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廊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河北省廊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在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中,下列关于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B.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分离定律而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能指导育种和预防遗传病
D.在配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2.某自花传粉植物的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A对a为完全显性。已知含a基因花粉50%致死,基因型为 Aa的植株自交得到F ,F 中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与基因型为 Aa的植株的比例为(  )
A.1:1 B.1:2 C.2:1 D.2:3
3.萨顿用蝗虫细胞作为材料,提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的假说。下列关于该假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子中只有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而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B.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全部来自母方
C.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4.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都与性别相关联
C.男性的细胞内都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
D.雌雄异株植物中某些性状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5.在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了肺炎链球菌(S型细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
B.实验中可通过观察菌落的形态来判断是否发生转化
C.实验中利用了酶的专一性,DNA酶的作用是水解R型细菌的DNA
D.艾弗里在进行该实验的过程中运用了加法原理
6.一个双链DNA的碱基总数为3000,其中一条链中A:T:C:G=1:3:2: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DNA中共含有3900个氢键
B.该DNA中C+G=60%,故其热稳定性较高
C.DNA中,(A+T)/(C+G)的值可体现DNA的特异性
D.该DNA经过3次复制共需消耗A的数目为1050个
7.细胞生物中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研究表明,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 上才能成功表达从而发挥作用。下列关于基因、DNA、染色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 DNA 分子上一般具有多个基因
B.细胞生物的一个基因由多个脱氧核苷酸组成
C.细胞生物中所有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外源基因能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上是因为它们的结构与组成相类似
8.基因表达的产物通常是蛋白质。下图表示一条mRNA上的部分碱基序列。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翻译时tRNA上的所有碱基和mRNA上的所有碱基都能配对
B.图示mRNA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从而可提高每条肽链的合成速率
C.tRNA可以携带氨基酸,并将其运输到核糖体和mRNA的结合处上完成翻译
D.翻译过程中mRNA在核糖体上不断移动,使肽链不断延长
9.如图为中心法则示意图,利福平是一种抗菌药物,能抑制细菌的①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的增殖过程中会经历④过程
B.真核细胞进行①过程时不同基因的模板链一定相同
C.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界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D.利福平可能通过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来抑制细菌的生长
10.如图为某一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为DNA的甲基化,这种变化可以遗传给后代
B.某个基因中若发生了图中的变化,则该基因的表达被抑制
C.图中所示的过程可以发生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过程
D.男性常抽烟会大大降低精子中发生图中所示过程的水平
1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任何生物的任何部位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能产生新基因
C.洋葱根尖细胞进行分裂的过程中存在基因重组
D.DNA 中碱基对的增添、替换或缺失一定会造成基因突变
12.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①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属于基因重组
B.图②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会改变基因的数目
C.图③属于碱基对的增添、替换或缺失,可发生在 DNA 复制过程中
D.图④属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可以遗传给子代
13.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检测可以精确地诊断病因
B.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低
C.羊水检查可用于染色体分析和性别鉴定等
D.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二、多选题
14.某种大鼠的毛色是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让黑色大鼠与黄色大鼠交配,F1都是灰色大鼠,再让F1自由交配,F2表型及比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黑色为显性性状,黄色为隐性性状
B.亲代黄色大鼠和F2中的黄色大鼠都是杂合子
C.F2灰色大鼠基因型和F1灰色大鼠相同的概率为4/9
D.F1灰色大鼠与米色大鼠交配,后代各毛色大鼠的比例为1∶1∶1∶1
15.如图表示 DNA 复制过程示意图,数字①代表参与 DNA 复制过程的一种酶,②③④分别代表一条链,a 和 b 为经复制得到的两个 D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解旋酶,其参与的过程不消耗能量
B.DNA 的复制特点是先全部解旋再逐一复制
C.图中③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一般和④相同
D.a和b在减数分裂Ⅰ末期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16.通过研究已经证明,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人的白化病症状是由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引起的,如图为该基因对白化病性状控制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过程合成的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基质中
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白化病性状
C.酪氨酸酶通过③使酪氨酸形成黑色素的过程中存在mRNA与tRNA的结合
D.若相关基因发生突变,阻止了酪氨酸酶的合成,则黑色素的合成增多
17.八倍体小黑麦具有品质佳、抗逆性强、抗病虫害等特点,在生产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A、B、D、R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普通小麦一定是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
B.杂种一的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不能完成减数分裂,是不育的
C.小黑麦含有8个染色体组,用其花粉直接发育成的植株是四倍体
