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四章 实数 测试卷(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有理数-3,∣-3∣,(-3)2,中,负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0个2.一个数的相反数是最大的负整数,则这个数的平方根是 ( )A.-1 B.1 C.±1 D.03.(2025石家庄桥西区期中)下列是无理数的为 ( )A.- B.- C.0 D.1.74.下列表格中关于有理数“2”的描述,错误的是 ( )原数 相反数 倒数 绝对值 平方根2 ①-2 ② ③2 ④A.① B.② C.③ D.④5.如图,数轴上表示实数的点可能是 ( )A.点P B.点Q C.点R D.点S6.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2与 B.-2与C.-2与- D.2与|-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似数0.010精确到百分位 B.近似数4.3万精确到千位C.近似数2.8与2.80表示的意义相同 D.近似数43.0精确到个位8.如图,数轴上A,B两点所对应的实数分别是-π,1.若线段CB=2AB,则点C所表示的实数是 ( )A.π+1 B.-2πC.-2π-1 D.-2π-29.如图,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当输入的x为4时,输出的y是 ( )A.4 B.2C. D.-10.(2025北京昌平区期末)观察表格中的数据:x 32 33 34 35 36 37 38x2 1 024 1 089 1 156 1 225 1 296 1 369 1 444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 ( )A.在3.4和3.5之间 B.在3.5和3.6之间C.在35和36之间 D.在0.35和0.36之间11.如图,用边长为3的两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则大正方形的边长最接近的整数是( )A.3 B.4 C.5 D.612.正整数a,b分别满足A.4 B.8C.9 D.1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3.(2024深圳中考)如图,A,B,C均为正方形,若A的面积为10,C的面积为1,则B的边长可以是 .(写出一个答案即可) 14.在数轴上,点A表示,点B与点A位于原点的两侧,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则点B表示的数是 . 15.直田七亩半,忘了长和短.记得立契时,长阔争一半.今问俊明公,此法如何算.意思是:有一块面积为7亩半的长方形田,忘了长与宽各是多少.只记得在立契约的时候说过,宽是长的一半.现在请你帮他算出它的长是 步.(一亩=240平方步) 16.与互为相反数,则的算术平方根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把下列实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内:,-(+0.82),-30,3.14,-,0,-2 025,-,,-,2.101 001 000 1…(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0).正分数:{ …};整数:{ …};负数:{ …};非正整数:{ …};无理数:{ …}.18.(8分)已知下列实数:,|-1.5|,-,0,,(-2)2.(1)在数轴上画出这些数的对应点,并用“<”把这些数连接起来.(2)设这些数的相反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依次为A,B,C,D,E,F,在数轴上画出上述各点的位置.19.(6分)设a=,b=,c=,d=4.(1)比较a与b两个数的大小.(2)求|a-b|+c-的值.20.(8分)已知正数x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3a-1和a+5,负数y的立方根与它本身相同.(1)求a,x,y的值.(2)求x-9y的算术平方根.21.(8分)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1)2(x-1)2-18=0.(2)2(x-1)3=-.22.(10分)如图,用两个边长为 cm的小正方形纸片剪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纸片.(1)大正方形纸片的边长是 cm. (2)若沿此大正方形纸片边的方向剪出一个长方形纸片,能否使剪出的长方形纸片的长、宽之比为3∶2,且面积为12 cm2 若能,试求出剪出的长方形纸片的长、宽;若不能,试说明理由.(≈1.414)23.(10分)(2025运城月考)阅读材料:和为整数,4-1=3=2×1+1;和为整数,9-4=5=2×2+1;和为整数,16-9=7=2×3+1;…小明发现结论:若和为相邻的两个整数,其中a根据题意,得+1=.等式两边同时 ,得 =b. 整理得b-a=2+1.请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以下问题:(1)请补全小明的证明过程.(2)若和为两个相邻整数,则a= . (3)若和为相差4的两个整数,求a的值.24.(12分)用如图1所示的5个边长为2的小正方形,通过剪拼可以得到一个大正方形ABCD.(1)求正方形ABCD的边长,并求出AB的长在哪两个连续整数之间.(2)把图1中的正方形ABCD放到数轴上,如图2,点A表示的数为2,若正方形ABCD从当前状态沿数轴正方向翻滚,我们把点B翻滚到数轴上时,记为第一次翻滚,点C翻滚到数轴上时,记为第二次翻滚,以此类推.