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三历史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高三历史开学第一课
——以史为鉴,筑梦未来
画面中展示的是历史与未来的交织点,对我们而言需要思考的是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
contents
目录
第四部分·使命召唤
第一部分·高考脉搏
第二部分·以史为鉴
第三部分·攻坚指南
01
02
03
04
第一部分·高考脉搏
Part
01
近年高考题选例
1.(2024·全国甲卷)明弘治年间(1488—1505),进士邝璠编撰《便民图纂》,内容强调“以衣食生人为本”,涉及生产、生活、医疗等,同时将所引图幅中一些艰涩的诗歌改写成通俗易懂的民歌。明中后期,此类日用之书十分流行。这反映出当时(  )
A.朝廷强化社会控制
B.士大夫生活平民化
C.知识受众范围扩大
D.四民社会结构打破
高考历史古今对比题型占比(2022-2024)
高考真题中的时代脉搏
C
年份 全国卷占比 新高考卷占比 典型题目示例(古今关联方向)
2022 23.4% 26.1% 全国乙卷·宋代市舶司与当代自贸区政策
2023 27.9% 30.8% 新课标卷·张骞通西域与中亚峰会外交
2024 31.2% 34.5% 全国甲卷·明代《农政全书》与粮食安全战略
三年间全国卷占比提升 7.8个百分点,新高考卷提升 8.4个百分点.2024年每10道题中约3道涉及古今对照(如北京卷「长城功能演变」题)
学科素养三维度
维度 选择题特征 材料题特征 小论文考察点
历史理解 时空判断 (占68%) 史料分类 (占72%) 史实准确性(15分)
历史分析 因果推理 (占55%) 观点比较 (占63%) 逻辑严密性(20分)
历史运用 现实启示 (占32%) 对策建议 (占41%) 创新性(10分)
第二部分·以史为鉴
Part
02
主题一:张骞通西域需要哪些核心素养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问题:
1、如果张骞没有【历史解释 】能力,能否准确向汉武帝汇报西域价值?
2、用【唯物史观 】分析:个人意志与时代需求如何共同促成张骞成功?
主题二:林徽因古建保护启示录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问题:
1、林徽因团队体现的【 史料实证 】与今天无人机测绘有何本质联系?
2、从【 历史运用 】角度,当代青年如何借鉴她的【破圈思维】?
教师金句
“你们正在书写的,不仅是个人奋斗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的一页——就像1938年西南联大师生在炮火中守护文明火种”
2024年1月15日《关于强基计划学科建设优化的通知》
特色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
开设《历史文本挖掘》必修课
共建“殷墟甲骨文大数据联合实验室”
清华大学
开发“清华简”智能处理系统教学模块
与计算机系联合颁发“数字人文微学位”
南京大学
建立“六朝建康城数字孪生”实践基地
要求必修《Python历史分析基础》
第三部分·攻坚指南
Part
03
高三学习生活特点
高三生活
高强度的学习节奏:
从清晨6:30到深夜22:30,教室、宿舍、食堂三位一体;周末补课成为常态
高密度模考训练:
有周练、月考和模考。考试密度大,考试要求高
三轮复习提升跨度大:
9月-12月的基础知识梳理、2月-3月的专题突破、4月-5月的模拟冲刺三阶段计划
多重压力交织:升学压力 : 环境压力 (学校加强纪律管理,家长及教师的期待形成无形约束)等加剧学生焦虑
高考备战策略
一、战略准备阶段(一轮复习:9月-次年1月)
瑞金出发点(9月初)
任务:通览教材搭建框架
目标:掌握中外通史时间轴
湘江战役(10月中)
任务:突破政治制度史难点
重点:中外选官/中央集权制度对比
遵义会议(12月底)
任务:诊断性测试与学法调整
