诗“一把心肠论浊清”被指为侮辱清朝。 株连族人祸及师友徐骏案 因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被指为侮辱清朝。 斩首,抄家查嗣庭案 考题:“维民所止”被指有辱圣上为“诽谤大逆” 抄家死于狱中“文字狱”: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维护君主专制。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危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文字狱带来了怎样的危害材料研读: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皆望风观景, 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虎 ,消阳刚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清)李祖陶:《迈堂文略》材料研读: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龚自珍1.知识分子逃避现实,不敢表露思想;2.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文化专制《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约8亿字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删书与毁书《四库全书》表面上是古籍整理,实际目的是将古代的文化典籍进行篡改,以删去不利之处保留对清朝统治有利的部分。(乾隆)在长达19年的禁书过程中,共禁毁书籍3100多种、151000多部。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表现“三年清知府,十年雪花银”——清朝社会流传的民谣官场昏暗,官吏贪腐现象严重。根据下面的民谣和相关史事,说说它反映出清朝怎样的社会状况?相关史事:乾隆皇帝最宠信的大臣和珅,弄权20多年。嘉庆皇帝继位后,他被赐死,家产被查抄。估价2.2亿两白银,而当时国库每年的收入仅为4000多万两,所以当时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吏治的腐败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相关史事:嘉庆元年(1796年)时,国库存银为5658万两,而到嘉庆19年时,仅为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1∕6。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国家财政紧张、社会风气败坏、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危机加剧。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表现清朝中期的人口和耕地面积年份 人口数量(亿人) 耕地面积(万顷) 人均耕地面积(亩)1753 1.84 735.22 4.00亩1766 2.08 741.45 3.56亩1784 2.86 760.57 2.66亩1812 3.34 788.93 2.36亩1851 4.32 756.29 1.75亩根据清朝中期的人口和耕地面积比例,阅读课本104页相关史事,说说会带来什么问题?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相关史事:很多背井离乡的农民沦为乞丐数量极大。嘉庆时,北京城的乞丐就有10万多人。嘉庆元年的一个冬夜,露宿街头被冻死的竟达8000人。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加重了社会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时间 反抗斗争乾隆49年 甘肃爆发回民起义乾隆51年 台湾爆发天地会起义乾隆59年 福建爆发海上渔民斗争乾隆61年 湘黔苗民发动起义嘉庆元年 湖北、四川、山西等地爆发白莲教大起义四、闭关政策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多安全啊,老百姓都丰衣足食。这幅漫画反映了大清帝国实行什么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原因据材料分析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复英王乔治三世》材料二: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帆舶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粤省之澳门矣。——《粤海关志》材料三: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清高宗圣训》1.认为可天朝物产丰富,自给自足,无需对外交流。2.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3.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四、闭关政策过程阅读课本105页,归纳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过程及其表现。时间过程表现顺治帝厉行海禁严厉限制海外贸易康熙帝四口通商乾隆帝一口通商开放宁波、漳州等,但对出口的种类和载重量有严格限制只开放广州一口,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四、闭关政策①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能抵御外国的侵略。影响材料研读:“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马克思想一想:闭关锁国政策是否能够抵御外国的侵略?据材料分析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②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③限制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不利于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技知识。你从这两份礼单的比较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从中可以看出中英两国间的巨大差距,说明当时的中国已远远落后于世界前进的步伐。四、闭关政策乾隆时期马戛尔尼访华 中国赠给英国的礼物 英国赠给中国的礼物丝绸、宣纸 、各种工艺品。 (传统手工业品) 太阳系天体运行仪、航海望远镜、战舰模型(科学制造产品)清朝时期的中国与世界大兴文字狱机器生产手工生产科技之光查理一世上断头台强化军权当我们还在不断强化专制集权制度时,西方已经开始了如火如荼的资产阶级革命,国王被拉上了断头台。当我们还在为了一句诗大肆杀戮时,西方近代科学之光已经点亮。当我们还是做着“天朝上国,我自为大”的迷梦时,西方殖民扩张的船队已经开始征服世界……清朝时期的中国与世界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击败清朝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没有沉没……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将其击溃。——马戛尔尼总结拓展以史为鉴对比唐、宋、明、清的对外政策,谈谈对今天中国发展经济,扩大对外开放的启示。 启示:开放促进繁荣,闭关导致落后(或开放兴,闭关穷);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唐宋明清遣唐使来华玄奘西行鉴真东渡设立市舶司海外贸易兴盛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知识归纳军机处的设立 原因时期作用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目的影响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了军权雍正年间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为了加强思想、文化的控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知识归纳闭关政策 实行 原因过程与表现影响自大心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防范沿海人民;抵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顺治:禁海政策,康熙:四口通商,乾隆:只开放广州一口,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总结拓展政治:设立军机处思想文化: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经济:闭关政策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维护封建集权统治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时代特征: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