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实验雨花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实验雨花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B C A B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A D B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4分)
(1)国内:经济濒于崩溃;(2分)国际:帝国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封锁。(2分)
(2)事件:抗美援朝战争;(2分)积极影响: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任答一点2分)
(3)事件:土地改革;(2分)影响: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2分)
(4)共同作用:巩固新政权,为经济恢复与建设铺平道路。(2分)
18. (12分)
(1)第一个五年计划。(2分)先重后轻(或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
(2)王进喜;(2分)地区及理由:大庆(2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庆油田开发大会战打响,王进喜等石油工人在此艰苦奋斗,铸就“铁人精神”(2分)或地区及理由:兰考(2分)焦裕禄任兰考县委书记时治理风沙,体现“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精神。(2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都可以)
(3)途径: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发展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任答一点2分)
19.(12分)
(1)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分)
(2)设立经济特区;(2分)南方谈话(2分)
(3)心声:对邓小平的尊敬爱戴(或对改革开放的拥护)。(2分)原因: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任答其中1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给分。2分)
20.(14分)
(1)如何体现:尊重历史,香港、澳门、台湾在历史上曾长期被外国侵占或处于与大陆分离状态,有着特殊的历史发展轨迹;尊重现实,港澳台地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大陆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一国两制”允许在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4分)
(2)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2分)
(3)由对抗与冲突走向缓和;(2分)国家利益。(2分)
(4)
选择史料一:中国参加维和部队。(2分)
作用: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分)
选择史料二:中国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分)
作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有效增加亚洲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多渠道动员各种资源特别是私营部门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也有利于改善亚洲发展中成员国的投资环境,创造就业机会,提升中长期发展潜力,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积极提振作用。(2分)
选择史料三: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2分)
作用:展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形象,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分)(任选一例,能结合史实加以说明,言之有理即可)2025年上学期期末检测卷
八年级历史
(满分100分,时量60分钟,开卷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中华民族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党的历史也揭开了新的篇章。”“它”使中国(  )
A.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开始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
C.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2.照片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重要的史料和研究资源。下图是拍摄于1950年的一张照片,该事件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是(  )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C.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下图是拍摄于1952年5月上海的一张照片,民众举着“爱国捐献”横幅游行。照片中游行活动的目的可能是(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展示农业合作化成就
歌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下表是1953—1957年工业生产发展的部分情况,该表可用于说明我国(  )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中国 英国 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18% 4.1% 2.8%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 5年 24年 15年
A.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B.“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5.读下表,国家实行的这项政策是(  )
时间 对象 措施 年息
1956.7—1966.9 公司合营企业私股股东 发放股息 5厘
A.减租减息政策 B.手工业合作化 C.赎买政策 D.扩大企业自主权
6.《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一书中指出: “从1956年到196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于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抒写了改天换地的壮丽诗篇,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的内涵是(  )
A.艰苦奋斗、奋发图强 B.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C.开天辟地、立党为公 D.英勇顽强、舍生忘死
7.1977—1980年间,除了中央领导的出访活动外,我国还派出代表团800多次到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这些活动(  )
A.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实施
C.加强了与亚非各国团结合作 D.加快“一带一路”建设
8.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国有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或提高售价来增加利润,这些利润可以用来支付奖金、解决住房问题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人福利。这是缘于(  )
A.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 D.农村生产力显著提高
9.党的指导思想又称党的行动指南,是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基础。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共十四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我党指导思想
B.中共十五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党指导思想
C.中共十七大——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党指导思想
D.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党指导思想
10.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  )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完成了“三步走”战略 D.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
11.史诗《玛纳斯》叙述了玛纳斯家族领导柯尔克孜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掠夺和奴役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该史诗进行了系统的搜集与整理,陆续出版了多种语言版本。这反映出我国(  )
A.完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 B.重视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C.各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D.在边疆地区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12.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史实和史论,史论是根据史实得出的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
A.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屠呦呦团队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研制出青蒿素
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国耻
D.中国于2001年12月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13.2025年是《反分裂国家法》颁布20周年,该法第五条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由此可见(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B.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C.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D.和平统一是实现两岸统一的唯一途径
14.某历史兴趣小组研究“现代中国外交”,收集到以下材料。这些材料共同说明中国外交的核心是(  )
①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发言稿;
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年——全球贸易格局的变迁》年度报告(2001—2021年);
③2024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路线图;
④2024年11月,《中欧班列开行突破10万列货值超4200亿美元》新闻稿。
A.依靠军事同盟扩大国际影响力 B.通过文化输出提升国际话语权
C.复制西方模式主导国际规则 D.坚持独立自主追求互利共赢
15.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 B.科技强军与钢铁长城
C.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 D.祖国统一与两岸互通
16.近年来,网上购物开始走进普通家庭,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网上购物,小到书、大到家电都在网上购买,年轻人更是热衷于在网络上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国内也随之产生了一些著名的购物网站,如当当网、淘宝网、卓越网、拍拍网等。网购的发展得益于移动支付。材料旨在说明(  )
A.工业化改变人们生活节奏 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善了人们生活
C.科技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 D.网购需要注意网络安全问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 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迫使地主阶级在群众威力面前屈服低头,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4分)
(2) 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根据材料二指出“激战”的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2分)
(3) 根据材料三,农民群众“行动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这一事件给农民带来什么影响?(2分)
(4) 综合材料二、三,概括中国人民的这些斗争在当时所起的共同作用。(2分)
1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风雨兼程,奋斗不息,取得辉煌成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在世界范围内,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从制度选择的层面去考察,无非有两条: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从具体路径选择的层面去考察,按照陈云的说法:“工业化不外三条路:重轻并进,先重后轻,先轻后重。走哪一条路,要看我们的国情。”
——摘编自《毛泽东思想通论》
材料二
材料三 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要重视科技力量,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世界共同发展。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在建国初期进行工业化建设的第一个总体规划名称。(2分)该规划在实施中选择了材料一中陈云所说“三条路”中的哪条路?(2分)
(2)材料二图中的人物是“铁人精神”的代表,请问他是谁?(2分)某地组织党员实地学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请你推荐一个城市或地区,并说明理由。(4分)
(3)结合材料三,从工业化的角度谈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途径。(2分)
19.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百年的奋斗,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梦想,同时也在为下一个美好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 如图照片反映的是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
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
成果,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游行
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则充分表达了人民
的心声。
(1)材料一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2分)该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要决策?(2分)
(2)材料二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2分)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
(3)指出材料三中“小平,您好”所反映的人民群众心声。(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心声”产生的原因。(2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一国两制构想本身就是实事求是的产物,它是中国共产党在纵观国际形势,根据中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在尊重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历史遗留的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用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一项基本国策。
——冷铁勋《一国两制与澳门特区制度建设》
材料二 材料三 1972年,美国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在历经多年的对抗与冲突后,关系终于走向缓和……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材料四
史实一 截至2021年,中国累计派出维和官兵4万余人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5项。
史实二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截至2021年10月, 其成员数量增至104个,累计投资总额超319.7亿美元。
史实三 2021年,中国向80多个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超过20亿剂的疫苗援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的“一国两制”是如何“尊重历史与现实的”?(4分)
(2)写出与材料二中图片有关的历史事件。(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72年前后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影响中美两国关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4)从材料四中任选一例史实,结合该史实指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