关键:确立唯物史观解题思维
二、战略相持阶段(二轮复习:2月-4月中)
四渡赤水(2月-3月)
任务:专题突破(经济/文化史)
特色:用地图掌握丝绸之路等专题
飞夺泸定桥(3月底)
任务:攻克开放性试题
训练:材料题观点提炼技巧
三、战略反攻阶段(三轮复习:4月下-5月)
腊子口战役(4月下)
任务:高频考点速记
重点:周年大事件/史学前沿
会宁会师(5月中)
任务:全真模拟+回归教材
终极目标:建立完整知识图谱
励志时间管理法
「衡水历史特教·碎片时间汴京攻略」
(背景选用《清明上河图》"赵太丞家"药铺段,寓意"对症下药"提升效率)
晨间篇(5:30-7:00)
卯时·城门早市(5:45-6:00)
工具:手掌大小《朝代脉络卡》(边晨跑边默背卡片背面时间轴)
辰时·漕船装货(6:30-6:45)
道具:食堂餐桌贴“每日一图”(如:北宋交子图,早餐时观察图片细节,联想相关考点)
课间篇(每节课间)
巳时·茶摊小憩(9:10-9:15)
工具:活页本“三色记忆便签“【红签:写1个易混概念(如:府兵制/募兵制);绿签:画1个时空定位(如:丝绸之路简图)】
午间篇(12:00-13:30)
午时·酒楼菜牌(12:20-12:30)
方法:自制“历史菜单”错题本(主食类:重大事件因果;汤品类:时间排序易错点;点心类:冷门史料解读)
未时·药铺研药(13:00-13:15)
动作:用“药材分类格”整理卡片【上层:未掌握(待加工);中层:需巩固(炮制中);下层:已熟记(可入药)】
晚间篇(21:00-22:30)
戌时·灯笼夜读(21:45-22:00)
工具:油灯造型迷你手电(睡前速览“更鼓记忆卷”上卷:当日新学3个核心词;下卷:前日重点2处易错点)
应试状态的培养
1、把握命题趋势与考场策略
① 纵向对比近3年真题:梳理必考模块,统计材料题与论述题的命题频率,建立考点热度图谱。
② 分层限时训练:
选择题:16题/16分钟,训练题干关键词抓取能力(如时间点“1895年”、核心概念“民族资本主义”)
主观题:按分值设定时间(如14分题≤18分钟),强制要求作答前划出材料逻辑分层(背景/过程/影响)。
2、结构化解题能力培养
① 评分细则逆向训练:
以高考阅卷标准答案为例,拆解历史论述题得分点(如:观点2分+史实4分+论证逻辑2分),针对性地进行“论点-证据”配对训练。
② 题型模块化应对策略:
材料解析题:执行“三遍阅读法”(首遍定位时空范围→二遍标出关键语句→三遍关联课本知识)
观点评述题:固化“STAR”流程(Stance立场→Thesis论点→Analysis史实分析→Reinforcement结论强化),避免论证碎片化。
3、历史思维专项强化
① 时空坐标构建:对高频考点制作图谱,同步记忆重大事件与地图信息。
② 史料解读分层训练:
文字类:区分直接证据(《南京条约》原文)与间接证据
图像类:按“表象描述→作者意图→历史语境”三步解构(如分析《时局图》列强瓜分意象)
4、冲刺阶段状态调控
① 错题溯源:建立错题本标注错误类型,考前重点复盘近3个月高频错误点。
② 生物钟校准:最后两周严格按高考时间(上午历史科目时段)进行全真模考。
第四部分·使命召唤
Part
04
学习的使命感
【历史是民族的基因】
【历史是未来的钥匙】
【历史是未来的钥匙】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龚自珍
你笔下的每道历史题,都在解码中华文明的生命力。
从商鞅变法到改革开放,
同样的智慧正在你们手中传承
未来,当你们成为社会中坚,今天学的历史,就是你们决策的底气
“历史不是过去的回声,而是未来的序章——你,就是执笔人”
课堂之外,历史正在发生
你的观察与思考就是最好的课后作业
高考寄语
【历史之笔】
"你们此刻写下的每个字
都是对司马迁、陈寅恪的回应——用当代青年的思考完成未竟的《天问》"
【不灭炬火】
【时空之门】
当你推开考场大门的瞬间:
带去的是(学过的历史知识)
带回的将是(未来十年你创造的历史)
"请记住:
卷面分数终会淡去,但你们眼中被历史点燃的光会成为照亮文明长河的星火"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