①第一次翻滚后,点B表示的数为多少;②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该正方形经过n次翻滚后,其顶点A,B,C,D中的某个点与数轴上的2 026重合 若存在,请求出n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详解答案】1.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3∣=3,(-3)2=9,=3,所以负数只有-3,共1个.故选A.2.C 解析:最大的负整数是-1,-1的相反数是1,则这个数是1,∵1的平方根是±1,∴这个数的平方根是±1.故选C.3.A 解析:A.-是无理数,符合题意;B.-是分数,属于有理数,不符合题意;C.0是整数,属于有理数,不符合题意;D.1.7是无限循环小数,属于有理数,不符合题意.故选A.4.D 解析:2的相反数是-2,2的倒数是,2的绝对值是2,2的平方根为±.故选D.5.B6.A 解析:A.=2,-2与互为相反数,故A正确;B.=-2,-2与相等,不互为相反数,故B错误;C.-2与-互为倒数,不互为相反数,故C错误;D.|-2|=2,2与|-2|相等,不互为相反数,故D错误.故选A.7.B 解析:近似数0.010精确到千分位,故A不符合题意;近似数4.3万精确到千位,描述正确,故B符合题意;近似数2.8与2.80表示的意义不相同,2.8精确到十分位,2.80精确到百分位,故C不符合题意;近似数43.0精确到十分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C 解析:∵A,B两点所对应的实数分别是-π,1,∴AB=|1-(-π)|=|1+π|=1+π,∵CB=2AB,∴CB=2+2π,∴C点表示的实数为1-(2+2π)=1-2-2π=-2π-1.故选C.9.C 解析:当输入的x为4时,4的算术平方根为2,2是有理数;2的算术平方根为,是无理数,所以输出的y是.故选C.10.B 解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可得,=35,=36,∴=3.5,=3.6,∵,∴3.5<<3.6.故选B.11.B 解析:∵用边长为3的两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面积为9+9=18,∴大正方形的边长为.∵,∴4<<4.5.∴大正方形的边长最接近的整数是4.故选B.12.D 解析:∵,,∴a=4,b=2,∴24=16.故选D.13.2(答案不唯一) 解析:∵SA=10,SC=1,∴正方形A的边长为,正方形C的边长为1,∴1<正方形B的边长<,∵3<<4,∴正方形B的边长可以是2.(答案不唯一)14.-5 解析:∵点B与点A位于原点的两侧,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点A与点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点A表示=5,∴点B表示的数是-5.15.60 解析:设此长方形田的宽为x步.依据题意,可列方程为x·2x=240×7.5,解得x=30(负值舍去),∴长为60步.16. 解析:依题意有x+4-2y-4=0,∴x=2y,∴=2,2的算术平方根为.17.解:正分数:;整数:;负数:;非正整数:{-,0,-2 025,…};无理数:2.101 001 000 1…(每两个1之间依次.18.解:(1)∵=-6,|-1.5|=1.5,≈3.5,(-2)2=4,∴这些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0<|-1.5|<<(-2)2.(2)∵这些数的相反数依次为6,-1.5,,0,-,-4,∴点A,B,C,D,E,F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9.解:(1)∵3<4,∴<2,∴-1<1,∴,即a(2)∵a=,b=,c=,d=4,∴原式=-2=-1.20.解:(1)依题意,得3a-1+a+5=0,解得a=-1,∴3a-1=-4,a+5=4,∴x=42=16.∵负数y的立方根与它本身相同,∴y=-1.(2)当x=16,y=-1时,x-9y=16-9×(-1)=25,∴x-9y的算术平方根为5.21.解:(1)移项,得2(x-1)2=18,两边都除以2,得(x-1)2=9,∴x-1=3或x-1=-3,解得x=4或x=-2.(2)两边都除以2,得(x-1)3=-.∴x-1=-,解得x=-.22.解:(1)4(2)不能.理由如下:设长方形纸片的长为3x cm,宽为2x cm.由题意,得2x·3x=12,解得x=,∴3x=3≈4.242>4,∴沿此大正方形纸片边的方向剪出一个长方形纸片,不能使剪出的长方形纸片的长、宽之比为3∶2,且面积为12 cm2.23.解:(1)平方 a+1+2(2)25解析:∵为两个相邻整数,∴由(1)的结论可知a+11-a=2+1,∴=5,∴a=25.(3)∵为相差4的两个整数,∴+4=,等式两边同时平方,得a+8+16=a+216,∴=25,∴a=625.24.解:(1)根据题意,得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5×22=20,∴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6<20<25,∴4<<5,∴AB的长在4和5之间.(2)①∵点A表示的数为2,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第一次翻滚后,点B表示的数为2+.②不存在,理由如下:∵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每经过一次翻滚,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则增加.设该正方形经过n次翻滚后,某个顶点与数轴上的2 026重合,则2+n=2 026,∴n=2 024.∵n为正整数,为无理数,∴n为无理数,∵2 024是有理数.∴上述等式不成立,即不存在正整数n,使得该正方形经过n次翻滚后,其顶点A,B,C,D中的某点与数轴上的2 026重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