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经验交流(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师经验交流(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新教师经验交流
新入职教师十条真经,更快站稳讲台
站稳讲台的“经历经”
01
提前知道“备课经”
02
管控课堂“纪律经”
03
新入职教师的“提醒经”
04
学校层面的“帮扶经”
05
目录
站稳讲台的“经历经”
第一章
站稳讲台的“经历经”
阶段1:感觉没啥可讲
因对教材体系不熟悉,再加上对学生知识、经验、思维等基础学情把握不够,潜意识用成人理解水平来授课,既不能把课本语言转化为学生能听懂的话语,也不会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教学知识。于是,课堂上不顾及学情、互动,照本宣科快速便把课讲完。
阶段2:讲不完
一段时间后,通过批改作业、随堂测试等,发现学生差错率非常高,这时才感知中下等学生啥也不会,慢慢滋生出研究学情的意识。于是,课堂中讲得过碎、过细,导致课常常上不完,拖堂成为常态。
新教师上课三段历程:
阶段3:顺利讲完
再过一段时间,教师懂得取舍,分清了轻重缓急,又采取了一些方法策略,到这时,才能在一节课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站稳讲台的“经历经”
新教师应持工作态度:
新教师要树立“我讲不会,可以练会;练不会,可以考会;
考不会,可以纠错会”的意识,
只要投入时间多,就能取得好成绩。
1.先苦干
新教师应持工作态度:
经过苦干一段时间后,年轻教师会思考,怎样才能用更少的投入取得较好成绩?
就会在范例、变例选择、教程设计、学程设计、作业设计上想办法、搞改革,这时就进入了巧干阶段。
2.再巧干
站稳讲台的“经历经”
用量表测试自己是否站稳了讲台:新入职教师首要修炼的是如何将自己所学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教学知识,上海市杨浦区教研员翟立安老师在《漫谈初中数学教研》一书中,基于格罗斯曼的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四个要素,提出了基于课堂教学的PCK的分析框架:
1.学科中核心内容及教育价值
主要体现在:(1)没有科学性错误或不当;(2)准确把握教学重点(核心内容)和难点的教学本质;(3)努力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主要体现在:(4)知道所教内容的横向联系;(5)知道所教内容的纵向联系。
站稳讲台的“经历经”
3.学生的经验和学习困难
主要体现在:
(6)了解学生学习特定内容的基础以及容易理解或误解的地方;
(7)关注学生学习某特定内容的困难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8)帮助学生学会的教学策略;
(9)会调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10)会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模式);
(11)有指导学生个体、小组或全体突破重难点的教学策略。
假设每条10分,看自己能得多少分。让同事给自己打打分,也能找到努力方向。
提前知道“备课经”
第二章
提前知道“备课经”
我认为备课是由阅读思考、撰写教案、做课件、技能训练与内容消化五部分组成。
1.撰写教案前重在阅读思考。研究课标、研读教参、研读教材(文本)、阅读教材分析、研究课后习题试卷,研究学情(学生知识、能力、经验、思维起点与新授内容逻辑起点之间关系)。
2.撰写教案。依据课程资源、学情设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评价。
3.做课件(设计微课程)、设计导学卡。它是教案的辅助工具、手段
4.技能训练。对要求有感情朗诵的内容自己要先练一练;对要在黑板上示范的生字、地图自己要写一写、画一画。只有这样,教师示范时才有底气。
5.内容消化。对教案上的内容要融会贯通、熟记于心,上课时要做到可脱稿。
备课是什么?
提前知道“备课经”
备课侧重点是什么?
(1)学科课标级段目标与本册目标分解;
(2)在熟悉各章节教材逻辑体系结构基础上,画上整本书知识树或思维导图;
(3)确定整本书重、难点章节;(4)编制教学进度表及撰写学期教学策略、方案。
1.整本书课标侧重点:
(1)熟悉单元总目标;
(2)确定课时重难点;
(3)划分单元课时数;
(4)制定单元教学策略。
2.单元备课侧重点:
解决三个问题——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了没有。
一节课可分多个课时,
一课时一课时地写导学案。
3.课时备课侧重点:
提前知道“备课经”
备课不是什么?
备课不等于抄教案、拼凑教案、写教案、做课件或编制导学案。
提前知道“备课经”
追求理解、以终为始的翻转备课——教学转型的思维革命;大概念背景下的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等。
当前备课创新有哪些?
