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政治导学案 主备人: 课题名称: 6.1价值与价值观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2025年 月 日学 习 目 标 政治认同:通过对价值和价值观的学习,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要求转化为日常行为准则,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 科学精神:帮助学生理解价值、人生价值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明白不同性质的价值观具有不同作用。3. 公共参与: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树立正确价值观,积极为社会做贡献。 教学 重点 1.人的价值的特点及评价标准。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教学 难点 1.深入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领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及有效途径。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阅读课本P71--75,找出相关内容,并划出来。 1、人的价值的特点2、人的价值的评价标准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二、新课导入 展示2025年5月27日云南丽江华坪女高张桂梅办公室里的捐赠仪式相关报道。一个学校日常使用的小喇叭、学生们集体写给张桂梅的教师节贺卡、一面华坪女高升旗仪式使用的国旗以及张桂梅手抄的党章和党的二十大报告,这5件(套)实物正式入藏国家博物馆。 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博物馆收藏这些实物的意义,提问:从哲学角度看,什么是价值? 三、新课讲解 探究情境一:人的价值 展示张桂梅老师扎根滇西贫困山区四十余载,倾尽毕生心血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以病弱之躯奔走筹资,助力2000余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担任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成为130多名孤儿的“妈妈”,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等事迹材料。 思考:她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并赢得多项荣誉,结合教材谈谈人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评价张桂梅老师的价值?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包括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和自我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3.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探究情境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展示2025年6月张桂梅校长拖着病体、手持喇叭,在云南华坪女子高中考点外送考的新闻报道和视频。报道中她表示,“活着就送她们,走到哪我陪到哪,给她们自信和力量!”议学任务: 提问学生张桂梅15年如一日坚守送考这一行为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观?结合教材谈谈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何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同时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且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不同的价值观导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和行为选择,正确的选择有利于成功,错误的选择导致失败。 4.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们走美好的人生道路,错误的价值观则会使人走向歧途。 探究情境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示2025年各地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的图片和报道,如某社区组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某学校举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班会等。 议学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从这些宣传教育活动中,思考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2.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3.培育和践行途径: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从自身做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如在学校尊敬师长、努力学习,在社会遵守公德、关爱他人等。 议学总结: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当堂训练1、(2021·广东高考)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每个人在他生活中都经历过不幸和痛苦。有些人在苦难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观、消极,发出绝望的哀号;有些人在苦难中还想到别人,想到集体,想到祖先和子孙,想到祖国和全人类,他就得到乐观和自信。”其中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 ①价值观源自于对个人生活遭遇和处境的反思 ②价值观对社会与人生有重要的驱动和制约作用 ③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基于个人利益形成的价值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3全国甲卷)在讲究效率、与时间赛跑的时代,“治愈”“解压”“诗和远方”等网络热词在青年群体中广泛传播,面对成长中的挑战与困难不“躺平”、不消沉、不抱怨,而是主动营造“治愈瞬间”、仔细体味“幸福时刻”,让人生充满温暖与亮色,成为青年人进行心理调适、积蓄昂扬斗志的新手段。这说明: ①价值观正确与否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评价 ②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其发展而变化 ③价值观往往因人而异,都应当得到包容与认同 ④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开国将军甘祖昌,参加过井冈山斗争、五次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荣获过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 长征路上,甘祖昌和同村战友约好,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搞建设,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革命胜利后,曾经的誓言让他心中的乡愁越酿越浓。1957年8月,他主动辞去军队领导职务,秉持“共产党人不能享清福,要艰苦奋斗一辈子”的信念,举家回到家乡沿背村务农,他把70%的工资捐给了家乡的建设事业,有关部门按照规定要给他盖房配车,被他一一拒绝。他领着乡亲们修水利,建电站,架桥梁,绿化荒山,改造冬水田…一项项利民工程帮助村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1986年,甘祖昌病逝,留给妻子和儿女的唯一遗产是三枚勋章。 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甘祖昌的一生是如何体现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情怀的。 五、课堂小结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时政热点和生活实际理解抽象的哲学概念,多给予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对于价值观导向作用等较难理解的内容,可增加更多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作 业 布 置 一、书面作业 1、读背本课相关知识点,梳理本框知识框架; 2、完成五三基础提升试题。板 书 设 计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