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吉安县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D D C A B A D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D C A A D B B C 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21 小题 8 分,22 小题 12 分,23 题 6 分,24 题 14 分,共 40 分)21.(8 分)(1)特点:新中国体育外交扩展到亚非拉国家,并上升到主要位置。(或范围扩大,在亚非拉国家中享有盛誉;广泛开展同亚非拉国家的外交关系。)(2 分)说明: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 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1979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1 年中华人民共 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任意一点 2 分)(2)发展:在国际赛事上取得辉煌成就;兴建体育场馆;组织多种体育活动;群众体育活动发展。(一点 1 分,任意两点 2 分)(3)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可从人民生活的变化着手,如服饰的变化发展;饮食文化的变化;交通工具的使用变化等等。22.(12 分)(1)A: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2 分)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 分)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 分)(2)特点:发展速度快;自主创新;技术先进;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一点 1 分,任意两点 2 分)(3)《焦裕禄》:③;《袁隆平》:②;《钱学森》:④;《铁人》:①。(4 分)时代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迎难而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大力协同等。(2 分)23.(6 分)【示例 1】选择名片:自行车和“复兴号”动车观点:从自行车到动车,见证了现代中国交通的发展。(1 分)阐述: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行车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交通工具多样化,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乘坐动车成为重要的出行方式。(4 分)总之,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捷,现代中国交通事业取得巨大成就。(1 分)【示例 2】选择名片:粮票和扫码支付(1 分)观点:从凭票购买到扫码支付,说明中国民众支付方式的现代化。阐述: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凭票购买商品;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消费方式现代化,扫码支付备受欢迎。(4 分)总之,随着社会发展,民众支付方式更加便捷和现代化。(1 分)24.(14 分)(1)①:邓小平理论;(1 分)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 分)学习主题是:中国理论创新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 分)(2)制度:政治协商制度;(1 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 分)特点:民主的普遍性、广泛性;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用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任意一点 2 分)(3)汉服的应用场景广泛;汉服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中华传统服饰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认同。(任意两点 4 分)(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 度自信、文化自信等(言之有理即可,任意一点 2 分)永新县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宋庆龄曾感叹:“在我看来,自从1949年10月1日—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以来,中国最伟大的转变就是我们的国号中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人民’这两个字,它的重要历史意义在于同样有史以来第一次表明我们政府巨大力量的所在—人民”。这表明A.新生政权得到民众的支持B.人民社会地位发生根本变化C.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D.新中国已获得世界各国认可2.下列毛泽东的言论旨在①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际国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面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②“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A.维系中朝两国友好关系B.赞扬志愿军的革命精神C.谴责美国干涉朝鲜内政D.论证抗美援朝的必要性3.某同学围绕“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进行梳理,其中①处应填写的是A.打土豪,分田地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C.引导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D.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4.据统计,1957年与1952年相比,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指数增长24.5%,其中城镇居民提高31. 7%,农民提高16.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增长3倍多。这表明“一五计划”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B.改善了工业畸形布局C.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D.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5.图①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程。开启第二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中共二十大的召开6.图②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幅宣传画,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B.国民经济全面调整C.中共八大的召开D.西藏的和平解放7.以下是某历史竞赛题围绕一次会议给出的信息。这次会议是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8.“从打开‘一扇窗’,到打开面向全世界的‘大门’……一座座城市勾勒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棋局。”材料中的“一扇窗”指A.深圳 B.大连 C.浦东 D.厦门9.新中国的对外贸易史是一部从“小兔到大象”的历史。图③中对外贸易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主要是由于A.改革开放成功拉开序幕B.中共十三大的成功召开C.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 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出了一则四川省宁江机床厂向全国发出的“承接国内外用户直接订货”的广告,这反映出A.企业经营自主权得到一定扩大 B.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发生彻底改变C.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 D.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1.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这位“老人”此次南方之行旨在A.尽快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C.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 D.开辟经济特区引进外资与技术12. 下表为《人民日报》社论高频词的统计分析。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始终A.在建设中遵循客观经济规律B.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C.