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红塔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
八年级 历史
(本试卷共两个大题,29个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镶有八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虎门销烟”被列为第一块浮雕。这是因为虎门销烟( )
A. 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B. 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
C.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D. 英国以此为借口悍然发动侵华战争
2. 洋务名臣张之洞认为“大冶路远,照料不便,若建于汉阳,吾犹及见铁厂之烟囱也”,历经波折,最终选址汉阳(如图)。由此可知,影响汉阳铁厂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
A. 生态因素 B. 经济因素 C. 地理因素 D. 文化因素
3. 晚清时期,习武之风极一时之盛,许多农民、城镇贫民、工商业者、小商小贩等皆有参与习武,并加入到反帝爱国斗争中。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民族危机逐渐缓和 B. 时局影响社会风气
C. 清朝统治秩序崩溃 D. 新式学堂得到发展
4. 1911年朱德随滇军参加推翻清朝的革命……1915年朱德升为团长,被派往四川跟袁世凯的军队作战,获得了胜利。朱德去四川讨伐袁世凯的事件是( )
A. 戊戌变法 B. 护国战争 C. 北伐战争 D. 二次革命
5. 在五四运动中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单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看出五四运动( )
A. 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 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6. 如图所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是( )
A. 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列强加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 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D. 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
7. 黄埔军校开设的课程有:《三民主义浅说》《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社会主义原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中国农民运动》《军队政治工作》等。由此可见,黄埔军校( )
A. 是一所陆军军官学校 B. 是中共建立的军校
C. 注重学生的政治教育 D. 完全被国民党控制
8. 昆玉铁路是中国第一条由地方投资修建的铁路,也是云南第一条地方铁路。昆玉铁路从昆明市晋宁区昆阳站接轨至玉溪市红塔区玉溪南站,1993年全线贯通,全长55.4公里。铸造了“中国铁路百年前的荣耀”的“铁路之父”是( )
A. 詹天佑 B. 张謇 C. 严复 D. 侯德榜
9. 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设定每年的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其依据是( )
A.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B.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C. 1945年9月9日,日本在中国战区受降签字
D. 1945年10月25日,台湾地区日军投降仪式
10. 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施行。《国歌法》明确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等。确立《义勇军进行曲》为我国代国歌的重要会议是( )
A.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11. 小明参观西藏和平解放纪念馆时,看到照片中阿沛·阿旺晋美率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签署和平解放西藏协议。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D. 1952年
12. 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其伟大意义主要在于
A.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 打败了美国侵略者
C. 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 提升战略威慑力量
13. 下侧材料可用于说明土地改革的( )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A. 背景 B. 经过 C. 结果 D. 意义
14. 传承120年的云南白药,是有着极强知名度和生命力的民族品牌,如今从一家传统中药企业逐渐向一家医药健康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进行转型。它由玉溪江川名医曲焕章在1902年创制,配方和制法从不外传。1955年,曲家后人将配方无偿献给人民政府。这一做法的背景是当时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最主要的改造形式( )
A 建立生产合作社 B. 公私合营 C. 统购统销 D. 租赁经营
15. 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得知自己患癌症后仍顽强坚持工作。王进喜和钻井队员用人拉肩扛的办法安装钻机,当井喷发生时( )
A. 救亡图存,勇于斗争 B.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C. 开拓进取,改革创新 D.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16. 2025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正式施行,旨在规范学前教育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7. 小明同学搜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资料,他研究主题是( )
A.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现代中国农村的巨变
18.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一段海尔集团新任掌舵人周云杰的视频走红网络,海尔高管也顺势在社交平台集体亮相。1984年,(海尔前身)青岛电冰箱厂厂长张瑞敏上任时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在这种形势下,当时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切入点应该是( )
A. 增强企业活力 B. 统购统销模式化 C. 实行联产承包 D. 企业全面私有化
19. 泼水节是云南傣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云南多地都设置了泼水节假期,期间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来体验节日的快乐。这表明中国( )
A. 探寻民间传统节日的起源 B.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C. 消除了民族间的发展差异 D. 加速了民族文化的交融
20. 32年前,海峡交流基金会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一个共识。从此,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这个“共识”的内涵是( )
A. 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炮击 B. 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C.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 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21. “打赢蓝天保卫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口号体现的发展理念是( )
A. 创新 B. 开放 C. 共享 D. 绿色
22.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
A. 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落后同人民幸福生活之间的矛盾
B.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落后同人民美好生活之间矛盾
C.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3.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国人民踏上奔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第二个百年目标是
A. 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 建立独立自主国家 D.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24. 下列“实践”最能体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是( )
A.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B. “脱贫攻坚”,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C.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5. 订餐APP如同一位贴心厨师,随叫随到,让我们尽享美食盛宴;遥控器则像魔法棒,轻轻一挥,车库门开,家中灯光亮起,生活瞬间变得智能又便捷;自动购票机则是时间的守护者,让我们告别排队的烦恼,轻松购票,享受出行的乐趣……这些现象反映了( )
A. 交通运输业推动餐饮业发展 B. 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C. 科技发展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D. 人们的出行方式呈现多元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6分,共50分)
26. 观察下图,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 历史的年轮在城市的变迁中深深镌刻,观察包含北京、大连、沈阳、上海、深圳、珠海、厦门的下图,这些城市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发展的波澜壮阔。
