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考试历史试题道德与法治、历史(闭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历史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本试题卷由监考人员收回。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Ⅰ卷单项选择题(23小题,每小题3分,计69分)1. 下图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中陈列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签名册,上面留下了644位代表的珍贵签名,被毛泽东称为“天书”。这可以用来研究( )A. 战略大决战 B. 筹建新中国 C. 巩固新政权 D. 开创新格局2. 黄炎培先生在《永远纪念着的一九四九年》中写道:“这一年‘人’的地位被发现了,群众的力量被认识了。”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 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B. 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C. 使农民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 D.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3. 李华在一张旧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报道:“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报道中的“消息”指的是 ( )A. 解放战争胜利 B. 西藏和平解放 C. 港澳顺利回归 D. 新中国的成立4. 一手史料是事件亲历者或同时代人直接记录或留下的原始资料,包括文书和遗物、遗迹等。2025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抗美援朝纪念馆欲向全国广泛征集抗美援朝文物及历史资料。下列可作为一手史料入选的是( )A. 话剧作品《平凡英雄》 B. 小说《愤怒的钢铁》C. 部编版历史教科书 D. 志愿军空军飞行证5.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初土地改革时期发给农民的土地证,它可用于佐证( )A. 农民土地所有制逐步确立 B. 农业合作化运动顺利开展C. 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发展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6. 1954年,《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权力机关的席位。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该记者报道的会议是( )A.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7. 文艺作品映射时代的发展。以下诗句中,最能体现“三大改造”时期社会风貌的是( )A. “合营工厂新旗帜,公者制度根根基”B. “大炼钢铁热潮涌,高产虚报浮夸浮”C. “家庭联产承包起,农民携手向新途”D. “乡镇企业开新局,市场繁荣百业兴”8. 1956至1966年十年间,我国新修铁路近8000公里,建成通车的铁路有鹰厦、兰青、兰新、川黔、桂黔等线,成昆、贵昆、湘黔、襄渝等线也在加紧修建之中。这说明当时我国( )A. 科教兴国战略取得重大成就 B. 工业水平世界领先C. 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D. 交通事业取得进展9. 《中国共产党90年》记载:“……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材料所反映的会议( )A. 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开始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 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 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0. 3月5日是学习雷锋纪念日。为了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每年全国各中小学、幼儿园都会在这一时段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下列主题活动与此有关的是( )A. 艰苦奋斗 “人造天河” B. 服务人民 “解放军的好战士”C. 自力更生 “两弹元勋” D. 亲民爱民 “党的好干部”11. 黄如军在《伟大转折:1978年的中国》中写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1978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无疑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这一论断基于此时中国( )A. 建立起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B. 开始进入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实现了“多快好省”的发展目标 D. 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2.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盛行民谣“联产搞承包,队长不用再吹号”“全家一齐干,不到天黑不吃饭。”这反映出( )A. 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 B. 农村土地所有制已转变为集体所有C.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提高农村生产力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农民热情13. 1980年与1979年相比,广东、福建两省出口总额分别增长27.9%和47.2%,工农业总产值分别增长8.2%和10%。这主要得益于(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 经济特区的创办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全方位对外开放14. 吴晓波《激荡四十年》中描述: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有许多至关重要的节点,其中有两个年份,至少再过一百年,我们都绝不会忘记,一个是改革之始、砥砺奋进的1978年,一个是中道遇阻又留梦眺望的1992年。1992年我国( )A. 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C.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15. 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以下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 )A. 新中国的建立以及发展历程 B. 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历程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16. 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A. 中共十八大 B. 中共十九大 C.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 D. 中共二十大17.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要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的提升。这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A. 协调 B. 绿色 C. 开放 D. 共享18. 流行词汇往往体现时代的发展特征。“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币国际化”是十八大以来流行的热门词汇,这些词汇反映出( )A.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B.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展现C. 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D. 我国民生事业已惠及全体人民19. 《格萨尔王传》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叙述了古代藏族穷苦英雄格萨尔替天行道,为民除害的伟大业绩,展示了古代藏族部落联盟国家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该史诗进行了系统的搜集与整理。这反映出我国( )A. 完成了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 B. 重视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C. 各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D. 在边疆地区实施兴边富民行动20. 美国财经杂志《全球金融》公布了“2023年全球最富裕的国家和地区”排名,其中,澳门以近9万美元的人均GDP排名全球第5:香港排名全球第12,人均GDP超过7万美元。这主要得益于( )A. “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B. 港澳地理位置的优越C.