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遗传学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隐性性状: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B.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C.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D.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2.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试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彩球大小、性状、质地、质量等要一致B.甲、乙两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C.每次抓彩球以前必须摇动小桶,使彩球充分混合D.每次抓彩球,统计的彩球必须放回小桶内3.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现用两个纯合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到的F2性状分离比为9∶3∶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2中,出现新的性状组合类型所占比例为3/8B.F2的绿色圆粒豌豆中,能够稳定遗传的约占1/4C.F1产生的YR卵细胞和yr精子的数量比为1∶1D.F1所产生的雌雄配子在受精时结合的机会相等4.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会发生分离B.②过程中配子间的结合方式M=16C.图中N,P分别为9,3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理论上是1:1:1:15.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联会形成四分体、等位基因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分别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B.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C.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D.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6.以下①~④为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按分裂时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C.③④②① D.④①③②7.关于遗传学的经典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由萨顿提出,摩尔根通过实验验证的②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和离心法证实了DNA是半保留复制③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均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④沃森和克里克利用物理模型揭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8.某女孩的父母祖父母及外祖父母都正常,但其哥哥是红绿色盲患者,则其哥哥患病基因的来源是( )A.外祖父→母亲→哥哥 B.祖父→父亲→哥哥C.外祖母→母亲→哥哥 D.祖母→父亲→哥哥9.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人类黄斑营养不良症,患者视网膜黄斑区域细胞逐渐退化,导致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严重可致失明。对某家系进行调查后绘制遗传系谱图如下,对该家系分析错误的是( )A.此病最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病B.Ⅱ-5和Ⅲ-9不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C.建议Ⅱ-7和Ⅱ-6进行遗传咨询D.若为伴性遗传,Ⅱ-7的基因型是XAXa10.下列有关概念“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个染色体上只含有1个DNAC.基因的特异性主要是由碱基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一个DNA分子上可含多个基因11.如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④是一个完整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B.DNA聚合酶可催化⑨的形成C.DNA的稳定性与⑨的数量有关D.每个脱氧核糖均与2个磷酸基团相连12.一个双链DNA分子中C+A=170,A+T=300,在以该DNA分子为模板的复制过中共消耗140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连续复制的次数为( )A.1次 B.2次 C.3次 D.4次13.DNA分子中碱基上连接一个“-CH3”,称为DNA甲基化。基因甲基化可以导致其不能转录。这种变化可以在细胞间遗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癌、抑癌基因甲基化可能会导致细胞癌变B.基因甲基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C.基因甲基化属于不利于生物的变异D.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也相同14.如图表示三种RNA,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的RNA参与核糖体组成B.乙中的rRNA上含有反密码子C.丙是tRNA,由三个含氮碱基组成,可转运氨基酸D.RNA中含有核糖,真核细胞中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15.如图所示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B.②③过程发生的场所不可能相同C.①②③三个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不完全相同D.③过程中不同核糖体合成的是同一种肽链,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由右向左16.下列有关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之间发生交换一定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一定是二倍体C.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后得到的一定是多倍体D.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17.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出现的4种变异(①中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所示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不变,对生物体的影响不大B.②所示为三倍体,通常高度不可育C.③和④属于同一种变异类型D.③所示的变异是有利于物种适应各种不可预测的环境变化18.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由1号、2号、4号和5号,可推知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B.由5号、6号与9号,可推知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C.由图可推知2号为显性纯合子、5号为杂合子D.7号和8号婚配,其后代患病概率为1/319.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型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 a 过程B.自然选择在 b 过程发挥作用C.①~⑥仅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品系 1 和品系 2 两种群的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就可形成物种 1 和物种 2二、多选题20.赫尔希和蔡斯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关于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获得带标记的噬菌体B.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噬菌体与细菌上下分层C.若培养时间过长,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会增强D.本实验的结论是DNA是遗传物质三、解答题21.图 1 表示某动物体细胞分裂过程图,图 2 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 (填序号)细胞,若乙细胞是丁细胞的子细胞,则乙细胞的名称是 。(2)图1丙细胞基因A和a形成的原因是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填序号)。(3)图1丙细胞对应图2的 (填字母)时期。若图2表示果蝇细胞分裂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则n为 。(4)图1丙细胞基因A和a所在的染色体 (填“属于”或“不属于”)同源染色体,判断的依据是 。22.下图表示某DNA片段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⑦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DNA复制的过程是 (填字母),图中表示基因表达的过程是 (填字母)。(2)a、b过程需要的酶分别是 、 ,a、b过程中碱基配对的不同点是 。(3)油菜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输到种子后有两条转变途径,如下图所示。科研人员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的高油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了58%。分析图可知,油菜含油量提高的原因是 的形成抑制了酶b合成过程中 的阶段。油菜含油量调高的过程中体现了基因对生物体性状的控制途径为 。23.果蝇的长翅(B)与短翅(b)、红眼(R)与白眼(r)是两对相对性状。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F1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请回答:长翅红眼 长翅白眼 短翅红眼 短翅白眼雌蝇(只) 151 0 52 0雄蝇(只) 77 75 25 26(1)控制果蝇翅形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2)孟德尔运用 法研究并发现了遗传定律。以上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 定律,亲代果蝇的基因型是 。(3)F1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杂合子占 。(4)实验室有纯合的红眼和白眼雌、雄果蝇亲本,请你写出实验思路,通过一代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并预测实验现象以及对应的结论 。24.玉米(2N=20)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下图1为玉米植株示意图。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2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Ⅲ)培育纯合优良品种矮秆抗病(hhRR)的过程。(1)如果进行玉米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 条染色体的DNA序列。(2)利用方法Ⅰ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 ,这种植株由于长势弱小而且高度不育,须经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常用的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的方法有 (答出1点即可)。(3)图2所示的三种方法(Ⅰ~Ⅲ)中,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 (填图中“Ⅰ~Ⅲ”中的某数字),其原因是 。(4)用方法Ⅱ培育优良品种时,先将F1(基因型为HhRr)植株自交获得子代(F2),其中出现优良品种矮秆抗病植株,为获得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下一步应如何进行? 。25.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1)完成下列知识网络图:① ;② ;③ ;④ ;⑤ 。(2)生物进化的过程中, 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 ,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内容: 、 、 。(3)寄生在某种鸟羽毛中的羽虱大量繁殖,会造成鸟的羽毛失去光泽和尾羽残缺不全,影响雄鸟的求偶繁殖。若该种群中对羽虱有抵抗力的个体AA和Aa分别占30%和50%,则a基因的频率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D D A B A C D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C A D C D D B B CD21.(1) 乙、丙、丁 次级卵母细胞(2) 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 甲、丙、丁(3) HI 4(4) 不属于 这两条染色体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22.(1) a bc(2) 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RNA聚合酶 a过程中A与T配对,b过程中A与U配对(3) 物质C 翻译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3.(1) 常 X(2) 假说-演绎法 基因的自由组合 BbXRXr、BbXRY(3) 4 5/6(4)白眼雌性和红眼雄性纯合子进行杂交,若后代全是红眼,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雌性全是红眼,雄性全是白眼,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4.(1)10(2) 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处理(或低温诱导)(3) Ⅲ 基因突变频率很低,且是不定向的,多害少利(4)将矮秆抗病植株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即获得了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25.(1) 生物的多样性 化石 胚胎学证据 自然选择学说 产生生殖隔离(2) 突变和基因重组 定向改变 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3)4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