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三校联考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学情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宿迁市三校联考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学情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宿迁市三校联考2025届高三8月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中华文化中“中”的观念由来已久。史学家唐兰认为“中”最初为氏族时代议事场所居中之徽帜,群众望之而趋附,其所立之地恒为中央,“因更引申为一切之中”。商周以降,“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立宫,择宫之中立庙”成为重要的政治思想。这反映出( )
A.早期政治的中央集权特点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C.古代建都以地理中心为主 D.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征
2.如图为吴王夫差在公元前486年开凿的邗沟人工运河图。《太平寰宇记》记载:“吴将伐齐,北霸中国,自广陵掘江通淮,运粮之水路也。”又《水经注》记载:“中渎水(邗沟)自广陵北出武广湖东,陆洋湖西……下注樊良湖,东北出博芝、射阳二湖……乃至山阳矣。”由此可见,邗沟的开凿( )
A.旨在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B.促进当时江南农业快速开发
C.反映春秋时期历史发展态势 D.使吴越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
3.公元前59年,汉赋名家王褒在今四川成都附近写下了《僮约》,如“脍鱼炰鳖,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绵亭买席、牵犬贩鹅”“贩于小市、往来市聚”都是其中的名句。据此可以推知( )
A.汉赋的描写诙谐没有史料价值 B.秦代政府鼓励商品经济发展
C.汉代庄园主具有强烈好斗风气 D.西汉时期四川饮茶之风兴盛
4.唐宋以来,出现了将“不善”“不正”“不美”三类地名雅化的现象。福建长乐境内三宝岩之名源自郑和(三宝太监)曾到此游历,明隆庆年间,知县蒋以忠认为其名“不正”,急令更名。蒋以忠的做法折射出( )
A.明朝政府厉行海禁政策 B.传统士大夫的价值取向
C.航海事业缺乏社会基础 D.地名雅化服务君主专制
5.有学者的一项研究曾试图从相关文献中清理出各种户籍名称,以勾画出元代户口的行政网络。他故终列出了83个种类,其中的4个大类是民户、军户、匠户、站户,许多类别还有子目。令士人感到沮丧的是,儒人竟与道、僧、尼、弥勒教徒并列。元朝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强化社会控制 B.抑制儒学发展 C.缓和民族矛盾 D.防止社会分化
6.明清时期,“中学西渐”逐渐达到高潮。罗马出版了《中华大帝国史》;利玛窦把中国的儒学经典“四书”译成拉丁文;卜弥格的医学生物学著述《中医津要》和《中国药物标本》则是关于中国医药学方面的论著。据此推知,“中学西渐’ ( )
A.有利于冲破礼教的束缚 B.促使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
C.启迪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D.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开端
7.最早发现咖啡的地方是埃塞俄比亚。在清朝由商人传入中国,1819年中国出版的《华英词典》出现了对“咖”的释义,“咖啡”一词也出现在通俗文学里。推动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几家番馆掩朱扉。 煨鸽牛排不厌肥。 一客一盆凭大嚼。 饱来随意饮高馡。 ——1887年印行的《申江百咏》
A.战争带来的文化碰撞与交锋 B.商品的全球流动
C.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改变 D.新旧大陆物种的交流
8.1926年至1927年间,农民运动在全国多个省份展开,但整体发展呈不平衡状态,如下图。与农民协会会员数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
A.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B.中国共产党的独立领导
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D.北洋军阀的统治被推翻
9.1932年,国民政府颁布《商品检验暂行条例》及《商品检验局暂行组织条例》,同时于上海,汉口 青岛 天津等重要通商口岸设立商品检验局。1934年公布的新税则中将糖、烟、纸、小麦粉等44种货品免征出口关税,而进口税率从7.5%至50%不等,据此可知,国民政府采取的这些举措( )
A.使中国国民经济结构渐趋合理 B.扭转了中国外贸逆差的局面
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D.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统制
10.下表所示为晋冀鲁豫边区对1937年和1942年的北岳区35个村各阶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调查统计结果。表中数据表明当地( )
阶级 1937年 1942年
地主 3.61% 2.51%
富农 8.45% 7.88%
中农 40.57% 47.47%
贫农 35.71% 33.94%
雇农 4.82% 2.41%
A.封建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 B.土地革命取得显著成效
C.自耕农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D.阶级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11.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认真贯彻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经营情况自行决定职工工资,且鼓励适度扩大不同职工间的工资差距。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建成了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C.开始调整计划经济下的分配制度 D.积极探索与实践经济发展新模式