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 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1. 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部分法律。这反映出我国( )《反分裂国家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A. 重视民族地区繁荣稳定 B. 重视港澳台地区发展C.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 维护国家统一决心坚定22. 在湖南长沙的唐人万寿园陵墓中,有一块遗像背后的巨石上,镌刻着他生前写的一句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基盖上方端正地摆放了一碗白米,碗上写着: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他”是( )A. 黄继光 B. 邱少云 C. 蒋道坪 D. 袁隆平23. 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是外国青年选出的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外国人纷纷表示:“出门不用带钱包”“外卖、快递都非常快”“高铁很棒”。这些现象反映出( )A. 西方文化的深远影响 B. 思想观念的不断解放C.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D. 中国经济居世界首位第Ⅱ卷材料分析题(两小题,24题20分,25题11分,计31分)24. 某校八年级学习小组围绕“共和国的经济建设”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邀你探究。【任务一困难中起步】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61页同学们根据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科书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经济数据,整理绘制了以下图表:材料一:1952年中国GDP产业比重和工业构成比重 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国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以上问题采取的措施及其作用。【任务二曲折中前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材料二: 1952年以来我国经济成分变化表(单位:%)所有制性质 年份1952年 1957年 1978年 1997年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3.2 56.2 41.9集体经济 合作社经济 1.5 56.4 42.9 33.9公私合营经济 0.7 7.6非公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0.9 24.2个体经济 71.8 2.8——摘编自苏星《新中国经济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以后分别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任务三 奋进中辉煌】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的经济规模仅有3679亿元人民币;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高达82.71万亿元人民币……从经济增速角度看,1978-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高达14.5%。——摘编自张建君《壮阔四十年:中国经济的蜕变》同学们围绕主题,开展课外探究,整理了如下表格:材料三: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部分)时间 事件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 建立第一批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1984年 开放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 中共十四大召开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6年 全面取消农业税2015年 首次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2017年 中共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22年 中共二十大提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3)综合上述材料,围绕“共和国的经济建设”,自拟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述完整)25. 八年级同学围绕“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开展大单元主题学习,请你参与。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没有一支强大军队,实现中国梦就没有保障。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砥砺前行,把捍卫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为对外工作的目标。走过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选编自《国家记忆:新中国70年影像志》【任务一梳理知识构建单元体系】下面是同学们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理的单元知识图谱(1)请将图谱中A、B、C补充完整。【任务二 解读图谱提升家国情怀】(2)根据上述知识图谱,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科技强军·大国重器·命运与共”,自拟题目,并加以阐述(要求:选取两个及以上相关信息,题目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考试历史试题道德与法治、历史(闭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历史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本试题卷由监考人员收回。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Ⅰ卷单项选择题(23小题,每小题3分,计69分)【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B【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C【16题答案】【答案】B【17题答案】【答案】B【18题答案】【答案】C【19题答案】【答案】B【20题答案】【答案】A【21题答案】【答案】D【22题答案】【答案】D【23题答案】【答案】C第Ⅱ卷材料分析题(两小题,24题20分,25题11分,计31分)【24题答案】【答案】(1)主要问题: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措施:实施一五计划作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20世纪50年代:公有制经济:1952-1957年,国营经济、集体经济等公有制经济占比大幅上升;非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占比下降原因:这一时期我国开展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后: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等占比有所调整,仍占重要地位;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后来称私营经济)占比逐渐上升。原因:1978年改革开放后,政府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个体经济发展,在城市,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成长,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3)观点:政策引领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推动共和国经济建设不断前进。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起公有制主导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经营、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增强企业活力;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市场活力;这些政策和措施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使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升。【25题答案】【答案】(1)A:辽宁舰 B:1971 C:求同存异(2)观点:《科技强军与大国使命:国防、外交的协同奋进》论述:国防上,“辽宁舰”入列提升海军实力,原子弹、导弹成功研制筑牢国防安全基石,体现科技强军推动国防现代化;外交中,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彰显大国担当,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贡献中国智慧。国防强大是外交底气,外交成果反哺国防安全,二者协同助力中国履行大国使命,实现民族复兴与世界和平共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