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2. 答题前请核对试卷科目和页码;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1. 古代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其最具代表性的文明成就是A. 《汉谟拉比法典》B. 金字塔建筑群C. 楔形文字系统D. 种姓制度体系( )2.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全盛时期的执政者是A. 汉谟拉比B. 伯里克利C. 凯撒大帝D. 屋大维( )3. 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重要的法律文献是A. 《查士丁尼法典》B. 《十二铜表法》C. 《汉谟拉比法典》D. 《大宪章》( )4. 下列选项中,属于古代印度文明特征的是A. 城邦民主制度B. 法老专制统治C. 种姓等级制度D. 公民大会制度( )5. 佛教创立的时间大约在A. 公元前18世纪B. 公元前6世纪C. 公元1世纪D. 公元7世纪( )6. 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标志是A. 罗马帝国分裂B. 查理曼帝国分裂C. 采邑制改革D. 庄园经济确立( )7. 中世纪欧洲大学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 教会文化垄断被打破B. 城市经济发展需求C. 文艺复兴运动推动D. 国王权力不断增强( )8. 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发生的变化是A.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 确立幕府统治体制C. 形成封建等级制度D.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9. 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意大利( )10.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体现的文艺复兴精神是A. 理性主义B. 人文主义C. 浪漫主义D. 现实主义( )11. 新航路开辟过程中,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A. 迪亚士B. 达·伽马C. 哥伦布D. 麦哲伦船队( )12. 早期殖民扩张中,在美洲建立殖民帝国的国家是A. 葡萄牙和荷兰B. 西班牙和葡萄牙C. 英国和法国D. 荷兰和英国( )1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 苏格兰人民起义B. 长期议会召开C. 内战爆发D. 查理一世被处死( )14. 《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A. 君主专制制度B. 共和政体C. 君主立宪制度D. 联邦制度( )15. 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A. 波士顿倾茶事件B. 来克星顿枪声C. 大陆会议召开D. 《独立宣言》发表( )16. 法国大革命中,体现"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文件是A. 《权利法案》B. 《独立宣言》C. 《人权宣言》D. 《拿破仑法典》( )17. 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A. 人文主义B. 理性主义C. 浪漫主义D. 自由主义( )18. 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A. 棉纺织业B. 交通运输业C. 冶金工业D. 采煤工业( )19.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重大意义在于A. 提高了织布速度B. 促进了煤炭开采C. 提供了便利动力D. 发明了火车机车( )20.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 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B. 《共产党宣言》发表C. 第一国际建立D. 巴黎公社革命( )21. 19世纪中期,日本被迫打开国门的事件是A. 鸦片战争B. 黑船来航C. 甲午战争D. 日俄战争( )22. 美国南北战争解决的焦点问题是A. 国家统一问题B. 奴隶制存废问题C. 领土扩张问题D. 关税政策问题( )23.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能源是A. 煤炭B. 电力C. 水力D. 畜力( )2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A.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B. 轴心国与同盟国C. 北约与华约D. 协约国与同盟国( )25.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A. 萨拉热窝事件B. 普法战争C. 波斯尼亚危机D. 七月危机二、材料解析题(共3大题,计30分)(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同时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1. 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2. 材料二中提到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3. 结合两则材料,分析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如何共同促进欧洲社会转型?(4分)(二)阅读下列法律文献节选,回答问题(10分)文献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文献二:"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文献三:"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1. 分别指出三则文献的名称及其对应的国家。(6分)2. 这些文献在政治体制变革方面有何共同影响?(4分)(三)分析工业革命影响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比例变化数据1801年:33.8% 1851年:54.0% 1891年:72.0%——摘自《英国社会史》1. 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人口结构的主要影响。(3分)2. 分析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传统生产方式?(4分)3. 列举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其早期工人运动的表现。(3分)三、论述题(共2大题,计20分)1. 比较日本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分析两次改革对日本社会发展的影响。(10分)2. 结合具体史实,论述启蒙思想对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作用。(10分)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B 【解析】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符合题干要求。2. B 【解析】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公民权利扩大。3. B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奠定罗马法基础。4. C 【解析】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特征。5. B 【解析】佛教由释迦牟尼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6. C 【解析】8世纪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改革,形成封建等级制度。7. B 【解析】中世纪城市经济发展需要专业人才,推动大学兴起。8. A 【解析】大化改新仿效中国唐朝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国家。9. D 【解析】文艺复兴最早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10. B 【解析】《蒙娜丽莎》关注人的价值和情感,体现人文主义精神。11. D 【解析】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1519-1522年)。12. B 【解析】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早期殖民扩张的主力。13. B 【解析】1640年长期议会召开,限制王权,标志革命开始。14. C 【解析】《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奠定君主立宪制基础。15. B 【解析】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标志独立战争爆发。16. C 【解析】《人权宣言》宣布自由平等原则,体现大革命精神。17. B 【解析】启蒙思想家强调理性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18. A 【解析】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英国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19. C 【解析】蒸汽机为机器大生产提供稳定动力,推动工业化进程。20. B 【解析】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21. B 【解析】1853年美国佩里舰队抵日(黑船事件),迫使日本开国。22. B 【解析】奴隶制存废问题是南北战争的核心矛盾。23. B 【解析】电力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24. A 【解析】三国同盟(德意奥)和三国协约(英法俄)形成对峙。25. A 【解析】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导火线。二、材料解析题(共30分)(一)1. 人文主义(2分)【解析】材料中"以人为中心"明确体现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2. ①商品贸易范围扩大至全球(2分)②三角贸易体系形成(1分)③物种大交换现象出现(1分)【解析】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建立直接商业联系,推动世界市场雏形形成。3. ①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打破教会束缚(2分)②新航路开辟积累资本,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分)③共同加速封建制度瓦解,促进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解析】需结合思想解放和经济基础两方面分析社会转型。(二)1. ①文献一:《权利法案》-英国(2分)②文献二:《独立宣言》-美国(2分)③文献三:《人权宣言》-法国(2分)【解析】准确识别文献内容与出处的对应关系。2. ①确立法律至上原则(2分)②奠定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制度基础(2分)【解析】三份文献共同体现限制王权、保障民权的宪政原则。(三)1. 城市化进程加速(1分);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2分)【解析】工业革命推动工厂制度兴起,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2. ①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2分)②工厂制度取代手工工场(2分)【解析】生产方式变革是工业革命的核心特征。3. 问题: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工人处境恶化(任答两点得2分)运动:卢德运动、宪章运动(1分)三、论述题(共20分)1. 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比较(10分)政治方面: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权制,废除世袭贵族特权(2分)明治维新:废藩置县,实行君主立宪(2分)经济方面:大化改新:实行班田收授法(1分)明治维新:推行"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2分)影响:大化改新推动日本进入封建社会(1分)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2分)【解析】需从政治体制、经济制度两个维度比较,并说明各自历史作用。2. 启蒙思想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10分)①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分权制衡(3分)②卢梭社会契约论→法国大革命推翻君主专制(3分)③伏尔泰自由平等思想→推动北美独立战争(2分)④启蒙思想为革命提供理论武器,批判封建制度(2分)【解析】需结合具体思想家主张及其在革命实践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