12.《吉尔伽美什与阿伽》是古代两河流域史诗中最短的一部。该史诗中没有神灵,只有人类活动,记载的事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千纪前期。史诗还透露了当时国王决策需要咨询长老议会和人民大会,并且不能随意推翻后两者的意见等信息。据此可知古代两河流域( )
A.没有受到神学影响 B.深受印欧人迁徙影响
C.专制王权尚未形成 D.最早确立了民主政治
13.13世纪欧洲庄园的经营花费很少,生产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庄园内部的人力和物力。芦苇可以盖房,桦树可以充作各种用途的木料,鱔鱼可以抵偿帮工的工资,庄园的内部维修也主要使用佃户劳力。这表明当时的庄园经济( )
A.孕育着社会转型的因素 B.有利于扩大再生产投资
C.保持着自然经济的属性 D.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14.1899年美国《贾奇》杂志刊登了一幅漫画:1783—1899年间,山姆大叔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幼童逐步成长为高大健壮乃至肥胖的成年男子,从身无长物到持有简单工具进而到持有枪械、铁甲舰等武器装备。(见下图)该漫画创作最可能回应的问题是,美国( )
注: states,州。漫画下第六框文 字内容为;“1899年,美国获得了宝贵的殖民地古巴、菲律宾、波多黎各。”第七框内容为:“现在,所有国家都急不可待地向山姆大叔表示友好。”
A.是否保持与英国的关系 B.是否缔结反法西斯同盟
C.是否需要遏制垄断资本 D.是否继续对外扩张势力
15.下表是二战后世界科技政策范式转变分析表(部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期 1945—1975年 1975—1990年 1990年至今
科技政策范式 为国防而科学 为工业而科学 为民生而科学
政策模式 高度集中军事国防 集中式工业经济 社会创新和民生科技
核心目标 国防 工业 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
A.社会生活的需求 B.新科技革命的开展 C.国际格局的演变 D.经济全球化的加速
二、材料题
16.材料冯梦龙(1574-1646),苏州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家富藏书,辑著甚丰。《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的合称。冯梦龙把三部短篇小说集分别取名为“喻世”、“警世”、“醒世”,是要让它们发挥劝喻世人、警诫世人、唤醒世人的作用。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为当时一般文人所不齿,冯梦龙则认为小说的社会教育作用大过儒家经典。《三言》内容广泛,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表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价值观念,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堪称中国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在《三言》的影响下产生,但其内容远不能与《三言》相比,不过也有一些描写手工业者和商人的作品,颇具时代特色。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元明清卷》等
(1)根据材料,概括冯梦龙《三言》小说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以“三言”为代表的世情小说盛行的历史背景。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李顺达的事迹宣传
材料 20世纪30年代末起,在山西平顺县西沟村,出现了一位后来享誉全国的英雄劳模、优秀共产党员-李顺达。他发展生产是能手,参加战斗是英雄,组织支前是模范,因此成了当时山西乃至晋冀鲁豫响当当的人物,是新闻记者关注和采访的对象。在《人民日报》的版面上,李顺达成了“常客”。
时间 报刊 报道名称
1946年6月19日 《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第2版 《太行一等劳动英雄李顺达订出五年发家计划》
1948年6月1日 《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第1版 《太行劳动英雄李顺达等号召英雄带头推动生产》
1948年7月5日 《人民日报》第1版 《太行劳动英雄李顺达坚信党的政策 努力生产发家》
1948年11月22日 《人民日报》第1版 《李顺达总结发家经验 续订第二个五年计划》《李顺达是怎样提前完成建家计划的?》
1950年9月29日 《人民日报》第8版 《李顺达带领西沟村走向富裕》
1951年3月9日 《人民日报》第1版 《保证今年农作物丰收,李顺达互助组向全国挑战》
1951年7月18日 《人民日报》第2版 《李顺达领导互助组的主要经验》
1954年3月21日 《人民日报》第1版 《李顺达等荣获“爱国生产金星奖章”的消息推动了山西农村生产和互助合作运动》
——摘编自刘泉友《人民日报对李顺达报道的历史渊源》
(1)分析1950年之前和之后《人民日报》宣传报道李顺达事迹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对《人民日报》关于李顺达事迹的新闻报道加以点评。
18.[西方休闲体育的发展]
西方休闲体育的发展
时期 发展概况
古希腊 希腊人进行祭礼活动主要以竞技运动形式出现,如战车赛、站立式摔跤、拳击、赛跑、标枪、铁饼、混斗、射箭等比赛。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办,自此每四年举行一次。古希腊人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以力量、速度、柔韧、灵敏等来充分展现人体的力和美。
古罗马 古罗马人注重休闲的功利性而非休闲的幸福和品味。古罗马的休闲表现为消费型休闲,在公共空间大量兴建公共休闲设施,因此古罗马的大浴池、室外剧场、公园等公共休闲设施较多。
中世纪 休闲体育发展受阻。在民间,人们只有在农闲和宗教节日休闲,如在圣诞节、受洗节跳舞。在中世纪后期,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以及教会限制令的松动,宗教和世俗生活内容逐渐走向融合。
近代 19世纪英国掀起了户外运动,大量的业余和职业体育俱乐部应运而生。英国工业革命结束后,出现了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他们选择的休闲体育活动主要为帆船、棒球、网球、高尔夫等运动。19世纪末,英国流行的户外运动是体育与娱乐的结合,以运动的业余性为主,这也使休闲体育运动走向了大众。
——摘编自刘锦清等《中西休闲体育的发展历程与差异——基于文化差异的视角》