D.用秋水仙素处理杂种一能使染色体数加倍的原因是其抑制了着丝粒的分裂
18.鸟类学家对我国云岭山系的鸟类做了统计研究,发现两个不同的鸣禽物种(物种1仍分布于中海拔,但物种2分布于低海拔)是由原本分布在中海拔区域的某原始种群X演变而来,推测的演化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X内部个体间体型、翅长方面的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
B.物种1和物种2的形成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云岭山系鸟类新物种的形成仅是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
D.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使两个种群发生了不同类型的定向变异
三、解答题
19.图甲表示某种动物(2n=4)体内细胞处于若干特定分裂时期的模式图(图中所示为细胞中全部的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动物在繁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中的细胞 (填字母)可以判断该动物的性别是 ,判断依据是 ,图示d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 。
(2)图甲c细胞中四分体有 个,核DNA有 个。图甲中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细胞 (填字母)。
(3)图乙中的染色体数目⑥时期变化对应图甲图示 (填字母),图乙中④时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 。
(4)结合甲、乙图示,从配子形成的角度简要说明遗传多样性的原因: 。
20.“成人早老症”是一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该病患者在青春期后开始老化并逐渐加重,临床表现以短身材、老人外貌、白内障、关节挛缩及各种皮肤病变为特征。患者常在20岁开始发病、30岁广泛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伴发肿瘤,40多岁死亡。该病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是:编码一种DNA解旋酶的WRN基因发生突变后使WRN蛋白的羧基末端至少缺少128个氨基酸残基,在缺少的这些氨基酸中含有允许DNA解旋酶进入细胞核的定位信号。图甲和图乙为基因表达的相关过程示意图,a~d为相关物质或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多个核糖体与一个mRNA结合的意义是 。
(2)某同学认为图甲可以表示该种遗传病患者细胞中核基因的表达过程,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
(3)在图乙所示的过程中,物质d和c的作用分别是 、 ,d和c中含有氢键的是 。图乙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 (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
(4)从基因表达的角度分析,引起该种遗传病患者体内WRN蛋白的氨基酸数目减少的直接原因是由突变后的WRN基因转录而来的mRNA中 。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猜测,产生有缺陷的DNA解旋酶后,细胞的增殖能力 (填“提高”或“下降”),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21.某二倍体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一⑤是该生物减数分裂产生的五种配子,其中B 与B、b互为等位基因。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从①-⑤中选)是该生物性原细胞正常分裂(不发生变异)产生的配子。细胞②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是 ,导致图②细胞含有两个A基因的原因可能是 。
(2)细胞③的产生可能是分裂过程中 。
(3)产生细胞④的变异类型 (填“属于”或“不属于”)基因突变,做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 。产生细胞⑤的变异类型具有的特点是 (答两点)。
22.“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临床表现为四肢运动失调,痴呆,眼球震颤。如图是该遗传病的一个家系图,某学习小组对该遗传病进行了相关讨论,回答下列问题(相关基因用A、a表示,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
(1)同学甲认为该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依据是 。
(2)同学乙认为该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通过图中Ⅰ、Ⅱ代的某些个体可作出该判断,依据是 。
(3)同学丙认为该病的遗传方式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若不考虑基因突变等其他原因,你 (填“同意”或“不同意”)这种说法,理由是 。
(4)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Ⅱ4和Ⅱ5再生一个患有该病的儿子的概率是 。
23.如图是物种A(某种原始鼠类)进入甲、乙岛后,某时期将甲岛上的B物种引入乙岛,迁入乙岛的B物种进化为D物种,最终演化出B、C、D三个物种的生物演化过程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甲岛上B物种的基因库是指 ;将其引入乙岛后,B物种 (填“能”或“不能”)与C物种发生基因交流,这表明B物种与C物种已存在 .
(2)物种A在进入甲、乙岛后,由于 ,从而使其朝着不同的方向进化,最终形成B、C物种。进化的实质是
(3)假设乙岛上D种群规模较大,且种群内是自然状态下自由交配的婚配类型,其中YY基因型个体占20%,yy基因型个体占40%,则该种群产生的F1中,Y的基因频率为 ;若将D种群迁入甲岛,后调查发现yy个体易死亡,则该种群的基因频率 (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C B D C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B B CD ABD AB ACD BCD
19.(1) b 雄性 细胞b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质均等分配 精细胞(精子)
(2) 2/二/两 8/八 d
(3) a (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发生)受精作用
(4)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形成多样性的配子
20.(1)有效提高翻译(合成蛋白质)的效率(或少量mRNA可以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
(2)不同意,图甲所示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边转录边翻译),而真核生物细胞中核基因的表达应先进行转录再进行翻译,二者不同时也不在相同场所进行
(3) 作为翻译的模板 (识别并)运输氨基酸 c 从左向右
(4) 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下降 细胞分裂前需先进行核DNA的复制,DNA解旋酶催化DNA复制时的解旋过程,有缺陷的DNA解旋酶不能进入细胞核会使核DNA因不能解旋而导致无法复制,进而降低细胞的增殖能力
21.(1) ①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数目变异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含A基因的染色单体分离后,未移向两极
(2)b 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易位到a基因所在的非同源染色体上
(3) 不属于 基因突变不会使基因的数目减少,而细胞④中缺少A或a基因(基因减少),表明其不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等
22.(1)若该病为伴Y染色体遗传,则不应该出现女性患者,图中Ⅰ1、Ⅱ4、Ⅱ7、Ⅲ1不应患该病
(2)若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Ⅰ 的致病基因会传递给Ⅱ1、Ⅱ2和Ⅱ3,从而使他们患上该病
(3) 不同意 若该病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图中Ⅰ4不可能有一个患有该病的儿子Ⅱ6(或若该病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图中Ⅱ6的X染色体来自其母亲Ⅰ4Ⅱ6患病,其基因型为XAY,但他的母亲Ⅰ4是正常人,其基因型为XaXa,不带有该病的致病基因)
(4)1/4
23.(1) 该岛上B物种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不能 生殖隔离
(2) 甲、乙岛环境的不同,分别对物种A进行定向选择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3) 40% 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