管控课堂“纪律经”
第三章
课堂秩序混乱原因及对策:
管控课堂“纪律经”
对策:
课堂起立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而是组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学生忙着拿东西、小声说话或没站好,教师要用眼睛余光盯没到位的学生,待全体学生站好后再还礼,让学生坐下。
成因1:
没有起立环节或不严肃、不到位。
对策:
学生已经学会没事干。
成因2:
可以让已经学会的学生当小老师;可分层设计问题,分层布置作业,一定让学会的学生有事干。
管控课堂“纪律经”
对策:
学一退三,从基础学起,避免学生听天书。
对策:
想让教师叫自己发言可让学生多次把手高举,但不能发出声音;杜绝群问群答,判断、选择可用手势来代替。比如判断可用伸指头个数代表四个答案等。
成因3:
基础知识欠账太多,与教材要求起点落差太大,想听也听不懂,因听不懂坐不住而捣乱。
成因4:
举手移动凳子发出声响;举手时发出“叫我叫我”的喊声;选择让学生齐问齐答,有些学生故意拉腔或慢半拍。
管控课堂“纪律经”
第四章
新入职教师的“提醒经”
珍惜自己第一份工作,在“熬”中成熟、成长。
千万不要因一句话不和、一件事不顺、一次小小挫折等小磕绊就冲动提出辞职,务必珍惜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第一份工作的阅历、心态、成就感将影响一生
许多人一生碌碌无为大多都与走不出第一份工作失败的阴影有关。新入职教师要“熬”过“三个一”:第一天、第一周、第一个月。
先熬过第一个月,你就成功一大步。因为干任何工作都有适应期、断乳期,教师工作是一种技术活,经历、经验都是熬出来的,要学会在“熬”中成熟、成长。
新入职教师的“提醒经”
要远离少数不怀好意的负能量老教师。
1
当来到一个新环境,会接触新同事,有些老教师会不断地给你灌输负面能量、负面思想、负面情绪
3
他的动机就是想让新教师觉得这里不好,然后自动离开。你的到来
2
他们会抱怨学校这里不好,那里不好。行为背后有动机,动机背后有所求。一个老教师不断抱怨学校这不好、那不好
4
让他产生了危机感,打破了他得过且过的舒适状态,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找回安全感。
新入职教师的“提醒经”
01
降低心理预期、准确定位,跟上同事节奏。
有些刚入职的教师年轻气傲,处处争强好胜,比如在班级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提出一些“高指标”,自己也非常努力但始终达不到心中目标,甚至相差很大。失败一次受打击一次,失败次数多了,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产生“教师这个职业是否适合自己”的想法,有的从此一蹶不振,开始混日子。你同事有的工作五年、有的工作十年,年轻人比不过老同事,再正常不过了。因此,若刚开始就能跟上同事节奏、步伐,就相当不错了。
02
巧用心理效应,跟学生“过招”。
与学生谈话存在超限效应。超限效应在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时时常发生。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班主任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降低。
新入职教师的“提醒经”
跟学生要保持适当距离。
对于刚刚毕业走上班主任工作岗位的教师来说,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与“学生交往过密”。切记师生的民主平等关系,应是一种教育型的关系
当你与学生过分亲近,学生对你指令选择性接受或不当回事,作为教师,你和学生都越位时,你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而非单纯的伙伴关系。如果不注意这个区别,师生之间便没有了距离。没有距离就没有威严,就谈不上教育。
新入职教师的“提醒经”
上好第一课,开好头、起好步。
第一次到班时,一定要让学校领导、班主任隆重介绍自己,仪式感及首轮效应非常重要:别开生面的第一次主题班会、学科第一课一定会给自己在学生心目中加分。学会要用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教育效益。学生违纪时,瞪一眼能解决的就不要说话,说一句能解决的就不说两句,说着能解决就不要让其站起来,站起来能解决的就不要让其站在室外,自己能解决就不要麻烦班主任校长,尽量不要让其叫家长。
很多时候,管不住学生叫家长是教师无能表现。当你在课堂上发出惩罚学生的指令时,务必要想好学生不理、不执行时自己怎么办,即要想好退路再说给自己在学生面前留下面子。比如当你让违纪学生站起来时他不站起来,用“我看你也不好意思站起来,你觉得理屈、丢人”,就可为自己解围。
学校层面的“帮扶经”
第五章
学校层面的“帮扶经”
经验分享1:
在备课方面对新教师提出个性化要求“三个一”第一周要求教师写课堂实录,即把课堂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第一个月写详案,并且交由师傅把关验收;第一学期教案内容要做到脱稿。
经验分享2:
在备课帮扶上,师傅一对一、手把手指导。傅要把备课时先看什么书、资料,再看什么书、资料,备课程序及教案格式详细告诉新老师。新老师自己初备一个教案,师傅详细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导,新教师二次修改,直到达标为止。
学校层面的“帮扶经”
经验分享4:
学校层面的“帮扶经”
在上课方面,为新教师量身定制最基本课堂常规;提前告诉、演练遇到课堂管控问题应对策略。对新教师上课时,比如对候课、板书、教态、语言(语速)、讨论巡视、提问应答等提出具体要求。对于课堂上遇到不听指令、顶撞教师、干扰上课等违纪学生如何处理,要教给一些立马管用的管控策略。
经验分享3:
对新教师进行评课时要把重点放在改进补救策略上。学会换位思考,一定要考虑他是个新手,不要用优质课或成熟教师课的标准对新教师的课评头论足,务必要考虑说的是不是在他的最近发展区,凭他现在的能力,是否能做到。更重要的是,要把重心放在新教师如何有效改进及如何快速掌握知识这两点上。最有效的方法是老教师示范怎么做,让新教师模仿、体验,这才会有真正改进。不要纯粹从理论上空谈为什么错,而是一起协商下节课如何补救,这样私人定制的议课,新教师才会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新教师经验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