把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手段D.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13.图④是某学习小组绘制的时间轴,该小组学习的内容应该是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C.“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D.新发展理念14.在执行国家法定节假日基础上,某自治州政府安排自治州成立纪念日放假2天,民族节日放假7天。这体现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各地支援边疆开发C.节日活动精彩纷呈D.旅游行业蓬勃发展15. 1997年7月1日的一篇新闻报道中说,1841年1月英国侵略军将米字旗插上海岛,今天五星红旗在此升起。报道中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鸦片战争 香港回归祖国 B.第二次鸦片战争 澳门回归祖国C.甲午中日战争 香港回归祖国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澳门回归祖国16.图⑤是某校举办“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展”的提纲。可以入选“跨越发展”板块的是A.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B.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建立C.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D.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17.图⑥是某位同学的课堂笔记,方框内应填写的内容是A. “求同存异”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图C. “一国两制”构想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8 会议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会议体现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这次“会议”A.召开地点是瑞士日内瓦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邀请西方殖民国家参加 D.因为美国干涉未能成功举办19.屠呦呦在青蒿素研究过程中,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力》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尽服之”得到方案,实验后发现青蒿提取物的中性部分抗疟效果最好。由此可知,中国医药发展的特点是A领先世界各国 B.借鉴西方经验 C.注重继承和创新 D.遵循医书古训20.2024年春晚西安分会场运用动画AR等手段,使李白穿越千年与千人同吟《将进酒》,带领观众穿越历史长河,实现跨越古今的对话。这表明A.社会商业活动日益活跃 B.绿色消费观念深入人心C.现代科技展现历史魅力 D.我国科创水平领先世界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21小题8分,22小题12分,23题6分,24题14分,共40分)21. 体育活动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变化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 分)材料一从50年代中后期开始,新中国体育外交扩展到亚非拉国家,并上升到主要位置。新兴力量运动会于1963年在雅加达举行,这是新中国首次全面参加的一个综合性大型国际运动会。 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乒乓外交”开创了以人民之间的友谊促动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和解的成功模式,是跨越意识形态障碍的国际体育交流。——以上材料均编自《新中国体育70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体育外交的特点。(2分)并用史实说明“20世纪70年代。‘乒乓外交’跨越意识形态障碍,推动了外交关系的发展”。(2分)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重视发展体育运动,体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中国运动员不断打破世界纪录,在国际赛事中屡获金牌。我国还大力发展群众体育运动,行简历大量体育场馆、体育设施,组织多种的体育活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丰富了人民的生活。——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事业的发展表现。(2分)(3)想要了解历史,除了体育活动的发展历程,你还可以展开哪一方面的历史学习主题研究。(2分)22.学校开展“中国现代史”项目式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任务一 【解读春联——感悟农村变革】历史时期 主要事件 春联第一部分 A 实行土地改革 土地还家山河改色 妖氛敛迹农民翻身第二部分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B 毛主席挥手指方向 合作化道路宽又广人民公社化运动 食堂巧煮千家饭 公社饱暖万人心第三部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 包干到户生产忙 喜看稻菽千层浪(1)第一组同学收集了不同时期的春联,请依次写出表格中对应的历史时期和主要事件。(4分)A: ;B: ;C: 。人物二【分析表格——见证交通变迁】阶段 表现20世纪90年代初 提出高速铁路兴建计划。2004 年—2008 年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基本掌握了时速200-250公里的高速列车制造技术。2019 年,我国自主设计建造智能高速铁路——京张高铁通车,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时速350公里。2008年—至今 已经具备极强的系统集成、适应修改、综合解决并完成本土化的自主创新能力。2016年—至今 中国高铁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先进前列,正在大步走向世界。(2)第二组同学绘制了我国高铁发展的简表,据此概括其特点。(2分)任务三【观看电影——传承优秀精神】①“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②“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③“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④“外国人能搞的,我们中国人能搞的更好。”(3)第三组同学展示了四幅电影海报,请分别找到每部电影中可能出现的台词。(4分)写出你从他们的事迹中感悟到的时代精神内涵。(2分)焦裕禄: 袁隆平:钱学森: 铁人:23.“名片”是文明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图7 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时代名片 图8 21世纪初的中国时代名片从图7和图8中各选一张有关联的时代名片,结合所学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24.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理论自信】材料一学习主题:▲ 核心人物 理论名称邓小平 ①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习近平 ②(1)材料一中①②处的理论名称分别是什么?(2分)并补充完整学习主题。(2分)【制度自信】材料二费孝通,著名社会学家。1949年9月21日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他描述道:“踏进会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大袍的,——这许多望而知不同的人物全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 申纪兰,女,山西省平顺县人。1954年她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同年“同工同酬”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她说“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的利益,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2)根据材料二, 指出我国在新中国建立前后确立的两项民主政治制度。(2分)从两位当事人的经历中,概括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特点?(2分)【文化自信】材料三——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据观研报告网(3)请从材料三中提取两项历史信息。(4分)材料四 站立在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保障中国人的信心?(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docx 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