围绕“城市记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主题,从上述城市中选取一处,分别阐述当地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的历史影响,并分析其如何体现城市承载的历史记忆价值。(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字数不少于120个字)
2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66年,孙中山出生于广东香山普通农家,求学经历使他萌生救国理想。1893年,他上书李鸿章,却未获回应,这让他认清清政府腐朽,转而投身革命。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早期救国方案。此后,虽经历广州起义失败等挫折,他依然坚持不懈。1905年,他联合各革命团体成立同盟会,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他将革命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1911年,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摘编自中华书局《孙中山全集》和团结出版社《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实,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深入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认识到农民阶级的伟大力量与城市敌人力量的强大。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创造性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战,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创建了新中国,并稳步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展现出实事求是的精神与卓越的领导才能,带领党和人民突破重重困境,实现革命胜利。
——摘编自(2023年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年谱》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末,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当时生产力落后、经济亟待发展的国情,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果断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推进过程中,邓小平展现出勇于突破传统、敢于担当的魄力,面对各种质疑和困难,始终坚定推进改革,通过设立经济特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摘编自(2018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大决策——邓小平与改革开放》
(1)材料一中,体现孙中山救国方案主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面对多次革命挫折,他是如何坚守信念并将救国方案付诸实践的?
(2)根据材料二、三,简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成功的共同原因。
(3)历史蕴含着前人丰富的经验和智慧。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学习到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历史伟人的哪些优秀品质?
2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工作,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在国防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 2013年习近平提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强军目标。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求要为强军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在内蒙古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陆上作战、信息作战、特种作战、防空反导、海上作战、空中作战、综合保障、反恐维稳、战略打击等9个作战群按作战编组接受检阅。这次阅兵反映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
——摘编自统编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属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国防成就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中共中央领导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国防和军队改革,形成了怎样的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指出新中国在国防建设上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2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列表(部分)。
不平等条约名称 主要内容(节选) 对中国的重要影响
《南京条约》 割 ① 给英国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九国公约》 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中国仍没有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材料二
材料三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1982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撒切尔夫人提出,香港的繁荣有赖于英国的统治。如果现在对英国的管理实行或宣布重大改变,将对香港产生灾难性影响。对此,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表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英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的。解决香港问题的基调就这样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定了下来。 ——摘自《百年党史天天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的变化趋势。并说说20世纪70年代我国出现建交高潮的重大外交事件有哪些。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后,中央政府是如何管理香港的?
(3)香港的百年命运跌宕,也是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的缩影。请结合香港历史变迁,从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外交政策创新等视角,阐述中国外交如何实现从“被动屈辱”到“国际事务引领者”的历史性跨越。(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清楚,具有逻辑性)
红塔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
八年级 历史
(本试卷共两个大题,29个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A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C
【21题答案】
【答案】D
【22题答案】
【答案】D
【23题答案】
【答案】B
【24题答案】
【答案】D
【25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6分,共50分)
【26题答案】
【答案】示例:选择上海。
重大历史事件: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历史影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历史记忆价值:上海作为中共一大会址所在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承载着中国革命的起点记忆,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象征,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7题答案】
【答案】(1)历史事件: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成立同盟会,阐发三民主义。
实践:面对挫折,坚持革命信念,领导广州起义等,最终推动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朝统治。
(2)共同原因:①立足中国国情,从实际出发;②有正确的领导核心和指导思想;③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④勇于创新,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
(3)优秀品质: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
【28题答案】
【答案】(1)国防成就: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枚中远程导弹发射成功;1971年洲际火箭首次试验成功。
(2)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形成了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军兵种,实现了军队组织结构的优化和作战能力的提升。
(3)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重视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适应时代需求,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
【29题答案】
【答案】(1)补充:香港岛。
(2)变化趋势:总体呈上升趋势。
事件: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中日建交。
管理方式:实行“一国两制”,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自治权。
(3)
国家综合实力提升:近代中国国力衰弱,香港被英国割占,外交被动屈辱;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香港回归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多话语权。
外交政策创新: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中国方案;“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创造性地解决了香港问题,彰显了中国外交的智慧。如今,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等,从被动屈辱的外交转变为国际事务的引领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