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两个或多个时期,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西方休闲体育的发展”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法国政府对宏观经济实行全面统制管理,国家通过财政和国有企业直接参与再生产过程,并减低税收、对团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和推行福利政策,制定和实施了两个“现代化与装备计划”。1948年6月,法国正式加入马歇尔计划,这为法国在战后重建基础部门解决了需要大量资本的难题。到1949年,法国基本上恢复了国民经济。从1950年起,法国经济开始复苏。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后,法国和共同体成员国间的贸易剧增。1959—1974年,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高达5.7%,在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日本。
——摘编自王奕苹《浅析二战后法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承认非公有经济的客观存在,统筹兼顾五种经济成分,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同时,协调劳资关系,帮助私营工商业克服生产经营的困难,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到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生产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人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各经济成分发展的政策措施,党和政府在强调统一介绍和稳定就业的同时,进行多样化就业、失业的管理,确定了除失业保险外,老年、工伤、生育等基本保险项目,建立起劳动保险制度。
——摘编自宋玉军《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就业政策的调整与应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法国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法国经济发展的不同之处及成因,并说明中法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经验。
参考答案
1.D
2.C
3.D
4.B
5.A
6.C
7.B
8.C
9.C
10.C
11.D
12.C
13.C
14.D
15.C
16.(1)特点:短篇小说集;具有很强的社会教化作用;内容题材丰富,反映世俗生活和市民价值观念。
(2)背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社会矛盾激化;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对文化的需求;印刷业的发展;儒家思想的影响;宋元话本奠定的基础。
17.(1)差异:1950年前连续报道宣传李顺达发家致富的规划及经验,侧重于宣传他个人、家庭的劳动致富的事迹,强调其“劳动英雄”称号。1950年后主要宣传李顺达互助组的引领示范和影响,宣传他带领村民共同富裕,强调其领导带头作用,侧重宣传发展农业经济中集体(李顺达互助组)的作用。
原因:1950年前,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通过对李顺达的宣传让群众了解并认可党的政策,安心搞好生产,倡导劳动光荣的新风尚,从而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奠定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1950年后,为了完成新民主义向社会主过渡,需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通过榜样示范,激发全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和共同富裕的热情。
(2)点评:《人民日报》对李顺达事迹的新闻报道具有连续性、阶段性;报道突出了李顺达在农业生产中的经验和成果,注重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人民日报》是党的喉舌,履行了宣传党的政策、树立先进典型、服务人民群众的责任。
18.【答案示例】
论题:西方休闲体育的发展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古希腊三面临海,土地贫瘠,渴望征服海洋,向外拓展寻求贸易,加之为抵御各种入侵以及祭神活动的需要,要求古希腊人有强健的体魄,铸就了希腊人崇尚户外运动与冒险的性格,体育运动已成为希腊人生活的组成部分。
近代以后,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产业工人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与经济收入,加上高强度的机器化大生产,推动休闲活动的发展。19 世纪英国户外运动流行,大量的业余和职业体育俱乐部应运而生。后来,随着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的出现,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活动方式也出现了变化,推动帆船、棒球、网球、高尔夫等休闲体育活动的兴起,并走向大众。
总之,西方休闲体育运动呈现出动态发展的特征,是时代发展的缩影。
19.(1)原因:二战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和采取各种措施,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计划;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和推动作用。影响:法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法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地位显著提升,仅次于日本。
(2)不同之处:法国注重加强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中国主要靠自力更生,制定合理的政策。 成因:二战后美苏冷战,美国扶持和控制西欧,法国积极推进西欧国家的联合;新中国成立后,遭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孤立与封锁,国家控制了经济命脉。共同经验:中法两国都立足本国国情,发挥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指导作用,采取了较为灵活的经济政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