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明治维新 课件(共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明治维新 课件(共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新课导入
同一旋律,何以命运迥异?
1840年鸦片战争(中英)
1853年黑船事件(日美)
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的
“佩里登陆纪念碑”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1.德川幕府统治
646年
12世纪晚期
19世纪中期
大化改新
进入封建社会
源赖朝设幕府于镰仓进入幕府时代
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
德川家康
德川幕府又称江户幕府,是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个武家统治幕府。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今东京)开设幕府,至1868年江户开城,江户幕府共经十五代征夷大将军,历时265年。
一、背景:内忧外患
1.内忧:德川幕府统治
名义上的君主 毫无实权
掌握实权
组成幕府
藩主
地方实权
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等级示意图
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武士是统治阶级。身份等级世代相继,不能逾越。
对内:实行幕府封建专制统治,等级森严
“锁国”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堵塞西方科学技术和进步思想的输入,延缓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生,使日本的近代化比西方足足落后了2个多世纪。
——摘编自吴廷璆《日本史》
对外:实行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背景:内忧外患
2.黑船事件
1853年-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1854年3月31日,日本被迫与美国签订《神奈川条约》即《日美友好通商条约》。主要内容:开神奈川、长崎、神户等港口;承认美国享有领事裁判权;通商自由;由两国协定关税。之后幕府由先后与荷、俄、英、法签署了同样条约,史称“安政五国条约”。
——冯玮《日本通史》
一、背景:内忧外患
外患: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直接原因)
3.社会危机
【问题思考】开港通商给日本带来什么影响?
大量外国工业品充斥市场
外国人用白银套购黄金
许多手工工场倒闭
黄金大量外流,市场混乱,物价飞涨
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
处境不断恶化
幕府确定了开国政策后,主张将外国势力赶出去的运动急剧高涨,发生了袭击外国人和外国船只的事件……另一方面,民众生活越来越贫困,农民在各地掀起要求社会改革的武装斗争,城市的居民也捣毁米店要求降低米价。
——《东亚三国的近代史》
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引发社会危机
一、背景:内忧外患
【小结归纳】结合所学,梳理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内忧
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外患
西方列强入侵
幕府统治危机
社会矛盾
民族矛盾
倒幕运动
明治维新
激 化
导 致
导 致
加 剧
前 提
爆 发
根本原因
一、背景:倒幕运动
直接原因
3.倒幕运动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善以下信息
时间:
中坚力量:
过 程:
结果:
1868年
中下级武士
倒幕派在京都发动
政变,支持 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
“王政复古”
天皇
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

1869年,天皇及政府机构迁到东京
“明治”
代表了新兴的资产阶级改革力量
一、背景:倒幕运动
“不思国患,不顾国辱,不奉天敕,将军之罪天地不容,神人皆愤。”
二、改革:明治维新
1.概况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善以下信息
时 间:
改革者:
目 的:
方 式:
1868年
明治天皇
富国强兵,发展资本主义
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
1868年3月,日本新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内容包括:一、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四、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
相关史事
明治天皇
我国即将进行前所未有之变故,故朕躬身先众而行。盼众卿亦咸秉此念,同心戮力!
民主
团结
进取
革新
学习
《五条誓文》表明了日本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成为明治维新的政治纲领。
2.措施
【自主学习】归纳归纳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
领域 措施 作用
政治
军事
经济
社会生活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 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二、改革:明治维新
2.措施
材料二:1871年7月,明治天皇宣布“废藩置县”,把全国划分为3府72县,府、县知事由中央任命,完全取消大名世袭土地的权利。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一: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初,幕府的直接辖地约占全国土地总数的1/4,其余3/4的土地分别为不同等级的地方大名所领有。
——赵建民《日本通史》
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研读】根据材料,分析“废藩置县”有何作用
有利于消除封建割据,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
二、改革:明治维新
2.措施
②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材料三:1878年颁布的“军人训诫”要求军人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并且以所谓“武士道”精神作为军人的行为准则。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军事改革产生什么影响
新式兵制和幕府时期武士相比,有何变化?
增强日本的军事实力,
走上侵略扩张道路。
二、改革:明治维新
2.措施
③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发展近代经济
材料四:1873年7月发布“地税改革法令”规定:凡持有土地执照者,均要向政府缴纳地税,地税的税率应为地价的3%,不因年景的丰歉而有所增减。地税一律用现金缴纳而不以农产品的价格变动为转移。 ——《世界史·近代史编》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1872年明治政府
创办的第一制纱厂
殖产兴业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大力扶持日本资本主义经济。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地税改革”有何作用
增加政府收入,
为工业发展积累资本。
二、改革:明治维新
2.措施
④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
明治时期义务教育普及率
1908年小学入学率达到97.8%,超过英国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课堂
明治维新时期的西式舞会
以上措施有何作用?
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
1882年日本民众首次在东京银座看到电灯
二、改革:明治维新
2.措施
领域 措施 作用
政治
军事
经济
社会生活
有利于消除封建割据, 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
增加政府收入,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培养建设人才,提高国民素质,减轻改革阻力
增强军事实力, 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 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最能体现资本主义性质的措施
最有远见和最具有可持续性的措施
以上措施最能体现改革性质的是哪项?最有远见的措施是哪项?
结合所学,归纳明治维新的性质?
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二、改革:明治维新
三、明治维新的影响
大化
改新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明治
维新
摆脱民族危机
国家 时间 年平均增长速度
日 1868-1873 32.2%
英 1851-1873 3.3%
美 1861-1873 5%
德 1861-1873 3.8%
——摘编自吴廷谬《日本史》
进步性: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根据材料,思考明治维新的影响?
日本的天皇制度
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日本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天皇制度。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一切大权,总理大臣和国务大臣组成的政府只对天皇负责。日本的天皇制度后来变成军国主义天皇制度。1946年,日本颁布新宪法,规定天皇是国家的象征,没有实际统治权。
知识拓展
局限性: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思考日本对外政策的变化?
明治维新前 明治维新中 明治维新后
闭关锁国
对外开放
侵略扩张
三、明治维新的影响
比较学习:明治维新VS大化改新
回忆大化改新内容,结合课本内容思考日本两次向外学习的目标有何不同?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说明日本民族有什么样的特点?
日本历史给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大化改新学习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文化。
隋唐时期,中国文化先进;
近代中国落后,而西方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文化。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要善于向先进国家学习,吸收先进文明;改革要顺应历史趋势,与时俱进;要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拓展提升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俄国1861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相同点 时间 原因 性质 影响 不同点 原因
核心内容
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都面临内忧外患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克里木战争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
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面临外国侵略的民族危机
废除农奴制
发展资本主义
内忧:日本幕府统治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外患:西方列强入侵
幕府统治危机
倒幕运动
明治维新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实现富国强兵
保留大量旧制度残余,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社会 危机
民族 危机
废藩置县
殖产兴业
新式军队
文明开化
本课小结
背景
内容
影响
本课必背
1.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事件是
2.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
3.1868年在日本京都发动的“王政复古”政变是?它的中坚力量是?
4.明治维新的时间和领导者?
5.列举明治维新的措施(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生活)?
6.明治维新的性质
7.明治维新的影响(进步性、局限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