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导入新课
一个争议极大的人物……
逆首
民族革命先烈
民主革命的先驱
人民英雄
暴君和邪教主
——整理自顾建娣《洪秀全评价变化与史学思潮嬗变》
洪秀全像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三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出生于广东花县的耕读世家
1814
1837
23岁第三次科举落第,生了一场大病,并做了一个奇异的梦,自认为在梦中见到了上帝耶和华四次科举失利,读《劝世良言》,
在两广地区创立“拜上帝会”,假说自己是上帝次子,吸纳贫苦农民为信徒。
1847
拜上帝教已初具规模
1843
上帝原来是老亲,
水源木本急寻真。
量宽异国皆同国,
心好天人亦世人。
兽畜相残还不义,
乡邻互杀断非仁。
天生天养和为贵,
各自相安享太平。
——洪秀全《原道醒世训》
从《原道醒世训》推测,初期信仰上帝的洪秀全试图如何改变社会?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引发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 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内部原因:清政府腐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道光三十年(1850)六月“奏两广盗匪充斥”
咸丰元年(1851)八月“广西盗匪充斥”
咸丰元年九月“两广盗匪充斥”
道光十三年(1833),桂平蝗。
道光十四年夏,浔州蝗,复大水。
道光十五年,平南蝗……
道光十七年丁酉,浔州雹,大如斗。
——来源于《咸丰东华录》 《浔州府志》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直接原因:自然灾害频发
金田起义——背景
为何变为武装斗争?
金田起义——建立政权
天王洪秀全,“万岁”
东王杨秀清,“九千岁”
西王萧朝贵,“八千岁”
南王冯云山,“七千岁”
北王韦昌辉,“六千岁”
“万岁”的称呼让你联想到什么?这说明太平天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存在怎样的问题?
依照旧的封建体制进行内政建设,等级观念和封建意识浓厚(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金田起义
1856年
1851年
1853年
1859年
正式建立政权,与清廷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定都天京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金田起义
1856年
1851年
1853年
1859年
太平军北伐西征,巩固政权
1856年
1851年
1853年
1859年
材料一 :“彼方纪律严明,而我军毫无纪律,退易进难”。
——(时任广西巡抚)周天爵《致鄂督书》
材料二 :太平军在进军途中,坚决镇压官僚地主,焚烧衙门、田契,而对于人民群众则爱护备至,把衣物给贫民,谓将来免租赋三年。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鲤鱼冲破滩头浪,云雀穿过黑云山;天军爬上东乡界,一天攻下五六关。 ——《太平天国歌谣》
【历史解释】太平天国运动为何发展如此迅猛
太平军军纪严明;太平军的政策赢得民众支持;太平军士气高昂,所向披靡。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定都天京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凡当收成时……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按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
——《天朝田亩制度》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太平天国想要建立什么样的社会?
【历史解释】阅读材料,结合教材P16,回答问题。
他们是如何分配社会财富的?
“ 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中分配土地的方法是什么?
收归圣库,平均分配(圣库制度)
定都天京
【唯物史观】如果你是农民,你支持这一纲领文献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局限性:追求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进步性: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定都天京
问题探究
知识拓展
【时空观念】根据地图,说一说太平天国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壮大并达到全盛的?
壮大全盛
攻克武昌
攻占南京并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为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开始北伐西征。
大获全胜
全军覆没
太平天国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其势力发展到18个省,太平天国实际控制的区域发展到23个府州,总共面积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北伐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定都天京
金田起义后,太平天国领导人的发生了什么变化?
金田起义后不到一年, 洪秀全便开始制定并颁行极其严格的等级和礼仪制度( 其中有许多是他亲自起草的) , 明确规定职官世袭, 各级官员按其地位高低享有种种特权, ……普通军民家庭, 夫妻大部分时间里 不得相聚, 而洪秀全本人, 在金田起义之始已有 15 个妻子, 至永安州时, 已达 36 妻, 定都天京后, 长 期拥有 88 妻……太平军一进南京, 便大兴土木, 把两江总督衙门扩建为天王府,拆毁了大批民房, 动用了成千上万的男女劳力,“半载方成, 穷极壮丽, ”……洪秀全则深居不出, 后妃众多, 纵情享乐。
——彭国兴《洪秀全的封建情结及其恶果》
从提倡平均平等到建立等级 森严的封建专制
从意欲斩除封建皇帝到完全 模仿封建君王
天京陷落
天父杀天兄,总归一场空,
打打包裹回家转,还是做长工。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团结革命
同室操戈
天京陷落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走向衰亡
天京事变
哪一事件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
为了扭转局势,洪秀全是如何做的?
【时空观念】根据地图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天京事变
北伐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天京陷落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
其主张体现了什么特点?
【历史解释】阅读材料,结合教材P16,回答问题。
其主张的内容能实现么?
是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资政新篇》主张什么?
所谓‘以法法之’者……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
  ……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亭……兴医院……
  ——摘自《资政新篇》
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以法治国
与外国通商、发展新式教育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天京陷落
【小组合作】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点。
文献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不同点 核心主张
经济基础
相同点 平均分配土地
公有制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私有制
都具有反封建性,都脱离实际,均未能真正实施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天京陷落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时空观念】根据地图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走向衰亡
没有,安庆陷落、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
洪秀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否改变了当时的不利局面?请说出你的依据。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天京事变
天京陷落
曾国藩-湘军
华尔-洋枪队
李鸿章-淮军
北伐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天京陷落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时空观念】补充太平天国运动大事曲线图,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阶段
时间
1851
1853
1864
1856
1859
1
2
3
4
5
金田起义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北伐西征
天京事变
《资政新篇》
天京陷落
天京陷落
1
2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洪仁玕自述》
根本原因(主观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历史解释】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洪秀全有哪些缺点?进而思考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直接原因(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天京陷落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材料二:(1861 年,英国在)太平天国处于危难的时刻向洪秀全提出,帮助太平军推翻清王朝,并无耻地提出了事成之后要平分中国,以此作为条件来换取他们的支持,但遭到了洪秀全的严词拒绝。 ——王惠玲《从太平天国禁烟看洪秀全的爱国思想》
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篇章。
材料一: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 ——《天朝田亩制度》
洪秀全不是一般的拜上帝、去偶像,而是……憧憬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家国情怀】根据材料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性质:规模宏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历史解释】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洪秀全有哪些优点?进而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天京陷落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民族矛盾激化;清政府统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自然灾害频发;“拜上帝会”的推动。
原因
经过
意义
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篇章。
太平天国运动
领导人
洪秀全
1851年金田起义
北伐西征
定都天定,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天京事变
性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兴起
发展
壮大
全盛
由盛转衰
振兴
结果
永安建制
内容
评价
洪仁玕《资政新篇》
内容
评价
天京陷落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追求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
是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