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二历史答案1-5CCDDA 6-10DBCCA 11-15BDDCB 16-20ABDBA 21-25DCDBC26. (1)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分)确立标志: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答案任选其一即可)(2分)(2)特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2分)解决措施: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2分)(3)中心任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分)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分)(4)启示:实现现代化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实现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制度创新是实现现代化的保障;要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大力发展经济;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27. (1)特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形成并对峙(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友好和善意,以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敌视和侵略)(2分)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2)小标题: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中国外交的发展等。(2分)时间: 1971年。(2分)(3)方针:“一国两制”。(2分)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答出任意一点来即可)(2分)(4)原因: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2分)(5)积极意义:外交活动为新中国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2分)28. (1)②④③①(顺序不能打乱)(4分)(2)邮票1:B; 邮票2:B; 邮票3:C; 邮票四4:D。(4分)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实事求是);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自我革命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3)示例1:论题:生产关系变革推动农村社会的发展。论述:图1反映新中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变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需求,解放农村生产力,中共中央决定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图1近处三位农民手握土地证,远处农民在耕作,反映了农民分得土地的喜悦心情。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新生政权。图2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1953年,为适应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中共中央以“农业合作”的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改造,使土地所有制由农民私有到集体公有。图2农民紧握入社申请书,走上集体化道路。农业集体化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初步基础。结论:根据图1图2可知,中共根据时代的变化,适时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推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示例2:论题:新中国农村发展在探索中曲折前进。论述:图3反映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推行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图3标识“人民公社好”反映了这段时期的历史。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生产力实际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图4反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图4反映农民领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合同书的场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结论:根据图3图4可知,新中国在农村发展中经历过曲折,也有成功的探索,最终中共找到了适合国情的正确道路,推动农村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评分:观点1分;论述4分;总结1分。论述过程要求史论结合,总结要回扣观点。)■■2024一一2025学年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素养检测答题纸(3)八年级历史试卷学校:姓名:班级:考场:考号:(4)准考证号A卷■B卷口填涂时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过框内字母为准。修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改时用橡皮擦干净。注意题号顺序。保持答题卡整洁,不要折叠、[0][0][0][0][0][0][0][0]污损。缺考标记与作弊标记由监考老师填涂。正确填涂:■[][][1][][1]1][][27.(16分)[2][2][2][2][2][2][2][2][3][3][3][3][3][3][3][3](1)[4][4][4][4][4][4][4][4][5]5]5][5][5]5]5]5][6][6][6][6][6][6][6][6][][][7][][][7][][7][][8][8][8][8][8][8][][9][9][9][9][9][][9][9](2)1[A][B]CC][D]6[A]CB][C][D]11[A][B][C][D]16[A][B][C][D]2[A]CB][C][D]T[A][B][C][D]12[A][B][C][D]17[A][B][C]CD]3[A][B][C][D]8[A][B][C][D]13[A][B][C][D]18[A][B][C][D](3)4[A]B][C][D]9[A][B][C][D]14[A][B][C][D]19[A][B][C][D]5[A][B][C][D]10[A][B][C][D]15[A][B][C][D]20[A][B][C][D]21[A][B][C][D]22[A][B][C][D]23[A]CB][C][D]24[A][B][C][D](4)25[A]B][C][D]26.(18分)(1)(5)(2)第1共2页■■■28.(16分)(1)(2)(3)■第2共2页5.1953-1957年,我国的钢产量由134万吨增到535万吨,煤产量由6649万吨增到1.3亿吨,2024一2025学年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素养检测棉产量由130万吨增到164万吨。这反映出()A.“一五”计划取得突出成就B.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八年级历史试卷C.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D.建国初期轻重工业发展均衡(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6.1956年,毛泽东在一次国务会议上说:“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项符合题意)这一讲话聚焦的是()1.《人民日报》曾经刊载文章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和奴隶的代名词,A.新中国成立B.土地改革C.第一个五年计划D.三大改造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7.“恒源祥”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A.中华民国成立B.中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A.农业生产合作社B.赎买政策的实行C.人民公社化运动D.乡镇企业的发展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8.下图是曾在我国流行一时的一组宣传漫画。它应流行于()2.《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记载:“经过朝鲜战争的交手,美国不得不对中1968算嗑总产量国的利益有所顾忌。比如在越南战争中,美军的轰炸机从来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轰炸北越,没有别的,它怕引起中国的反应。”这反映了()A.越南战争大大削弱了美国的国际地位B.越南战争使美国军队的战斗力下降C.朝鲜战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朝鲜战争使中国军事实力超越美国3.“由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A.土地改革时期B.抗美援朝时期C"大跃进"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相比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的一个最显著的变化。这说明政策的9.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雄模变化立足于()范人物。以下人物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A.消灭封建剥削的制度B.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需要C.国际格局的风云变幻D.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4.历史学习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一一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西藏的和平解放一一标志着中国完成统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B.保家卫国,英雄主义C.土地改革的完成一一废除土地私有制C.艰苦创业,无私奉献D.工匠精神,精益求精D.抗美援朝的胜利一一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0.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特约评论员文章,12日《人民日报》便转载了历史试题第1页共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历史答案.docx 八年级答题纸.pdf (教研室提供)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